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彩的亚洲文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和·合”来讲述亚洲文明。读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奔腾不息的江河孕育了亚洲古老的文明,图中所有江河的共同特征是( )
A.均无结冰期 B.含沙量大 C.由中心向四周流 D.内河航运繁忙
2.“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独创的精神财富,下列符合“和·合”思想的是( )
①“和”是地区间和谐相处 ②“和”是地区间统一文明
③“合”是地区间消除差异 ④“合”是地区间互利合作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①④
3.多彩的亚洲文明( )
A.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七年级地理第1页(共8页)日本和新西兰都是经济发达的岛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和新西兰共同的自然环境特点有( )
①位于北温带 ②四面环海 ③平原面积广 ④河流短小急促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日本适宜发展种植业,新西兰适宜发展畜牧业,造成两国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 地形 C.气候 D.劳动力
6.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环太平洋地带,最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地震 C.沙尘暴 D.洪涝
榴莲被称“水果之王”,榴莲树宜生长在日均温22℃以上且无霜冻的地区,近年来,中国大量从泰国进口榴莲。如图示意去年榴莲主产地及其产量全球占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榴莲主产地及产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泰国的产量占比为全球最高 B.东南亚地区总产量占全球50%
C.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北温带地区 D.主要分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8.东南亚地区榴莲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B.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
C.平原广阔,水源充足 D.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巴西是世界玉米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1月7日,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标志着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图1为俄罗斯农作物分布图,图2为巴西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两国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俄罗斯的小麦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东欧平原
B.巴西的玉米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两国农业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耕作
D.出口粮食是俄罗斯的主导产业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上 B.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
C.地势都是北高南低 D.两国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人们在伊朗高原的亚兹德,经常见到一种犹如“泥音箱”的独特建筑奇观——风塔。风塔用屋顶上的风口将风引入长长的风道,一路向下为房间提供换气和冷却风。图1为风塔景观图,图2为亚兹德位置、气候类型、资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七年级地理第3页(共8页)11.亚兹德人建造风塔,主要是由于当地气候( )
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温和湿润
12.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推测,亚兹德的主要农业类型为(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 渔业 D. 林业
据世界银行预测,加纳将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加纳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传统的初级农矿产品。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加纳最主要的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是( )
A.木材与矿物、化学物品 B.可可、交通设备及机械
C.木材与矿物、杂类制品 D.可可、食物
14.下列关于加纳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出口低价的初级农矿产品 B.进口高价的工业制成品
C.属于单一商品经济 D.属于发达国家
15.撒哈拉以南非洲要振兴本地区的经济,正确的做法是(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积极发展民族工业
③加大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 ④发展多样化的产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6.以下哪项不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称号( )
A.黑种人的故乡 B.世界原料仓库 C.天然野生动物园 D.世界民族大熔炉
2023 年11月1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决定推动商业、经济、金融、出口管制等各领域的机制性磋商。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七年级地理第4页(共8页)17.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美国支柱产业 ②带动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③应用广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④形成新的工业部门,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美两国经济商谈中,美国的主要优势产品是( )
①小麦、大豆、玉米 ②家电、日用产品 ③大型客机、芯片④钢铁、水泥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潘塔纳尔湿地是全球最大的湿地,被称为“世界上最生机勃勃的栖息地之一”。官方推荐的最佳动物观赏时间是7-9月,因为潘塔纳尔湿地一年中有数月时间80%面积被水淹没,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集中地。读潘塔纳尔湿地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潘塔纳尔湿地( )
A.位于巴西首都的东北方向 B.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C.可以观赏到骆驼迁徙 D.6-9月为旱季,温和少雨
20.为了更好地促进该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可以( )
①加强宣传,提高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
②增建新城,加大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预
③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④加大保护区的巡逻执法力度,严禁滥捕乱杀行为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0分)
21.(7分)世界各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各地依托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不同特色的经济。下面分别为甲、乙两国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第5页(共8页)
区域定位:
(1)海陆位置:两国都是临海国家,都临 洋。(1分)
(2)两国相同的地形特征有哪些?(1分)
(3)两国矿产资源大部分分布在 。这种分布格局的有利条件是 。(2分)
区域发展:
(4)乙国孟买发展棉纺织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1分)
(5)据图分析甲国东南部工农业发达的原因。(任答两点)(2分)
22.(8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为此,同学们开展了“制定欧洲西部暑假期间旅游攻略”的学习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同学们搜集欧洲西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规划出三条旅游线路(见下表),并从气候、美食、景点三个方面进行分组制作攻略。下图为欧洲西部国家分布图和欧洲西部气候资料图。
七年级地理第6页(共8页)线路
①北部线路
②西部线路
③南部线路
经过国家
挪威、瑞典、芬兰、丹麦
英国、法国、瑞士
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气候组结合气候资料,同学们认为不同的旅游线路需携带不同的物品:①线路需携带保暖衣物,②线路需携带雨伞,③线路需携带防晒物品。
(1)③线路所经国家主要气候类型是 ,夏季 。该气候特点促进 (填“水产”或“园艺”)业繁荣发展。(3分)
美食组同学们发现当地居民饮食以乳肉产品为主,建议游客品尝牛排、奶酪等食品。
(2)简述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任答两点)(2分)
景点组欧洲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同学们建议:①线路游览峡湾、观看午夜的太阳,②线路游览英国、法国、瑞士的著名景点,③线路享受阳光海滩、参观古罗马竞技场。
(3)请列举②线路上任意一处著名旅游景点,如 等。并说明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什么。(任答两点)(3分)
23.(7分)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响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区域特征
(1)描述非洲的纬度位置。(1分)
(2)分析非洲纬度位置对气候分布的影响。(2分)
探究二:追根溯源
蒙内铁路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的现代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技术和装备建造。铁路沿线为野生动物架设桥梁和多个涵洞式通道。
(3)结合肯尼亚气候分析蒙内铁路架设桥梁式通道的原因。(1分)
探究三:命运与共
中非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蒙内铁路可将非洲特色物产运往蒙巴萨港,出口到世界各地,是改善民生的“友谊路”。中国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为当地带来稳定供电,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4)简述蒙内铁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
(5)从气候角度分析肯尼亚建设光伏发电站的优势。(1分)
七年级地理第7页(共8页)24.(8分)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已从南极考察大国逐渐走向南极考察强国。“绿色考察”理念贯穿秦岭站的设计、建设全过程,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系统,极地的清洁能源占比超过60%。
材料二:南极地区图、秦岭站景观图
(1)说出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时间大多在2月的原因。(1分)
秦岭站主楼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设计理念源自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用来导航的南十字星,坚实的立柱将考察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脚”。
(2)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设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为应对极端环境,秦岭站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系统,其优先采用的清洁能源有 能。(1分)
罗斯海西海岸,是南极海冰生成地,且罗斯海生物资源丰富,是全球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地。
(4)简要分析建设秦岭站的意义。(任答两点)(2分)
2023年1月23 日,英国南极考察队研究人员发现,一块1550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块,从南极布伦特冰架上崩塌脱落,变成一座巨大的浮动冰山。据俄罗斯南北极研究所称,北极变暖较全球平均速度快了2-3倍。根据推算,有人预计在本世纪末,北极将出现“无冰”状态。
(5)南极冰架崩塌脱落、北极将出现“无冰”状态的原因是 ,极地冰盖的快速融化将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
(6)为了保护极地环境,我们能采取的文明低碳行为。(1分)
七年级地理第8页(共8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质量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