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阳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展开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屈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又是思想的巨人,他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者、塑造者、导引者,他的伟大形象和高尚品格,他的精神和气质,尤其是他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几千年来,感动、激励着历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民族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史上,被称作与日月同辉者,首推孔子与屈原。《论语·子张》载子贡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史记》的“太史公曰”有120余篇,大多秉笔直评、画龙点睛,彰显客观公正的史学观。唯有对孔子和屈原则是带着浓烈的个人感情,以读其著、寻其迹、“想见其为人”的基本相同笔调,发出了触动人们心灵的赞叹。司马迁以伟大史学家纵览古今的高远眼光,盛赞屈原与孔子一样“与日月争光”,是对屈原历史影响的至高文化定位。汉代以后,屈原的地位虽然可能难与孔子比肩,但屈原的“与日月同辉”仍是后人的共识。
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屈原和孔子一样,是中国历史上鲜有其比的精神导师,他们以不同的途径与方式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做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贡献。孔子创始儒学,继往开来,以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确立了精神方向、道德标准和核心价值观。屈原则是通过震古烁今的伟大诗篇,展示个人品格修为、精神意志和生命指向,为历代中国人树立了典范与榜样。没有孔子,中国人传统的“三观"就不是现在这个面貌;没有屈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缺乏一个昭示日月的坐标。
屈原对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最大贡献,还是他伟大爱国者的形象屹立于民族精神之巅而影响了千秋万代。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在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里,也展示在我们所见他的所有修为中。他对祖国的热爱赋予他对楚国山水草木、世俗民情以炽热的眷恋之情;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与对祖国的热爱是高度一致的;他的命运乃至喜怒哀乐与国家兴衰、人民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处污泥而不染、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高洁品格,是他爱国精神的不竭动力;他主张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进而统一天下;他在国都沦陷、山河破碎、报国无门的悲愤和痛苦中,毅然以投水自尽的壮烈结局诠释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屈原正是以不朽之作和刚毅的行为完美呈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屈原的时代,文人士子,包括官吏,乃至国相、重臣,他们的国家观念并不强,普遍的风气是哪国重用,就到哪国去。但屈原却独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并一再表示至死不变。以至于百年后,贾谊写《吊屈原赋》,都难以理解他的忠贞和执着:“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屈原的思想脱胎于南北文化大融合。屈原生活的时代,已进入南北文化大交流时期,黄河流域诸子百家的理性精神,深深影响了屈原。其诗作中,寄寓着丰富、深厚、系统的理性精神。《文心雕龙·辨骚》中说“楚辞者,体宪于三代”,指屈原作品取法于《诗》《书》《易》《礼》等三代的经典。事实上,屈原是一个以长江文化为底蕴,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诸子百家精华而形成的文化巨人,是南北文化融合的结晶。屈原既是长江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华民族的伟人。
(摘编自王志民《屈原的文化高度:与日月同辉》)
材料二:
