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化学实验基础——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43014/0-17201829946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化学实验基础——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43014/0-172018299467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化学实验基础——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43014/0-17201829947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解析)
(10)化学实验基础——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10)化学实验基础——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含解析),共15页。
甲乙丙丁
A.用装置甲溶解硫铁矿烧渣B.用装置乙过滤得到含混合溶液
C.用装置丙氧化得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无水
2.[2024届·山东枣庄·一模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
B.图②:可用于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
C.图③:可用于硫酸钠的焰色试验
D.图④:牺牲阳极法保护钢铁设备的示意图
3.[2024届·山东枣庄·一模联考]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①装置验证非金属性:
B.按图②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
C.用图③装置高温灼烧制取Ag
D.用图④装置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4.[2024年北京高考真题]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5.[2024年湖北高考真题]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馏法分离和
B.过滤法分离苯酚和溶液
C.萃取和柱色谱法从青蒿中提取分离青蒿素
D.重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食盐和泥沙的苯甲酸
6.[2024届·辽宁·一模]有关化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储存的镁条着火时,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C.做蒸馏实验时,应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D.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检验中,为制取海带灰,可以将海带放在通风处加热灼烧,使其充分灰化
7.[2024年甘肃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8.[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中表面钝化
B.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反应生成了
C.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
D.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9.[2024年湖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0.[2024届·河北沧州·模拟考试校考]实验是化学的基本方法,它的学习功能是难以代替的,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蒸发溶液制备少量硫酸镁晶体
B. 装置乙中溴水逐渐褪色,能说明生成乙烯
C. 装置丙测定苯甲酸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D. 装置丁制备少量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11.[2024届·河北沧州·模拟考试校考]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科学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实验的乐趣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是学习化学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目的或结论有错误的是( )
A. AB. BC. CD. D
12.[2024年江苏高考真题]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A.AB.BC.CD.D
13.[2024年江苏高考真题]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4.[2024年河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15.[2024年河北高考真题]图示装置不能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的是(加热、除杂和尾气处理装置任选)( )
A.AB.BC.CD.D
16.[2024年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
A.AB.BC.CD.D
17.[2024届·云南楚雄州·二模]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观察钠的燃烧
B.用图乙装置测定溶液的
C.用图丙装置验证的还原性
D.用图丁装置通过牺牲阳极法保护钢铁设备
18.[2024年全国高考真题]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为
B.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
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
D.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
19.[2024届·内蒙古包头·二模]根据实验操作、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AB.BC.CD.D
20.[2024届·河北邯郸·模拟考试]甲~丁图为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的全部或局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仪器电流表指针出现偏转
B.乙图所示仪器在使用时,装液前步骤是用蒸馏水润洗
C.丙图所示仪器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D.丁图所示仪器可用于提纯碘化银胶体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甲装置可以将FeO和溶解而留下,装置甲能达到溶解硫铁矿烧渣的实验目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在甲装置中将FeO和溶解转化为和,用装置乙过滤除去未溶解的就能得到含混合溶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丙装置用双氧水可以把氧化成,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在大气中受热容易水解成和HCl,再生成,因此用装置丁蒸干溶液无法获得无水,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答案:D
解析:A.是护目镜,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故A正确;
B.植物油和水不互溶,可以利用分液分离。故B正确;
C.光洁的无锈铁丝焰色无色,可以用于硫酸钠的焰色试验,故C正确;
D.将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属于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3.答案:B
解析:HCl不是Cl的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此方法证明非金属性:Cl>C>Si,A项错误;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装置②收集的气流方向为长进短出,B项正确;高温灼烧制取Ag应该在坩埚中进行,C项错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该把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中,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阶段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刻度线以下的内壁上,否则溶液体积会偏大,所得溶液浓度会偏低,D错误。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立即撒上硫粉处理,而深埋会污染环境,故B错误
7.答案:A
解析:A.灼烧海带制海带灰应在坩埚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给坩埚加热时不需要使用石棉网或陶土网,A项错误;B.稀盐酸呈酸性,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5.00mL稀盐酸,B项正确;C.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需要将在烧杯中溶解得到的NaCl溶液通过玻璃棒引流转移到选定规格的容量瓶中,C项正确;D.电石的主要成分与水发生反应制取,该制气反应属于固体与液体常温制气反应,分液漏斗中盛放饱和食盐水,具支锥形瓶中盛放电石,D项正确;答案选A。
8.答案:C
解析:A.金属铜与稀硝酸不会产生钝化。开始反应速率较慢,可能的原因是铜表面有氧化铜,故A项说法错误;B.由于装置内有空气,铜和稀反应生成的NO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产生的浓度逐渐增加,气体颜色逐渐变深,故B项说法错误;C.装置内氧气逐渐被消耗,生成的量逐渐达到最大值,同时装置内的能与溶液中的反应,气体颜色变浅,故C项说法正确;D.由于该装置为密闭体系,生成的NO无法排出,逐渐将锥形瓶内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
9.答案:B
解析:A.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的溶液,故B错误;C.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故C正确D.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故D正确;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由于硫酸难挥发,因此蒸发溶液可以制备少量硫酸镁晶体,但该操作应该在蒸发皿(带有尖嘴)中进行,正确的装置图为,A错误;
B.溴乙烷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中混有乙醇杂质,但是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对该实验不造成干扰,因此将装置乙中溴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直接通入溴水,溴水逐渐褪色,能说明生成乙烯,B正确;
