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调整种植模式主要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份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M生猪养殖企业推行养殖进楼房的立体化养殖模式,由原先的单层养殖向多层养殖转变。其生产过程全程智能化,同时配套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使生猪养殖生态化。完成下面小题。
1. M集团实施生猪养殖立体化模式主要是为了( )
A. 节约土地B. 降低能耗C. 减轻污染D. 提高产量
2. 影响该生猪养殖园区运行的主导因素是( )
①劳动力②政策③资金④技术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1979~2019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年份是( )
A. 1979B. 1989C. 2009D. 2019
4. 促进东北地区图示阶段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社会经济发展B. 自然增长率提高C. 外迁人口数量增多D.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近几年,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山东省滕州市将春、秋二季马铃薯种植模式调整为“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并在种植期间采用大棚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下图示意该市农作物时间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调整种植模式主要为了( )
A. 提高土壤肥力B. 丰富作物品种
C. 合理安排农事D. 促进土地增收
6. 由该地马铃薯种植的农事安排,可推知马铃薯的习性喜( )
A. 凉爽干燥B. 凉爽湿润C. 高温干燥D. 高温湿润
沙漠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地貌,它是由正常河床逐渐发育而成,其多见于沙漠地区的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河床沉积物主要为砾石和胶结物,河床周围包围着砂质、黏土质物。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典型形成机制。完成下面小题。
7. 导致沙漠倒置河床地貌高出周边地表的主要因素是( )
A. 沉积物硬度B. 区域降水C. 生物分布D. 沙丘地形
8. 形成沙漠倒置河床的主要地质作用依次是( )
A. 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 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D. 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港口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受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图中阶段I、阶段Ⅱ为我国某沿海城市港口演变的先、后两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城港口演变从阶段I到阶段Ⅱ,城区( )
A. 内河运输功能丧失B. 与海岸线联系减少
C. 土地价格大幅上涨D. 港区面积大幅减少
10. 促使该城市港口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调整②航运技术发展③运输需求增加④海运成本上升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行政区域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10.19万人,境内地势呈阶梯状,海拔从2354.1m到76.4m,起伏巨大。河口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老街市从越南进口稀缺资源,并围绕进口稀缺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加工产业链,所产产品供应全国。完成下面小题。
11. 河口县人口少且居住分散,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B. 产业布局C. 地形地势D. 发展历史
12. 河口县布局稀缺资源加工产业链,可以使河口( )
①加强生产要素集聚②生态环境压力减轻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产业结构趋于单一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海洋牧场是一种人工渔场,人工鱼礁的投放有利于改善海洋鱼类的生存环境,被称为大海守护者。下图为大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范围和海底人工鱼礁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人工鱼礁建设利用的是海洋( )
A 矿产资源B. 空间资源C. 生物资源D. 气候资源
14. 大连在图示区域建设人工鱼礁的有利条件是( )
A. 岛屿众多B. 海水温度高C. 人类活动少D. 海面风浪小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河下游,自2000年起,我国实施由大西海子水库及车尔臣河向台特玛湖输水,修复下游生态系统。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塔里木河主要的径流补给是( )
A. 地下水B. 积雪融水C. 冰雪融水D. 大气降水
16. 向台特玛湖输水可以促使塔里木河流域( )
A. 水资源总量增加湖B. 水循环过程加强C. 盐碱地面积减少D. 水土流失减轻
热融湖是冻土区冻土融化后土层凹陷积水形成的湖泊。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某区域热融湖的湖泊数量和湖泊面积的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地区的热融湖分布最可能位于( )
A. 森林带B. 冰川带C. 荒漠带D. 草甸带
18. 有利于该地区热融湖个体面积逐渐变大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开阔B. 地表植被茂密C. 大风天气多发D. 湖泊分布稀疏
2023年12月12日,我国成都(30°N,104°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日当地日出地方时为( )
A. 6:58B. 7:02C. 7:06D. 7:10
20. 该日后未来10天( )
A. 教学楼影子将遮挡花坛B. 教学楼日照时间将变长
C 日落时刻α角将会逐渐变小D. 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将变长
“六次产业”是指从一二三产业的简单相加过渡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深度合作,它是世界某国推进农业农村振兴的成功举措,下图为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推进农村“六次产业”化的成功之处在于( )
A. 注重农业资源综合利用B.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
C. 注重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D. 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特色
22. 我国下列发展类型,与“六次产业”化发展相一致的有( )
①观光农业②乡村民宿经济③精准农业④农田大户经营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下图示意北京市延庆、朝阳、平谷三个气象站(图1)记录某月某时段的气温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23. 期间,北京市的主导风向为( )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24. 各站点18时至次日2时期间都会出现一个增温时段,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空气强烈下沉运动B. 云层厚增强大气逆辐射
C. 突发地震热能释放D. 城市夜间供暖排热增加
25. 平谷站附近24时后道路安全需注意防范( )
A. 浓雾天气B. 泥石流C. 路面湿滑D. 暴雨倾盆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国大陆机械、电子、新能源、化工和汽车等外迁企业开发为主体的中国境外产业园区是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东南亚除经济发达的新加坡外,是境外产业园区较为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是东南亚中国境外制造业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图,图2为东南亚地区中国境外制造业产业园(单位:个)投资来源地省份统计图。
(1)投资东南亚中国境外制造产业园的省份主要来自我国四大地区的____,说出相比其他地区省份它们的投资优势____。
