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 教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4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教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课时76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教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真题专练 教案 0 次下载
-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课时77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教案 0 次下载
2024届人教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课时75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展开1.生态退化
(1)原因及表现
(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①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②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3)应对措施:生态修复、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特别提醒 生态退化问题的关联性
生态退化问题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一种生态退化问题的出现可能导致其他生态退化问题的出现。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水土流失加剧;泥沙被挟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造成湖泊的面积减小、湿地萎缩;如森林破坏、草地退化、湿地萎缩等生态问题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实施生态修复
(1)概念: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类型: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
(3)我国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
3.建立自然保护区
1.湿地破坏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2.我国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
3.生态修复
4.自然保护区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意义
(2022·山东地理)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
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2.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关键信息点拨]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内,分散林地和农场、退化斑块的数量及面积在增加,A错;退化斑块散布在林地中,降低了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C错;退化的林地越来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D错;林地完整性降低,中间被退化斑块占据,隔离了林地之间的联系,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连通性下降,选B。第2题,克罗斯河国家公园的本底是热带雨林景观,局部退化区域大多位于定居点周边,明显是人类活动不合理导致雨林被破坏发生的生态退化,生态退化一般是向生态效益差的方向逆向演化,树木被低等级的灌木、草类植被替代,①②正确,选A。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均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树种。
考向1 通过“生态修复”考查“综合思维”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形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3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山体坡度大,涵养水源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C.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汇集雨水 B.降低爬山难度
C.增加耕地面积 D.提高地面美观度
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
A.耐涝、耐贫瘠 B.耐涝、耐盐碱
C.耐旱、耐贫瘠 D.耐旱、耐盐碱
答案 1.B 2.A 3.C
解析 第1题,题目问的是需要人工修复的最主要原因,说明抱坡岭自然修复能力差,结合材料“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得出其原因是山体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B正确。第2、3题,由上题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汇集雨水,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
考向2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考查“区域认知”
(2023·江苏常州模拟)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 )
A.陕、甘、宁 B.川、陕、甘
C.青、川、甘 D.川、陕、渝
5.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旅游教育 B.资源开发
C.科学研究 D.生态保护
6.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
D.武夷山国家公园
答案 4.B 5.D 6.C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交界处。故选B。第5题,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因此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正确。第6题,读图分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纬度都比较低,寒假期间都比较温暖,适宜游览;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寒冷,植被稀疏,野生动物活动少,不适宜游览,故选C。
课时精练
(2023·辽宁大连联考)近50年来,艾比湖面积急剧缩小,周边湿地植物群落出现了由湿生、中生向旱生、超旱生、盐生、耐沙生的种类演替。下图示意艾比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艾比湖周边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演替反映出的环境问题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
