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优秀课件多份
-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课件1 课件 0 次下载
-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3.1常见天气系统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 3.1常见天气系统课件3 课件 0 次下载
- 3.1常见天气系统课件4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示天气变化,锋与天气,锋的形成,锋的分类,预报长春市的天气变化,如何辨别冷锋与暖锋,联系实际,知识迁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知道这句诗句所描写的景象吗?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的天气系统。2.综合思维运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变化趋势。3.地理实践力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观察学校某时段天气变化并运用天气系统知识加以解释。
第二章 第2节常见 的 天气 系统
1风向 C B
2风向 B A
多云或雨雪、刮风、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疑难突破:冷锋与暖锋的雨区位置
1、锋面符号2、锋面坡度 冷锋锋面坡度比暖锋锋面坡度陡。3、冷气团移动的方向 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4、雨区的位置 冷锋雨区在锋后; 暖锋雨区在锋前。5、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春季北方的大风和沙尘暴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
若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天气状况如何?
准静止锋天气:1、含义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左右徘徊,所形成的锋叫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天气:2、降水特点
(没有锋前锋后)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大、强度最小
准静止锋天气:3、我国典型的准静止锋
B:江淮准静止锋C:贵昆准静止锋
江淮准静止锋:每年6月份左右的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相持对峙而形成。会导致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梅雨”。(如图中B)
昆明静止锋:每年冬季较冷的大陆气团与来自西南方向较温暖的海洋气团势力相当在云贵高原相持对峙而形成。云贵高原冬季“天无三日晴” 的现象就是由该准静止锋控制而导致。(如图中C)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阴天、刮风、降雨或降雪、降温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
(一)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天气状况的描述。低压和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和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二)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1、气流运动状况
气旋(低压):近地面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气体从四周向中心流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到高空辐散开来。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反气旋与高压:近地面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气体从中心向四周散开。高空气流辐合下沉,补充地面气体,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二)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2、天气状况
气旋(低压):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反气旋与高压: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二)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3、代表性天气
反气旋与高压:①我国夏季的伏旱现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影响形成);②冬季的蒙古高压;③秋高气爽等。
飓风:东太平洋和大西洋
三、锋面气旋(温带气旋)
低压中心:气压由四周向中心递减。高压中心:气压由四周向中心递增。低压槽:低压中心向外特别突出的槽线。高压脊:高压中心向外特别突出的脊线。
(二)锋面气旋的判读步骤
1、 找出低压中心(数值最小)2、 画出低压槽(数值往高凸)3、 判断出冷气团暖气团位置(纬度高的 是冷气团,纬度低的是暖气团)4、 判断锋面运动方向(画出实际风向)5、 画上锋面符号(三角形或半圆)6、 判断雨区位置、各地天气状况、风速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
【拓展】正常年份中国雨带推移规律
记忆口诀:华南五、江淮六两北七八 、九回头
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 ℃的热带海洋上。 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是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
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台风规模较大,直径最小的在100千米以上,大的可超过1 000千米。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解析】(1)选C,(2)选A。第(1)题,1月份的降雪是由冷锋活动引起的,四图中只有C图符合。第(2)题,冷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解析】1选C,2选C。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气压最大,可判断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第2题,读图可知,乙为冷锋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减少;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出现大风天气。
读图,完成第3、4题。3.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4.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阴冷潮湿B.晴朗干燥C.高温多雨D.阴雨连绵
【解析】3选A,4选B。第3题,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垂直气流呈下降运动,应为北半球高气压。第4题,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一时刻地面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第5~6题。5.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解析】5选D,6选C。第5题,根据所学的锋面气旋知识,低压中心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丙、丁为低压槽的位置,丙、丁分别为冷锋、暖锋所在的位置。第6题,根据所学的天气系统知识,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主要与冷锋天气有关。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夏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一等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寒冷干燥,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课文ppt课件,共60页。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1常见天气系统课件pptx、31常见天气系统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