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闻其声而知其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特征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2.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3.如图所示,2022年2月北京怀柔出现了美丽的雾凇景观,雾凇是低温时水蒸气直接从气态变成乳白色冰晶附着于树枝上形成的,雾凇的形成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4.如图所示是吐鲁番当地流行使用的坎儿井。夏季井内的水温约比外界低5~10℃。下列关于坎儿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水温,加快水的蒸发
B.减小水面附近的空气流速,减缓水的蒸发
C.增大水的表面积,加快水的蒸发
D.增加水的质量,减缓水的蒸发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37℃B.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为30mm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20m/s
6.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7.2022年11月8日,无锡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月全食,同时还伴随月掩天王星、日月合壁、红月亮等景观。关于“月食现象”的形成原理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8.岸上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A点)。该现象对应的正确光路图是( )
A.B.
C.D.
9.如图所示,普通数码相机拍照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D.影像传感器的位置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10.如图所示,教材中“浇不灭的烛焰”竟在水中燃烧!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烛焰”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看到的“烛焰”是虚像
C.看到的“水”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看到的“水”是实像
11.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C.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D.目镜相当于投影仪
12.小明在家使用投影仪时,屏幕上出现如图所示的画面,左小右大,中央清晰两边模糊。他该如何调整投影仪才能让屏幕上的画面正常,清晰且成矩形( )
A. 镜头略微左旋B. 镜头略微右旋
C. 镜头略微上旋D. 镜头略微下旋
二、填空题
13.2022年元宵晚会,王亚平在我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演奏时通过弦的 发声;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听到声音的 越大;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发声时粗长的弦比细短的弦音调 (选填“高”或“低”)。
14.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在光屏上观察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该现象表明 。最早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
15.如图所示,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1)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过程中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该过程需要 热量。
16.太空授课时,冰墩墩被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慢慢飘向两米外站立的叶光富。以飘动的冰墩墩为参照物,王亚平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时的叶富光在空间站内能否听到王亚平的声音? 。
17.期末复习时,小明在白纸上写上黑色的错题,红色的答案,找一块红色的透明塑料片遮盖在错题上,此时能看到 色的背景,主要是因为红色透明塑料片 。题目是黑色的,是因为黑色 。
18.小明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膨胀,塑料袋内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的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是由于塑料袋内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9.晴天,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一张不透光的纸开一个极小的“△”形孔,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那么这个小孔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 。若将这张纸靠近地面,则地面上所产生的形状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如图所示,正在工作的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 ,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从水滴到雾的过程是否发生了物态变化?若是,请指出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若否,请说出理由: 。
21.如图甲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可知,本实验采用的方案是 (选填“相同路程比时间”或“相同时间比路程”)。图乙是气泡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气泡在做 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
三、实验题
2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纸板的作用除了显示光路外,还能 。小明以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NOB面绕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的位置 (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当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时,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如图乙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不仅可以有效减小阻力,晚上开车时,还能将来自后方车辆的水平强光反射到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四、填空题
23.如图甲所示,小明购买的强光手电能射出一束平行光柱。将一枚透镜正对平行光柱,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上水雾,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现象,光会聚于A点。
(1)能看到光路是因为光遇到水雾时,发生了光的 到达了小明眼中。根据现象,可以判断此透镜为 透镜。小明将手置于A点时,会感到被照射位置发烫。说明光具有 ;
(2)小明拆开手电筒,发现灯头结构如图丙所示,查阅说明书得知灯头透镜直径D为10cm,焦距为2cm,光源出射光角度为120°,则此手电筒发出的平行光的直径d为 cm。
24.如图甲所示,中国研发的5G无人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派送完成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则车辆在派送点停留 min。出发点距离派送位置 km。前往派送点的平均速度为v1,返回出发点的平均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五、作图题
25.如图所示,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7.F为凹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六、计算题
28.下表为G7009次列车是由南京开往上海的运行时刻表。
(1)本次列车由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中途该列车以108km/h的速度穿过长度为1800m的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52s。那么该列车的长度为多少?
