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51088/0-17203654784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51088/0-17203654785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51088/0-17203654785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中国天宫空间站的太阳翼伸展机构的部件由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组成可表示为SiC/Al)制成,该材料不具有的性质是( )
A.耐高温B.密度大C.耐腐蚀D.抗磨损
2.反应可制备超细氧化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Cr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B.为极性分子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的空间结构为平面正三角形
3.实验室利用和制备晶体。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
B.用装置乙制备
C.用装置丙制备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晶体
4.氨硼烷()、钛铁合金(Ti-Fe)、甲醇()均是应用潜力较大的储氢载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电负性:
C.甲醇分子中键角:
D.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
5.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电子式为
B.100℃时,纯水的
C.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0℃、101kPa时,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d(液态)>d(固态)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室温下和浓盐酸反应制取
C.室温下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生成
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氧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广泛。性质活泼,遇活泼金属可以形成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超氧化物是强氧化剂,与剧烈反应放出。加热或重金属氧化物可得到。工业上采用电解KHSO4溶液制备,阴极生成H2,阳极生成过二硫酸根离子(),再与水反应得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和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均为
C.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D.晶体中存在与、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8.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加热分解制:
B.电解溶液制的阳极反应:
C.电解溶液制的阴极反应:
D.超氧化钾()与水反应:
9.下列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或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漂白剂
B.MgO难溶于水,可用作耐火材料
C.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热稳定性强
D.分子中存在过氧键,具有氧化性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1.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一种单质是目前已知的自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Y是金属元素,其基态原子s能级上的电子数和p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Y、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B.Y和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
D.X元素形成的单质均为分子晶体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13.由废钯催化剂(主要含Pd,还有少量、等杂质)提取Pd的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步骤中生成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出过程中双氧水作还原剂
B.浸渣的主要成分为
C.氨化过程含Pd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金属Pd的晶胞如题图所示,晶胞中含有14个钯原子
二、填空题
14.电石(主要成分,还含有等杂质)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工业上的主要用途是生产乙炔气。
(1)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晶体的晶胞结构如题图所示,由于哑铃型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晶体中一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2)电石溶于水产生两种杂质气体和。
①热稳定性: ______________ (填“>”或“”或“d(固态)>d(液态),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故室温下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A正确;
B.室温下的氧化性较弱,故和浓盐酸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制取,B错误;
C.室温下Al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而得不到,反应原理为:,C错误;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反应生成,在加热情况下才生成,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解析: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而、是由不同核素组成的同一种物质,不互称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中心原子O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中心原子O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即二者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均为,B正确;
C.分子中含有O-O键为非极性键,O-H键为极性共价键,C错误;
D.晶体中存在和,故不存在与、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B
解析:A.原反应方程式质量不守恒,加热分解制:,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阳极生成过二硫酸根离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电解溶液制的阳极反应:,B正确;
C.电离出、和溶液显酸性,电解溶液制的阴极反应为:,C错误;
D.为氧化物,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故超氧化钾()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 D
解析:A.漂白是化合作用漂白,与具有还原性无因果关系,A不合题意;
B.MgO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与其难溶于水无因果关系,B不合题意;
C.氢键不是化学键,只能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即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与的热稳定性无因果关系,C不合题意;
D.分子中存在过氧键,过氧键得电子能力强,故具有氧化性,二者有因果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答案:D
解析:A.氨气和氧气在加热催化剂条件下能够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不能和水反应,A错误;