(2)从交通角度,说明中国境外制造业产业园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的主要原因。
(3)分析目前中国企业未在新加坡设立境外产业园的原因。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国有“河塘之国”之称,其80%以上的领土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10%,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和渔业。
材料二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等河流域、孟加拉国位置图,图2为所在区四城市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比较①~④四城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2)孟加拉国农业易遭受的最频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简析原因____。
(3)图中恒河流量虽然大,但水运价值却不高。说明原因____。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流域地区,它拥有占西藏地区60%以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是西藏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河谷夜雨率达80%以上,专家认为这非常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材料二下图为“一江两河”区域等高线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区三地市相关数据统计表(总人口和粮食产量为2021年数据)。
(1)从热力环流角度,简析“一江两河”河谷地区夜雨形成的有利条件。
(2)专家认为高夜雨率利于粮食增产,说明理由。
(3)与日喀则和山南两市相比,拉萨市粮食产量较低的原因。
(4)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一江两河”三地市中最有粮食增产潜力的地市。项目
总人口(万人)
辖区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辖区耕地面积(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万吨)
拉萨市
87.1
3.2
5.5
15.8
日喀则市
80.1
17.9
7.95
44.1
山南市
35.5
7.9
6.46
16.8
2023学年第二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二地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份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近年来,M生猪养殖企业推行养殖进楼房的立体化养殖模式,由原先的单层养殖向多层养殖转变。其生产过程全程智能化,同时配套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使生猪养殖生态化。完成下面小题。
1. M集团实施生猪养殖立体化模式主要是为了( )
A. 节约土地B. 降低能耗C. 减轻污染D. 提高产量
2. 影响该生猪养殖园区运行的主导因素是( )
①劳动力②政策③资金④技术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M生猪养殖企业推行养殖进楼房的立体化养殖模式,由原先的单层养殖向多层养殖转变,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A正确;由于楼层增加,能耗增多,B错误;污染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对产量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由材料“其生产过程全程智能化,同时配套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使生猪养殖生态化”可知,影响其生产运行主导因素是技术和资金,投资资金多,技术水平高,③④正确,与劳动力和政策关系小,①②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立体养殖是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看做多种传统养殖模式的一种高效结合,它充分利用环境的各部分的不同属性和所涉及农作物及养殖物生存所需要的特定环境,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利用了环境的各个不同的部分,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发挥最大效益。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1979~2019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3.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年份是( )
A. 1979B. 1989C. 2009D. 2019
4. 促进东北地区图示阶段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社会经济发展B. 自然增长率提高C. 外迁人口数量增多D.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答案】3. D 4. A
【解析】
【3题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的吸引力增强,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在1979年至2019年期间,经济持续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就业机会、公共服务等不断完善,吸引更多人口流入城市。2019年相对于之前的年份,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城市人口比重更大,所以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年份是2019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流动和聚集,从而改变人口结构,A正确。自然增长率主要影响的是人口的总量变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外迁人口数量增多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但这是结果而不是动力,外迁人口增多往往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C错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可能会影响就业结构,但不是促进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包括多个产业的协同变化,单一产业比重的下降不能全面解释人口结构的变化,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的概念: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市化过快容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大型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可以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可以严格控制环境污染,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但不应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
近几年,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山东省滕州市将春、秋二季马铃薯种植模式调整为“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并在种植期间采用大棚地膜覆盖保温保湿。下图示意该市农作物时间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5. 调整种植模式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土壤肥力B. 丰富作物品种
C 合理安排农事D. 促进土地增收
6. 由该地马铃薯种植的农事安排,可推知马铃薯的习性喜( )
