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常考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专项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常考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专项训练】第1页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常考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专项训练】第2页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常考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专项训练】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常考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专项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常考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专项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称谓知识,传统习俗,古代天文,古代计量单位,戏曲,对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龄称谓
    1.襁褓:本义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二至三岁的儿童。借指幼儿时期;儿童、幼儿。
    3.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4.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左右两个髻,借指童年。
    5.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6.及笄:女子十五岁。
    7.束发:男子十五岁,借指青少年。
    8.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的“加冠”。
    9.而立:三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十而立”。
    10.不惑:四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四十而不惑”。
    11.知命:五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五十而知天命”。
    12.花甲、耳顺:六十岁。如《〈论语〉十二章》中的“六十而耳顺”。
    13.古稀:七十岁。
    14.耄耋:八九十岁,指高寿,老年。
    15.期颐:一百岁。
    (二)字、号、称谓
    字,又称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汉族男子行冠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兼怀子由”中“子由”就是苏辙的字。
    号有以下几种:①别号: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称“青莲居士”,杜甫称“少陵野老”,苏轼称“东坡居士”等。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表明使用者鄙视功名利禄的志趣,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也有人以号明志,如周敦颐号“濂溪先生”,陶渊明号“五柳先生”。②尊号:死后由门人、后人称呼,如陶渊明被称“靖节先生”。③谥号:死后由皇帝颁发的荣称,如“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
    (三)常见代称
    1.人物代称
    2.事物代称
    3.地点代称
    4.其他代称
    古代常见的谦敬词
    二、传统习俗、节日
    1.五猖会:浙东风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五猖会期。五猖,又称“五通神”,旧时江南民间供奉的邪神,据传是兄弟五人。如鲁迅的《五猖会》。
    2.春赛:春天举行的赛会。如《社戏》中的“那或者是春赛”。
    3.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朋好友为婴儿祝福。如《蒲柳人家(节选)》中的“洗三那天”。
    4.打拱:一种礼节。两手抱拳,上下略微摆动。如《故乡》中的“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
    5.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席站立,表示敬意。如《三顾茅庐》中的“避席拱手谢曰”。
    6.长跪:在古代,人们席地而坐时把腰挺直称为长跪,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长跪而谢之”。
    7.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如《屈原(节选)》中的“我要向你拜手”。
    8.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如《屈原(节选)》中的“我要向你稽首”。
    9.春节(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主要习俗:贴春联、挂年画、拜年、吃饺子。
    10.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主要习俗:赏花灯、吃汤圆(元宵)。
    11.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主要习俗:禁烟、冷食、纪念介子推。
    12.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习俗:扫墓、踏春郊游。
    13.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主要习俗:赛龙舟、吃粽子。
    14.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主要习俗:赏月、吃月饼。
    15.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主要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
    16.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主要习俗:喝腊八粥。
    17.除夕: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晚,主要习俗:守岁、吃年夜饭。
    18.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主要习俗: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三、教育制度及官职升降eq \a\vs4\al\c1()
    (一)科举制度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唐朝时达到鼎盛,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
    (二)官职升降
    1.左迁:迁,贬谪,降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岳阳楼记》中的“迁客”。
    2.谪:贬官。如《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谪”。
    3.陟:提拔、晋升。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的“陟”。
    4.举:选拔、任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
    四、古代天文、历法
    (一)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10位;支,即地支,共12位。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
    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十二月”,“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3.王公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
    (二)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来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朝服衣冠”;《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醉翁亭记》中“朝而往,暮而归”;《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君与家君期日中”。
    2.十二地支纪时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1)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
    (2)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漏断人初静”。
    (3)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三)阴阳五行
    1.阴阳:古人把山的北面、水的南岸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如《望岳》中“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愚公移山》中“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南岸;《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汉阳”指汉水的北面;《渔家傲·秋思》中“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衡阳”指衡山的南面。
    2.五行:金、木、水、火、土。按旧时的说法,人的生辰八字要五行俱全才吉利。《故乡》中的“五行缺土”。
    五、古代计量单位
    1.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如《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
    2.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如《鱼我所欲也》中“万钟于我何加焉”。
    3.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如《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
    4.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如《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
    5.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方七百里”。
    6.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如《智取生辰纲》中“五贯足钱”。
    7.丈:十尺为一丈。如《卖炭翁》中“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箪、豆:古代一种盛放食物的容器。如《鱼我所欲也》中“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黍:古代以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来计量。如《核舟记》中“高可二黍许”。
    六、戏曲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美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
    七、对联
    对联:亦称“楹联”,常称“对子”“门联”“门对”,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应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对联的基本规则: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联的张贴口诀(传统式):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
    称谓
    称籍贯:出生地。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称韩愈为“韩昌黎”。
    称官名:如称杜甫为“杜工部”,司马迁为“太史公”。
    称官地: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
    避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直呼其名,叫作“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称谓
    指代
    示例
    宿儒
    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
    同窗
    同学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
    君子
    有才德的人
    如《〈论语〉十二章》中“不亦君子乎”
    匹夫
    平民百姓
    如《〈论语〉十二章》中“匹夫不可夺志也”
    鸿儒
    博学的人
    如《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
    白丁
    没有功名的人
    如《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
    苍生
    百姓
    如《贾生》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老年男子
    如《愚公移山》中“智叟”
    黄发
    老人
    如《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
    垂髫
    小孩
    骚人
    文人
    如《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
    伛偻
    老人
    如《醉翁亭记》中“伛偻提携”
    提携
    儿童
    征蓬
    远行之人
    如《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
    布衣
    平民
    如《出师表》中“臣本布衣”
    蛾眉
    女子
    如《满江红(小住京华)》中“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兜鍪
    士兵
    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年少万兜鍪”
    称谓
    指代
    示例
    军书
    征兵的名册
    如《木兰诗》中“军书十二卷”
    铁衣
    铠甲
    如《木兰诗》中“寒光照铁衣”
    案牍
    官府文书
    如《陋室铭》中“无案牍之劳形”
    烽火
    战事
    如《春望》中“烽火连三月”
    风骚
    文章辞藻
    如《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
    婵娟
    月亮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千里共婵娟”
    干戈
    战争
    如《过零丁洋》中“干戈寥落四周星”
    汗青
    史册
    如《过零丁洋》中“留取丹心照汗青”
    称谓
    指代
    示例
    岱宗
    泰山
    如《望岳》中“岱宗夫如何”
    长河
    黄河
    如《使至塞上》中“长河落日圆”
    三山
    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蓬舟吹取三山去”
    三秦
    关中地区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
    五津
    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风烟望五津”
    称谓
    指代
    示例
    庙堂
    朝廷
    如《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桑梓
    家乡
    如《范进中举》中“世先生同在桑梓”
    社稷
    国家
    如《陈涉世家》中“复立楚国之社稷”
    类别
    内容
    说明或举例
    敬辞

