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 19 小题, 满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请按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出发·行稳致远】
亲爱的少年,带着梦想出发,虽然路途遥远,虽然会有阻碍,但只要笃定目标,
稳步向前,就会发现书里书外的别样风景,亦能经历不同的世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行稳方可致远。稳的本质,是积蓄力量。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不积小善,无以成大德,不弃小恶,无以为君子。勾践卧 xīn (▲)尝胆十载,三千越甲亦可吞吴; 司马迁笔耕不chuò (▲)十三载,终得“史家之绝唱”: ▲ 。稳,是一种人生智慧, 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卧(xīn) ▲ 尝胆 笔耕不(chuò) ▲
2.结合上下文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仿写一个事例。 (2分)
3.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 】
A.积蓄力量 B.实现飞跃 C.尝胆十载 D.跋涉险峰
4.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句。 (6分)
出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自己。勇敢向前,只要你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的开始。
杨万里早行在崇山峻岭中,领略游历山野的乐趣,他用“(1) ▲ ,(2) ▲ ”告诉人们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陆游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他在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时担心无路可走,却又豁然开朗,真是“(3) ▲ , (4) ▲ ”。杜甫则在登临泰山之后,用“(5) ▲ , (6) ▲ ”来表达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七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
请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5分)
选段一: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儿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有他的身体与力气作基础,他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得有个样子,然后去赁辆新车,说不定很快地就能拉上包车,然后省吃俭用一年两年,即使是三四年, 他必能自己打上一辆车,顶漂亮的车!
……
入了秋,祥子的病已不允许他再拉车,祥子的信用已丧失得赁不出车来。他作了小店的照顾主儿。夜间,有两个铜板,便可以在店中躺下。 白天,他去作些只能使他喝碗粥的劳作。他不能在街上去乞讨,那么大的个子,没有人肯对他发善心。他不会在身上作些彩,去到庙会上乞钱,因为没受过传授,不晓得怎么把他身上的疮化装成动人的不幸。作贼,他也没那套本事,贼人也有团体与门路啊。只有他自己会给自己挣饭吃,没有任何别的依赖与援助。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他等着吸那最后的一口气,他是个还有口气的死鬼,个人主义是他的灵魂。这个灵魂将随着他的身体一齐烂化在泥土中。
(选自《骆驼祥子》)
选段二: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小树上丛生的枝杈没有一根向外蔓延,也不弯曲垂下,也不向横的方面伸展。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般。海带和水藻,受到海水强大密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沿着垂直线生长。而且这些水草是静止不动的,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一放手,它们立即恢复原来的笔直状态。这林子简直就是垂直线的世界。
(选自《海底两万里》)
(1)品读人物:结合《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感受,请各使用一个并列短语概括祥子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形象: ▲ → ▲ (2分)
(2)细读情节:选段二中“我”在海底探险时游历了 ▲ 。此处作者通过想象,将这个地方的每个细节都描写得细致入微。 (1分)
(3)巧读方法: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可适用此法。请使用以下批注方法完成题目。 (2分)
概括式批注:概括选段一的内容。
▲
点评式批注:祥子梦想的实现到毁灭,其深层原因是什么?
▲
七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
6.人工智能编造信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现象被称为人工智能幻觉。阅读下列材料,概述人工智能幻觉的产生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3分)
2023年2月,谷歌发布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在视频中,对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曾做出不真实陈述;2023年3月,美国的两名律师向当地法院提交了一份用ChatGPT生成的法律文书,这份文书格式工整、论证严密,但其中的案例却是虚假的。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人工智能模型都会产生幻觉并长期存在。
腾讯AI Lab联合国内外多家学术机构曾发布一篇面向大模型幻觉工作的综述。该综述认为,人工智能幻觉多由于人工智能对知识的记忆不足、理解能力不足、训练方式固有的弊端等模型本身技术的局限性导致。
现阶段人工智能幻觉难以完全被消除。在预训练、微调强化学习、推理生成等阶段中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有望缓解人工智能幻觉现象。腾讯AI Lab发布的综述亦表明了同样的观点。
(选自《重庆科技报》2024年1月9日 有删改)
产生原因: ▲
发展趋势: ▲
【融入·和谐共生】
行走于山水之间,成长在万物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我们才能发现自然的真挚与美好,和谐共生,才能洗净内心的铅华,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人心。
(一)阅读两则文言,完成7-10题。 (共15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李茇号屿嵝①,武林人,住灵隐韬光山下。造山房数楹,尽驾回溪绝壑之上。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大有幽致。山人居此,孑然②一身。好诗,与天池徐渭友善。客至,则呼僮驾小舫,荡桨于西泠断桥之间,笑咏竟日。以山石自磊生圹③,死即埋之。所著有《岣嵝山人诗集》四卷。
天启甲子,余与赵介臣、陈章侯、颜叙伯、卓珂月、余弟平子读书其中。主僧自超备园蔬山蔌,淡薄凄清。但恨名
七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
利之心未净, 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 (选自张岱《岣嵝山房》)
注释: ①李茇(bá):字用晦, 明隆庆、万历年间人。 岣楼(gǒu lǒu ) ②孑 (jié)
然:孤立,孤单。 ③磊: 即垒,堆砌。生旷(kuàng):生前建造的坟墓。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1)惟吾德馨 ▲ (2)可以调素琴 ▲
(3)尽驾回溪绝壑之上 ▲ (4)笑咏竟日 ▲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2)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大有幽致。
▲
9.有人读完选文后认为乙文中的峋嶙山房同样“不陋”,请谈谈他们这样想的原因。(4分)
▲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甲文以排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B.乙文作者读书其中,与住持一起吃园蔬山蔌,淡薄凄清,是作者美好的回忆。
C.甲文结尾作者运用类比、引用手法来证明“陋室”不陋。
D.乙文李茇与客人在西冷断桥之间泛舟游玩,醉心于山水美景,宠辱偕忘。
【探索·挑战自我】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新领域的脚步。
(二) 阅读组合文本, 完成11-14题。(共10分)
【文一】
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世界上绝对不会再有比我们遭到的最后这个打击更不幸的遭遇了。我们来到离我们所熟悉的“一吨营”只有11英里路的地方时,剩下的只有煮最后一顿饭的燃料和两天的粮食。
