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测评卷(础测+提升)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文件包含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docx、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姓名:一、字词大练兵。(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龙爪(zhuǎ) 鸡爪(zhuǎ) 新鲜(xiān) 朝鲜(xiǎn) B.拱桥(gòng) 选择(zé) 驴子(lǘ) 安济桥(jì) C.摊贩(tān) 官吏(shǐ) 形态(tài) 栏杆(lán) D.创造( chuàng) 携带(xié) 制作(zhì) 蔡伦(cài)D本题考查的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2.看拼音,写汉字。(4分)(1)今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dú zì( )一人在家。(2)今年暑假我去了ōu zhōu( )的一些地方。(3)妈妈的画被我bǎo cún( )了起来。(4)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1)独自 (2)欧洲 (3)保存 (4)智慧 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3分)(1)A.xiān B.xiǎn 朝鲜 鲜花 鲜为人知 鲜明 (2)A.lóng B.lǒng 笼罩 鸟笼 笼统 蒸笼 (3)A.chéng B.shèng 乘机 乘客 一乘 乘法 (1)B A B A (2)B A B A (3)A A B A 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4.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异:①不相同的;②特别的;③奇怪;④另外的,别的;⑤分开。(1)植物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 ) (2)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辛苦啦!”( )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4)他的表现让全场观众诧异。( ) (5)他的父母离异,他和奶奶一起生活。( ) (1)② (2)① (3)④ (4)③ (5)⑤ 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5.在括号里写出与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4分)(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 ) (3)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4)我觉得该让它们在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 ) (1)鲜艳 (2)柔嫩 (3)辨别 (4)欢快 本题考查的是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可以从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6.按要求写词语。(3分)(1)学富五车(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形态各异(形容姿态多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来来往往(AABB式)____、____、____ (1)学识渊博 才高八斗 博古通今(2)多姿多彩 丰富多彩 千姿百态(3)明明白白 隐隐约约 星星点点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积累,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7.选词填空。(4分)价钱 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 )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 )低廉。发明 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 ),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1)价钱 (2)价格 (3)发现 (4)发明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辨析词语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和词语之间的区别,然后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填空。二、句子训练营。(13分)1.我会根据语境填写诗句。(6分)(1)看到细雨纷纷飘洒,各家带着祭品去扫墓的情景,不知是谁又吟起了杜牧《清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今年过年我又不能回家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思乡之情油然而生(3)王安石的《元日》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春节贴春联的传统习俗。(1)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3)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2.按要求写句子。(7分)(1)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座坚固、美丽的桥的石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补充诗句)(1)文字被人们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2)石栏上雕刻着图案。(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4)爆竹声中一岁除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改写和补充,扩句与缩句及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三、课文回顾站。(6分)1.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代的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赵州桥的设计不但______,而且______,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3)《纸的发明》中,___发明的造纸术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唐 王维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坚固 美观 (3)蔡伦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培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四、口语交际厅。(5分)过节时,总不会缺少美食。小朋友,你能向大家推荐一种节日的美食吗?请写出制作的过程,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美食名称:___________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麻婆豆腐麻婆豆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接着,把肉切成肉丁,用植物油把肉丁炒熟。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温在八十度左右时放入豆腐,再翻炒几下,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解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后组织材材料或作出计划。五、阅读展示台。(25分)(一)阅读理解。(14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一个 chuàng jǔ( ),既减轻了liú shuǐ( )对桥身的chōng jī lì( ),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jié shěng( )了石料。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4分)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用“__”在文中画出来。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用“ ”在文中画出来。(4分)4.“拱桥”中“拱”的意思是( )。(3分)A.环绕。B.肢体弯曲成弧(hú)形。C.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D.建筑物呈(chéng)弧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一)1.创举 流水 冲击力 节省;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创举”的读音为“chuàng jǔ”,意思是伟大的举措。“流水”的读音为“liú shuǐ”,意思是流动着的水。“冲击力”的读音为“chōng jī lì”,意思是物体相互碰撞时出现的力。