七、实验题
29.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根据 来确定铁圈A和石棉网的高度。器材安装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纠正错误后,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图丙中a、b是小明两次实验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水的沸点为 ℃,当时的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3)为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进行的操作是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通过图像丙可知,b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请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
30.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组装器材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
(2)小明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B,人眼在 侧(选填“蜡烛A”或“蜡烛B”)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实验中比较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拿掉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竖起一张白纸并调节白纸的位置,在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A的像;
(4)小明在家中用妈妈的化妆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无法观察到平面镜后的蜡烛B,于是将中间Ⅱ区域的反光膜去掉一部分,形成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实验中移动蜡烛B,使蜡烛B与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蜡烛A较清晰的像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测出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选填“>”、“<”或“=”)实验中Ⅰ区域烛焰的像距。
3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蜡烛、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焦距已知的凸透镜多个。
(1)实验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小明点燃蜡烛,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使其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小明选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固定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可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调整物距,移动光屏,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像。测出此时像距和物距,得出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像的规律。为了使得实验的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的操作是 ;
(4)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像的形状 ,像的亮度 。
32.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小明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甲所示。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
(2)为了测量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
(3)实验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较难测量,小明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想出两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最好选择图甲中的 (选填“大”或“小”)纸锥进行实验;
方案二: ;
(4)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的时间曝光一次,拍摄记录纸锥的运动过程,如图丙所示是纸锥运动过程中其中一段的照片,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出照片中纸锥从A到B的距离是 cm。若图丙中所使用的纸锥实际直径为6.00 cm,测得照片中纸锥直径为1.00cm,那么纸锥从A到B位置的实际平均速度为 m/s;
(5)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纸锥下落的起始高度 (选填“必须”或“不必”)保持一致。
车站
南京
常州
无锡
苏州
上海
到站时间
﹣﹣﹣
11:39
11:55
12:12
12:40
发车时间
11:00
11:41
11:57
12:14
﹣﹣
里程
0km
136 km
175 km
217 km
300 km
参考答案:
1.B
【详解】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辨别是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符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是在耳朵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不符合题意.
3.D
【详解】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在地下,井内的温度比外界低,可以降低水的温度、减少水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减慢水面空气的流速,从而减小水的蒸发,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为36~37℃,故A符合题意;
B.一支全新2B铅笔的长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1.2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甲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丙图是远视眼的矫正示意图;乙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丁图是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
故选D。
7.A
【详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故A错误;
B.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会发生折射,故B错误;
C.能看到的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故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正确;
D.能看到的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故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远离景物,故A错误,B正确;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用照相机给景物照相时,景物离镜头的距离u和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u>2f,在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即影像传感器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C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A.看到的“烛焰”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平面镜成像,故A错误;
B.看到的“烛焰”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B正确;
C.看到的“水”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看到的“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故A错误;
B.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故B错误;
C.物镜所成的像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左边小右边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需要向右旋,将左边放大,故B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振动 响度 低
【详解】[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奏时,古筝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2]根据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可知,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
[3]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琴弦,粗长的弦比细短的弦更难振动,所以振动频率低,因此发声时的音调要低。
14. 色散 太阳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牛顿
【详解】[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在光屏上观察到彩色光带,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折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变成了彩虹,该现象表明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混合而成。
[3]发现光的色散现象是牛顿。
15. 晶体 固液共存 吸收
【详解】(1)[1]根据图象可知,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
(2)[2][3]根据图象可知,BC过程,是该物质正在熔化的过程,所处的状态是固液共存,这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会变化。
16. 运动 能
【详解】[1]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指轻轻一推,冰墩墩慢慢飘向两米外的叶光富,在两人之间运动。以运动的冰墩墩为参照物,王亚平与冰墩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王亚平是运动的。
[2]在空间站内,是有空气的,能够传播声音,所以,此时的叶富光在空间站内能听到王亚平的声音。
17. 红 能透过红光 吸收所有色光
【详解】[1][2][3]根据颜色的知识可知,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它的颜色决定,所以,找一块红色的透明塑料片遮盖在错题上,因为红色透明塑料片能透过红光,此时能看到红色的背景;黑色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题目是黑色的。
18. 汽化 变小 液化
【详解】[1]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
[2][3]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酒精蒸气又遇冷液化形成酒精液体,塑料袋内气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体积变小。
19. 光的直线传播 圆形 变小
【详解】[1]晴天,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地面上的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2]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因此“△”形的小孔仍然成圆形的像。
[3]若将这张纸靠近地面,也就是减小像和孔之间的距离,地面上所产生的形状会变小。
20. 能量 否,水滴和雾都为液态
【详解】[1]正在工作的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将液体打散,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2]从水滴到雾的过程,水滴是液态,雾也是液态的,故水滴和雾都是液态的。
21. 相同路程比时间 匀速直线 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详解】[1]该实验中,路程是一定的,根据时间的多少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所以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3]由乙图像可知,该图线过原点,为正比例函数,说明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则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
22.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不发生 光路可逆 下方
【详解】[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纸板的作用:一是显示光路;二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题意可知,将白色硬纸板的NOB面绕ON向后旋转,只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没有在同一平面内,无法看到反射光线,因入射光线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此时反射光的位置不发生变化。
[3]因为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当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时,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
[4]如图乙所示,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被反射到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23. 反射 凸 能量
【详解】(1)[1][2][3]水雾不发光,光遇到水雾时,发生了光的反射进入人眼;如图乙所示,对平行光进行会聚,可以判断此透镜为凸透镜;小明将手置于A点时,会感到被照射位置发烫,说明光具有能量。
(2)[4]如图所示,
左侧为等腰三角形,所以∠1=30°,又因为凸透镜焦距为2cm,所以AC为2cm,则AB=4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则手电筒发出的平行光的直径cm。
24. 3 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t.,5×103;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