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构成物质的微粒强化训练—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41826/0-17201567256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 构成物质的微粒强化训练—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41826/0-17201567257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 构成物质的微粒强化训练—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5941826/0-17201567257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华师大版1 构成物质的微粒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华师大版1 构成物质的微粒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微粒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填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无色空气,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将玻璃片抽出,让两个集气瓶口紧密对准,一段时间后,发现上、下两个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基本相同。该实验说明(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现象能说明微粒间存在引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3.将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瓶被撑爆了。相同质量的水在液态和固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这是因为( )
A.水分子的体积变了
B.水分子的数量变了
C.水分子的性质变了
D.水分子间的空隙变了
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数目都是巨大的
D.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5.根据微粒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两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在甲、乙两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丙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
(3)如图丁所示,往装有50 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 mL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这说明____________。
6.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填空。
(1)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得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擦在皮肤上一会儿就消失了,感觉凉凉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__________。
(4)封闭在注射器里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但压缩到一定程度会使活塞反弹,说明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8.“热胀冷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后膨胀的原因是( )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运动范围增大,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9.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原子种类
B.原子大小
C.分子间的空隙
D.分子种类
10.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冰雪熔化——分子很小
C.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11.下列现象不能用“微粒运动”来解释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由大变小了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气体受压后体积可以变为原来体积的十分之一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12.在机械制造中,对于齿轮、轴承等易磨损器件要进行渗碳处理(高温下,让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以加强钢材的耐磨性能),对于这一工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碳分子渗透”说明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以加强钢材的耐磨性能”说明碳比钢材强度大
D.“高温下”说明高温条件能加快分子的运动
13.下面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在甲、乙和丙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是_______。
(2)从图中可知,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有关。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粒
1.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无色空气,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将玻璃片抽出,让两个集气瓶口紧密对准,一段时间后,发现上、下两个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基本相同。该实验说明( C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下列现象能说明微粒间存在引力的是( D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3.将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玻璃瓶被撑爆了。相同质量的水在液态和固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这是因为( D )
A.水分子的体积变了
B.水分子的数量变了
C.水分子的性质变了
D.水分子间的空隙变了
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熔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数目都是巨大的
D.不同的雪花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5.根据微粒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两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只水杯中各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现象。在甲、乙两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乙__;判断的依据是__温度越高,分子扩散越快__。
(2)如图丙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__分子间有引力__。
(3)如图丁所示,往装有50 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 mL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这说明__分子间有空隙__。
6.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填空。
(1)湿手放到火炉上烤,干得快,说明__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__。
(2)酒精擦在皮肤上一会儿就消失了,感觉凉凉的,说明__分子在不断运动,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吸热,带走了一部分热量__。
(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_分子很小__。
(4)封闭在注射器里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说明__分子间有空隙__;但压缩到一定程度会使活塞反弹,说明__分子间有斥力__。
能力提升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
B.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8.“热胀冷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后膨胀的原因是( B )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运动范围增大,分子间的空隙变大
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
9.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C )
A.原子种类
B.原子大小
C.分子间的空隙
D.分子种类
10.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C )
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
B.冰雪熔化——分子很小
C.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
11.下列现象不能用“微粒运动”来解释的是( C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由大变小了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气体受压后体积可以变为原来体积的十分之一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12.在机械制造中,对于齿轮、轴承等易磨损器件要进行渗碳处理(高温下,让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以加强钢材的耐磨性能),对于这一工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碳分子渗透”说明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碳分子渗透进入钢分子中,以加强钢材的耐磨性能”说明碳比钢材强度大
D.“高温下”说明高温条件能加快分子的运动
13.下面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1)在甲、乙和丙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是__乙、丙__。
(2)从图中可知,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分子种类__有关。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生活事例:__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合理即可)__。
14.某同学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__水分子__。
(2)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答案】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4 运动和力同步练习题,共11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 运动和力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运动和力2 力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