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简约风非遗朝鲜族农乐舞介绍PPT模板
展开KOREANFARMER DANCE
朝鲜族农乐舞,辽宁省铁岭市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乐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之一,在朝鲜族民间广泛流传。辽宁省北部的铁岭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朝鲜族人口达到23434人。在铁岭及周边出土的墓葬中发现的5世纪前后的壁画中,形象描绘了朝鲜族先民欢快舞蹈的场景。 铁岭朝鲜族农乐舞源于祭祀性活动,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娱性舞蹈,现流传在铁岭一带的朝鲜族中,每逢喜庆之日都要进行表演。2008年6月14日,朝鲜族农乐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4。 2009年,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乐舞是中国朝鲜族人流行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其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朝鲜族人的宗教仪式歌舞。在原始种族的狩猎劳动和祭祀活动中已略具雏形,随着农耕时期水田劳动的发展,使农乐舞日渐丰富完善,并被作为推动生产的一种手段承袭下来从古代到现代,雇农和小农往往以农乐队为中心,团结在一起,用农乐舞带动农耕生产和生活,从此成为农民自己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种组织形式。
“农乐舞”是朝鲜族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历史悠久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舞者以颈的力量频频摇动头部,使所戴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似车轮飞转般在舞者头顶和身体前、后、左、右划出种种彩环。甩象帽动作花样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够边甩边跳跃,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难度动作,带动帽子上的飘带形成线条流畅的一幅幅动态圆环。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是中国朝鲜族代表性舞蹈,充分体现了“白衣民族”的特点,如喜穿白衣而舞,男舞者头系白布巾、身穿白色短上衣、穿肥大白色灯笼裤。女舞者穿白色短上衣、白色长裙、白色勾鞋;女青年梳一根辫,中年妇女梳发髻,老年妇女头扎白头巾。
舞蹈的手臂基本动作有:围腰手、横杠手、斜上下手、扛背手、绕扛手、斜上甩手、翻腕弹手、耸肩、弹肩等。舞蹈的基本步法有:沉颤步、垫步、交叉步、点步、前后踢步等。此外,每一角色还有自己的基本动作,如象帽舞者的基本动作有:背手转帽、沉颤步转帽;执钹老汉的基本动作有:沉颤步击钹、点步弹钹;圆鼓手的基本动作有:单击鼓、双击鼓、沉颤步击鼓、抬腿击鼓、跺脚击鼓等;男青年的基本动作有:点步踢脚、沉颤步击掌、扛横手垫步、跳弹腿、跳前吸腿;女青年的基本动作有:扛横手垫步、横手沉颤步、跑跳击鼓等;老太太和中年妇女的基本动作有:扛横手垫步和横手沉颤步等。从以上不同角色的基本动作体态来看,沉颤步、扛横手为代表性动作,这两个动作均来自稻作生产劳动,沉颤步源自栽秧动作,而扛横手源自甩秧苗动作。
舞蹈音乐农乐舞的音乐具有独特的多样旋律,称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构成的方法排列的,并以此规定它的舞蹈动作和构图,农乐舞是大型的综合性舞蹈,其全部演出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表演乐器农乐舞的伴奏乐器有小锣(两种,一名“上锁”,二名“时锁”)、锣、长鼓、小钹、唢呐、鼓等,以小锣为主,它起着指挥的作用。旋律部分主要是唢呐吹奏,打击乐的分量较重,情绪很热烈。以手鼓、长鼓、边鼓以及大锣、小金、洞箫短笛和朝鲜族唢呐等乐器伴奏。演出过程中铜锣、铮、大鼓、小鼓、洁鼓、长鼓、大平箫、喇叭、螺角等演奏的旋律称为“十二拍”,它可以决定舞蹈的动作和队形变化。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的朝鲜族乞粒舞有悠久的历史,它源于祈求农业丰收的民俗活动,原是农乐舞的一种,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形成融自娱性和表演性为一体的舞蹈。乞粒舞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程式,但又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据现场情绪起舞,整个舞蹈具有很强的即兴性。当表演者情绪高涨时,大家各显神通,男性晃动象帽,使顶端长缨飞旋,划出美丽的弧线;姑娘边敲击长鼓边快速旋转,以形体的动感和美感传情达意;老年的扮演者不仅注重舞之韵味,而且注重姿态,动作变化繁多,能通过即兴表演将心底的欢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乞粒舞参与人员多,影响广泛,是朝鲜族农民群体舞蹈的典型代表。
建国以来,在东北地区特别是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乐舞的传承工作总体上发展良好,经过多年努力,扩大了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收获累累硕果,“Z世代”已接过传承火种。
打造一个品牌,组建两支队伍当地政府为农乐舞团队免费提供活动场所,10年来累计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购置农乐舞设施、设备,建立动态保护机制,将农乐舞打造成汪清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品牌。2007年,汪清县特批了25个事业编制,组建了专业表演团队——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
每年还投入一定资金供艺术团编排节目、购置道具等,促进了农乐舞的传承发展。2010年,汪清县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了“老年农乐舞艺术团”。这个团队的成员虽然已是头发花白,但舞起长长的象帽彩带,仍能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
保护措施培养一批骨干,搭建两个平台汪清县每年组织开展“传承人大讲堂”活动,开设公益培训班,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表演技巧,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从2010年起,汪清县每年举办“汪清县象帽舞大赛”和朝鲜族民俗活动展演,为农乐舞宣传和保护积极搭建平台。结合素质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自2015年起,当地政府在汪清县第一幼儿园、第二小学、第五中学、职业高中等全县1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立了农乐舞培训基地,每年在10所农乐舞培训基地学校进行展览;定期组织农乐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汪清县象帽舞艺术团面向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开展农乐舞展演活动;结合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积极组织农乐舞进校园,开展传习活动,累计培训5000人次;逐步完善中小学及幼儿园农乐舞培训基地建设,让非遗进校园活动逐渐常态化,打造了普及非遗知识的新品牌。
非遗系列-中国昆曲PPT模板: 这是一份非遗系列-中国昆曲PPT模板,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OPERA,KUN,艺术名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绿色简约风世界森林日PPT: 这是一份绿色简约风世界森林日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节日起源,推行活动,全球森林现状,保护森林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蓝色简约风世界肺炎日PPT模板: 这是一份蓝色简约风世界肺炎日PPT模板,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击添加文字,添加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