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 专题06 生物的进化(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易错必刷90道(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试卷 0 次下载
- 期末模拟卷(二)(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 选择题专练60道(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 非选择题专练40道(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试卷 1 次下载
期末模拟卷(一)(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一)(原卷版+解析版)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期末模拟卷一原卷版docx、期末模拟卷一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20小题,40分)
1.(22-23高一下·山东济宁·期末)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皮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型种类及比例是( )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2.(22-23高一下·广西柳州·期末)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亲本无香味易感病植株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
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
3.(22-23高一下·吉林·期末)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 DR 约占 1/4
D.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烧杯后,再重复
4.(23-24高一下·海南海口·期末)如图表示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某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
A.此图不可能是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c时期
C.b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原核细胞进行分裂过程不会有类似于a阶段的变化
5.(22-23高一下·山西·期末)下列有关某雄性动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
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
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6.(22-23高一下·黑龙江大庆·期末)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7.(22-23高一下·甘肃白银·期末)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其中一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正常人群中甲病相关基因杂合的概率为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乙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
B.Ⅲ-7为甲病患者的概率是1/600
C.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的概率是1/2
D.I-2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8.(22-23高一下·福建·期末)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BC.CD.D
9.(22-23高一下·湖南邵阳·期末)如图为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酶①和酶②均作用于氢键
B.该过程的模板链是a、d链
C.该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前的间期
D.DNA复制的特点有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10.(23-24高一下·黑龙江·期末)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基因由140对碱基构成,则该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4140种
B.在细胞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大部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一般来说,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A+G)/(T+C)的值相同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11.(23-24高一下·山西吕梁·期末)下图是生物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机正确的是( )
A.转录过程是以④中A或B的任意一条链做模板
B.由④指导③的合成与由③指导肽链的合成都存在A-U、U-A的配对
C.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
D.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②在③上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12.(22-23高一下·湖南·期末)图甲、乙、丙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
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4、6、7过程
B.1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C.1、4、6、8、10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D.单独的病毒体内不能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生理过程
13.(22-23高一下·广东广州·期末)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B.每种性状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基因决定的
C.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
D.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一定相同
14.(23-24高一下·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癌细胞特征中最主要的特征是( )
A.癌细胞容易分散和通过淋巴和血液转移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C.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球形的多
D.癌细胞容易引起其他正常细胞的坏死
15.(23-24高一下·辽宁抚顺·期末)酵母菌感应到胞外存在充足的氨基酸后,可通过SPS信号通路,使转录因子Stpl/2的氨基端被切割。Stpl/2入核后开启大量相关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酵母菌充分利用氨基酸。在SPS系列基因致死突变的酵母菌株中进行随机突变,会另外产生一系列新基因,这些新基因能使酵母菌株继续存活,被称为ASI系列基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在胞外存在氨基酸的状况下即可开启SPS信号通路
B.转录因子氨基端被切割后才能被激活,从而促进相关翻译过程
C.SPS系列基因致死突变与ASI系列基因的产生,可体现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ASI系列基因可使酵母菌继续存活,说明其与SPS系列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16.(22-23高一下·湖北·期末)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
B.甲、乙、丙三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下一代
C.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D.甲、乙、丙三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和基因重组
17.(22-23高一下·河北·期末)鱼鳞病(又名蛇皮癣)的病因有多种,其中一类多发于男性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严重的鳞状干皮或癣,致病机理主要是类固醇硫酸酯酶的缺失,据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多在出生后3个月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
A.人类遗传病都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精确地诊断病因
B.致病基因控制类固醇硫酸酯酶的合成进而影响代谢间接控制鱼鳞病的出现
C.正常女性人群中致病基因携带者概率为1/10001
D.人群中的一对正常夫妇婚配生出病孩的概率为1/20002
18.(22-23高一下·贵州·期末)下列作为生物进化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的是( )
A.现存陆生脊椎动物的鳃裂都在胚胎期退化消失
B.葡萄的卷须、洋葱的鳞茎和皂荚枝上的刺都是茎的变态
C.人和黑猩猩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上很相似
D.蟒蛇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
19.(22-23高二下·广东·期末)白纹伊蚊是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之一、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后,白纹伊蚊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当种群数量达到c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从a下降到b的最可能原因是繁殖率下降
B.种群数量从b恢复到c的最可能原因是白纹伊蚊身体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该种群很可能再度下降至与b接近的种群数量
D.白纹伊蚊中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存在
