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2560/0-17200077285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2560/0-17200077285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932560/0-17200077286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人教版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3讲课时52服务业区位因素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三章产业区位因素第3讲课时53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5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时56交通运输方式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课时57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试卷 0 次下载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4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7页。
课时54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______,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__________、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②人文因素:______、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______、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3)一般原则:依据________________、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__________、发挥________________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________________等。
(4)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资金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站点的等级、规模: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________,且质量较______;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2)______能够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1.交通运输线路选择的一般步骤
(1)分析修建原因:当地人口、资源开发、城市、工农业、旅游等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增大。
(2)选择运输方式: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3)确定线路走向:遵循成本低、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大、环境破坏小的原则确定线路走向。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分析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1)港口区位选择答题模板
(2)航空港
①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地基稳定。
②气候少云雾、少暴雨、风速小、能见度高;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③距城市距离较远(地价、烟雾、干扰);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
(3)汽车站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出行,一般建在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直接联系的地点。具体地说,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
(2021·广东地理)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2.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关键信息点拨]
答案 1.______ 2.______
考向1 通过“交通线的区位”考查“综合思维”
(2023·福建三明模拟)中尼铁路连接了西藏和加德满都(海拔约1 400米)。对比吉隆口岸通道(全长约182.4千米)、樟木口岸通道(全长约161.1千米)等六个路线方案,最终选择吉隆口岸通道。中尼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极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高,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技术替代密集环线。下图1示意中尼铁路选线,图2示意齿轨铁路轨道。据此完成1~3题。
1.与樟木口岸通道相比,吉隆口岸通道建设条件较好的原因是( )
A.有效避开自然保护区
B.有效避开地质复杂区域
C.沿途城镇多,经济效益好
D.沿途城镇多,便于补给和救援
2.中尼铁路部分路段拟采用齿轨铁路替代密集环线的主要目的是( )
①增强列车的爬坡能力 ②提高列车运输的安全性能 ③缩短两地之间的运输距离 ④减少沿线的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推测中尼铁路建成通车之初,抵达尼泊尔占比较高的旅客类型是( )
A.科考者 B.经商者 C.探险者 D.观光者
考向2 通过“交通点的区位”考查“区域认知”
安托法加斯塔是智利北部最大城市和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下图示意安托法加斯塔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安托法加斯塔成为智利太平洋沿岸大型港口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经济腹地广阔 B.矿产资源丰富
C.地理位置优越 D.气候条件优越
5.制约该港口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用地不足
C.航道淤积 D.风浪较大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体系架构]
[基本概念] 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方式。
[基本原理]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工程建设的区位条件评价;交通工程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需求特点
对交通布局的影响
实例
需求量大小
需求量决定交通线的标准和场站规模: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小,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____、场站规模较______;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____、场站规模较大
北京站、广州站规模大,而一般的县级火车站规模很小;京沪高铁线路标准高,时速可达350 km/h,而西部山区标准较低
需求量的区域差异
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布局的重点: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所以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______城市
北京、天津两个大城市之间建有高铁、高速公路等多种、多条交通线路;京沪高铁只在重点城市设置车站
需求本身的差异性
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要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运输______的特点,合理衔接、转运,实行联合运输,发展综合运输
从北京南站去首都国际机场需要长距离中转,效率低下;而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高铁与航空便利转运
需求的增长
需求______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运输需求增加,则交通布局必然随之增加线路和站点的密度、提高建设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民航机场才得以建设,并不断扩建
需求的分布
需求分布的特点决定了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
非洲铁路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
区位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地表平坦、限制较小;平原上选线要处理好与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山区的公路尽量沿等高线延伸,修建铁路要开挖隧道或者修筑桥梁
地质
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要加固地基;避开断层、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开挖隧道要避开断层和向斜,选择背斜中部
水文和水系
铁路和公路要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水流湍急,不利于水运;河流的深度和宽度、海水深度、海水运动、海底地形等影响桥梁和水下隧道的施工
气候
暴雨、洪水、大风、冻土等对公路和铁路影响较大;选线要注意沿线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冻土和积雪的厚度;大风、浓雾等对水运和航空的影响较大
土地
尽量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交通网
合理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经济发展
提供运输需求和资金支持。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客、货运量大,促进交通建设;反之,制约交通建设
工程投资
尽量减少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人口和
聚落
铁路和国道以直达为主,联系重要城镇和人口稠密区;过境干道要从城镇边缘通过,远离重要文物古迹,减少干扰和污染;地方性公路要尽可能联系当地的聚落、车站、码头
资源开发
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社会因素
维持区域社会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因素
克服自然障碍,如冻土区修建铁路的技术、桥梁架设和隧道开挖技术等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陆域条件
地形
地质稳定、地势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规划建筑用地、运输港口设备;基岩海岸筑港难度大,但建成后不易淤积;淤泥质海岸筑港难度小,但建成后容易淤积
经济腹地
以城市为依托,有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与其他地区相联系,经济腹地广,货运量大
水域条件
航道
港阔水深,便于船只的航行和停泊
避风
位于峡湾,背风、避浪
结冰期
无结冰期,利于全年通航;有结冰期,不利于通航
示意图体现的是高铁-民航的竞争空间范围。
图示信息显示高铁-民航的客源竞争范围:早期表现在北京、上海两个全国性中心城市,
中期扩展到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后期扩展到______城市。空间竞争范围由______到______,行政等级结构上具有“从上至下”的特征。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导学案,共1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共1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