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优秀课件多份
-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6 课件 0 次下载
- 5.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第一课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3 课件 0 次下载
-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一课时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5.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二课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活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第五章 第1节海 气 相 互 作 用
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地貌的侵蚀变化。
花岗岩岩体沿节理风化,造就“怪石”
山体高大陡峭,气流抬升强烈,形成“云海”
在缺水少土的峭壁岩缝间,发育不良的黄山松成为“奇松”
岩浆上涌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
黄山“四绝”组合就是花岗岩断块山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特定阶段的组合
2、统一性: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请根据统一演化过程的原理,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水文、地貌、生物、土壤、气候是如何进行变化的。
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湖泊消失
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①山地灌草演化为丘陵森林, 需要上千万年
②火灾干扰后,由灌草演化为森林可能只需几十年
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自然演化与干扰演化的差异性
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通过自然环境要素连锁变化,不但干扰的后果常常被放大了,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②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及影响
森林过度采伐变化导致东北自然环境的整体变化
东北林区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南部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它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经过20世纪的大规模采伐,目前,东北林海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森林面积锐减,现存森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
森林面积下降,一方面造成土壤缺乏枯枝落叶的补给,腐殖质减少,另一方面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面积下降和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增多,降低了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
局部小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年降水变率加大。
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河流含沙量加大,淤积河道,导致 旱涝灾害增加。
表层土壤流失更加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
地面沟谷纵横,岩石裸露,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
东北林区森林变化引起的地理要素变化如下图所示:
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我国的地理格局和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读图,完成1-2小题。
1.图中所示自然地理过程,反映了地理环境( )A.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B.对干扰的整体响应C.整体性的稳定功能 D.整体性的生产功能
2.图中所示自然地理过程所涉及到的自然环境要素包括( )①地形地貌 ②生物 ③土壤 ④水文 ⑤气候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1.青藏高原隆升,引发了我国地理格局和气候的变化,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表现,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B正确;各地理要素演化是逐渐形成的,不是统一演化的,A错误;图示过程反映了整体性的不稳定性,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了整体自然环境的演变,C错误;生产功能是指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该过程没有反映整体性的生产功能,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青藏高原隆升促使黄土高原的形成,这是地形地貌要素;青藏高原隆引发并加强亚洲季风,使中亚、西亚形成“干旱核心”,这体现了气候要素;青藏高原隆升,引发并加强亚洲季风,使亚洲太平洋地区物种丰富、生产量高,这体现了生物要素;青藏高原隆升促使黄土高原形成,使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体现了水文要素;黄土的高原的形成,并在黄河河口形成河三角洲,体现了土壤要素,因此图中自然地理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涉及到了选项中所有的自然地理要素,故选D。
[2016·全国卷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①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②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①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③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前预习课件ppt,共4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精品ppt课件,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