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就是血缘社会。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血缘社会用生育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责人之子依旧责——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逼着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用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否定了空间的分离。以我们自己来说罢。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处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江苏吴江”。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中国传统生活中的“亲不过三代”逐渐走向了当代社会的“亲不过二代”。中国的年轻世代。
包括“90后”,特别是“00后”青年群体,已疏于与亲戚发生情感联系和日常交往,进而形成了日益普遍的青年“断亲”现象。“断亲”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不是一种正式声明的断绝亲戚关系。
传统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生活质量较差,只能通过扩大家庭规模来抵御社会风险,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但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奥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网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市场经济与经济自主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随着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的上升,人们进行人情往来不再以血缘、家族为依据。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银行推出的各种贷款工具的帮助,几乎每个核心家庭都能够在经济上实现自由独立,而不再需要依托亲戚网络的帮助。所以,青年世代的“断亲”交得自然而然。
互联网世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个人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所坚持的方式,他们已经逐渐放弃。互联网抢占了青年世代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摘编自胡小武《青年“断亲”:何以发生?何去何从?》)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血缘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在这里,职业、身份、财富的继替都是父死子继的血缘继替。
B.在血缘社会,我们用血缘的坐标把本身是混然的空间划分出了方向和位置,从而让“空间”二字具有了社会价值意义。
C.“断亲”现象越来越普遍地发生在青年群体身上,他们“基本不走亲戚”,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学缘关系而非血缘关系。
D.现代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变化较大,加上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导致亲戚关系式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域上的靠近能反映血缘的亲疏,说明血缘作为一种稳定的力量,把人与地的关系固定了,地缘只是血缘的投影。
B.一个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会有部分人离开家到外地生活,这可能与人口繁殖、原居住地的耕地不足有关。
C.血缘社群就算出现了社群分裂,但分裂出的社群也会和家乡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还会借籍贯否定空间的分离。
D.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当代青年获取资源方式多元,已无需像以前一样依赖血缘、家族关系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如纽约唐人街、旧金山唐人街、温哥华唐人街、伦敦唐人街等等。
B.北京四合院从功能上细分“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严格。
C.李世民多次责备第五子李祐不守法度,李祐罔顾血亲之情而造反,最后失败被其父大义灭亲而赐死。
D.广东省普宁市的大长陇村生活着4.5万人。村子里的人都姓“陈”。都有同一个祖先颍川陈氏。
4.材料一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为探究青年群体中“断亲”现象的发生比例,胡小武教授利用寒假期间学生回乡过年的时机,开展了分为六个年龄组的随机问卷调查。请综合分析以下图表写出结论,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概括原因。
【答案】1.B 2.A 3.C
4.①引用论证,引用“生于斯,死于斯”,论证了血缘关系一旦落地生根,就会和地缘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②运用比喻论证,将原先的家族繁殖出来的人口比喻为“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在乡土社会中血缘使得家族人口在地域上的靠近;将人口繁殖比喻为“细胞分裂”,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因发展壮大而离开原有社群的过程。
③通过举例论证,列举作者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的事例,论证血缘性的重要性,地缘不过是地缘的投影。
5.(1)结论: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年龄越大,与亲戚的联系程度越频繁,青年“断亲”现象呈现年轻化特征。
(2)原因:①受社会变迁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亲戚关系已然式微。
②受“内卷”影响,休闲生活减少,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
③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淡化了从亲戚网络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渴求。
④受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从而让‘空间’二字具有了社会价值意义”错误。由“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可知,并非让“空间”二字有了社会价值意义,而是让“地位”有了社会价值意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血缘作为一种稳定的力量,把人与地的关系固定了,地缘只是血缘的投影”错误。由“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可知,地缘是血缘的投影,需是在稳定的社会中。选项表意绝对。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原文“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可知,材料一主要强调尊卑、血缘、地缘等问题。
A.“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强调地缘,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B.“北京四合院的构成尊卑等级分明”强调尊卑,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C.太子自杀与材料一中讲的尊卑、血缘、地缘均无关系。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D.“村子里人都姓‘陈’。都有同一个祖先颍川陈氏”强调血缘,适合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引用“生于斯,死于斯”,论证了血缘关系一旦落地生根,就会和地缘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由“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可知,运用比喻论证,本体是“原先的家族繁殖出来的人口”,喻体是“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在乡土社会中血缘使得家族人口在地域上的靠近。
