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练习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练习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练习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点透】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2023河北,1,2分)关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酶在0 ℃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B.磷酸化可能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
    C.氨基酸种类的改变可能影响蛋白质空间结构
    D.载体蛋白在转运分子时,其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
    答案 A
    2.【热点透】(2023广东,1,2分)中国制茶工艺源远流长。红茶制作包括萎凋、揉捻、发酵、高温干燥等工序,其间多酚氧化酶催化茶多酚生成适量茶黄素是红茶风味形成的关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揉捻能破坏细胞结构使多酚氧化酶与茶多酚接触
    B.发酵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维持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C.发酵时有机酸含量增加不会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
    D.高温灭活多酚氧化酶以防止过度氧化影响茶品质
    答案 C
    3.【新思维】(2023浙江6月选考,7,2分)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
    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
    C.250 s时Ⅰ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
    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答案 C
    4.(2022广东,13,4分)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 ℃,最适pH 9
    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
    答案 C
    5.(2022重庆,7,2分)植物蛋白酶M和L能使肉类蛋白质部分水解,可用于制作肉类嫩化剂。某实验小组测定并计算了两种酶在37 ℃、不同pH下的相对活性,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在37 ℃时,两种酶的最适pH均为5
    B.在37 ℃长时间放置后,两种酶的活性不变
    C.从37 ℃上升至95 ℃,两种酶在pH为5时仍有较高活性
    D.在37 ℃、pH为3~11时,M更适于制作肉类嫩化剂
    答案 D
    6.(2021辽宁,6,2分)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N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色
    B.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
    C.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答案 C
    7.(2021湖北,2,2分)很久以前,勤劳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制饴(麦芽糖)技术,这种技术在民间沿用至今。麦芽糖制作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麦芽含有淀粉酶,不含麦芽糖
    B.麦芽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结合而成
    C.55~60 ℃保温可抑制该过程中细菌的生长
    D.麦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低
    答案 C
    8.(2021海南,11,2分)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温
    B.在t1时,该酶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时所需时间不同
    D.相同温度下,在不同反应时间该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
    答案 D
    9.(2020北京,4,2分)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 ℃条件下,向5 mL 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 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
    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
    答案 B
    10.【新思维】(2021湖北,21,13分)使酶的活性下降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已知甲、乙两种物质(能通过透析袋)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和用具:蒸馏水,酶A溶液,甲物质溶液,乙物质溶液,透析袋(人工合成半透膜),试管,烧杯等。
    为了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对酶A的抑制作用类型,现提出以下实验设计思路。请完善该实验设计思路,并写出实验预期结果。
    (1)实验设计思路
    取 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入等量 ,一段时间后,测定各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各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
    (2)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出现结果①: 。
    结论①:甲、乙均为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②: 。
    结论②:甲、乙均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③: 。
    结论③:甲为可逆抑制剂,乙为不可逆抑制剂。
    若出现结果④: 。
    结论④:甲为不可逆抑制剂,乙为可逆抑制剂。
    答案 (1)3 蒸馏水、甲物质溶液、乙物质溶液 (2)(与加入蒸馏水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甲、乙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降低,)透析处理后加入甲、乙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均恢复 透析处理后加入甲、乙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均不能恢复 透析处理后加入甲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能恢复,加入乙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透析处理后加入甲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加入乙物质的实验组酶的活性能恢复
    考点2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11.【新思维】(2021海南,14,3分)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
    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
    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答案 B
    12.(2021湖南,5,2分)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C.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D.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答案 B
    三年模拟
    限时拔高练
    时间:10 min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届济南长清阶段测试,3)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和蓝色等颜色,它的花青素( 一种抗氧化物质)含量要高于普通马铃薯。研究发现,查尔酮合酶(CHS)是紫色马铃薯合成水溶性花青素的关键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组成查尔酮合酶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细胞内合成CHS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