B.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C.生态退化问题
D.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2.上述环境问题将导致所在区域( )
A.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水土流失频发
B.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少
C.物种的耐旱性增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D.生物种群减少,生态平衡更加稳定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艾比湖周边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演替表明该地区气候变干,原有生态系统被破坏,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属于生态退化问题,C正确;艾比湖面积急剧缩小是水资源减少导致的,不是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第2题,植被覆盖率降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壤水分减少,B正确;气候的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不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易发生土地荒漠化,A错误;物种与植被覆盖率减少,生态系统会更加脆弱,生态平衡会变得更加不稳定,C、D错误。
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下图为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生长的影响调查结果。据此完成3~5题。
3.与人工恢复方式相比,自然恢复不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生态环境较好 B.水源需求不能满足
C.群落抗干扰能力弱 D.物种欠丰富
4.三种典型恢复方式中恢复利用方式物种丰富度最高,原因是( )
A.土壤水分好 B.具有优势物种
C.适宜的干扰强度 D.植被覆盖度高
5.根据三种不同恢复方式对植被覆盖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综合分析,以下做法对湿地恢复能够达到较好效果的是( )
A.建立栅栏隔离保护
B.禁止动物踩踏、啃食
C.自然恢复
D.建设旅游景点,并进行浇灌、栽种等
答案 3.B 4.C 5.D
解析 第3题,与人工恢复方式相比,自然恢复不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主要是因为自然恢复方式不能充分利用水源条件植树或种草,B正确;据图可知,自然恢复植被覆盖度较低,生态环境较差,A错误;自然恢复方式物种丰富度较高,说明群落抗干扰能力强,C、D错误。故选B。第4题,根据材料“物种丰富度随干扰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读图可知,三种典型恢复方式中,恢复利用方式物种丰富度最高,原因是恢复利用使得其与外界充分接触,受外界干扰强度适宜,C正确。第5题,对湿地的保护可以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旅游景点,并对其进行管理;湿地的恢复需要人和自然的共同维护,D正确。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库是利用仪器设备控制贮藏环境,长期贮存作物种质的仓库,又称基因库。某资源集团综合近30年保护、引种、驯化、开发沙漠种质资源的基础,在国家林业局、科技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支持下,2015年在库布齐沙漠地区建成了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库。完成6~7题。
6.库布齐种质资源库重点保护的种质资源是( )
A.濒危沙生植物 B.耐寒植物
C.沙生乔木 D.水生植物
7.库布齐种质资源库的科研成果进行了生态技术输出。其生态技术输出的重点地区可能是( )
A.新疆塔里木生态修复工程
B.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工程
C.吉林长白山生态修复工程
D.贵州喀斯特生态修复工程
答案 6.A 7.A
解析 第6题,库布齐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濒危沙生植物是其重点保护的种质资源,A正确。第7题,由材料可知,库布齐种质资源库主要是研究“保护、引种、驯化、开发沙漠种质资源”的相关技术,塔里木盆地为干旱沙漠地区,库布齐种质资源的技术研究可以为其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A正确。
大鲵是一种两栖生物,主要活动在清澈、低温的山间溪流、湖泊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与多数冬眠动物一样,大鲵在9~10月活动减少,进入冬眠。湖南为我国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地处武陵山脉东段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据此完成8~10题。
8.根据其习性推测,下列各省区中不属于大鲵主要分布区的是( )
A.广东 B.贵州 C.四川 D.江西
9.张家界成为大鲵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优势有( )
A.研究院所众多,保护水平高
B.旅游开发促进大鲵保护
C.水质清凉,生存环境好
D.水流较缓,利于幼苗野放
10.大鲵冬眠结束后,来年开始活动的时间大概是( )
A.2月下旬 B.3月上旬
C.3月下旬 D.4月上旬
答案 8.A 9.C 10.B
解析 第8题,大鲵生存在水温低的区域,广东纬度低,气温偏高,不属于大鲵主要分布区。四川、贵州、江西多山,且纬度较广东高,气温较低,符合其习性。故选A。第9题,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主要是在保护物种适宜生存的地区就地建立。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多清澈的山间溪流,大鲵生存环境好,故选C。第10题,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等。冬眠动物多于惊蛰后开始活动,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时间为3月初。故选B。
11.(2023·广东珠海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小型淡水鲸类动物,栖息于流速缓慢、水深较浅、水质好的浅滩和沙洲附近,以小型鱼类为食。近年来,受长江航运、工程建设、水质污染、过度及非法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长江江豚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湖泊中。长江天鹅洲原为长江主河道,由于自然裁弯取直形成了天鹅洲故道(天鹅洲牛轭湖),仅在汛期与长江相通。20世纪90年代早期,天鹅洲故道开始引进长江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经过近30年的迁地保护,该种群从最初引进的5头江豚,发展到约101头(2021年数据),是小型濒危鲸类自然迁地保护的首个成功范例。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图,下表示意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1)根据沉积物特点推断天鹅洲故道完成裁弯取直的大致年份,并说明判断理由。(10分)