由“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逼着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可知,本体是“人口繁殖”,喻体为“细胞分裂”,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因发展壮大而离开原有社群的过程。
由“以我们自己来说罢。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处填着‘江苏吴江’”可知,论证血缘性的重要性,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时,作者写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的事例,这是举例论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图表、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图表是为探究青年群体中“断亲”现象的发生比例而做的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涉及六个年龄组分别是18岁以下、18-25岁、26-30岁、30岁-40岁、40岁-50岁、50岁以上。调查具体内容是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平时偶尔有联系、经常联系、联系非常频繁等情况在各年龄组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断亲”现象的具体调查比例数据图显示,18岁以下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或平时偶尔有联系,前者明显高于后者;18-25岁、26-30岁,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或平时偶尔有联系的占比四分之三左右,只是一小部分人经常联系,联系非常频繁的更少;30-40岁平时偶尔有联系的占比一半以上;40-50岁经常联系明显高于平时偶尔联系和联系非常频繁的情况,没有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的情况;50岁以上四类情况比例基本持平。由此可推知,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年龄越大,与亲戚的联系程度越频繁,青年“断亲”现象呈现年轻化特征。
就数据图以上情况,结合材料二分析概括原因:
由材料二第3段“但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看,受社会变迁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亲戚关系已然式微。
由第4段看,“内卷”环境加剧。“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网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可知,受“内卷”影响,休闲生活减少,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
由第5段看,“市场经济与经济自主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随着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的上升,人们进行人情往来不再以血缘、家族为依据”“青年世代的‘断亲’交得自然而然”可知,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淡化了从亲戚网络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渴求。
由最后一段“互联网世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个人化”“走亲访友这种长辈所坚持的方式,他们已经逐渐放弃。互联网抢占了青年世代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可知,受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也没有忘记一个孩子——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我第一次到这园子里来就看见了她,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那儿有几棵大栾树,春天开一簇簇细小而稠密的黄花,花落了便结出无数如同三片叶子合抱的小灯笼,小灯笼先是绿色,继尔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个年龄所常有的那般尖细,而是很圆润甚或是厚重,也许是因为那个下午园子里太安静了。我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来这园子里?我问她住在哪儿?她随便指一下,就喊她的哥哥,沿墙根一带的茂草之中便站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朝我望望,看我不像坏人便对他的妹妹说,“我在这儿呢”,又伏下身去,他在捉什么虫子。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蜓,来取悦他的妹妹。有那么两三年,我经常在那几棵大栾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之后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我想他们都在学校里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必是告别了孩提时光,没有很多机会来这儿玩了。这事很正常,没理由太搁在心上,若不是有一年我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摇着车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当时我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于是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我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我看出少女的智力是有些缺陷,却还没看出她是谁。我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于是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一会比一会苍白。这时我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那对小兄妹。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了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她仍然算得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①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味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②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③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④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半部分细致地描写小女孩小时候天真无邪地捡灯笼果的情形,更加凸显了后面小女孩智力残疾的不幸。
B.作者痛惜地感叹上帝把漂亮和弱智同时给了这个小姑娘,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和对命运无常的慨叹。
C.面对命运的无常,作者认为“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表达了面对苦难深深的无力感,只能听凭上天。
D.作者认为在人类社会中,苦难是必然存在的,苦难的角色谁来充当,都是充满偶然性的。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破碎的阳光”凸显了小女孩悲剧的人生,遍地的小灯笼“喑哑”地响动充满了悲剧意味。
B.句子②以比喻手法说明了差别之于世界的重要性,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C.句子③“人类的全部剧目”是指人类生存的各种状态,每个人在世界上就像剧本里不同人物的设定一样,都有自己的角色出演。
