暑期预习 第02讲 《醉翁亭记》-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展开一、作者作品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2.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
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4个考点)
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基础+真题)
1.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2.熟练记忆文言字词句的翻译。
3.理解课文内容。
4.体会作者的人生理想,并从中受到精神的感染。
5、通过诵读比较,体会虚词“而”“也”“者”的表达效果。
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本文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一时壮志难酬,内心抑郁,但他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地方官,为百姓办事。他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自得其乐,并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和诗酒之中。
二、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
宋 欧阳修
【原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原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
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杂七杂八的摆放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倒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原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三、词语汇总
(一)重点实词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 寓:寄托
(5)日出而林霏开 霏:弥漫的云气
(6)云归而岩穴暝 暝:昏暗
(7)野芳发而幽香 芳:花
(8)负者歌于途 负:背着东西
(9)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10)泉香而酒洌 洌:清
(11)山肴野蔌 蔌:菜蔬
(12)杂然而前陈者 陈:陈列,摆开
(13)宴酣之乐 酣:尽兴地喝酒
(14)弈者胜 弈:下棋
(15)觥筹交错 觥:酒杯
(二)词类活用
①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③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④杂然而前陈者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⑤翼然临于泉上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⑥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作动词,称呼)
(三)一词多义
①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乐趣)
②名
名之者谁(命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③秀
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
④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每有会意(意旨)
此中有真意(心思)
⑤高
而年又最高(大)
风霜高洁(高爽)
⑥宴
太守宴也(宴请)
宴酣之乐(宴会)
⑦出
水落而石出者(显露)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出来)
⑧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
⑨乎
在乎山水之间也(于)
颓然乎其间者(在)
⑩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表承接)
而年又最高(表递进)
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
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
(四)古今异义
①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②去 游人去而禽鸟类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③射 射者中
(古义: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
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今义:射箭。)
四、问题理解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3、*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4、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5、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6、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7、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8、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9、“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第亭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文章第1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先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作为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2、课文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参考答案:
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递进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朝暮、四季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3、本文多出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参考答案:
作者的“乐”归納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4、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判断,有的表示陈述。
参考答案:
语气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陈述(用于描述景物):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山间之朝暮也 11.山间之四时也. 13.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8.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8.在乎山水之间也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而乐亦无穷也 19.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0.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流传下来,找出来,说说它们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考点一:词语解释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归:
(2)太守谓谁 谓:
(3)临溪而渔 临:
(4)佳木秀而繁阴 秀:
(5)名之者谁 名: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7)觥筹交错 觥:
(8)树林阴翳 翳:
考点二:句子节奏划分
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至于负者歌于途
考点三:句子翻译
3.句子翻译。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考点四:内容理解
4.《醉翁亭记》中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5.看到以下这组形声字时,你觉得用《醉翁亭记》中哪一句名句可以形容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桃柳松榆杨柏……
……梅樱椿橘柚栀桉枫榕……
……枇杷梧桐杉樱梓槭槲……
……樟桂柞榛榉……
一、字词基础填空(共28分)
6.(12分)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活用情况: 释义:
(2)杂然而前陈者
活用情况: 释义: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活用情况: 释义:
(4)名之者谁
活用情况: 释义:
(5)故自号曰醉翁也
活用情况: 释义:
(6)至于负者歌于途
活用情况: 释义:
7.(16分)一词多义
(1)归
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谓
①太守自谓也
②太守谓谁
(3)临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临溪而渔
(4)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5)而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②溪深而鱼肥
③朝而往,暮而归
④杂然而前陈者
⑤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⑦而不知人之乐
二、文言文阅读(共85分)
(15分)(2024·吉林松原·模拟预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诸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2分)本文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欧阳修,字 ,号醉翁。
9.(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佳木秀而繁阴(美丽)B.弈者胜(下棋)
C.树林阴翳(遮盖)D.觥筹交错(酒筹)
10.(3分)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哪四个场景?
11.(4分)作者在结尾部分才道出自己的身份姓名,其用意何在?
12.(4分)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根据本文内容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7分)(2024·北京朝阳·二模)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2分)“峰回路转”中的“回”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迂回曲折B.回归故里C.一封回信D.章回小说
14.(2分)本文多处提到“乐”。下列对“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太守陶醉于琅琊山气象万千的山水美景,借酒抒发内心快乐。
B.宴饮之乐。宴饮就地取材,简朴而别有滋味。太守醉在其中,乐在其中。
C.游人之乐。滁州人前呼后应,跟随太守欢乐游山,官民和谐,热闹祥和。
D.太守之乐。太守既为游人的离开而乐,也为酒醒后能以文记乐而自得。
15.(3分)根据《醉翁亭记》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②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③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取材于《孟子·梁惠王下》)
【材料二】
公④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⑤上遇人,一以自信⑥,不择利害为趋舍。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注】①雪官:齐宣王的离官。②非:诋毁。③非:错误。④公:这里指范仲淹。⑤事:侍奉。⑥一以自信:完全按照自己的原则。
“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认为,为王者应该做到“① ”;作为太守,欧阳修做到了② ;范仲淹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发展为 “③ ”,更具有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18分)(2024·河北邯郸·三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
《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宋子京①得其本,读之数过,曰:“只目为②《醉翁亭赋》,有何不可?”
