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授课ppt课件,共25页。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2024江苏苏州期中)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下
列装置和操作正确且规范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 B.加入大理石
C.制取CO2 D.收集CO2
解析 该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与外界相通,没有形成密闭系统,
无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A错误;直接向锥形瓶投入块状固
体会打破容器底部,B错误;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到液面
以下,会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C错误;二氧化
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长管通入,D正确。
2.(2024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月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
有以下五步:①收集气体;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按要求连
接好仪器;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几小块大理石;⑤向长颈漏斗中
注入稀盐酸。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⑤④① 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④⑤① D.②③④⑤①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注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
化碳),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⑤①。
3.(课标新增·撰写实验报告)(2023湖南岳阳中考)某同学利用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帮他完
成下面的部分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CO2,应选用下列装置
中的 (填字母)。
【实验步骤】验证集气瓶中CO2气体已集满的方法:
。【反思交流】结合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
(写一条即可)。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到液面以下(合理即可)
解析 【实验原理】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
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实验装置】实
验室制CO2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则应选固液
常温型装置B作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
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应选装置C。【反思交流】
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有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
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不能将稀盐酸换
成稀硫酸等。
知识点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4.(2023湖北荆州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
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填序号)。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b.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解析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
可以选用B装置;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且不与
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收集装置都可以选用D装置。
5.(2023北京中考,18,★☆☆)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取及检
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C错误。
6.(创新装置)(2024福建福州期末,9,★★☆)老师让同学们自
己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
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下
图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
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均可通过止水夹的打开或关闭控制反应的发生
与停止;③通过破底试管的上下移动,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
与停止;④通过粗铜丝的上下移动,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
停止。
7.(学生必做实验)(2024河北邢台期中,29,★★☆)实验室利用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中既能制取O2又能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则所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为
(从装置A~E中选择)。(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
装满水 (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解析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过氧
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均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
置,即选择B;大理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
和二氧化碳。(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用加热,应选固液常温型发生装
置,即选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可用向下排空
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选C或E。(4)用F装置测量生成
氧气的体积时,集气瓶中氧气增多,装置压强变大,则水会被
压入量筒中,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未
装满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点拨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
件。选择气体收集方法需要比较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大
小,确定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气体的
溶解性判断能否用排水法收集。
8.(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辽宁丹东期中)下列是实
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气体时一定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填仪器名
称),B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应改正为 。
右侧的导管在瓶内稍露出橡皮塞
(2)实验室中一般不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选用D或E收集气体时需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这样做的目的是
。(3)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
盐酸反应的速率。如下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
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传感器测得瓶内气压的变
化曲线。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底部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较为纯净
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已停止C.碳酸钙粉末与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较大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更快Ⅱ.由此数字化实验可知: 。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分子,制成干冰合理即可,不支持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冰升华吸热,H2CO3,化石燃料的燃烧,b处紫色石蕊纸花,物理变化,碳酸钙合理即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1课时同步课件pptx、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的氧化物-实验聚焦_高清mp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wmv、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子变瘪_标清mp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wmv、干冰的用途wmv、温室效应利弊wmv、集倾倒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_超清mp4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第2课时同步课件pptx、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wm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