20.(22-23高二下·山西·期末)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称为地理隔离。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都可能成为障碍,阻止生物的自由迁移、交配、基因交流,久而久之它们的基因库差异较大,从而成为两个新的物种,如图为新物种产生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一般需在地理隔离的基础上形成生殖隔离
B.图中新种与母群之间的基因库不再具有任何相同的基因
C.若母群中离群的个体能及时回归,则不会进化出新的物种
D.决定该种群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60分)
21.(23-24高一下·山西·期末)生物体的遗传方式中有一种现象,控制同一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其中一对基因掩盖了另一对基因的作用,这种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称为上位作用,起阻碍作用的基因称上位基因,被阻碍的基因称下位基因。其中显性上位是指一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掩盖了另一对基因的作用,只有在上位基因不存在时,被掩盖的基因(下位基因)才得以表现,而隐性上位是指一对基因中的隐性基因阻碍了另一对基因的作用。有一种家鼠,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R与r、C与c共同决定,某科研小组在研究基因的上位现象时,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R与r、C与c两对等位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计测交实验验证你的这一判断(简述操作方法及预期实验结果): 。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基因上位作用的类型及判断的依据: 。
(3)请选择另外一个亲本杂交组合,使其F2与图中的表型及比例相同: (写出基因型和表型),该新杂交实验中,F2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杂合淡黄色家鼠和杂合白色家鼠杂交,理论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
22.(23-24高一下·山西吕梁·期末)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幼蚕的体色黑体与淡赤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皮肤不透明(正常)对皮肤透明(油蚕)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相同的多对淡赤体正常雄蚕和黑体正常雌蚕杂交,F1表现为黑体正常雄蚕:黑体油蚕雄蚕:淡赤体正常雌蚕:淡赤体油蚕雌蚕=1:1:1:1。已知家蚕的某些性状遗传中存在着精子致死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皮肤不透明和皮肤透明这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控制体色的A/a基因位于 (填“常”或“Z”)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
(2)据亲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推测,含有 基因的精子致死。请从F1家蚕中选择相应的个体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对该推测进行验证(写出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即可): 。
(3)让子一代的家蚕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在F2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 种,F2中黑体油蚕所占的比例为 。
23.(23-24高一下·广东江门·期末)人出生前,胎儿的血红蛋白由α珠蛋白和γ珠蛋白组成,出生后人体血红蛋白则主要由α珠蛋白和β珠蛋白组成。研究发现,β和γ珠蛋白分别由B、D基因控制合成。其中D基因在出生前后的作用变化机理如图1所示。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导致β珠蛋白异常、以溶血和无效造血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病。研究人员发现β地贫患者甲的症状明显比其他患者轻,并对此开展研究,研究结果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 ,它被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后,基因才能通过 过程生成mRNA。图1中DNMT的作用是使D基因的部分 (填“磷酸基”或“碱基”或“脱氧核糖”)发生甲基化修饰。
(2)正常人出生后血红蛋白一般不含有γ珠蛋白,结合图1解释其原因 。结合图1、2分析,正常人D基因甲基化水平应比患者甲 (填“高”或“低”或“基本一致”),依据是 。
(3)结合题干和图2的信息,从分子水平分析β地贫患者甲症状较轻的原因是 。根据患者甲的症状特点,结合DNMT在D基因甲基化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提出β-地中海贫血患者治疗药物的开发思路 。
24.(22-23高一下·辽宁鞍山·期末)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因此,人们常常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来获得多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与育种有关的问题:
a.鲍文奎是中国八倍体小黑麦研究的创始人,他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利用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2n=42)与黑麦(RR,2n=14)杂交,培育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鲍文奎团队创造了小黑麦原始品系4700多个,培育出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95个,八倍体小黑麦育种研究基本上解决了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问题。其培育过程如图1所示。
b.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西瓜最大消费国和生产国,三倍体西瓜的细胞通常比二倍体的大,植株抗逆性强,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将某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经过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以其为母本,用其他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作父本进行杂交,将得到的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西瓜。其培育过程如图2所示。
(1)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配子中有 个染色体组,有 条染色体。
(2)图1中F1和图2中三倍体无子西瓜都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图1和图2中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方法有 (填两种)等,二者的作用原理是 。
(3)与普通小麦和黑麦相比,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是 。
(4)图2中三倍体西瓜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为鉴定四倍体植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可首先取其幼嫩的芽尖,再按“固定→ →制片”等步骤正确操作后,制得四倍体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中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
25.(22-23高一下·贵州黔东南·期末)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鳞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溪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鳞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 。各个种群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 。
(2)D湖泊中的鳞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2为某段时间内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 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 。
(3)若某一段时间内,种群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种群内随机交配产生子代,此时种群中Aa与aa基因型频率都为4/9,则该时间段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 。
(4)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和另一些植株较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乙水草的染色体组数是甲水草的2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甲
乙
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复习模拟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高一生物期末复习模拟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高一生物期末复习模拟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复习模拟卷01【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高一生物期末复习模拟卷01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高一生物期末复习模拟卷01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冲关卷 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高二生物期末冲关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高二生物期末冲关卷02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