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第1节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反应第1节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课件,共34页。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第1节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新独家原创)电焊产生的火花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质,电焊产生的火花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氧气的浓度B解析 电焊产生的火花能够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引燃可燃物。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C.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D.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D解析 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A错误;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D正确;燃烧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3.(创新实验)(2024江苏海安期末改编)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容器内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A.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发爆炸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C.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能引发爆炸的还有煤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解析 剧烈的燃烧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才可能会引发爆炸,A错误;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容器内的氧气,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B正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是为了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错误;能引发爆炸的还有煤粉、氢气、甲烷等,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引发爆炸,D错误。4.(学生必做实验)(2023青海中考)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着火点:白磷40 ℃、红磷240 ℃) (1)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装置B中通入O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O2前需要的操作是 。白磷燃烧给冷水加热,水温稍高于40 ℃解析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燃烧。解题指导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常常设计成对比实验,设计时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现象时要找出其中的变量,该变量就是该对比实验要证明的燃烧的条件。知识点2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5.(教材变式)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 )A.加快散热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解析 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6.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日常生活中让燃料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C解析 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辽宁辽阳中考,12,★☆☆)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纸的着火点变低B.水隔绝了氧气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C解析 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吸热,导致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8.(情境素材·劳动生产)(2022浙江温州中考改编,6,★☆☆)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鼓风机鼓入空气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C.增大了灶内氧气的浓度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C解析 用鼓风机鼓入空气后,火焰重新变旺,是因为鼓入空气,灶内氧气浓度变大。故选C。9.(2024江苏江阴月考,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未熄灭的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C解析 未熄灭的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燃烧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不正确。10.(创新装置)(2024河北滦南期中,19,★★☆)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水温升高至40 ℃,观察到仅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对比①③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①③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C.对比②③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的作用解析 ①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未与氧气接触,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变量不唯一,不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A错误;试管①中白磷和试管③中红磷均未燃烧,可回收再利用,B正确;②中的白磷燃烧,③中红磷不燃烧,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其着火点,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对比②③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C正确;图中小气球既能使装置密闭,又能缓冲气压,D正确。11.(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陕西西安新城校级期中节选,11,★★☆)燃烧的知识学习结束之后,小王设计了下图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N2,一会儿后点燃酒精灯对b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棉布颗粒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若要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需要对比两次实验过程中 (填“a”或“b”)中的现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解析 (1)实验过程②中,a中的棉布颗粒没有加热,未燃烧,b中的棉布颗粒用酒精灯加热,发生燃烧,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若要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需要对比两次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因为实验过程①②中b中的棉布颗粒都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达到了棉布颗粒的着火点,但①中棉布颗粒没有与氧气接触,未燃烧,②中棉布颗粒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某兴趣小组对制备氧气的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请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甲中将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乙中进行实验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K1,A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 (填“燃烧”或“不燃烧”),原因是 。打开K2,C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燃烧。对比 (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分液漏斗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打开K2前C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2后C中白磷燃烧解析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3)打开K1,A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打开K2前,C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打开K2后,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13.(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江苏无锡中考改编)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1)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Ⅰ.试管中白磷燃烧;Ⅱ.水中白磷未燃烧;Ⅲ.试管中红磷未燃烧;Ⅳ.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①由现象Ⅰ、Ⅱ可推知的结论是 。②由现象Ⅰ、Ⅲ可推知的结论是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③从现象Ⅳ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气球a先变大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②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当氧气浓度较低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解析 (1)①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②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试管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第1节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知识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新独家原创)电焊产生的火花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质,电焊产生的火花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氧气的浓度B解析 电焊产生的火花能够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从而引燃可燃物。2.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C.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D.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D解析 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A错误;物质燃烧一定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错误,D正确;燃烧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3.(创新实验)(2024江苏海安期末改编)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容器内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A.剧烈的燃烧一定会引发爆炸B.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C.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能引发爆炸的还有煤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解析 剧烈的燃烧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才可能会引发爆炸,A错误;面粉发生爆炸消耗了容器内的氧气,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B正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是为了增大面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错误;能引发爆炸的还有煤粉、氢气、甲烷等,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引发爆炸,D错误。4.(学生必做实验)(2023青海中考)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已知着火点:白磷40 ℃、红磷240 ℃) (1)装置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请解释红磷不燃烧的原因: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装置B中通入O2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C若要出现与装置B相同的现象,通入O2前需要的操作是 。白磷燃烧给冷水加热,水温稍高于40 ℃解析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要达到它的着火点,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燃烧。解题指导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常常设计成对比实验,设计时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现象时要找出其中的变量,该变量就是该对比实验要证明的燃烧的条件。知识点2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5.(教材变式)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 )A.加快散热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解析 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6.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日常生活中让燃料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C解析 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辽宁辽阳中考,12,★☆☆)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纸的着火点变低B.水隔绝了氧气C.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C解析 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水蒸发吸热,导致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8.(情境素材·劳动生产)(2022浙江温州中考改编,6,★☆☆)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鼓风机鼓入空气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C.增大了灶内氧气的浓度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C解析 用鼓风机鼓入空气后,火焰重新变旺,是因为鼓入空气,灶内氧气浓度变大。故选C。9.(2024江苏江阴月考,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B.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未熄灭的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镁条可以在氮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C解析 未熄灭的烟头能引发火灾是因为烟头燃烧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不正确。10.(创新装置)(2024河北滦南期中,19,★★☆)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水温升高至40 ℃,观察到仅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对比①③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①③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C.对比②③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D.图中小气球有密闭装置、缓冲气压的作用解析 ①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未与氧气接触,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变量不唯一,不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A错误;试管①中白磷和试管③中红磷均未燃烧,可回收再利用,B正确;②中的白磷燃烧,③中红磷不燃烧,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其着火点,③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对比②③可得出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C正确;图中小气球既能使装置密闭,又能缓冲气压,D正确。11.(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陕西西安新城校级期中节选,11,★★☆)燃烧的知识学习结束之后,小王设计了下图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N2,一会儿后点燃酒精灯对b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棉布颗粒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若要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需要对比两次实验过程中 (填“a”或“b”)中的现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解析 (1)实验过程②中,a中的棉布颗粒没有加热,未燃烧,b中的棉布颗粒用酒精灯加热,发生燃烧,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若要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需要对比两次实验过程中b中的现象,因为实验过程①②中b中的棉布颗粒都用酒精灯加热,温度达到了棉布颗粒的着火点,但①中棉布颗粒没有与氧气接触,未燃烧,②中棉布颗粒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某兴趣小组对制备氧气的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请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甲中将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乙中进行实验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K1,A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 (填“燃烧”或“不燃烧”),原因是 。打开K2,C中导管口处有大量气泡产生,白磷燃烧。对比 (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分液漏斗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打开K2前C中白磷不燃烧,打开K2后C中白磷燃烧解析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3)打开K1,A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打开K2前,C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打开K2后,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13.(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江苏无锡中考改编)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1)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Ⅰ.试管中白磷燃烧;Ⅱ.水中白磷未燃烧;Ⅲ.试管中红磷未燃烧;Ⅳ.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①由现象Ⅰ、Ⅱ可推知的结论是 。②由现象Ⅰ、Ⅲ可推知的结论是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③从现象Ⅳ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 。(2)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气球a先变大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②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当氧气浓度较低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解析 (1)①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②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试管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