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家的好邻居(说课稿)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5937199/0-1720081043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我家的好邻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我家的好邻居》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三个话题《不给邻居添麻烦》,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会理性地避免和应对邻里生活中的小摩擦,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邻里间和睦相处。
二、学情分析
对于我们农村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些邻里生活的经验,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也深入地体会到邻里间的温暖,但是他们对于邻里间遭遇的矛盾会束手无策。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学会邻里间和睦相处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学会解决邻里间遭遇的矛盾。
2.学会避免邻里间不必要的麻烦。
3.学会当自家权益受到伤害时如何应对。
重点是:学会与邻居和睦相处。
难点是:如何通过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家的权益。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前录制的视频《邻里之间》,学生对两种邻里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到有关邻里间如何相处的话题,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不给邻居添麻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铺垫。
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新课
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解决邻里间遭遇的矛盾
学生阅读教材第39页中与邻居相处的三个情境,学生与情境中的小朋友对话,反思自己与邻居相处遇到过什么矛盾,当时是如何处理的。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并板书。
设计意图:学会邻里间遭遇矛盾的解决方法。
活动二:为邻居着想,减少邻里矛盾
课件出示生活中为邻居着想的图片,学生观看后说一说:要想处理好邻里关系,应当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并板书。
然后,将课前搜集到的邻里间谦让、体谅的故事,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知道邻里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谐相处,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活动三:邻里生活中,自家受到伤害怎么办
课件出示在与邻居相处中,自家利益受到伤害的事例,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出相应的方法,并板书。
设计意图:学会理性处理邻里纠纷的方法,培养规则意识和法律意识。
环节三:感悟明理,育情导行
学生谈一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体验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内化提升学生的认识与情感。
环节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生活中,与邻居和睦相处。
设计意图:将课堂所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落实行为实践。
六、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在黑板上方的中间位置是课题《不给邻居添麻烦》,下面的中间位置是邻里相处要注意的事项,左面是邻里间遭遇矛盾的解决方法,右面是理性处理纠纷的方法。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6 我家的好邻居公开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及反思,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6 我家的好邻居教学设计,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