    C.CHS可为花青素的合成提供活化能
    D.不同温度下CHS的活性可能相同
    答案 D
    2.(2023济南历城二中押题,2)科学家提取到的第一份纯酶结晶是脲酶,与没有催化剂相比,适宜条件下,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通过分泌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脲酶只能够催化尿素分解,说明脲酶具有专一性
    B.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高效性
    C.幽门螺杆菌核糖体合成尿素酶所需的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
    D.幽门螺杆菌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能与协同进化有关
    答案 B
    3.【热点透】(2023青岛三模,2)叶酸是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对氨基苯甲酸是合成叶酸的原料。磺胺类药与对氨基苯甲酸结构相似,与其竞争性结合叶酸合成酶,从而抑制叶酸的合成,起到杀菌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底物增大到一定浓度时,两组的反应速率不再增加主要受时间限制
    B.可推测磺胺类药对叶酸合成酶的空间结构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C.若细菌产生的叶酸合成酶量增加,则可能减弱磺胺类药的杀菌作用
    D.促进细菌吸收对氨基苯甲酸,可增强磺胺类药物的杀菌作用
    答案 C
    4.【新思维】(2024届德州一中开学考,6)细胞内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如NTP和dNTP。ATP是NTP家族中的一员,dATP是dNTP家族中的一员。每个NTP分子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而每个dNTP分子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的产物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NTP和dNTP都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B.dNTP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可能含尿嘧啶
    C.ATP失去离腺苷最远的磷酸基团可得到ADP
    D.每个NTP分子中都含有3个磷酸基团
    答案 B
    二、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5.(2023济宁三模,16)ATP合酶位于生物膜上,由头部亲水性蛋白F1和基部疏水性蛋白F0构成,膜外高浓度的H+通过ATP合酶进入膜内时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合酶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
    B.疏水性蛋白F0可以在细胞中自由移动
    C.ATP合酶在原核细胞中和真核细胞中都有分布
    D.ATP合酶的合成是与ATP的水解相关联的吸能反应
    答案 ACD
    考法综合练
    1.【新教材】(2024届新高考联合开学联考,7)有一种名为L19RNA的核酶,可以催化某些RNA的切割和连接,其活性部位是富含嘌呤的一段核苷酸链。下列关于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L19RNA核酶的底物RNA中富含嘧啶
    B.L19RNA核酶作用的专一性是通过酶与底物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实现的
    C.L19RNA核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四种核糖核苷酸
    D.L19RNA核酶发挥作用的原理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C
    2.【新思维】(2024届淄博实验中学开学考,7)“锁钥”学说认为,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与底物结合之前,酶的空间结构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可诱导酶出现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研究,得到的四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SCTH、SCU分别表示催化CTH、CU反应后的S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酶可催化CTH和CU,但催化CU的活性更高
    B.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
    C.若增加SCU+CU组,结果曲线应与②完全重合
    D.为探究SCTH是失活还是空间结构固化,可增设SCTH+CTH组
    答案 C
    3.【新教材】(2023烟台招远等级模拟,16)(不定项)酶的磷酸化是指将磷酸基团加在酶分子上的过程。如图表示动物体内有关糖类物质的部分代谢过程,部分酶的活性受到磷酸化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1的磷酸化会受到细胞呼吸强度的影响
    B.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均有酶1、2、3分布
    C.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使磷酸化酶激酶的活性增强
    D.磷酸化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并抑制其活性,不利于细胞代谢
    答案 BCD
    4.(2024届日照开学考,16)(不定项)β-淀粉酶使淀粉从末端以两个单糖为单位进行水解。如图表示50 ℃条件下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用酶的相对活性表示)在不同因素作用下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β-淀粉酶不能彻底水解淀粉
    B.对照组中淀粉水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C.适宜浓度的Ca2+处理有利于维持β-淀粉酶的空间构象
    D.上述处理中,2%淀粉处理最有利于长时间维持β-淀粉酶的热稳定性
    答案 ABC


    甲中溶液
    (0.2 mL)
    乙中溶液
    (2 mL)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0 s
    50 s
    100 s
    150 s
    200 s
    250 s

    肝脏提取液
    H2O2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FeCl3
    H2O2溶液
    0
    0
    0.1
    0.3
    0.5
    0.9

    蒸馏水
    H2O2溶液
    0
    0
    0
    0
    0.1
    0.1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9
    +
    90
    38

    9
    +
    70
    88

    9
    -
    70
    0

    7
    +
    70
    58

    5
    +
    40
    30
    pH相对活性酶
    3
    5
    7
    9
    11
    M
    0.7
    1.0
    1.0
    1.0
    0.6
    L
    0.5
    1.0
    0.5
    0.2
    0.1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过关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山东专用)复习专题4酶与ATP过关检测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酶和ATP(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酶和ATP(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酶和ATP串讲原卷版docx、专题07酶和ATP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4《酶与ATP》(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4《酶与ATP》(含详解),共9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