屈原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可以说屈原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屈原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强烈的家国情怀,屈原几乎成为“爱国主义”的代称,从南宋以来,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存亡的紧急关头,屈原及其作品就成为激励广大士人坚持民族气节、救危图存的精神寄托与支柱。第二是志洁行芳、独立不阿、宁折不屈的人格精神。在浑浊的现实面前,屈原没有任何妥协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一点圆通解脱的方法,最后他只能以执着的态度为全其节操而选择自沉。屈原是最为纯正高尚的理想人格的光辉典范。第三,“骚体”文学的原创精神。楚辞出现以前,中国诗歌基本上还属于群性的创作,一般说来,它们内容比较单纯,句式和篇幅也比较短,创作手法上基本是按照现实的本来样子去描写。特别由于是群众创作,因而缺少全面反映诗人性格的作品。屈原出现以后,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了伟大诗人的名字,出现了集中反映诗人全部思想感情和个性的诗篇,给中国的诗人种下了浪漫因子。屈原早已无可争议地成为“骚体”抒情文学的创始人和“骚体”文学最有成就的诗人,屈原之作已成为千古绝唱。
(摘编自戴锡琦《从浪漫主义的本质解读屈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者,对民族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司马迁对孔子和屈原的评价带有浓烈的个人感情,有别于对他人的评价。
C.屈原的国家观念之强烈、爱国情怀之执着,使汉代的贾谊都仰慕赞叹乃至惊疑。
D.屈原的思想充满着以儒家思想为底色的理性精神,为中华民族确立了精神方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文化史上,只有孔子与屈原,可以被称作与日月同辉者,可以看出二者同等的至高影响力。
B.屈原和孔子共同塑造了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做出了贡献。
C.屈原完美的人生追求、高洁的精神品格和坚决斗争毅然投水等行为,完美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D.东晋祖逖闻鸡起舞,南宋文天祥正气凛然,都可视为在民族危亡时屈原激励士人坚持气节的有力证据。
3.下列屈原作品中的诗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B.“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
C.“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爱国主义情怀是屈原光辉思想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大贡献。
B.屈原志洁行芳的人格魅力主要得益于受儒家君子修身思想的熏陶影响。
C.成为千古绝唱的“骚体”文学是承载屈原爱国精神和人格修为的载体。
D.这三者的发生和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不可割裂的。
5.结合课内《离骚》中的诗句和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离骚》的思想内容。(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除夕
沈从文
许多人,围在一个床边。床是黑木的,小的,旧的床板上面,垫褥上睡了一个男子。男子是快要死去的人了。眼晴无光,脸色惨白。
围在病人床边的,有两个女子,一个年约二十五岁,一个年纪较幼,不到十六岁。年长的是病人的妻,年幼的则是病人的妹。
年幼的女人坐到近窗处一张旧藤椅上去了,吁着气,用手掠头上的短发,在这天真的女孩心上,对人生还似乎极其茫然,她并不忘记今夜是除夕!
远远的,可以听到爆竹声音,像打仗时枪声,断断续续。
同时较近地方却有人掷骰吆喝的声音,有锣鼓笙箫的声音可以听得出。除夕应已过去,当为新正一月一日了。从各处传来的爆仗声音,可以想象到一切一切地方,这时候欢喜的空气如何浓厚,一切一切人,是怎样欢乐兴奋度过了这个除夕,眼看着黑夜逃遁,迎接那一年第一天的新的光明。
似乎因为听到鸡叫,那年轻女子,又起身到窗边,把一扇窗子打开。开窗以后,外面的声音就更清楚了。且同时淡淡有煤气硝磺气在空气中混合,吹进房里。女人似乎又觉得从外吹来的风太冷,不适宜于病人,即刻又轻轻把窗关上,走到病人这边来了。
“四嫂,你去休息休息,不要紧,大概……”年长的女人这时正低了头坐在床边,用手捏病人的手。听到劝她休息,却不作声,只把头抬起,对这年轻女人勉强地笑了一笑。
邻家院子里忽然燃起了爆仗,毕毕剥剥响起来了。声音的骤来,使病人一惊,病人在不断的响声中闭了目想了一会,才从记忆上找回过去的日子,知道今天是除夕了,从除夕上又才记起一件事来,于是他把那穿中山服的男子瞅着了。
“除夕!你忘了我们说的那个……”
客人不作声。
“怎么?万里,你忘记了吗?”病人忽然眼睛有了光辉,说话声音也清朗许多了。
客人到此,目击到病人的兴奋,却冷静安详地答道:“明士,我没有忘记。凡是要办的,我们已经办了!”
“当真么?”
“我什么时候谎过朋友?”客人沉重地说,“是的,成功了。希望的已实现了。”
说这话时他望到楼顶椽皮,重重地放了一口气。他将胜利的事告给病人了,但他却保留了另一件因胜利而来的牺牲。
病人非知道详细情形不行,于是这客人,便把三四点钟以前的事完完全全说了。病人是因为得到这类消息.正如同给医生打了若干针以后,忽然全身活泼,俨如顷刻霍然了。
听完了客人报告的病人,脸上透着被心火灼红的颜色,微笑地说:“万里,你做的事真空前!我看你一点不慌张,我佩服你。你还是到上海躲躲去。不过这样一来,我看你又结不成婚了。依我劝,就到上海同雷卿同住,不要那些形式了。(各处炮声入耳)听,像打枪!这些该死的人,都在祝贺这新年!明天早上他们的惊讶将把他们的欢喜讨回。……万里,你送的新年礼物太好了。你……”在附近,子母炮先是作微低声音,将小炮冲上半空,旋即在空中爆裂了,大的声音将空气荡动,病人不说话了。
女人见病人反常地清明,以为说话太多过于兴奋不相宜,故在一杯水中放了一点安眠药,数分钟后病人熟睡了。
病人安静后,一种事啮着了名叫万里的客人的心,客人矜持不语,神情惨然。年长的女人猜量必定还有别的缘故,轻轻地问:“万里,有牺牲的么?”客人点头。于是女人又问:“多少呢?”
