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实验引入,问题设疑,板书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滑动变阻器的设计、制作过程,了解科学发明创造、科技革新的过程。
2、通过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信能力。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
【教学准备】
教师用:实物投影、电路示教版、灯泡、三节干电池、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亮度可变台灯、电位器。
学生每组需要:3V电源、开关、20Ω 1A滑动变阻器、2.5V小灯泡、电流表、5Ω、10Ω、15Ω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实际电路中灯的亮度的变化,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实验引入】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问题设疑】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吗?
【板书课题】 变阻器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做好铺垫。)
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思考原因,充满兴趣,进入本节课愉快的学习之旅。
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变阻器
1.变阻器的原理:
2.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符号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1.)使用方法探究
(2).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探究】在电路中加入一段铅笔芯,在一端自由移动金属夹,使连入的铅笔芯长度逐渐变短。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引导点拨】连入的铅笔芯长度逐渐变短,灯泡逐渐变亮,电流逐渐变大,说明铅笔芯的电阻逐渐变小。
【归纳总结】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
【板书】滑动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与思考讨论,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观察交流】观察滑动变阻器实物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
【试一试】试着画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交流归纳】滑动变阻器的名牌:20Ω1A的含义
【过渡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滑动变阻器,那么在电路中如何连接使用滑动变阻器呢?
【问题设疑】
如果我们只选其中的两个接入电路,可能有几种接法呢?
【自主探究】六种接法中,电流将分别流过滑动变阻器的哪些部分?向右、向左移动金属滑片P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将怎样改变?
将学生总结的情况记录在表格内
接线柱连接情况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部分
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
电阻变化情况
AB
AB段
不变
AC
AP段
变大
AD
AP段
变大
BC
BP段
变小
BD
BP段
变小
CD
CD段
不变
【总结归纳】共同的特点是“一上一下”。
【典例探究】如下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接入AC接线柱时,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如何变化?接入AD接线柱时,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如何变化?效果相同吗?
【引导点拨】接入AC、AD接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是CP,向右移动CP变长,电阻变大,向相同。
【板书】效果看下方的接线柱。
【归纳总结】:滑动变阻器应与被控制用电器串联。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得出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
按图连接电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使小灯泡先由暗变亮,再由亮变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友情提示】
为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小灯泡,开关闭合前滑片应放到阻值最大处。
(设计意图: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
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
(1)按图连接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
(2)闭合开关,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R两端的电压,并总结规律。
总结: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
(3)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总结:当定值电阻更换成阻值较大的电阻时,若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大。
(设计意图: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学生养成将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习惯。)
动手实验。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交流讨论,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
分析归纳:改变铅笔芯的长度,可以改变铅笔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和电流。
观察并回答(1)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4个接线柱。
试着画出
讨论得出(3)该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A。
讨论得出:共有六种接法AB、AC、AD、BC、BD和CD。
先在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同学纠错、补充、完善,
总结得出有4种正确接法:AC、AD、BC、BD。
讨论总结出规律:看下方哪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则哪半段电阻连入电路。
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思考得出: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若串联能改变用电器的电流,若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用电器互不影响,不能改变用电器的电流。
各小组同学互相配合,按图连接电路。
按图连接电路
操作实验,观察移动滑片时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及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
完成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及发现的问题。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观察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并总结规律。
更换定值电阻,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并总结规律。
.二、变阻器的应用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1)调光台灯
(2)电位器
调节扩音器的音量。
【问题设疑】
在扩音器、收音机、录音机等电器音量调节的器件就是一种变阻器,通常称为电位器。你知道下图中的电位器是怎样接入电路又是怎样调节音量的吗?
【友情提示】
中间的接线柱相当于上方接线柱,两侧的接线柱相当于下方的接线柱。
若将中间和右侧接线柱连入电路,则向右滑动滑片,电阻变小,音量变大。
除机械式电位器外,数字电位器也被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数字电位器是一种用数字信号控制阻值的器件。如手机、MP3音量的调节等,就用到了数字电位器。
【学以致用】
油量表下图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浮子。试分析当油量增多时,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回答:将滑动变阻器与灯串联,通过移动滑片,改变灯的亮度。
感受音量的变化。
观察分析,思考讨论。
思考分析:当油量增多时,浮子随液面向上移动,带动滑杆使滑片向下移动,从而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因而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
三、盘点收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梳理本节课要点,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学生自己总结,提出疑惑,让同学帮助解答。
四、课堂检测:见附件1
出示检测题让学生完成,教师点评。
完成检测题。
五、布置作业
出示思考题 见附件2
课后完成。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第4章 电路探秘第4节 变阻器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