D.句子④单独成段,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绝望。
8.请梳理作者在目睹小姑娘不幸命运后思索得出的结论。
9.有评论者这样评论史铁生的文章:“挫折、创痛、悲愤、绝望,固然在其作品中留下了痕迹,但他的作品始终祥和、安静、宽厚,兼具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请你结合本文及《我与地坛》课内所学部分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答案】6.C 7.D
8.①这个世界差别是必然存在的,苦难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接受苦难。
②命运是不公平的,对个体来说,苦难带有偶然性。
③个体要凭借智慧和悟性探索不幸命运的自我救赎之路。
9.①史铁生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人间的诸多苦难,对于苦难和不幸的命运,表现了极深的伤痛。
②史铁生没有沉浸在一己悲伤中,他由自身的不幸想到了整个人类的苦难,对人间的一切苦难表现出极大的悲悯,有仁者的宽厚。
③史铁生更是在叩问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途径,不幸者也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姿态,表现出深厚的人道关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C.“只能听凭上天”错误。联系下段作者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及后面的“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可知,作者想表明的是,世上的很多事不堪说的、想不明白,多想是让人迷茫而无奈的,只能无言,无需言说,并不是只能听凭上天。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公的愤慨和绝望”错误。联系前文看,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不幸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客观存在,遭遇不幸时不要怨天尤人,要坦然面对,与命运抗争,即使走不出苦难的境地,也要珍爱生活,顽强乐观地生活下去,没有表现出愤慨和绝望。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由“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可知,苦难是人类无法避免的存在,是人类的命运,我们要承认世界的差别,平静地接受苦难。
由“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可知,命运并不公平,是困难还是幸福、骄傲和快乐,都带有偶然性。
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先用设问句启发人们思考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接着以反问句表意,提醒人们,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由此可得出结论,作为个体要凭借智慧和悟性探索不幸命运的自我救赎之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首先理解这是对史铁生的文章的评价:“挫折、创痛、悲愤、绝望,固然在其作品中留下了痕迹”是说史铁生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人间的诸多苦难,他对于苦难和不幸的命运表现了极深的伤痛,反映在了他的作品里;“但他的作品始终祥和、安静、宽厚,兼具文学力量和人道力量”是其作品思想价值的体现。
看内容。课文部分写史铁生与母亲的故事,在遭遇不幸后,地坛渐渐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使他得到了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走出了悲观绝望,获得了新的生命。本文是由小姑娘的故事引发的思考。结合两篇文章,可知,在内容上,史铁生没有沉浸在一己悲伤中,“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他由自身的不幸想到了整个人类的苦难,对人间的一切苦难表现出极大的悲悯,有仁者的宽厚。
看思想价值。课文节选中,史铁生告诉我们,无论遭受怎样的灾难,都要充满希望地生活。在本文中,史铁生更是在叩问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途径,让我们看到不幸者也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姿态,表现出深厚的人道关怀。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轴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①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②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确,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节选自吴敏树③《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与下文“超上人”中的“超”均是僧人之名。③吴敏树;湖南岳阳人,清道光十二年举人,后辞官专治古文,中国样湖文派的创始人。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云起A船侧B水上C滃滃然D平视之E已做F横长G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绝,意为断绝。与《劝学》中“而绝江河”的“绝”字义不同。
B.横,意为横执。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的“横”字义相同。
C.材料中画横线句子“正襟危坐”和“开上人指危崖一树”中的“危”字义不同。
D.次第,意为一个接着一个,表示迅速和众多。而《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次第”是光景,状况的意思。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B.材料一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C.材料二以泛舟的线路为顺序来进行记叙的,看去似乎是信笔所至,而实际上却讲究剪裁的功夫。
D.两个材料题材颇为相近,但在风格和章法上有所不同。材料一行文豪健,侧重于议论;材料二则沉郁顿挫,侧重于表达一种静穆幽深的境界与情趣。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
14.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中“水”“月”所寄托的作者情感。
【答案】10.BDE 11.B 12.D
13.(1)况且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2)山后没有人居住,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搭了几个草棚,这是沙洲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时建的。
14.(1)作者借“水月”这两个自然事物从“变”和“不变”的角度来阐述道理,来说明万事万物和我们都是生生不息的,从而表现作者自然如斯、生生不息的旷达,并展现了其积极追求超脱、乐观与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2)本文写了作者月夜游君山的情景。由原文“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可知,借助“水”与“月”营造幽静安谧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云雾从船边出现、升腾,水上弥漫着迷蒙的云气。平视这些云气,变成了横长的形状。
“船侧”是“起”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应从“船侧”后边断开,选B;
“水上滃滃然”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从“滃滃然”后边断开,选D;
“平视之”中“之”作“平视”的宾语,省略了主语“我们”,句子结构完整,从“之”后边断开,选E。
故选BDE。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绝,断绝/横渡。句意: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却可以横渡江河.
