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知识清单(学生版)+(教师版)
展开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源的分类:
(1)天然光源: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水母、灯笼鱼等。
(2)人造光源:人为制造的光源。如点燃的火把、点燃的油灯、发光的手电筒、发光的电灯、发光的无影灯等。
3. 提示: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如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它光源发出的光,好像它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认为是光源,如月亮、所有行星和反光的镜子等。
二、光的直线传播
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的传播介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不同的介质或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2. 光线
(1)概念: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2)画法:光线是实线,且表示光线传播方向的箭头一般画在直线的中间位置。
(3)研究方法:物理模型法。即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人们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而引入的一种物理模型。
3. 光的直线传播的一些现象
(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背面形成的阴暗区叫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
①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②成因:日食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图甲)。月食是地球上的人看月球,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图乙)。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
①小孔成像原理:光的直线传播。
如图所示,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同理,烛焰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上部。
②成像性质:倒立的大小不确定的实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以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④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相同。
4.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利用激光引导开凿隧道;射击瞄准时的“三点一线”;站队列时,队列是否整齐;木工检查木板是否平直等等。
三、光的传播速度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c表示)最快,c=2.99792×108m/s。通常情况下,真空中光速近似取
c=3.0×108m/s。
2.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
(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认为等于c。
(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 光年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1光年=3×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9.4608×1012km
4. 比较声与光的传播情况
第2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概念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返回到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遇到桌面、水面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描述光反射的有关概念(如图):
(1)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在反射面上的投射点;
(2)三线:入射光线AO,投射到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OB,经反射面反射出的光线;法线ON,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3)两角: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3. 提示
(1)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看见的,用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法线则是人们为研究反射现象而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所以在画光路图时,总是用虚线表示法线。
二、光的反射定律
1. 光的反射定律
(1)内容: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人射角。
(2)简记光的反射定律:
①三线共面,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线分居,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③两角相等,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①对应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
②反射现象发生时,先有入射光线,后有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是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③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随之靠近法线,即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时,反射光线随之远离法线,即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④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角也为0°,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
⑤通过镜面对入射光线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平面镜有改变光路的作用。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 镜面反射
(1)概念: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各种镜面的反射都是镜面反射。
(2)现象: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背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很暗;黑板“反光”会“晃眼”等。
2. 漫反射
(1)概念: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2)现象: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利用数学对称的知识,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二、平面镜成虚像
1. 平面镜成虚像
如图所示,从光源点S处射来的一部分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引起视觉,眼睛感到光好像是从S’点处射来的,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点S’。镜子后面并没有发光点S',故S’是虚像。虚像S'与物体S关于镜面对称。
2.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 小孔成像
3. 实像和虚像
(1)实像:
①概念: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②特点:倒立的,可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③实例:小孔成像。
(2)虚像:
①概念: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②特点:正立的,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③实例: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作图的两种方法
1. 利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作图。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①从发光点S引出两条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
②作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④作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S'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
(2)用对称法作图。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①过S点作平面镜的垂线(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用虚线;
②取S '点,让S '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用虚线画出像点S '(像与物大小相等)。
三、平面镜的应用
1. 利用平面镜来成像。如:练功房内,利用平面镜演员可以矫正自己的舞姿;家庭用的穿衣镜;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等。
2. 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水艇用的潜望镜、显微镜、投影仪中的平面镜等,都利用到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特点:修建体育馆和高大建筑物时,利用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室内,改善光照条件等。
3. 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觉空间。理论上,在一个房间内安装一个尺寸合适的平面镜,能使人感觉到空间增大了一倍。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
1. 球面镜
如果镜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这样的镜子叫做球面镜。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2. 凸面镜
(1)概念:反射面是凸面的镜子叫凸面镜。
(2)作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常用来扩大视野。
(3)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
凸面镜对光的发散 凹面镜对光的会聚
3. 凹面镜
(1)概念:反射面是凹面的镜子叫凹面镜。
(2)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3)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镜、医生检查耳朵用的医用反光镜。
4. 凸面镜和凹面镜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符合光路可逆性。
第4节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1. 光的折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发生折射的条件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若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
(2)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如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3.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发生反射,同时还有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中而发声折射,即反射和折射现象同时发生,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但发生折射时一定发生反射。
4. 光发生折射的原因: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光的折射规律
1. 描述光的折射中的基本概念
(1)入射光线:从光源射向两透明介质分界面的光线;
(2)折射光线:从入射点射向另一介质的光线;
(3)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与两分界面的虚线;
(4)入射点:入射光线与两介质分界面的交点;
(5)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6)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简称“一点”(入射点)、“一面”(分界面)、“二角”(入射角和折射角)、“三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
2.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5)折射时光路可逆。
3. 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
(1)弄清入射点、入射角、折射角、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含义,特别是法线,它既是界面的垂线,又是作图时画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参照标准。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但不是正比例关系,叙述时应先说折射角后说入射角。
(3)无论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还是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在空气中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总是大于在水中或其他介质中的角(折射角或入射角)。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 “池水变浅”: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例如岸上的人看水中的鱼位置“变高”。
如图所示,从鱼身上A点反射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感觉光好像是从S点发出的,S点就是人看到的鱼的虚像,它比鱼的实际位置偏高。
在岸边看水里的物体 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
2.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变高”,例如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或建筑物“变高”。
如图所示,从昆虫上点A射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入鱼眼,因为光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靠拢法线,鱼眼逆着折射光线看,感觉光好像是从A′点发出的,A′点就是鱼看到的昆虫的虚像,它比鱼的实际位置偏高。