答说:“一个。”
那年青一点的女人说:“是谁?”
客人苦笑不答。他仿佛不知道这个人名字,且仿佛自己纵知道,说来女人也不会知道,所以不说了。
女人明白牺牲的是熟人了,说,“是同你一处去的?”
“……”客人轻轻吹起哨子来了,有意回避不理会。
五妹用脚为客人吹的革命歌按拍,但过了一会又忽然问道:“万里先生,是谁牺牲了呢?”
客人又勉强地笑,且故意从桌上拈了一瓣为病人预备的橘子,送到口里去。橘子吃完后,随即又拈一瓣放到口里,说:“橘子酸,不很好吃。”
年长一点的女人,明白这牺牲者必与客人有关系了,不好再追问,即刻就把话谈到橘子上去了。客人不久又走到窗边去开窗,望到天上的大星已渐疏,知道去天亮不远了,同女人说要走,乘早要到青桥去一趟。青桥是客人的爱人雷卿所住的地方,女人以为客人是去他的朋友处告别,就说:“万里,你上海去了,就要雷卿到我这里来吧。这里不会有人注意。去就快去,说我们欢迎她来过年。”
“……”客人想说什么并不曾说出口。
五妹与雷卿,平时极其相得。
她再三嘱咐万里先生,说是非要雷卿来不行。
客人望到这小女孩天真的脸孔,惨然地笑着,点点头,答应照她希望做,就下了楼梯。女人把他送出大门,虽然一切处之镇定,到最后,同女人点头,告女人好好照料病人时,这汉子,显出一点狼狈的神气,踉踉跄跄去了。
在全城爆仗声中,黑夜终于逃遁,新正是来了。随了日光而来的消息,是城中三个警官在昨夜被人暗杀了,当场将女凶手一名捉获,这女人旋即跳河浜中淹死。女人名字是雷卿,在光明工厂做职员,是经一个同厂工人认识出来的。
作于一九二八年夏(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明暗双线串起作品,明线写万里除夕夜探望病人明士,暗线写万里等志士除夕当日执行刺杀行动。
B.重病的明士、牺牲的雷卿等典型形象的正面塑造,万里和雷卿的美好未来的毁灭,都体现了作品的悲剧意义。
C.小说多次暗示牺牲者可能就是雷卿,通过客人多次的欲言又止和几次不自然的笑等细节作出了暗示。
D.作者善于将人物内心激烈汹涌的情绪潜藏于细微的动作中,万里的吹哨子、吃橘子就是这样的表现。
7.关于文中万里与明士交流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病的明士由爆仗声想到除夕和行动,外在精神状态立刻短暂发生极大的好转,可见信仰力量之巨大。
B.明士劝万里不拘形式,到上海同雷卿同住,话语中包含了革命者应当有冲破世俗礼法勇气的意思。
C.明士知道消息后的兴奋激动,与万里叙述时的冷静安详形成较大反差,反映了两个青年对革命的态度不一样。
D.万里沉着行动后牵挂战友,明士重病垂危不忘行动,体现了革命者的不怕牺牲、友爱互助的精神。
8.好的环境描写往往具有引人入胜的力量,本文用了4、5两个段落来写环境,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明士、万里和雷卿三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曰:“善哉!”
