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第1页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第2页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共9页。
    A.高原鼠兔的净次级生产量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
    B.高原鼠兔及其他食草动物的种间竞争加剧,抑制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C.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青藏高原分解者较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D.高原鼠兔能灵敏地听到鹰的声音,及时躲避到洞穴中,体现了物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2024浙江北斗新盟联考)南非葵(一种多年生半灌木植物)入侵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用本地物种对南非葵进行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方法。为了筛选目标植物,科研人员选择本地物种南酸枣(落叶乔木)、假地豆(小灌木)和狗尾草(禾本植物)进行了相关研究。下表为南非葵单种和混种时的株高、生物量。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非葵属于生产者,其同化的能量除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外,还有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南非葵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C.南非葵的引入导致某些植物种群消失,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下降
    D.根据实验结果,优先选择南酸枣作为目标植物
    3.(2024浙江温州一模)温州市三垟湿地曾因过度开垦、养殖而基本丧失原有功能。近年来,市政府致力于修复该湿地生态系统,打造“桔浦芳洲、白鹭野鸭、菱角莲藕、河网人家”的生态公园。回答下列问题。
    (1)三垟湿地中有较大面积的瓯柑种植园,瓯柑种植过程中施用的 等进入水体,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种植菱角(一种浮水草本植物)可修复水体,但需合理控制 ,否则易造成水体缺氧。
    (2)三垟湿地水体中的福寿螺入侵现象严重。福寿螺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几乎所有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水鸟等生物因福寿螺的卵块呈鲜艳的粉红色而不敢取食,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会影响种群繁衍。下列哪些因素可能与福寿螺成为入侵种有关? (A.自然增长率高 B.天敌少 C.与其他生物的生态位不重叠 D.卵的孵化受气候因素制约程度小)。为防治福寿螺且避免产生新的污染,请提出一项具体措施: 。
    (3)三垟湿地水生生态系统包含的食物链类型有 ;修复后的三垟湿地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4.(2024浙江强基联盟联考)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 d:1~5 d,无人工光照;6~10 d,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 d,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作为 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2)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 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 两个维度都发生改变。
    (3)研究节肢动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 (答出2点即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 。
    (4)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了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 d相比, 。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 d研究,没有必要收集11~15 d的数据。相比于10 d方案,15 d方案优点是 。
    5.(2023浙江稽阳联考)桑基鱼塘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一种桑、蚕、鱼三者间紧密联系的湿地系统,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田,形成良性循环,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系统在整体上构成的生命系统层次称为 ,从功能上分析,这种设计有利于 (答出两点即可)。该系统是根据地形起伏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结构。
    (2)为确定该池塘某种鱼类产量,需要对该种鱼类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一般采用的方法为 。该池塘中养殖的鱼远远超过该鱼塘生产者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则流入该鱼塘的总能量为人工投喂饲料中的能量、 。
    (3)该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水土保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该系统逐渐废弃荒芜、杂草丛生,演替成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顶极群落,属于 演替。
    (4)下图是该系统中几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同化的能量为1.7×108 kJ,D同化的能量为1.8×108 kJ,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第二个营养级与第三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A同化的能量为 kJ。
    (5)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来讲,我们可以通过 (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来提高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能力。
    6.(202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第二次联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华南梅花鹿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区域内还分布有黑麂和小麂等鹿科动物。植被类型多样,高海拔地区以针阔混交林为主,针叶林为辅,低海拔地区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回答下列问题。
    (1)清凉峰保护区华南梅花鹿是我国陆地上分布最东、最南的野生种群,是国家极为珍贵的 多样性宝库。其数量由保护区建立前的80头左右增加为约300头,说明 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非常有效的措施。若要预测若干年后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调查该种群的 。
    (2)黑麂和小麂同为麂属,亲缘关系相近,都喜食蔷薇科、百合科和杜鹃花科等灌丛植物,黑麂在春、夏、秋三季主要偏好针阔混交林,冬季选择落叶阔叶林;小麂则全年偏好落叶阔叶林,说明同一区域分布的两者可通过 等生态位分化方式实现共存。落叶阔叶林群落中乔木冬天完全落叶,春季萌发新叶,夏季形成郁闭林冠,秋季叶片枯黄,该现象说明 可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形成群落的时间结构。
    (3)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可在 两个层次上进行,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下图为清凉峰涉及华南梅花鹿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代表相应环节的能量。华南梅花鹿的同化量为 (用字母表示),“未利用d”中的能量包括下列哪几项 ?