四天来我们无法离开帐篷,狂风在我们四周怒吼。我们身体虚弱,写字很困难。但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并一如既往那样,能以坚忍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我们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顶着风险干。是情况发生了逆转,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只有顺从天命;但还是决心尽力而为,至死方休。
(摘自斯科特给英国公众写下的绝命书)
七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8 页
11.请结合文一分析这次探险失败的原因。 (3分)
【文二】
但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而且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摘自杨利伟《太空一日》)
1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根据文二概括杨利伟遇到了什么意外?他有怎样的反应? (2分)
【文三】
1858年7月 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电报传输实现了。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觉得在浩瀚的大西洋里铺设一条长得几乎没有尽头的海底电缆是一场不可思议的冒险。菲尔德失败过两次,不仅浪费了大量金钱,还被投资人指责。不过,一桩奇迹或者一项非凡事业要想获得成功,一个人本身的信念往往是占第一位的。
1858 年7月 17日,在不幸的第二次航行以后过了五个星期,菲尔德带领船队第三次踏上了出海远航之路。这一次,大海在友好地等待着他们。
7月28日,“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在大西洋中部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工作,两艘船船尾相对,把各自所载电缆的两端衔接起来。一望无际的大西洋把两艘巨轮变成两个移动的小黑点,而电缆却始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每隔若干小时,一艘船就用电流讯号从大西洋深处向另一艘船通报它已铺完多少电缆。人类第一次把声音从这个大陆传到了那个大陆,人们陷入了狂热的喜悦中。
七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8 页
不幸的是,传输很快出现故障,狂喜的人们把愤怒发泄到菲尔德身上,说他是骗子。六年后,一直保持沉默的菲尔德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他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离不开菲尔德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努力。
(摘自《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
13.综合三则文本,谈谈探险者需具备哪些必备的素质和精神。 (3分)
14.下列对三则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斯科特一行人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顶着风险干,体现了他们的倔强固执。
B.“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说明航天员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着太空探险的。
C.文三开头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电报传输的实现。)
D.三则文本共同体现了探险是必须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的这一宏大的主题。
【追寻·精神家园】
一盏灯里寄深情。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为心灵找一片净土,精神小屋,让你在喧嚣中寻找安宁,重新发现自我。
(三) 阅读散文, 回答15-18题。(15分)
灯 祭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②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 “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③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功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
④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着一盒火柴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⑤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 “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⑥“全给丢在路上了。 ”我说, “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
⑦“还真顾家啊。”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七年级语文 第 6 页 共 8 页
⑧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⑨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⑩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
⑪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种福气了。
⑫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⑬我们就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就叩头对父亲说: “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
⑭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他记不住。我又补充说: “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⑮初三过后,父亲要被送回去了。我多么希望永远也不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朝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⑯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⑰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
⑱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 “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明亮醒目,凄切动人。
⑲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15.文章开头说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父亲送的灯,并强调“那是不寻常的灯”。请分点阐述灯有何不寻常之处。 (4分)
16.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1)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 (赏析加点的词语) (2分)
(2)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 (联系上下文,说说父亲为何送我乳名“迎灯”?) (3分)
普希金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七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读了迟子建的《灯祭》后,结合文章内容请你模仿普希金的口吻和语气对迟子建说点什么。 (4分)
▲
1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以灯为线索,贯穿全文,文采斐然,语言华丽,句句不提爱,却句句都是爱。
B.文中父女俩的对话简单有趣,却流露出父亲对“我”无限的宠溺。
C.父亲去世后,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暖色变为冷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忧伤和凄切。
D.⑮小节作者运用联想和留白,留给读者遐想,引发读者共鸣。
【回归·诗意栖息】
长路漫漫,跋涉奔忙。一路走来,有繁花似锦,也有孤独徘徊。愿同学们见山见海见人间,慢慢走,欣赏啊,你们总会找到自己内心的温暖。
19.作文(共40分)
取暖的方式有很多,一段温润的文字可以取暖,一次自律的奔跑可以取暖,一句关切的话语亦可以取暖,有的可以暖身,有的则可以暖心。
请以“取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 500字;
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七年级语文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16,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