(节选自《六韬·论将》,有删改)
材料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右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劳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报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金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濠,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铭尝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节选自《明史·王铭传》,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3分)
兵出逾A境B期C不十D日E不有亡F国G必有H破军杀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指条目,与《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中的“目”意思不同。
B.拔,指攻克,与成语“拔苗助长”中的“拔”意思不同。
C.劳,指慰劳、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中的“劳”意思相同。
D.告,指休假,与《孔雀东南飞》“府吏长跪告”中的“告”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公认为选择将帅至关重要,关系着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要考虑“五材十过”等方面,武王同意他的说法。
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敢死队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
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营,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
D.王铭随军作战,攻取了江州,既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
(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14.从材料二中王铭移守温州后的经历来看,他符合材料一中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标题点明写作缘起,诗人及第后入蜀,途中看到海棠盛开引发诗兴。
B.在长着绿色苔藓的石矶旁,溪畔的海棠花如美人般临水自照,妩媚多姿。
C.黄莺睡在海棠枝头,蝴蝶与飘落的花瓣一起飞舞,动静结合,别具生趣。
D.既无法移栽,也无人能描画,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1
6.诗中写到红杏和春桂,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善飞的鸟和善攀的猿反衬蜀道之高的句子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写道:“ , ”,与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提到的“争宠而心害其能”照应。
(3)阳春三月,杜甫满怀心绪地来到成都城外武侯祠,只见“苔痕上阶绿”,只听“林间幽鸟自相语”,但朋友圈的配文却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似乎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讨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程序——ChatCPT。根据多家媒体引述的调查结果,89%的美国大学生在用ChatGPT写作业,这个数据恐怕是 A 了,但至少说明该程序在解答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对此,一些行业的从业者不乏“本领焦虑”。有人让ChatCPT写一篇时评,它 B 写了几百字,用户评价称“虽然不算特别出彩,但也 C ”。有自媒体运营者试图让ChatGPT分析某国产车品牌能否打败国外竞品,①结果程序输出了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一篇分析短文。对于一些大学课程的作业,ChatGPT也能应对自如。②它的出现不得不让人承认;③人工智能虽然能够回答“客观题”,④还可以有模有样地回答一些“主观题”了。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C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⑤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⑥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意,⑦但不少答案充满了“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的废话”。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选项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是一项是(3分)
A.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B.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C.但是我们现在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
D.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
20.文段中画波浪线的七个句子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冻雨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天气条件,即从高空到地面存在着“冷-暖-冷”的大气层结构。当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时,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这会使 ① ,还会使近地层气温骤降,从而形成“冷-暖-冷”的大气层结构。于是,高层云中的冰晶和雪花下落时,会进入一个比较深厚的暖层,冰晶和雪花完全融化成液态雨滴,继续下落又会进入低于零摄氏度的冷层,此时的雨滴不会冻结而是成为过冷雨滴,当过冷雨滴遇到冰冷的物体,就会迅速冻结,形成冻雨。