    A.流向分解者
    B.未被利用
    C.流向其他植食动物
    D.华南梅花鹿呼吸消耗
    7.(2023浙江金华十校模拟)滨海湿地是上海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上海大约58%的滨海湿地被破坏,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大幅度入侵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原来的海三棱薰草等土著物种死亡甚至部分消失,导致了 (填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下降。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其原因是 。
    (2)全球变暖是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减少的另一原因,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 和增加 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3)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 为指标。与调查鸟类相比,调查大型底栖生物的优点是 。
    (4)在修复滨海湿地时,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原因是 。引入的两栖动物、鱼类和水鸟,可通过提高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滨海湿地的 。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 (答出1点即可)。
    (5)修复后的滨海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 。
    答案:
    1.B 高原鼠兔的净次级生产量是鼠兔同化的有机物中去除呼吸作用消耗的那一部分,即指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A项正确;生态位的分化是自然条件下种间竞争的结果,高原鼠兔及其他食草动物的种间竞争加剧,促进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项错误;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青藏高原分解者较少,温度较低,有机物分解较少,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C项正确;物理信息包括声音、光、颜色等,高原鼠兔能灵敏地听到鹰的声音,及时躲避到洞穴中,体现了物理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D项正确。
    2.C 南非葵属于生产者,其同化的能量除释放到非生物环境外,还有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A项错误;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南非葵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往复循环,B项错误;南非葵的引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某些植物种群消失,则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下降,C项正确;优先选择假地豆作为替代植物,依据是南非葵与假地豆混种时,南非葵的生物量和株高显著下降,说明假地豆能有效抑制南非葵的生长,D项错误。
    3.答案 (1)氮肥、磷肥 种群密度 (2)分解者和消费者 信息传递 ABD 利用福寿螺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间接使用
    解析 (1)瓯柑种植过程中施用的农药和化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元素,进入水体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种植菱角时需要合理控制种群密度,否则大量的菱角会消耗水中的氧气,易造成水体缺氧。
    (2)福寿螺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几乎所有水生植物,所以福寿螺既属于分解者又属于消费者;水鸟等生物因福寿螺的卵块呈鲜艳的粉红色而不敢取食,这一过程中福寿螺与鸟类之间进行了物理信息传递,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会影响种群繁衍;福寿螺成为入侵种的原因可能有:繁殖速度快,自然增长率高;该生态系统中缺少福寿螺的天敌;福寿螺卵的孵化受气候因素制约程度小。根据以上原因,为防治福寿螺且避免产生新的污染,可以在该生态系统中多养鸭子来捕食福寿螺,利用福寿螺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依据题意,三垟湿地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可以取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和几乎所有水生植物,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类型有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修复后的三垟湿地具有调蓄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4.答案 (1)物理信息 (2)种间竞争 垂直和水平 (3)栖息场所、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减少竞争 (4)6~10 d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显著增加,植食动物平均捕获量明显减少 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此外还可排除人工光照以外的无关变量的影响,用于分析人工光照会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是否可逆
    解析 (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都是物理信息,该研究中,人工光照作为物理信息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2)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会导致不同生物之间争夺资源的种间竞争加剧;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个方面。
    (3)研究节肢动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栖息场所、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方面;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这样有利于各种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这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4)由题意可知,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据图分析可知,与1~5、11~15 d相比,6~10 d的肉食动物和腐食动物的平均捕获量显著增加,植食动物平均捕获量明显减少,据此可推知,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据题可知,11~15 d,无人工光照,设置该组实验的目的是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此外还可排除人工光照以外的无关变量的影响,用于分析人工光照是否会对节肢动物群落产生不可逆影响,即去除光照后形成前后对照,观察节肢动物群落的情况。
    5.答案 (1)生态系统 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能量利用率 水平 (2)标志重捕法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蚕粪中的能量 (3)间接使用 次生 (4)6.0×107 (5)增加生物多样性;适当加大对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调整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
    解析 (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此系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能量利用率;该系统是根据地形起伏和不同生物种群自身特点建立起来的,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根据题意可知,流入该鱼塘的总能量包括人工投喂饲料中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蚕粪中的能量。
    (3)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C同化的能量为7.5×109×10%-1.7×108-1.8×108=4.0×108(kJ),A同化的能量为4.0×108×15%=6.0×107(kJ)。
    (5)提高生态系统保持稳态的能力的方法有:增加生物多样性;适当加大对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调整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等。
    6.答案 (1)基因(遗传)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年龄结构 (2)划分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 群落的外貌/群落的外貌和组成 (3)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e/c-d/a-b-d ABC
    解析 (1)清凉峰保护区中所有的华南梅花鹿,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建立清凉峰保护区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最有效的措施;年龄结构能预测若干年后种群数量的变化。
    (2)黑麂和小麂两个种群若要实现在同一区域共存,需要划分活动范围、错开活动时间等;群落的外貌(群落的外貌和组成)可随季节、时间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群落的时间结构。
    (3)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等特点,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时,可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题图,总初级生产量a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净初级生产量c是生产者去除呼吸作用消耗剩余的能量,未利用d是指未被华南梅花鹿同化的量,包括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和流向其他植食动物,华南梅花鹿的同化量可用e表示,也可用c-d以及a-b-d表示。
    7.答案 (1)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2)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的吸收
    (3)种群密度 大型底栖生物的活动范围较小,无迁入和迁出
    (4)挺水植物可以和藻类竞争阳光、N、P等资源 抵抗力稳定性
    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
    (5)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
    解析 (1)物种的消亡可导致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下降;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
    (2)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是重要举措。
    (3)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种群密度为指标;大型底栖生物的活动范围较小,迁入和迁出不明显,适合用于调查。
    (4)挺水植物可与藻类竞争阳光、N、P等资源,故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考虑引进生物与当地生物之间的关系,不能造成生态入侵。
    (5)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和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处理
    方式
    南非
    葵单种
    南非葵与
    南酸枣混种
    南非葵与
    假地豆混种
    南非葵与
    狗尾草混种
    生物量/(g·m-2)
    42
    60
    8
    18
    株高/cm
    82
    70
    42
    58

    相关试卷

    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3孟德尔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3孟德尔定律的综合应用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蜜蜂是营社会生活的昆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 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 作业含答案,共2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