3. 海市蜃楼和沙漠蜃景
海市蜃楼的成因
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或沙漠上。夏天空气较热,但是海水比较凉,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较低。海面地表上方不同高度的空气层相当于一层层密度不同的透明介质。密度大的空气层为光密介质,密度小的空气层为光疏介质。远方景物射出的光在层与层之间连续发生折射。从整体来看,光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的眼中。在观察者看来,光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出的。
第5节 光的色散
一、光的色散
1. 光的色散概念
太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 单色光与复色光
(1)不能分解的光叫单色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
(2)由几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白光(太阳光)是复色光,由七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
3. 光发生色散的实质
光发生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不同颜色的光经三棱镜后,偏折(折射)程度不同,其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由上到下呈现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4.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1)彩虹:太阳光被空气中水滴色散形成的;
(2)彩色的肥皂泡:太阳光经气泡发生色散形成的。
知识点二、色光的混合
1. 光的三原色
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等比例混合可以产生白光。但是自然界中的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的。
2. 色光的混合
(1)红光+绿光→黄光;(2)红光+蓝光→品红光;(3)绿光+蓝光→青光;(4)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3. 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三、看不见的光
1. 可见光谱:把可见的不同颜色的光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形成的光谱叫可见光谱。
2. 红外线
(1)在光谱中,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
(2)特征:
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
②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③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3)应用:
①热作用强。可以制成热谱图、烤箱、理疗仪、夜视仪、浴室暖灯、红外线体温计等。
②穿透云雾的能力比较强。可以进行红外线高空摄像机、红外线遥感仪等。
③遥控。红外线遥控板。
3. 紫外线
(1)在光谱中,紫光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2)特征:
①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等)发出的光中含有紫外线,汞等气体放电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②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
(3)应用:
①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但强度过高对身体有害。
②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加强对钙的吸收。
③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可用于鉴别古字画和人民币防伪。
④紫外线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片底片感光。
本章典型实验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设计实验】
1. 实验器材
激光笔、铅笔、量角器、平面镜、可折转的白色粗糙硬纸板等。
①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②可折转白色粗糙硬纸板的作用:一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二是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 实验与装置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用激光代替光线照射到镜面上,为了能观察到激光传播的路径,将激光笔贴着可以折的白纸板照射,并用笔记录下激光传播径迹,观察激光传播径迹并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
【进行实验】
1. 如图1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一张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ON垂直于镜面)。
2. 让激光束贴着硬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硬纸板上用铅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 改变入射光 EO 跟法线之间的夹角,重做两次实验,均用铅笔描出入射光和对应的反射光的径迹.
图1 图2 图3
4. 把右侧纸板 NOF 向前或向后折转某一角度(如图2所示), 仍使激光束贴着硬纸板射到O点,观察是否还能在右侧的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5. 如图3所示,让激光笔发出的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射向镜面时,这时的反射光将沿着什么方向射出?
【收集证据】
1. 记录表一
2. 入射光和对应的反射光的径迹
次数
∠i
∠r
1
30°
30°
2
45°
45°
3
35°
35°
3. 记录表二
纸板的位置
是否看到反射光
纸板 NOF 向前折
看不见
两纸板在同一平面内
看见
纸板 NOF 向后折
看不见
【分析与论证】
1. 分析实验现象
①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分析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可看到两半块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右半部分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③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路径,分别沿AO、BO、CO的方向射到平面镜,记录对应反射光线的路径分别为OA'、OB'、OC'。会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分居法线的两侧。
④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观察到新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表明光路可逆。
2. 实验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五、交流与评估
1. 对应关系:每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
2. 让光线紧贴纸板(光屏)射向O点的目的:在硬纸板(光屏)上能显示光路.
3. 实验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取一个点,将该点与反射点连接。
4. 区分每一组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法: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描绘,或者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行编号.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设计实验】
1.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白纸、两根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支架。
2. 确定像的位置方法: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3. 判断平面镜后面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的方法:在玻璃板的前面,改变眼睛的位置,直到从不同位置看起来后面的蜡烛好像被点燃。
4.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使用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看到后面的蜡烛是否与像完全重合,这是“等效替代法”。
5.准备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的目的:便于验证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沿着纸中间的直线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②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移动玻璃板后的那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直到看上去好像被点燃一样,此时玻璃板后蜡烛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然后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直线把两支蜡烛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再观察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把测量结果填在表格中。
④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几次实验。
⑤在玻璃板的后面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时,观察白纸上面有没有烛焰的像。
⑥记录实验数据与现象:
【分析论证】
1.分析实验数据与现象,可得:
①因为两支蜡烛完全一样,其像与物完全重合,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②比较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相等 。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观察,结果发现光屏上 没有 (选填“有”或“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实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虚/实)像。
2. 归纳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利用数学对称的知识,平面镜成像规律也可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三、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设计实验】
1. 实验器材:激光笔、半圆形玻璃砖、圆形刻度光盘(标有角度)。
2. 实验方案
如图所示,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玻璃砖中,观察光束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径迹,并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重复上述实验。
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或从玻璃垂直射到空气中),观察光的传播路线。同时改变介质进行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进行实验】
1. 让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观察光的整个传播路径,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2.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并记录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3. 让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观察光的整个传播路径,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4.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5. 让光垂直射入玻璃,观察光的整个传播路径。
6. 让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同时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观察两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介质
入射角
折射角
1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2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3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4
光从空气垂直入玻璃
【分析论证】
1.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2.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3.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可以看到,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就是说,在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这时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综合以上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声
光
异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能在真空中传播,且速度最大
15℃空气中速度为340m/s
空气中速度约为3.0×108m/s
同
传播速度都与介质种类有关,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
距离/cm
像与物的
大小关系
1
2
3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精品导学案</a>,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清单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837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欧姆定律精品导学案</a>,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清单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2节 电流和电路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a href="/wl/tb_c8375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电流和电路精品导学案</a>,文件包含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清单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