② ,冻雨给电力、交通和农业等带来的危害将更为严重。冻雨冻结在电线上,容易导致电线绷断;冻雨造成的道路结冰,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冻雨造成的农田结冰,会冻伤农作物。为防范冻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公众在冻雨天气发生后, ③ 。若必须外出,应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步行外出时要保持与车辆的安全距离。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实社会中,太多人愿意选择“宽门”了,因为那是一道容易的路,但往往容易的路行走的人也就很多,最后挤满了竞争者,越走越难。作家余华说:“我想无论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罗伯特·弗罗斯特对写作与人生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造就了一切的不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邻域
内容
意义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情怀
精神支柱
人格修为
志洁行芳人格
坐标典范
文学成就
始创骚体文学
千古绝唱
2022级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四)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解析]为中华民族确立精神方向的是孔子建立的儒家思想体系。
2.(3分)C[解析]A项“只有”不准确,且二者的地位在汉代以后可能不再相同;B项构建中国传统三观的是孔子及儒家思想;D项应为南宋以后,祖逖的例子不恰当。
3.(3分)A[解析]A项是渔夫的话,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共同表达的是随波逐流之意。
4.(3分)B[解析]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5.(6分)《离骚》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①一是表达了诗人政治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②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③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每点2分)
6.(3分)B[解析]“牺牲的雷卿等典型形象的正面塑造”理解有误,小说中雷卿只是个潜在的人物,并非对她进行了典型形象的正面塑造。原文最后“当场将女凶手一名捉获,这女人旋即跳河浜中淹死。女人名字是雷卿,在光明工厂做职员”才说清楚雷卿是谁,作为暗线人物,只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她的性格特征等并未交代。
7.(3分)C[解析]“反映了两个青年对革命的态度不一样”理解有误,两个革命者反映不同,并非对革命的态度不同,而是所处的具体的状况和对事实情况的了解程度不同所致。两人对革命都怀着一样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念,不一样的是客人知道牺牲的是自己的爱人,此刻他内心应该是哀痛的,但是面对病中的同志,他不愿意将这不幸的消息告诉他,徒增同志的悲痛,不利于他的病情,所以客人选择冷静理性地隐瞒事实。而病中的革命者,对此一无所知,只有对革命的一腔热血,所以两人表现不一,但实质是一致的。
8.(5分)①运用反衬,用除夕的热闹、欢乐反衬病房中的安静、凝重,突显病房中沉痛悲凉的氛围;②爆竹声音像打仗时的枪声,暗示除夕夜暗杀行动的发生;③为明士想起除夕后向万里询问行动的情况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④突显人物形象,表现了明士等革命者舍己为国、投身革命事业的伟大形象;⑤黑夜逃遁象征着旧时代终将结束,新社会终将到来,表达了对革命者的颂扬,突显主旨;⑥首尾呼应,与结尾写“在全城爆仗声中,黑夜终于逃遁,新正是来了”呼应,结构完整、严谨。(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任答三点即可)
9.(6分)示例一:主人公是万里。①人物塑造上,小说集中了最多的笔墨写万里与明士等人的交谈和行为举止,塑造了一位关爱战友、舍小家为国家、隐忍负重的崇高的革命者形象,写明士、四嫂和五妹等人也是为了侧面刻画万里的形象;②情节安排上,万里完成除夕暗杀行动后探望明士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作为主线贯穿小说始终;③主题表达上,小说主要是借对万里的颂扬来表达对隐忍负重的革命者的称颂,他们不是牺牲者,却一样是值得我们崇敬的伟大的革命英雄。
示例二:主人公是雷卿。①人物塑造上,雷卿是暗杀行动的主要参与者和牺牲者,小说塑造了雷卿为了革命理想不畏牺牲的革命者形象,写万里和明士等人的对话也是为了侧面刻画她的形象;②情节安排上,小说中明士与万里谈论的除夕夜暗杀行动多次提及雷卿,除夕行动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作为主线贯穿小说始终;③主题表达上,小说主要是借对雷卿的颂扬来表达对革命烈士舍生取义、英勇献身的颂扬,他们不惜用生命换取新时代的到来,他们是最伟大的英雄。
示例三:主人公是明士。①人物塑造上,小说一开始就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明士病重的情况以及他和万里的交谈,塑造了明士即使病重仍不忘革命事业的革命者形象,写万里、四嫂和五妹等人也是为了侧面刻画明士的形象;②情节安排上,病房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万里来病房探望明士并告知明士行动的情况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作为主线贯穿始终;③主题表达上,小说主要是借对明士的颂扬来表达对鞠躬尽瘁、心系革命的革命者的称颂,他们不是革命的最终参与者,却一样是值得我们崇敬的伟大的革命英雄。
10.(3分)BEG[解析]句意:军队出征越过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
11.(3分)C[解析]A.正确。具体条目;眼睛。句意:能给我具体讲讲吗?/忽然回首纵目远望。B.正确。攻克;拔起。句意:攻克了敌人的水寨。/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C.错误。两个“劳”意思不同,分别是:慰劳;辛劳、操劳。句意:俞通海慰劳了他。/成婚多年守妇道,全家事务我操劳。D.正确。休假;回答。句意:王铭曾请求告假暂时回到和州。/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
12.(3分)B[解析]“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错误,根据原文“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应该是先“被选拔充当奇兵”,然后“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
