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各实例中,不是声源的是(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挂在胸前的哨子
C.蝙蝠在黑夜中飞行D.手臂振动
2.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
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吸收热量,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4.下列情况中,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不会沾上“水雾”而变模糊的是( )
A.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
B.冬天带着眼镜的人进入热气腾腾的室内
C.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时,眼镜过于靠近碗口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室外
5.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 B.响度很大的超声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
6.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B.打开除雾功能,汽车玻璃上的“雾”很快消失,是汽化现象
C.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D.汽车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石蜡凝固特点的是( )
A.B.
C.D.
8.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9.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红花黑叶B.黑花红叶C.红花红叶D.黑花黑叶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 )
A.光的速度是3×108m/s
B.医院用红外线灯进行杀菌消毒
C.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
D.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11.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12.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通过观察弹簧中的疏密波来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式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13.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t1,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t2(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t3,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
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
B.t1
D.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下距离约为vt3+ct1
二、填空题
1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其物理含义是 。
15.把频率为100Hz的声波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示的波形如图a所示。
(1)若把另一种频率为50Hz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 。
(2)图a中频率为100Hz的声波通过设备增大了响度后,再输入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 。(以上两空均选填“A”、“B”、“C”或“D”)
16.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无锡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右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35后面的单位是 .
1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煮鸡蛋用水煮,而油条用菜油炸,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所需的不同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填选“沸点”或“熔点”)不同。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效果好,这是因为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而使油污 (填物态变化)的缘故。
18.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选填“能”、“不能”)游腾,理由是 。B杯中的水 (选填“能”、“不能”)沸腾,理由是 。
19.取一支注射器,吸入一些液态乙醚,用橡皮帽套紧针头处,如图所示,再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然后往里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又有 出现,这表明用 (选填“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时注射器的温度会有一定程度的 (选填“上升”或“下降”)。
三、实验题
20.实验小组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他们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报纸、 羽绒、塑料袋、泡沫板.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测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他们将声源放在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 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他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到下表中:
则表格中(a)的内容为 ,几种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四、填空题
2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22.小明下晚自习时,看见白墙上出现自己的影子,他用一束红光打到自己的影子上,墙上程 色;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图乙),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红光照射时,嘴将呈 色,翅膀呈 色。
五、实验题
23.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时,小涛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使琴弦拉紧,如图所示,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力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到弦发出的声音。
(1)实验中,是通过 来改变弦的松紧的;
(2)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B木块向A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再用同样的力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原来声音的音调 (填“高”、“低”或“一样”)。
六、填空题
24.阅读探究。