B.错误。横,横执/遮蔽。句意:横执长矛吟诗。/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蔽了天空。
C.正确。危,端正/高。句意: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开上人指着高崖上一棵树对我们说
D.正确。次第,意为一个接着一个,表示迅速和众多。/光景,状况。句意:一个接一个地从我们身旁经过/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材料二则沉郁顿挫”理解错误,材料二行文风格是清幽明丽。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且”,况且,承接连词,表示更进一步;“苟”,如果,表假设;“有”,拥有;“虽”,即使。
(2)“居”,居住;“有棚于坳者”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坳者有棚”,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搭了草棚;“……者也”表判断,“洲人避水来者也”判断句,这是沙洲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时建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1)由材料一第三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可知,材料一中作者借“水月”这两个自然事物从“变”和“不变”的角度来阐述道理,来说明万事万物和我们都是生生不息的,从而表现作者自然如斯、生生不息的旷达,并展现了其积极追求超脱、乐观与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2)由材料二第一段“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可知,材料二写了作者月夜游君山的情景。由材料二第三段“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可知,材料二借助“水”与“月”营造幽静安谧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哭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一下子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材料二:
秋天月夜泛舟湖上是最好的游览;而在这样的游览中,尤以在洞庭湖中环绕君山泛舟夜游为最好。不知道古代的人曾经有没有过这个经历?我这一生把泛舟洞庭湖环游君山当作美好的愿望,我曾经在诗歌中写下了这个愿望。现在是同治六年农历十五日夜,我才获得一次这样的机会环游君山。
开船启程,从龙口出发前往香炉峰。月儿从树顶上升起,船在月水相映的湖面如同在金碧山水的图画里行进。同游的人是“开上人”“达上人”两个僧人和我的客人黎君,以及我的姓费的外甥和我的孙子吴坡。南边高崖下有十几处闪烁的渔船灯火向着西方前后相接,一个接一个地从我们身旁经过,仔细地看原来是渔民摇着小船在捕捞虾子。开上人指着高崖上一棵树对我们说:“这棵古老的樟树无疑有十几个人两臂合抱那么粗,树根被一块大石头围住,那石头一丈多见方。从岳阳城远远望着君山见到的一个树影突现的事物就是这棵樟树。”但是现在在月光中从船中仰望它,觉得它并不是特别的高大。我是初次知道这个情形。客人黎君说“苏轼泛舟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与我们今天泛舟游洞庭湖只差一天的时间啊。”我回过头对子孙吴坡说:“你看这月不也是在斗星和牛星之间吗?”于是我们一起朗诵了苏轼《赤璧赋》里的十几个句子。
后来再从香炉峡中出来,稍微偏北行进。刚开船时,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到这时风从背后斜吹。水面越加平静不起波浪,看到了水湾堤岸,想到这里可以暂时停泊。但是,船并未停泊,还是那么航行,经过观音泉口,来到响山之前一起谈起这个地道可以通往吴中的事,有人说:有神仙居住的黄金殿堂,应当在这个下面啊。夜色降临,月光映照,山和水都静寂无声,那情形仿佛可以访问传说中湘灵和洞庭君。
后来又从北进入后湖,不久又转向东面行进,水面映照出岸上的岳州城的灯火之光。云雾从船边出现、升腾,水上弥漫着迷蒙的云气。平视这些云气,变成了横长的形状,云气逐渐上腾,消散不见了。我的孙子吴坡说:“有一天晚上,从沙嘴这个地方可以看见后湖的云气从水面升起,白色的雾团有的像车轮,有的像巨大的水瓮,大约有十多块,就是这个地方。”然而这样,那么这里往下接近山中洞穴,不是应当贮云的山洞吗?山后没有人居住,在山间低洼平整的地方搭建的草棚,是岛上的人来这里躲避水患的。有几只客船停泊在这里,没有喧闹的人声。再转而向南行驶,出了沙嘴,穿过柳树林,便可看见老庙门。《岳州地方志》记载“君山周长七里有余”,根据我们乘坐的船缓缓地行进来测度,似乎不止七里长。
船只停好后,就让人拿出酒菜,用童子鸡搅和着苦瓜,这时候,月儿高挂在空中,风起浪兴,对着明月和风浪痛饮,大家喝酒都超过了自己的酒量。超上人遵守不吃荤的戒律,才稍微喝了一点点,吃了几片梨子,返回到庙里,拿来了准备的茗茶。半夜时分,离船上岸,辞别了超上人及黎君,我们四人顺着上路回家了。第二天记下了月夜游君山的经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皎夜光①
《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②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③。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④。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①此诗为诗人游宦京华,久寓客中所作。②玄鸟:燕子。③翮(hé):代指鸟的翅膀。④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悲秋起兴,从秋景写起,以时节变易引发对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感慨。
B.前八句描写秋景,中间四句直陈事实,后四句抒发内心感慨,三部分互不连属。
C.“昔我”八句由悲秋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慨叹,连用比喻,失意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D.“南箕”二句中“斗”与“牛”与《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一样,都是指天上的星宿。
16.本诗与《涉江采芙蓉》在情与景的处理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
16.同:两首诗都借景抒情。本诗触景伤怀、以自然之景为衬托,慨叹世态炎凉;《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等美好事物,以乐景衬哀情,表达思念之情。
异:①本诗还运用对比,通过描写月光、促织、白露、秋蝉等意象,以及叙述昔日同门友人的转变,表达对人情世态的哀怨和感慨;②《涉江采芙蓉》还运用象征,以芙蓉花象征爱情,传达出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B.“三部分互不连属”错,这首诗三部分看似不连属,实际上是似断而实连的。其联系各部分的筋脉,就是诗人的情感。诗中所出现的意象,既是客观景物的再现,又渗透着强烈的主体色彩,具有高度的张力和粘连性。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首先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