C.测定苯甲酸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时,温度计应该位于苯甲酸溶液中,C错误;
D.止水夹A关闭时,不能将硫酸亚铁溶液导入NaOH溶液中,因此该装置无法制备少量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正确的装置图应该是,打开左侧止水夹A,用生成的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关闭止水夹A、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导入右侧三颈烧瓶中,从而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D错误;
故答案选B。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等知识,难度较大,注意平时实验知识的积累,再加上细心缜密的分析才能得分。
11.答案:D
解析:A.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无现象,说明待测液中不含、、,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待测液中含有或,A正确;
B.由于和都是白色沉淀,因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5滴0.1ml/L 溶液,不能证明沉淀转化为沉淀,因此不能验证和的相对大小,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溶液由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发生反应,该反应中还原性:Zn>Cu,说明金属性:Zn>Cu,C正确;
D.苯与液溴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溶液中含有水,使苯与无法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是二元酸,是一元酸,通过该实验无法说明和酸性的强弱,故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发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故B正确;C.和均为白色沉淀,无法通过现象确定沉淀种类,无法比较和溶度积常数的大小,故C错误;D.比较和结合能力,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pH,但题中未明确指出两者浓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B。
13.答案:A
解析: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质要放在烧杯中溶解,不能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A不正确;B.油污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因此,铁钉放在溶液中加热后可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B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其可溶于盐酸,因此,将铁钉放在盐酸中可以除去其表面的铁锈,C正确;D.该装置为电解池,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锌片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电解质溶液为溶液,因此,该装置为电镀装置,可以实现铁钉上镀锌,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
14.答案:C
解析: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是,该反应中H由价变成0价,被还原,体现了的氧化性,A错误;如果待测液中含有,与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待测液中含有的结论,B错误;溶液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溶液反应,与溶液和盐酸都能反应,说明的碱性比的强,C正确;溶液中存在平衡:(橙色)(黄色),加入溶液后,与反应,生成物浓度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题给结论错误,D错误。
15.答案:C
解析:饱和溶液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制,使用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不符合题意;和浓盐酸加热反应可以制,使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可以制需要使用固固加热制气装置,图中装置不合理,C符合题意;石灰石(主要成分为)和稀盐酸反应可以制,使用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A
解析:A.调控酸式滴定管的滴加速度,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向内扣住玻璃活塞,手心空握,所以A选项的操作符合规范;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B操作不规范;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C操作不规范;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该在试管上方竖直悬空,D操作不规范;故选A。
17.答案:C
解析:A.观察钠的燃烧实验应在坩埚中进行,A错误;
B.溶液有漂白性,不能用试纸测试,B错误;
C.将通入滴有KSCN的溶液,将还原为,可以验证的还原性,C正确;
D.将闸门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属于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法,D错误;
本题选C。
18.答案:B
解析:A.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
B.酒精灯放在铁粉下方加热可以产生高温,且不影响水的蒸发,若移至湿棉花下方则难以产生高温,则实验效果不好,B错误;
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若产生尖锐的爆鸣声,则可检验生成的气体为氢气,C正确;
D.由于该实验中的反应要在高温下发生,因此要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D正确;
故选B。
19.答案:D
解析:A.向溶液中加入片并振荡发生反应,说明Cu的还原性强于Fe2+,不能说明金属性,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反应生成和,反应中为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故B错误;
C.与的浓度是否相等是未知的,且AgBr与类型不相同,故无法比较AgBr与的,故C错误;
D.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为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性糖生成,说明淀粉发生了水解,故D正确。
答案选D。
20.答案:CA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
B稀释浓硫酸
C从提纯后的溶液获得晶体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A
B
C
D
灼烧海带制海带灰
准确量取稀盐酸
配置一定浓度的溶液
使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水蒸气轻微烫伤
先用冷水处理,再涂上烫伤药膏
B
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
用3-5%的溶液冲洗
C
苯酚不慎沾到手上
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D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选项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过量稀硝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待测液中含有或
B
向5mL 0.2ml/L 溶液中滴加5滴0.1ml/L 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加5滴0.1ml/L 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不能验证和相对大小
C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溶液由深蓝色变为无色
金属性:Zn>Cu
D
向试管中依次加入苯、液溴、稀溶液,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再通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选项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消耗的溶液多
酸性:
B
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
氧化性:
C
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
溶度积常数:
D
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和溶液pH,溶液pH大
结合能力:
A
B
C
D
配制溶液
铁钉除油污
铁钉除锈
铁钉镀锌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后有爆鸣声
具有还原性
B
待测液中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待测液含有
C
和中均分别加入溶液和盐酸,只溶于盐酸,都能溶
比碱性强
D
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选项
气体
试剂
A
饱和溶液+浓硫酸
B
浓盐酸
C
固体熟石灰
D
石灰石+稀盐酸
A调控滴定速度
B用试纸测定溶液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加入片并振荡
溶液变绿色
金属活动性:Fe>Cu
B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具有氧化性
C
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
先出现浅黄色沉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D
向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发生了水解
甲
乙
丙
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文件包含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docx、专题10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室将粗盐提纯并配制的溶液,下列装置可以用于相应实验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