“节省”的读音是“jié shěng”,意思是节约。2.赵州桥非常雄伟。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本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故中心句是文段首句:赵州桥非常雄伟。3.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阅读语段,结合句子“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可知答案。结合句子“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可知,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4.D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拱桥”的意思是以拱作为主要支承构件的桥梁。故“拱”的意思是建筑物呈弧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夫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直到东汉末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后来,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中后期已经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但是,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宋仁宗时期,平民出身的毕昇(shēng)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的胶泥活字。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印刷时,只要在板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混合物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①印刷术和造纸术是同一时期发明的。( ) ②活字印刷术是宋代的平民毕昇发明的。( )③活字印刷术使用的胶泥活字可以多次使用。( )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4分)3.在横线上填写动词。(4分)第3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它的流程是:胶泥__字→用火__硬→摆字排版→烘烤固定→__平版面→__墨敷纸。(二)1.①× ②√ ③√ 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①活字印刷术由北宋的毕升发明,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故说法错误。②结合文段第三自然段内容可知,说法正确。③结合文段第三自然段内容可知,说法正确。2.东汉末年 唐朝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第二、三自然段内容作答即可。3.制 烧 压 刷 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第3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它的流程是:胶泥制字→用火烧硬→摆字排版→烘烤固定→压平版面→刷墨敷纸。六、习作百花园。(25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对联、古诗词、剪纸、国画等。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传统文化,再从中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①写出你喜欢的原因;②写出真情实感。选择你最喜欢的传统艺术介绍它的一艺术色,或写你与它发生的小故事,突出自己对它喜爱之情。示例:我喜欢国画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有对联、生肖、剪纸、国画等,其中我对国画最感兴趣。平时没事时,我就拿起笔来画国画,画时,总是先画上一间房子,房子旁边加上一个葡萄架,再画上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要是你不认真画,一不留神,会把葡萄画成樱桃的。国画就是这样,看着简单,画着难,要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国画要是画的好的人,一定觉得很容易,要是刚学的话就有点难。画熟了,也就不会画错了。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之一,它包括了中国远近闻名的美丽景像和图案,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印刷术发明以前 宋朝抄写书籍摹印、拓印
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姓名:一、字词大练兵。(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龙爪(zhuǎ) 鸡爪(zhuǎ) 新鲜(xiān) 朝鲜(xiǎn) B.拱桥(gòng) 选择(zé) 驴子(lǘ) 安济桥(jì) C.摊贩(tān) 官吏(shǐ) 形态(tài) 栏杆(lán) D.创造( chuàng) 携带(xié) 制作(zhì) 蔡伦(cài)D本题考查的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2.看拼音,写汉字。(4分)(1)今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dú zì( )一人在家。(2)今年暑假我去了ōu zhōu( )的一些地方。(3)妈妈的画被我bǎo cún( )了起来。(4)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1)独自 (2)欧洲 (3)保存 (4)智慧 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3分)(1)A.xiān B.xiǎn 朝鲜 鲜花 鲜为人知 鲜明 (2)A.lóng B.lǒng 笼罩 鸟笼 笼统 蒸笼 (3)A.chéng B.shèng 乘机 乘客 一乘 乘法 (1)B A B A (2)B A B A (3)A A B A 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4.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异:①不相同的;②特别的;③奇怪;④另外的,别的;⑤分开。(1)植物园里有许多奇花异草。( ) (2)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您辛苦啦!”( )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4)他的表现让全场观众诧异。( ) (5)他的父母离异,他和奶奶一起生活。( ) (1)② (2)① (3)④ (4)③ (5)⑤ 本题考查的是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5.在括号里写出与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4分)(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 (2)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 ) (3)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 (4)我觉得该让它们在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 ) (1)鲜艳 (2)柔嫩 (3)辨别 (4)欢快 本题考查的是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可以从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6.按要求写词语。(3分)(1)学富五车(形容学问大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形态各异(形容姿态多样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来来往往(AABB式)____、____、____ (1)学识渊博 才高八斗 博古通今(2)多姿多彩 丰富多彩 千姿百态(3)明明白白 隐隐约约 星星点点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积累,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7.选词填空。(4分)价钱 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 )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 )低廉。发明 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 ),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1)价钱 (2)价格 (3)发现 (4)发明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辨析词语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和词语之间的区别,然后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填空。二、句子训练营。(13分)1.我会根据语境填写诗句。