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本诗中“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等十二句,从目见、耳闻到怀想,通过自然之景的衬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世态炎凉的慨叹;
《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等美好欢乐的情景,以乐景衬哀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达了游子思妇的思念之情;
(2)其次分析其不同点。
两首诗在情与景的手法运用上存在差异,除了借景抒情,还运用了其他的表现手法。
本诗,“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等八句,写出诗人因为游宦京华、久寓客中深夜不眠,只见月光皎洁,静听蟋蟀的鸣叫。诗人游宦京华已几经寒暑,而今草露蝉鸣、又经一秋,勾起诗人无限惆怅和凄怆。草露蝉鸣、时节转换,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表达了诗人时光易逝的感慨。“昔我同门友”四句,写诗人相信“同门”好友将会提携自己一把,总有一天,他能与友人比翼齐飞。但事与愿违,昔日同门之友,而今已成陌路。他在平步青云之际,把诗人当作走路时的脚迹一样不屑一顾。这四句,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叙述昔日同门友人的转变,突出自身对人情世态的哀怨和感慨。
《涉江采芙蓉》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采用象征手法,以“芙蓉花”象征爱情。诗中描绘芙蓉花、兰泽、芳草等美好景象,画面绚丽灿烂,渲染欢乐的气氛,抒发了主人公愉快的心情。“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等六句,传达出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月光侧面烘托琵琶声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助人的反应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楚王昏聩、小人中伤、世俗同流合污的背景下,心中忧愁烦闷又失意,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离骚》中表明他这种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宫中、府中官员应该是一个整体,因此在赏罚的原则上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唯见江心秋月白 泣孤舟之嫠妇 (2)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___①___。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___②___。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___③___?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8.下列民俗俚语不能体现“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缩性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同道相合,同行相顾。
B.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C.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D.姑舅亲,是嫡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1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画波浪线处句子的作用和效果。
20.请在文章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完整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18.B
19.手法:比喻,作者把西洋社会格局比作捆柴,把中国社会格局比作一圈圈的波纹作用效果:体现了“差序格局”的特点即亲属关系社会网络不尽相同,中国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使说理具体形象、通俗易懂。
20.①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②而是权利问题;③伦是什么呢?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含义、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缩性是指“在家族中,以己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
A.体现“业缘”,能体现“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缩性。
B.指议论别人时总是吹毛求疵,说到自己时却样样都好。这是讲对人对己不同态度。而“差序格局”的伸缩性主要体现的是以“己”为中心的关系网络。
C.体现“友缘”,能体现“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缩性。
D.体现“血缘”,能体现“差序格局”所具有的伸缩性。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语句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修辞手法来看,“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把西洋格局比喻成“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把中国乡土社会格局比喻成“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差序格局与西洋格局的不同;
同时也通过“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差序格局的特点就是以“自己”为圈子中心,每个人的亲属关系都不尽相同的特点,十分通俗易懂。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后文“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可见,这一句要与“团体”和“资格”有关,即有资格就留在团体,资格取消就得离开团体,故可填写为“在团体里的有一定资格”。
②前文说“不是……的问题”,本句的句式是“而是……问题”,再结合后文“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可见,不是人情问题,而是“权利问题”。