13.(8分)(1)(4分)将帅,是国家的辅佐大臣,是先王一贯重视的,所以任命将帅,不能不认真审察。[“者……也”,判断句;“所重”,名词短语,重视的(人);“置”,任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我们这些人为天子治理百姓,百姓看到我们去来十分冷漠,和王指挥相比我们很惭愧。(“吾属”,我等、我们;“牧”,管理;“愧”,感到惭愧。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3分)符合智、仁、忠的标准:①明于审势,做事周备,这是智;②士女送迎,足见爱民,这是仁;③为国谋划,思壮国威,这是忠。(每点1分)
15.(3分)D[解析]“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错,“多谢烟香更入衣”意思是诗人还希望带走海棠的芳香,表达的是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16.(6分)①“红杏”起衬托作用,以京城的红杏来衬托海棠,突出海棠的艳丽与美艳。②“春桂”代表科举及第,手中已有新春桂意味着科举及第,诗人及第之后,还希望把海棠的芳香带走,表达了他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每点3分)
17.(6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18.(3分)A言过其实B洋洋洒洒C中规中矩
19.(3分)C[解析]文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话题转换;B.表示语义的转折;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声音的延长。
20.(3分)①结果程序输出了一篇有观点和简要论述的分析短文;③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回答“客观题”;⑦但不少答案“驴唇不对马嘴”。
[解析]①中,多重定语顺序错误,应将“一篇”放在“有观点和简要论述”前边。③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可将“虽然”改为“不仅”。⑦中“答案充满了‘驴唇不对马嘴’”搭配不当,可删去“充满了”。
21.(6分)①暖空气被抬升②与普通雨雪天气相比③一般应尽量减少外出
[解析]①前面说“冷空气像楔子一样插在暖空气的下方”,这里应说暖空气会怎样,可填:暖空气被抬升;②此处说的是冻雨天气的危害,后面有一个“更为严重”,表明是冻雨天气与其他天气比较产生的结果,可填:与普通雨雪天气相比;③由“若必须外出”可知,此处是说尽量不要外出,可填:一般应尽量减少外出。
22.(5分)示例:冻雨之所以能够形成,是因为从高空到地面存在着“冷—暖—冷”的大气层结构。(使用因果关系关联词2分,内容概括准确2分,表达准确流畅1分)
23.(60分)[审题]宽门:“容易的路”,走的人多,“越走越难”,“路没有多长”。窄门:人迹稀少。(为何人迹稀少:难走)关系:看似易走的“捷径”,实则难走,没有前途。因艰难少有人走的“窄门”,反倒是成功之路。“窄门思维”的本质是不随波逐流,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寻找别人看不上、看不到、不想做、暂时看不到机会的事情,在这些潜在的机会中,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突破。如果你在开始就选择一道“窄门”,克服重重困难,未来将是“海阔天空”。倘若选择“宽门”,可能会因为充满了竞争者,越走越难。写作时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是:看似宽的假象其实发展起来很窄,看似窄的选择却有宽的发展。那么,中间思维的过渡桥梁是什么?毫无疑问是人,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宽与窄都是相对的概念,对于个人来说(除了宽窄的现实前景对比),哪些概念会影响宽与窄呢?应该是:自身的天赋条件,热爱的力量,家国的需要等。这样的思考才是有深度的思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宽门”“窄门”的简单思考上。
[立意]1.宽与窄的抉择,取决于人的眼界与胆识。2.宽门可能是绝路,窄门可能是机会。3.择宽逐波无创意,向窄取道入佳境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武王问太公说:“怎样评论将帅的优劣得失呢?”太公回答说:“作为将领,有‘五材’,有‘十过’。”武王又问:“能再具体给我讲讲吗?”太公说:“所说的五材,指勇、智、仁、信、忠五种美德。勇敢就不可侵犯,智慧就不会淆乱,仁慈就爱护他人,诚信就不会欺骗人,忠诚就没有二心。所说的十过,指有的虽然勇敢但却轻易去送死,有的性情急躁而心中急于立功,有的秉性贪婪喜好贪图小利,有的性情仁慈而不忍心伤害他人,有的虽然机智但胆小怯懦,有的虽然诚信但喜欢轻信别人,有的本性廉洁但不爱护他人,有的虽然有才智而反应迟缓,有的虽然性格刚强但十分自负(刚愎自用),有的天性懦弱喜欢依赖他人。所以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着生死存亡,战争的胜败全在将帅手中。将帅,是国家的辅佐大臣,是先王一贯重视的,所以任命将帅,不能不认真审察。因此说,大凡战争,不能两方面都获胜,也不可能两方都失败。军队出征越过境,为期不到十天,如果不是灭掉敌国,就必定是己方军队战败,将领被杀。”武王道:“说得很好。”
材料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最初隶属元帅俞通海部下,随军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因为王铭勇猛,被选拔充当奇兵。从作战一开始,他就率敢死队大喊着突击敌人,攻克了敌人的水寨。从此多次有战功。在太湖和吴军交战,被飞过来的箭射中右臂,拔出佩刀割出箭镞,又投入战斗。俞通海慰劳了他。龙湾之战,追赶敌人北到采石,王铭独自冲入敌阵。敌兵拿槊刺他,伤了他的脸。王铭三进三出,砍伤杀死的敌人很多。赐给文绮银碗,被选拔充当宿卫。随军攻取江州,激战康郎山和泾江口,又攻克英山各寨,被提升为管军百户。洪武四年,考察百户中各善用枪的人,大抵没人能与王铭抗衡。积功升官到长淮卫指挥佥事,调任守卫温州。上奏说:“臣所管辖的地方,对外控制海盗(倭寇),城池楼橹因陋就简,不仅不能壮国威,如突遇大风潮水的变故,便没有办法抵御,势必要进行改造。”太祖批复照准。于是修缮城池和壕沟,全都比过去规格增加一倍。加筑外墙,从海神山开始连接郭公山,头尾长二千多丈,宏伟宽敞壮丽,成为巍然屹立的东浙巨镇。太祖十分赞赏,给予世袭。王铭曾请求告假暂时回到和州。温州的百姓阻挡道路迎送。长吏都相视叹息道:“我们这些人为天子治理百姓,百姓看到我们去来十分冷漠,和王指挥相比我们很惭愧。”
2024贵阳一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贵阳一中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遵义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遵义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