(选自《曲洧旧闻》)
[丙]
圆翁③曰:山色朝暮之变,无如春深秋晚。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九月则有红叶,其赭④黄茜⑤紫,或映朝阳,或回夕照,或当风而吟,或带霜而殷⑥,皆可谓佳胜之极。其他则烟岚⑦雨岫⑧,云峰霞岭,变幻顷刻,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
(选自《聪训斋语》)
【注释】①宋子京:宋代文学家。②只目为:可看作。③圃翁:清代文学家,晚年号圃翁。④赭:红褐色。⑤茜:红色。⑥殷:丰厚。⑦岚:山中的雾气。⑧岫:山洞,也作山。
16.(3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日出而林霏开 开:
(2)《醉翁亭记》初成 初:
(3)变幻顷刻 顷刻:
17.(3分)下列对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B.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C.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D.四月/则有新绿/其浅深浓淡/早晚便不同
18.(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孰谓看山有厌倦时耶?
19.(4分)简要概括乙文记述的主要内容。
20.(4分)甲文和丙文描写的山水之乐有何共同点?
(10分)(2024·四川泸州·二模)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秋,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②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脱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③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④既以名字,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忭(biàn):高兴,喜欢。
21.(2分)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B.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福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C.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D.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
22.(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泉香而酒洌 洌:清B.越三月 越:到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丽D.狱讼繁兴 狱:案件
23.(2分)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B.【甲】文以“乐”字贯穿全文,不仅写了欣赏山水之乐,还写了太守与众宾之乐以及滁人之乐、禽鸟之乐,而最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则表现了太守对人们不了解自己的遗憾之情。
C.【甲】【乙】两文,都体现出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的思想,但甲文多少又有点寄情山水,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而乙文则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喜悦。
D.乙文首尾呼应,紧紧围绕“喜、雨、亭”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结构文章,集叙述、议论、抒情于一体,抑扬开合,错落有致。
24.(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
(18分)(2024·山西阳泉·模拟预测)学校开展“品经典诗文,传优秀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题。
25.(2分)【释词·观民情】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阡陌交通
(2)伛偻提携
26.(4分)【译句·赏文辞】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翻译: , ,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27.(4分)【品文·悟情怀】请分别结合选文中的画线句,说说两篇选文表现了陶渊明、欧阳修怎样的情怀。
【甲】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①。”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②!”
(节选自《论语·宪问》)
【乙】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①安人;使别人安乐。②病:这里有“难”的意思。诸:“之于”的合音,不译。
28.(4分)【辨析·明语气】甲文“如斯而已乎”中的“斯”和《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相同,都是。两句话同为问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反问语气,“如斯而已乎”表达的是语气。
29.(4分)【对比·探内涵】甲、乙两文都谈到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请结合两文与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
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解。
(17分)(2024·广东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30.(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暝 (2)杂然而前陈者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1.(4分)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乙】
修前伏见中丞举石介①为主薄,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被罢,而台②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度介之才,不止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
中丞为天子司直之臣上虽好之其人不肖则当弹而去之;上虽恶之,其人贤,则当举而申之,非谓随时好恶而高下者也。而执事③始举介曰能,朝廷信而将用之,及以为不能,则亦曰不能,是执事自信犹不果。故曰主簿虽卑,介虽贱士,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
(节选自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有删改)
【注】①石介:人名,北宋学者、思想家。②台:即御史台,是御史所居官署,宋制,御史台正官有中丞、侍御史等,主簿只负责收发登记文籍。 ③执事:有职守之人;官员,文中指杜中丞。
32.(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被罢/闻寡人之耳者B.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度介之才/度已失期D.故曰主簿虽卑/先帝不以臣卑鄙
33.(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中 丞 为天 子 司 直 之臣 上 虽好 之 其 人 不 肖 则 当 弹 而 去 之
34.(4分)根据【甲】 【乙】两篇选文及知识卡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1) (2)
暑期预习 第06讲 整本书阅读《水浒传》-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06讲 整本书阅读《水浒传》-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预习第06讲整本书阅读《水浒传》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预习第06讲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预习 第05讲 整本书阅读《艾青诗选》-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05讲 整本书阅读《艾青诗选》-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预习第05讲整本书阅读《艾青诗选》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预习第05讲整本书阅读《艾青诗选》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期预习 第04讲 《诗词三首》-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 这是一份暑期预习 第04讲 《诗词三首》-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教师版+学生版),文件包含暑期预习第04讲《诗词三首》教师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暑期预习第04讲《诗词三首》学生版-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八升九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