B.二氧化硫不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B错误;
C.次氯酸在光照下会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不能生成氯气,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C错误;
D.电解氯化钠溶液会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氮反应会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D正确;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A. C与化合比与化合难,因此Cl的非金属性强于C,因此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C的强,即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故A正确;
B. Y和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数分别为2、3,故B错误;
C. G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ⅣA族,故C错误;
D. X元素形成的单质等为分子晶体,而金刚石为共价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12.答案:C
解析:A.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可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观察到气泡冒出,不能说明能否催化分解,A不合题意;
B.亚硫酸钡、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由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证明溶液是否变质,B不合题意;
C.向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沉淀溶解,此时生成,再加入8mL95%乙醇,析出晶体,过滤可分离出晶体,C符合题意;
D.实验室制备是向25mL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5~6滴,并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时,铁离子水解生成Fe(OH)3胶体,而不能加入NaOH溶液否则产生沉淀,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解析:A.浸出过程中Pd被双氧水氧化生成配合物,则双氧水作氧化剂,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浸渣的主要成分为,故B错误;
C.“浸出”步骤中生成配合物,则氨化过程含Pd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该晶胞中含有个Pd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1);4
(2);或;CaO和MgO均为离子晶体,且半径比的大, CaO的晶格能比MgO的小
解析:(1)
为离子化合物即由Ca2+和构成的,与互为等电子体,故电子式为:,晶体的晶胞结构如题图所示,由于哑铃型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晶体中一个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的数目为4,即以体心上的为例,其前后左右的4个,故答案为:;4;
(2)①已知非金属的非金属性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一致,由于P的非金属性强于As,故热稳定性:,故答案为:;
②已知晶体中每个Si与周围4个O形成Si-O键,而每个O与周围的2个Si形成Si-O键,故1ml晶体中含有Si-O共价键的数目为或,故答案为:或;
③已知CaO和MgO均为离子晶体,且半径比的大, CaO的晶格能比MgO的小,导致CaO晶体的熔点比MgO晶体低,故答案为:CaO和MgO均为离子晶体,且半径比的大, CaO的晶格能比MgO的小。
15.答案:(1)
(2)1∶1
(3);由无色变红;
(4)
(5)随pH降低,发生反应:,使 浓度降低
解析:(1)在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生成稳定的配合物H[]:;
(2)与的结构相似,的结构S=C=S,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1,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1;
(3)①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由无色变红,半分钟内不褪色;②n()=,则n(CuSCN)= ,CuSCN的纯度=;
(4)结构中存在两种不同环境的S原子,不存在S=S键和O-O键。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5)、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随pH降低,发生反应:,使 浓度降低,CuSCN的纯度及产率均降低;
16.答案:(1)防止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而损失
(2)
(3);B;会吸收空气中的将氧化为硫酸根,被消耗了
(4)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条件下趁热过滤
解析:(1)向溶液中加入的硫酸工业尾气吸收液不宜过多的原因是:尾气吸收液含,溶液可与反应将其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而损失,所以加入的尾气吸收液不宜过多。
(2)原溶液中有,加入,可析出沉淀,结晶析出后,母液中还有。“结晶”后的母液中含有的主要溶质为。故答案为:;
(3)①“转化”时需将制成浆料,与、反应。据转化过程中的箭头指向,可确定反应生成物为和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转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A.将浆料和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故不符;
B.将缓慢加入到浆料和的混合物中,转化后生成和,故符合;
故答案为:B;
③反应时间过长浓度减小的原因是反应时间过长,会吸收空气中的将氧化为硫酸根,被消耗了。
故答案为:会吸收空气中的将氧化为硫酸根,被消耗了;
(4)由溶液制备无水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条件下趁热过滤,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故答案为:边搅拌边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量溶液pH,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34℃条件下趁热过滤。
17.答案:(1)
(2)防止过量的NaClO氧化水合肼
(3)促进肼的生成,且丙酮循环使用
(4)0.5ml
(5)pH值较大时,水合肼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Cu产率下降
(6);发生反应,反应,氨氮去除率迅速下降,余磷量快速升高
解析:(1)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水合肼,同时生成NaCl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水合肼有毒且不稳定,具有强还原性和强碱性,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水合肼,为防止过量的NaClO氧化水合肼,不能反向滴加;
(3)加入丙酮的优点是常温常压即可形成丙酮连氮,将丙酮连氮蒸出,促进肼的生成,且丙酮循环使用;
(4)水合肼直接将溶液中的还原成纳米铜粉,同时产生一种无毒气体N2,,生成1ml纳米铜粉,消耗水合肼的物质的量为0.5ml;
(5)pH值较大时,水合肼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Cu产率下降;
(6)①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当时,发生反应,反应,氨氮去除率迅速下降,余磷量快速升高。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能否催化双氧水分解
向2mL5%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B
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现象
C
制备晶体
向2mL5%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沉淀溶解,再加入8mL95%乙醇溶液,过滤
D
制备胶体
向50mL1.0ml/LNaOH溶液中加入5~6滴饱和溶液,加热煮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州市2023-2024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