(2)简析选择天鹅洲故道作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的有利条件。(6分)
(3)随着江豚数量增多,说明天鹅洲故道自然保护区需要注意的问题。(4分)
答案 (1)年份:1972年(前后)。理由:阶段一,沉积物颗粒粗,水流速度快,沉积速率慢,河流弯曲度不高;阶段二,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流速下降,沉积速率较快,河流弯曲程度增大;阶段三,沉积物粒度极细,河道弯曲程度已经达到最大值,河道淤积严重迫使河流裁弯取直;阶段四,天鹅洲故道成为牛轭湖,只有在汛期与长江相通,水流速度较快,粗颗粒较多,沉积速率较慢。
(2)天鹅洲故道形状弯曲,水流速度慢,水深较浅,多沙洲和浅滩分布;与长江基本隔绝,受外界污染源影响小,水质好;环境与长江中下游河湖相似;生物丰富,有利于长江江豚栖息和捕食。
(3)随着江豚数量增加,应及时补充保护区内饵料,并保持饵料的多样性;保护湖泊、湿地水草资源,提高自净能力,维持长江江豚所需的水位和水质环境。
解析 (1)阶段四与阶段三相比沉积物深度变小、颗粒变粗、沉积速率降低,说明沉积减轻,可能是因流速加快,所以推断裁弯取直的年份是1972年。理由要根据不同阶段沉积物深度、沉积物颗粒变化和沉积速率变化等方面来分析。(2)可从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并结合材料信息,从水深、浅滩、水质和水生生物等方面思考。(3)江豚数量增多后,天鹅洲故道自然保护区需要注意的问题应从保障江豚的食物和生存环境方面分析。概念
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保护的对象
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
保护措施
①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与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②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或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功能区
核心区
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特殊的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活动)
缓冲区
严格禁止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实验区
可进行科研试验、教学参观、旅游、物种驯化繁殖等活动
类别、类型
分为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3个类别9个类型
意义
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②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类型
分布
原因
影响
措施
水力侵蚀
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第二级阶梯的山区、东部丘陵地区、东北的山前地带
降水多且集中;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
土层变薄、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洪涝灾害频发
修建梯田(或“坡面蓄水工程、截流防冲工程”),减轻水土流失;
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转山渠、引洪漫地”等);
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
采用生物覆盖、免耕或少耕等措施
风力侵蚀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准噶尔盆地中部等西北干旱地区
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
土壤沙化、土地更加贫瘠、引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减少对当地天然植被的破坏;
因地制宜,选择耐旱的植物植树造林,减缓风速;
改进耕作方式,条播、等高带播、垄作及留残茬;
采用保护地面的柴草席、碎片、卵石等工程措施;
水平梯田、等高种植、增设覆盖层等方式增加土壤水分
冻融
侵蚀
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气温变化导致土壤中水分冻融;含水量大;坡度大
土层变薄、引发滑坡、泥石流
加强监测;
减少人类活动干预
措施
修复对象
方式
作用
自然恢复
在自然状态下对所受的干扰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的生态系统
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可以避免人类对自然的干预,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
人工修复
受人类干扰超出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无法实现自然恢复,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的生态系统
采取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工程治理措施因见效快、成效好,而成为主要方式
可加快恢复速度;但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有限性,无法使生态系统恢复到自然状态
角度
意义
调节服务功能
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等重要调节功能,在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供给服务功能
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科学研究
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科普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克罗斯河国家公园内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气候湿热。
结合图例,对比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景观图,可判断各种景观变化情况。
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物颗粒
沉积速率
阶段一
(1916~1935年)
71~85 cm
粗
0.74 cm/a
阶段二
(1936~1958年)
53~70 cm
自下而上,由粗到细
0.77 cm/a
阶段三
(1959~1971年)
26~52 cm
极细
2.17 cm/a
阶段四
(1972~2012年)
0~26 cm
粗
0.63 cm/a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0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向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与政策,国际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