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上册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一课一练
展开1.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脂肪的分解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B.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C.水不能产热,不属于食物的营养成分
D.人体需求量小的营养成分对人体不重要
2.下列对人体排泄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排泄的物质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尿酸的尿素等
B.二氧化碳、尿酸和尿素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排便、排尿、排汗和呼出二氧化碳等活动都属于排泄
D.细胞代谢的废物必须及时地排出体外
3.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4.两年半的初中生活,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增强了体质。身体也更加高大、壮实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身体长高长壮是由于( )
A.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B.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只进行同化作用D.只进行异化作用
5.下列有关新陈代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B.人在睡觉时新陈代谢暂时停止
C.把物质分解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D.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使细胞内的物质不断更新
6.关于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代谢中伴随着能量代谢
B.先发生合成代谢,后发生分解代谢
C.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同时交叉进行
D.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7.当徒手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仍然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
A.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呼吸越来越急促
D.山地更加陡峭
8.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中,既是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能源物质之一,还是细胞和人体代谢活动的主要调节物质的是( )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9.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在沉睡时不消耗能量
B.人的能量主要来自食物
C.燃料提供了汽车运动所需的能量
D.声音也具有能量
10.人体绝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 )
A.汗腺排出B.粪便排出
C.泌尿系统排出D.呼吸系统排出
11.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元的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B.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维持水盐平衡的重要途径
C.植物在白天进行同化作用,晚上进行异化作用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12.尿素和二氧化碳都是人体细胞的代谢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变化是( )
A.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B.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尿素减少,二氧化碳不变
D.尿素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13.如图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B.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则Ⅲ为肾静脉
C.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则Ⅱ表示青春期
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的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14.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15.如图表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图中Ⅰ代表小肠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D.代谢废物
16.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代谢废物的是( )
A.二氧化碳B.尿素C.尿酸D.麦芽糖
二、填空题
17.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 系统的过程叫做 。
18.右图是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A、B、C分别为相关系统,D1、D2、D3、D4、D5为相应生理过程,图中箭头代表相关物质的移动方向,读图回答问题。
(1)完成A系统主要功能的器官是 。
(2)通过D2和D3生理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与完成D1、D2、D3、D4、D5生理过程有直接关系的血管类型是: 。
19.某同学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长高增重,此时他的同化作用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近年来国际上经常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在一些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经初步消化后,最终在______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______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
(3)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右图.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______]______的______作用进人原尿,在肾小管处它又被重新吸收回到了血液中。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处,在那里它被分解成______同时释放出能量。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三、探究题
21.下图中的A、B、C、D分别代表与人体代谢密切相关的四种系统,E代表人体的某种器官,请据图分析回答:
(1)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
用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
(2)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需要通过的结构是 。煤气中毒时大量的CO 取代O2与血液中的 结合,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3)B中的血液流经D的某些器官时,要经过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从而形成尿液排出体外。若医生检验某人的尿液时发现有较多的葡萄糖,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主要原因是 。
四、简答题
22.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_____,提高成活率。
(2)早晨,胡柚树叶上常常有晶莹透彻的露水,这是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
23.2014年8月19日云南省盈江县鲁甸地震大批伤员需要输血抢救,当地库存血供应不足,各族人民踊跃献血,确保灾区供血,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在献血时,抽取的是 (填“动脉”或者“静脉”)血。
(2)某人因急性肠炎而不能献血,治疗急性肠炎往往需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的顺序是 。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B
6.B
7.A
8.B
9.A
10.C
11.C
12.B
13.B
14.B
15.C
16.D
17.循环 吸收
18.(1)小肠、 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或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毛细血管
19.大于
20.(1)小肠 (2)肺 (3)④肾小球;滤过 (4)二氧化碳和水
21.(1)胃对淀粉不具消化作用,胶囊可经胃直接进入小肠消化
(2)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血红蛋白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胰岛素分泌不足
22. (1) 蒸腾作用 (2)液化
23.(1)静脉 (2)B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练习: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319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5 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练习</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少年时期新陈代谢的特点是,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代谢废物的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由小长大的本质原因是,下列过程不属于异化作用的是,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319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3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当堂检测题</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