材料: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根据材料,请回答:
(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2)根据材料,霜的形成条件是 和 。
七、作图题
25.“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在图中画出青蛙所能看到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表示范围。(黑点表示青蛙的眼睛)
八、实验题
26.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A.没有控制变量 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
C.手没有压紧钢尺 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直尺在 。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频率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将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别下压0.5cm、1cm、1.5cm,可探究声音的 与振幅的关系。下压距离越大,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越响,这是因为直尺的 越大,响度越大;站在距离直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 (填“强”或“弱”)。
2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A处铁圈的位置是根据 来确定的。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理由是 。
(2)在烧杯中倒入约80℃的水,提高了水的初温,从而 ,沸腾后持续加热几分钟并继续测量,会发现 。
(3)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为 ℃。
(4)水沸腾时,某一气泡由A处上升至B处,请在图丁中大致画出气泡在B处的大小情况 ;
(5)如图所示,水沸腾后,甲同学移走酒精灯,继续观察;乙同学继续加热。观察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他们的目的都是探究 。
28.某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3.5min时冰刚好全部熔化):
(1)除了如图实验器材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为了更好的实验,冰块要 (大小);烧杯中的水选用 (开水/温水);
(3)根据记录数据,能不能得出冰熔化的特点?说明你判断的理由;答:
(4)如用该装置来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需要改进的是 。
29.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实验中,一组同学相互配合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现象回答问题。
a、如图甲所示,找来5个相同的易拉罐,在每个的底部钻出大小不同的孔,制作5个小孔成像仪;
b、用一个“F”形状的发光器作为实验光源;
c、如图乙所示,将光源和小孔成像仪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光源与小孔的距离不变;用5个小孔成像仪分别观察到像的特征如图丙,记录表格如下(d表示小孔直径)。
(1)由上表中的信息可知: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为了使观察到的像更清晰,应选择孔的直径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仪器进行实验;此时光屏上将呈现形状与 (选填“孔”或“光源”)相同的像;
(2)如图乙所示,人眼从光屏右侧观察,若将“F”光源逆时针旋转;则屏上的像将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3)完成以上实验后,有的同学想知道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像的大小与小孔的直径大小有关,孔径越大,像越大;
猜想二: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长,像越小;
猜想三: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距离越长,像越大;
为了验证猜想二,必须控制小孔的直径相同、 相同,改变 ,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
(4)“小孔成像”实验中,是否小孔越小成像效果越好 (是/否)。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及成像情况对该实验小孔大小的选择提出合理意见 。
3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不能)。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想探究的问题是猜想 。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cm,和横截面积 mm2。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九、综合题
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水滴
水滴入温度比沸点略高的热锅中,很快就汽化了。当把锅加热到温度很高时,水滴入锅中后会不停滚动,到处乱跑,这个过程能持续几十秒甚至几分钟,这种现象就是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叫莱顿弗罗斯特效应(莱氏效应)。
1732年荷兰物理学家赫尔曼首先发现了莱顿弗罗斯特现象,因德国科学家莱顿弗罗斯特的深入研究而得名。1756年,莱顿弗罗斯特深入研究后发现:当水或其它液体接触炙热物体表面时,接触处的液体急剧汽化,形成一层蒸汽膜,蒸汽托住液滴,使液滴与物体表面分离,蒸汽的溢出会导致液滴的滚动。当物体温度达到莱顿弗罗斯特点时,液体便会产生莱顿弗罗斯特现象,粗略测量水在平底锅中的莱顿弗罗斯特点约为193℃,莱顿弗罗斯特现象也适用于固体。
莱氏效应主要应用于航天科学。生活中,厨师热锅时,会向锅里滴几滴水来判断锅是否够热。在传统的过火堆仪式中,表演者先沾湿双脚,光脚快速走过火堆,而不易被烫伤。2014年,旨在关注渐冻人症(ALS)的“冰桶挑战”活动风靡全球,但俄罗斯科学家安东科诺瓦洛夫似乎觉得还不够劲,他把一桶零下196℃的液氮倒在头上,人却安然无恙。(以上危险活动,非专业人士切不可尝试)
(1)莱氏效应表明,水蒸气的导热性能比水 (选填“好”或者“差”);
(2)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不变”或者“降低”);
(3)挑战者将液氮浇在身上,人却安然无恙,是因为液氮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氮蒸气对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液体才能发生莱氏效应
B.锅的温度越高,滴入锅中的水汽化就越快
C.只要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就能发生莱氏效应
D.发生莱氏效应时水的汽化速度减缓
(5)下列现象不能用莱顿弗罗斯特现象解释的是 。
A.表演者徒手快速劈开高温铁水
B.冰块放入铁锅中与锅接触的部分很快化开了,而上半部分没有变化
C.湿润的手指快速掐灭蜡烛的火焰,而手指没有烫伤
D.烧红的铁锅打入鸡蛋,晃动铁锅时鸡蛋在锅中来回滑动,不用油也能实现不粘锅的效果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温度/℃
-5
-4
-2
-1
0
0
0
0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序号
孔的大小
像的清晰程度
像的亮度
像的大小
1号
<1mm
很清晰
很暗
很小
2号
1mm
比较清晰
比较暗
比较小
3号
2mm
清晰
明亮
正常大小
4号
5mm
模糊
比较亮
比较大
5号
7mm
很模糊
很亮
很大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铜
F
铜
B
铜
G
钢
C
铜
H
尼龙
D
铜
I
尼龙
E
铜
J
铜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画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