    尊君、尊容、尊亲、尊驾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顾、惠存、惠赠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教、赐复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

    贤弟、贤侄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表示对方降低身份,如屈尊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敬称
    大兄
    对朋友辈的敬称
    华居
    对对方住宅的一种美称

    对人的敬称
    尊称
    相公
    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宗师
    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尊称
    高邻
    对邻居的尊称
    谦辞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
    考试类型
    院试(童生试)
    乡试(秋闱)
    会试(春闱)
    殿试
    考试地点
    县/府/州
    京城/各省
    贡院
    皇宫
    参考条件
    童生(儒生)
    秀才(监生)
    举人
    贡士
    通过后身份
    秀才(进学)
    举人
    贡士
    进士
    称号
    第一名:案首
    第一名:解元
    第二名:亚元
    第一名:会元
    一甲前三名:状元(鼎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第一名:传胪
    三甲: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元及第:乡试、会试、殿试都获得第一名,则获此殊荣。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ɡuǐ)。
    十二地支:子、丑、寅(yín)、卯(mǎ)、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昆曲代表剧目:《单刀会·刀会》《琵琶记·吃糠》《浣纱记·寄子》《玉簪记·琴挑》《牡丹亭·游园》《长生殿·惊变》《孽海记·思凡》等。
    京剧代表剧目:《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群英会》《空城计》《打渔杀家》《三岔口》《窦娥冤》等。
    越剧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追鱼》《碧玉簪》等。
    黄梅戏代表剧目:《打猪草》《夫妻观灯》《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

    相关试卷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文体知识梳理【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文体知识梳理【专项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记叙文六要素,叙述顺序,叙述线索,叙述人称,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手法梳理及训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手法梳理及训练 (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手法,用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意象梳理及训练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昆明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教材古诗词曲85首分意象梳理及训练 (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朱光潜说,“雁”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