(6分)(1)看到细雨纷纷飘洒,各家带着祭品去扫墓的情景,不知是谁又吟起了杜牧《清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2)今年过年我又不能回家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思乡之情油然而生(3)王安石的《元日》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描写的是春节贴春联的传统习俗。(1)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3)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2.按要求写句子。(7分)(1)人们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座坚固、美丽的桥的石栏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补充诗句)(1)文字被人们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2)石栏上雕刻着图案。(3)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4)爆竹声中一岁除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改写和补充,扩句与缩句及修改病句,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三、课文回顾站。(6分)1.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代的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赵州桥的设计不但______,而且______,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3)《纸的发明》中,___发明的造纸术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唐 王维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坚固 美观 (3)蔡伦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培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四、口语交际厅。(5分)过节时,总不会缺少美食。小朋友,你能向大家推荐一种节日的美食吗?请写出制作的过程,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美食名称:___________制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麻婆豆腐麻婆豆腐的做法其实非常简单:把豆腐切成小块,让它们一个个“跳”入热气腾腾的水中热热“身”,再把它们捞出。接着,把肉切成肉丁,用植物油把肉丁炒熟。然后,向锅里倒入适当的油,向油中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干辣椒、花椒和姜片,等油温在八十度左右时放入豆腐,再翻炒几下,最后用小火慢慢烧两分钟,这道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大功告成了。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解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后组织材材料或作出计划。五、阅读展示台。(25分)(一)阅读理解。(14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一个 chuàng jǔ( ),既减轻了liú shuǐ( )对桥身的chōng jī lì( ),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jié shěng( )了石料。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4分)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用“__”在文中画出来。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用“ ”在文中画出来。(4分)4.“拱桥”中“拱”的意思是( )。(3分)A.环绕。B.肢体弯曲成弧(hú)形。C.植物生长,从土里向外钻或顶。D.建筑物呈(chéng)弧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一)1.创举 流水 冲击力 节省;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创举”的读音为“chuàng jǔ”,意思是伟大的举措。“流水”的读音为“liú shuǐ”,意思是流动着的水。“冲击力”的读音为“chōng jī lì”,意思是物体相互碰撞时出现的力。“节省”的读音是“jié shěng”,意思是节约。2.赵州桥非常雄伟。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阅读语段可知,本段主要写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故中心句是文段首句:赵州桥非常雄伟。3.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阅读语段,结合句子“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可知答案。结合句子“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可知,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4.D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拱桥”的意思是以拱作为主要支承构件的桥梁。故“拱”的意思是建筑物呈弧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夫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直到东汉末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后来,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中后期已经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但是,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宋仁宗时期,平民出身的毕昇(shēng)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的胶泥活字。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印刷时,只要在板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混合物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①印刷术和造纸术是同一时期发明的。( ) ②活字印刷术是宋代的平民毕昇发明的。( )③活字印刷术使用的胶泥活字可以多次使用。( )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图表。(4分)3.在横线上填写动词。(4分)第3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它的流程是:胶泥__字→用火__硬→摆字排版→烘烤固定→__平版面→__墨敷纸。(二)1.①× ②√ ③√ 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①活字印刷术由北宋的毕升发明,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故说法错误。②结合文段第三自然段内容可知,说法正确。③结合文段第三自然段内容可知,说法正确。2.东汉末年 唐朝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第二、三自然段内容作答即可。3.制 烧 压 刷 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第3自然段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它的流程是:胶泥制字→用火烧硬→摆字排版→烘烤固定→压平版面→刷墨敷纸。六、习作百花园。(25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对联、古诗词、剪纸、国画等。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传统文化,再从中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①写出你喜欢的原因;②写出真情实感。选择你最喜欢的传统艺术介绍它的一艺术色,或写你与它发生的小故事,突出自己对它喜爱之情。示例:我喜欢国画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丰富,有对联、生肖、剪纸、国画等,其中我对国画最感兴趣。平时没事时,我就拿起笔来画国画,画时,总是先画上一间房子,房子旁边加上一个葡萄架,再画上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要是你不认真画,一不留神,会把葡萄画成樱桃的。国画就是这样,看着简单,画着难,要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国画要是画的好的人,一定觉得很容易,要是刚学的话就有点难。画熟了,也就不会画错了。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之一,它包括了中国远近闻名的美丽景像和图案,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印刷术发明以前 宋朝抄写书籍摹印、拓印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