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暑期衔接】(人教版)八升九年级化学暑假衔接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第08讲 空气的组成-暑期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自学课讲义(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08讲 空气的组成-暑期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自学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08讲空气的组成原卷版docx、第08讲空气的组成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帮助孩子系统梳理上学期所学知识。带领孩子构建完备、扎实牢固的知识体系;
2、帮助孩子预习新学期功课。提前掌握重难点、考点、易错点,领先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3、假期持续稳定的学习。避免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手机,养成坏习惯,影响新学期学习。
第08讲 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初步认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通过利用化学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形成测定混合气体中某一气体含量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理解气体量的改变引起气压改变,建立化不可见为可见的科学思维
【基础知识】
1.回顾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
(1)氧气的发现历程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到了18世纪,科学家通过对燃烧和呼吸的研究,才开始认识到空气成分的复杂性。英国化学家丹尼尔·卢瑟福(1749—1819)发现空气中存在氮气;瑞典化学家舍勒(1742—1786)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1733—1804) 发现空气中存在氧气,并制得氧气。由于他们受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定量的测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含量。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摆脱了传统的燃素说的束缚,用定量实验测定了空气的组成,揭示了燃烧是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即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胜利。
思考: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拉瓦锡做了三点推测:①汞只与空气中的部分气体反应(证据部分银白色汞变红)②汞与气体反应变成固体,使得密闭装置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从而钟罩内汞液面上升,由于汞槽内上升的汞的体积占密闭装置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空气中气体减少的体积为原来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变成红色粉末的汞只有一部分,很可能是能与汞反应的气体已经被反应完了。
根据以上三点拉瓦锡猜测空气中大约有五分之一是氧气,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小容器里进行加热,得到了银白色的汞和气体,气体的体积刚好等于密闭容器中减少气体的体积;把得到的气体放入前一个剩有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的容器中,所得气体的性质与空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氧化汞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研究剩余的五分之四的气体的性质发现既不供给呼吸也不支持燃烧。
结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2)拉瓦锡实验的原理:
①汞在加热条件下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其他气体反应;
②生成的氧化汞是固体,使密闭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③通过测定进入装置的液体的体积,推测减少气体的体积。
(3)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不足:拉瓦锡严肃认真地反复实验进行了实验发现了奥秘,但实验时间较长,实验操作及实验装置比较复杂,且实验过程对环境有污染。
(2)改进:选择可燃物燃烧快速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少,水倒吸。
可燃物应满足以下条件
反应物角度: 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物角度:生成物不能是气体,最好是固体
(3)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原理:
②装置:
③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产生大量的白烟,并放出大量的热;
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④实验分析:足量的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集气瓶中水只上升约1/5,说明氧气略占空气总体积的1/5,同时也说明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进一步说明了氧气略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⑤实验误差分析:
结果小于1/5的可能原因:红磷不足;试验结束后,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装置漏气
结果大于1/5的可能原因:止水夹未夹紧;塞胶塞时过慢
3.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
在19世纪末,英国的物理学家——瑞利在测量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密度时,他先将空气中的氧气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测量剩余气体的密度后,发现每升质量为1.2572克,当时认为这就是氮气的密度。后来,他用别的方法提取纯氮气,结果发现每升质量为1.2508克,两次的结果相差0.0064克,他没放过这一点点差错,紧接看又做了几次实验,但每次的结果都相差0.006克左右。后来,瑞利又用卡文迪许的方法收集了0.5毫升的未知气体,对所得的气体进行了光谱分析,光谱中出现了已知气体不具有的新谱线,他将这种气体命名为“Argn”,也就是氩气(Ar)。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4.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别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都是纯净物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考点剖析】
考点一:空气组成的发现
例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成分的相关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B.实验中银白色的固体汞变为红色粉末
C.实验过程中汞只消耗曲颈甑内的氧气 D.实验结束后,玻璃钟罩内液面低于汞槽中液面
【答案】A
【解析】A.该实验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该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
B.汞在常温下为液体,汞和氧气生成固体氧化汞,氧化汞是红色的固体,所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部分银白色的液体汞变为红色,故B错误;
C.汞消耗了密闭体系内的氧气,而不是只有曲颈甑内的氧气,故C错误;
D.实验结束后,由于密闭容器内氧气被消耗,压强变小,因此玻璃钟罩内液面应该高于汞槽中的液面,故D错误;故选:A。
考点二: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例2. 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红磷熄灭后应立即打开止水夹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
【答案】C
【解析】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导致测定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红磷熄灭后,应等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否则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三:空气的组成
例3.如图表示空气中各成分含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纵坐标表示质量分数 B.X 表示的物质为氧气
C.稀有气体属于纯净物 D.Y 能支持燃烧等
【答案】D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含量按体积分数分,而不是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则X表示氮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稀有气体中含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四:物质的分类
例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B.瓶装矿泉水C.冰水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
【答案】C
【解析】A.碘酒是由碘和酒精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瓶装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过关检测】
1.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英国的道尔顿
B.法国的拉瓦锡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答案】B
【解析】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D.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
B.引燃红磷后,左管内液面先下降后上升,冷却后升至刻度1
C.该装置环保,所得结果更准确
D.该装置还能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
【答案】D
【解析】A.取用的红磷必须足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B.引燃红磷后,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左管内液面下降,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左管内液面上升,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冷却后升至刻度1,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逸出,比较环保,且避免了盛有点燃红磷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气体的受热膨胀逸出,误差小,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是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无法测得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符合题意。
故选D。
3.用如图装置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烟雾
C.实验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至刻度2附近D.用木炭代替红磷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答案】A
【解析】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B.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不产生烟雾,错误;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进入集气瓶水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实验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至刻度1附近,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虽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气压不降低,水不能倒流,用木炭代替红磷不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错误。
故选A。
4.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答案】C
【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无法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小、故不可以把红磷换成木炭、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如果氮气溶于水、则集气瓶内会装满水、故通过集气瓶中水未装满可以得出、氮气难溶于水、故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消耗的氧气偏低、故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故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空气成分中,可以供给呼吸的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A.21%B.78%%%
【答案】A
【解析】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0.9%,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其中氧气能供给呼吸,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故选A。
6.自行车轮胎里的气体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压缩空气也是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故选B。
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液氮B.洁净的空气、矿泉水
C.红磷、牛奶D.稀有气体、冰水共存物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液氮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洁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矿泉水由水和可溶性矿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红磷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牛奶由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维生素及水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稀有气体是指元素周期表上所有0族元素对应的气体单质,稀有气体共有七种,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a和b组成
B.b为纯净物
C.a氮气
D.a和c的体积比约为5:1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由a氮气(占空气体积78%)和c氧气(占空气体积21%)组成,错误;
B.b占空气体积的1%,主要为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是混合物,错误;
C.a占比最大,是氮气,正确;
D.a氮气和c氧气的体积比约为4:1,错误;
故选C。
9.某兴趣小组按图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中,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的气体主要性质为___________。
(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水夹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且倒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___________,不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中气压减小 五分之一/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造成压强差
【解析】(1)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红磷不再燃烧,说明剩余气体主要性质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中气压减小。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燃烧消耗氧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进入的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所以不能用木炭来代替红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第15讲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暑期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自学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5讲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卷版docx、第15讲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3讲 分子和原子-暑期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自学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3讲分子和原子原卷版docx、第13讲分子和原子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0讲 氧气-暑期初二升初三化学衔接自学课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0讲氧气原卷版docx、第10讲氧气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