③前句提到了一个概念“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即“人伦”,后文是“我的解释就是……”,显然是在解释什么是人伦,本空是个问句,可填写为“伦是什么呢”或“什么是伦”?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____①____,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
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_____②____。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_____③_ ,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21.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
B.我们也仿照八股文的笔法来一个“八股”,以毒攻毒,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A
22.①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
②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
③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A.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B.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
C.引号作用是表示讽刺。
D.引号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空后“即社会冲突中发生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中的“即”可知,此空是对后边四种权力的总括,结合空前“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可知,此空是说他把权力划分为了四种类型,从而可得出答案“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
②处,根据空后“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可知,此空是说明费孝通对乡土变迁也有考察,根据前句中“在……的同时”可得出此空可用“并没有忽视……”,从而可得出答案“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
③处,根据空前“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中的“不是……”可知,此空应用关联词“而是……”,根据空后“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可知,此空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计划社会生活,从而可得出答案“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传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散文透过对村庄事物的观察,展现了乡土世界中独异的精神地图。
材料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上述材料分别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学术著作,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文学,党的二十大报告。请据此围绕“乡土文化与乡村发展”主题写一篇发言稿,用于学校“时代青年讲坛”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该作文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则不同时代与“乡土”紧密相关的材料,材料一,借助整本书阅读单元的费孝通《乡土中国》提出中国人的民族性——安土重迁。可以说,这是从生存、生活角度阐述了中国人的乡土性。而材料二则借助对作家刘亮程散文的评价,引出了对于“乡土”更深层次的解读。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可能不再安土重迁。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自己的故乡,或者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精神原乡。无论走得多远,总有一些地方,在时光中原地踏步。而这也其实我们,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不论走得多快、走得多远,都要给心灵一个自由栖息的村庄,给肉身一个平静呼吸的地方。材料三则借助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一时事内容,引出“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如今,我们想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然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材料就对于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给出了可行性的方案指导。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乡土文化不仅包括中国广大农民,或者说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包括无数精神文化遗产。正是这些,使得中国广大土地具有非同一般的凝聚力,也给我们的乡村振兴、民族复兴发展提供了无比宝贵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所以,对于试题给出的“乡土文化与乡村发展”这一主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写作时,可以先借助对材料一、二理解,阐述“乡土文化”的内涵,在这里要注意深入理解并阐述“土”与人的关系,以及“乡土”在我们文化里的重要地位,从而点明“乡土文化”对中华民族绵延存续的重要意义。然后,则应结合自己时代少年的身份,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乡土文化”,以及利用好“乡土文化”来促进“乡村振兴”。比如,若将自我与乡土结合,可说乡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色,是我们的根;而在新时期,我们要守住我们的乡土,必须解开束缚,维新立命,处理好乡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时也要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来服务乡土,帮助乡村振兴等。写作时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