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材料的是( )
A.蚕丝巾B.青花瓷
C.兽骨D.青铜编钟
2.我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理想的核聚变反应之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含有2个中子B.、互为同分异构体
C.易与反应D.等质量的、体积比为
3.菠菜营养丰富,富含铁元素,同时含有草酸,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菠菜的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碎在研钵中进行B.操作a需用到漏斗
C.加入活性炭的目的是吸附色素D.取溶液B向其中加入酸性溶液可检验
4.下列有关基本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均有甜味
B.油脂水解均可得到甘油
C.蛋白质是具有两性的物质
D.验证溶液中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通常用到NaOH溶液、溶液
5.饱和有机物X(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1mlX与足量Na反应生成,则符合条件的X的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
A.6种B.4种C.3种D.5种
6.关于下列转化过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3
B.该转化过程中和均作催化剂
C.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7.合理用药能根除疾病,有利于身心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所有胃酸过多症导致的胃病
B.阿司匹林是一种传统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C.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D.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可能对人体产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少量反应时只得到一种产物
B.乙烯、聚乙烯均可与发生加成反应
C.苯、苯甲酸均属于芳香烃
D.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将乙酸与乙酸乙酯区别开
9.下列有关绿色化学、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成反应、置换反应均是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B.尽可能杜绝污染源应是化工生产设计优先考虑的问题
C.废塑料深挖填埋有利于保护环境
D.实验室中被污染了的试剂应通过水池排入下水道
10.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见图),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中溶液温度略有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铜电极上有气泡生成
C.只存在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D.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11.氢氧燃料电池被誉为氢能源汽车的心脏,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内部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成分为
B.Y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参与的电极反应:
D.电池每消耗,电路中通过2ml电子
12.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工业上实现“碳中和”的一种反应原理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COOH中存在的化学键总数为
B.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只有一种是有机物
C.可以用金属钠鉴别HCOOH中是否含有水
D.与过量充分反应,生成的HCOOH数目为
13.有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表所示,Z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B.X和Y的单质熔点:
C.工业上可用电解其氯化物的方法制Z单质
D.Y的简单氢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1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中学生必备的学科素养,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碘化钾(KI)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可用于预防碘缺乏症,回答下列问题。
(1)KI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是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在稀硫酸中将KI、、淀粉混合,可得到蓝色溶液,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在空气中久置能被氧化为碘单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与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溶液能将KI氧化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温度、溶液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情况,进行如下表所述实验(显色剂用量完全相同)。
①__________。实验1、2、3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要写出具体的定量关系)__________。
②__________。某同学将的溶液(含指示剂)置于40℃的水浴中加热,其他条件与实验2相同,在时溶液开始显色,则__________0.2(填“>”“=”或“(1分)
③A(2分)
【解析】(1)是盐,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是离子化合物。由KI与、淀粉混合后溶液变蓝色知有生成,故相应反应为。
(2)反应中,1mlKI失去1ml电子,被还原为-2价氧,得到4ml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原理知,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KI)与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需要确保反应物浓度相同;探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需要确保温度相同。因此、。①实验1、2、3的温度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显色时间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倍。②由浓度大反应速率快知。③由反应知,该实验中过量,若反应不具有可逆性,则反应结束时溶液中没有;若反应具有可逆性,则反应结束时溶液中有,故可利用KSCN溶液来验证反应具有限度。
16.(16分)
(1)①裂解(1分) 、(2分) (2分)
②正极(1分) (2分) 4.48(2分)
(2)①大气污染或易导致酸雨、酸雾或固体废弃物污染(1分) 分液(1分)
②(2分) (2分)
【解析】(1)①石油裂解得到气态烃;甲烷的同系物是烷烃,相应的物质为乙烷与丙烷。丁烷裂解可得到丙烯(已烷裂解也可得到丙烯)。②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乙烷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转化为,电极反应式为;当有0.8ml电子转移时,理论上消耗了,体积为4.48L(标准状况)。
(2)①直接燃烧煤会有较多的等有害气体放出,易导致大气污染及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出炉煤气中的、、、CO及粗苯不溶于水而、铵盐溶于水,故可通过将出炉煤气通入水中,然后分液即可得到、铵盐的混合溶液。②焦炭与水反应得到CO、;CO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甲醚及水,由此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7.(14分)
(1)分液漏斗(1分) B(2分)
(2)(2分)
(3)黄(2分) (2分)
(或,2分) (1分)
(4)能与硝酸盐、铁盐溶液反应(或其他合理说法,2分)
【解析】(1)由于制备的反应没有加热,因此相应的试剂不可能是浓硫酸与铜。
(2)由装置中没有沉淀知,在溶液中与不反应,装置中有白色沉淀,说明沉淀不是而是,是由与、反应生成的。先写出,依得失电子守恒得:,最后根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
(3)溶液显黄色是因含有,变成浅绿色说明进入溶液中后,被还原为,同时被氧化为,由此可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被、氧化为,故后来溶液又变黄色,此过程中相当于催化剂。
(4)由上述实验现象知,不能与所有的钡盐溶液反应,但可与铁盐、硝酸盐溶液反应。
18.(14分)
(1)-1(1分) 能增大单位质量固体的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物间充分接触(2分) (2分)
(2)NaOH或KOH等强碱溶液(1分) (2分)
(3)(2分) (1分)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分) (1分)
【解析】(1)非极性键为,与铁结合成化合物时,硫显-1价。原料研磨后可增大单位质量固体的表面积,有利于固体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反应速率。中铁为+2价,反应后转化为,硫则转化为,故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在反应中可得到电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得。
(2)焙烧后的固体成分是、、,可用强碱将转化为,与反应得到与。
(3)隔绝空气焙烧时,生成的具有漂白性的气体为,则与发生反应为;分离出的杂质主要是。
(4)在溶液中分离出明矾的基本方法是先蒸发除去一部分水,然后停止加热,冷却即可析出明矾,经过滤等操作可得到目标产物。由知,与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X
Y
Z
W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碘和氯化铵
将固体置于烧杯底部加热,烧杯上方用表面皿覆盖
B
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分别向红布条和品红溶液中滴加氯水
C
证明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一块钠
D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分别向白纸和蔗糖粉末上滴加浓硫酸
实验编号
温度(℃)
KI溶液
溶液
蒸馏水
显色所需要的时间(s)
体积(mL)
浓度()
体积(mL)
浓度()
体积(mL)
1
30
3
0.2
2.5
0.2
1
2
40
3
0.2
0.2
1
3
50
0.2
2.5
0.2
1
4
3
0.2
1.5
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