A 凉爽干燥B. 凉爽湿润C. 高温干燥D. 高温湿润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春、秋二季马铃薯种植模式调整为“春马铃薯—夏玉米—秋马铃薯”,主要目的是通过增加种植茬数和不同作物的组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时间,从而促进土地增收,D正确。调整种植模式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相对较小,且提高土壤肥力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土壤改良等措施效果更好,A错误。丰富作物品种不是这种调整的主要目的,重点在于提高土地的产出和经济效益,B错误。合理安排农事是实现促进土地增收的方式之一,而非目的,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该地在春、秋种植马铃薯,且种植期间采用大棚地膜覆盖保温保湿。春季和秋季气温相对较为凉爽,而保温保湿的措施表明马铃薯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即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B正确。“凉爽干燥”与保温保湿的措施不符,A错误。“高温干燥”不符合春季和秋季的气候特点以及保温保湿的种植方式,C错误。“高温湿润”不符合春、秋季节的温度状况,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沙漠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地貌,它是由正常河床逐渐发育而成,其多见于沙漠地区的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河床沉积物主要为砾石和胶结物,河床周围包围着砂质、黏土质物。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典型形成机制。完成下面小题。
7. 导致沙漠倒置河床地貌高出周边地表的主要因素是( )
A. 沉积物硬度B. 区域降水C. 生物分布D. 沙丘地形
8. 形成沙漠倒置河床的主要地质作用依次是( )
A. 风力沉积、流水侵蚀B. 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C. 风力沉积、风力侵蚀D. 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沙漠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地貌,由于早期山前冲积扇形成过程中,砾石与胶结物联合在一起,不容易被侵蚀,而河床周围包围着砂质、黏土质物易被侵蚀,故使河床高出两侧,形成沙漠倒置河床,A正确;区域降水少,B错误,与生物分布和沙丘地形无关,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沙漠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地貌,由于早期山前冲积扇形成过程中,砾石与胶结物联合在一起,形成河床的沉积物,后期,河床两侧的砂质、黏土质物被风力侵蚀,逐渐降低,河床高出两侧,故其先后顺序是流水沉积-风力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沙漠倒置河床,是指在沙漠地区,由于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使得原来的河流地貌发生倒置,即原来的河床被抬升,形成了高于周围地面的地貌。这种地貌在风力作用下,沙子会被吹走,暴露出河床底部的岩石或沙砾,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沙漠景观。
港口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受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图中阶段I、阶段Ⅱ为我国某沿海城市港口演变的先、后两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该城港口演变从阶段I到阶段Ⅱ,城区( )
A. 内河运输功能丧失B. 与海岸线联系减少
C. 土地价格大幅上涨D. 港区面积大幅减少
10. 促使该城市港口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调整②航运技术发展③运输需求增加④海运成本上升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对比阶段I和阶段II可以明显看出,阶段II的港区面积相较于阶段I大幅减少,城区面积扩大,D正确。从阶段I到阶段II,虽然港区面积减少,但内河运输功能没有完全丧失,A错误。阶段II中港口向海岸线延伸,城区与海岸线的联系实际上是加强了,而不是减少,B错误。虽然城市发展可能导致土地价格上涨,但仅从港口的演变难以直接得出土地价格大幅上涨的结论,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影响货物的种类和运输需求,但不是港口演变的直接主要原因,①错误。随着航运技术的进步,船只的规模和运输能力提升,对港口的水深、码头设施等要求提高,促使港口向更适合大型船只停靠和装卸的区域发展,②正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原有港口规模和布局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进行调整,③正确。海运成本上升会抑制海运的发展,不利于港口的演变和调整,④错误。故选C。
【点睛】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地形因素的保证。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隔红河与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行政区域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10.19万人,境内地势呈阶梯状,海拔从2354.1m到76.4m,起伏巨大。河口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老街市从越南进口稀缺资源,并围绕进口稀缺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加工产业链,所产产品供应全国。完成下面小题。
11. 河口县人口少且居住分散,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理位置B. 产业布局C. 地形地势D. 发展历史
12. 河口县布局稀缺资源加工产业链,可以使河口( )
①加强生产要素集聚②生态环境压力减轻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④产业结构趋于单一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河口县境内地势呈阶梯状,海拔起伏巨大,这种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得可用于大规模聚居和农业生产的土地有限,不利于人口的集中居住和大规模发展,从而导致人口少且居住分散,所以地形地势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地理位置、产业布局和发展历史影响较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布局稀缺资源加工产业链能够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河口县集聚,因为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各类生产要素的支持和配合,从而促进产业的壮大和优化,①正确;一般来说,发展工业加工产业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而不是减轻生态环境压力,②错误;通过发展加工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③正确;布局稀缺资源加工产业链通常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升级,而不是趋于单一,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以及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海洋牧场是一种人工渔场,人工鱼礁的投放有利于改善海洋鱼类的生存环境,被称为大海守护者。下图为大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范围和海底人工鱼礁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人工鱼礁建设利用的是海洋( )
A. 矿产资源B. 空间资源C. 生物资源D. 气候资源
14. 大连在图示区域建设人工鱼礁的有利条件是( )
A. 岛屿众多B. 海水温度高C. 人类活动少D. 海面风浪小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海洋空间资源是指可供利用的海洋区域,包括海域、海底等。人工鱼礁的投放占据了一定的海洋空间,通过改变空间结构,增加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活动范围,从而改善鱼类生存环境,因此是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B正确。人工鱼礁的建设并非直接利用这些矿产,A错误。生物资源一般指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如鱼类、贝类、藻类等本身。人工鱼礁不是直接利用生物资源,而是通过改善空间环境来促进生物资源的增长和繁衍,C错误。气候资源主要指海洋中的光照、温度、降水、风等因素。人工鱼礁的主要作用并非直接与这些气候因素相关,而是侧重于创造适宜的生存空间,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岛屿众多,岛屿周围的海域水流复杂,生态环境多样,适合投放人工鱼礁,为鱼类提供更多的栖息和觅食场所,A正确。海水温度高并非是大连建设人工鱼礁的主要有利条件,海水温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在该区域不一定具有明显的优势,B错误。人类活动少通常不是建设人工鱼礁的关键有利条件,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来控制,C错误。风浪大小与季节、天气等多种因素相关,且不是决定建设人工鱼礁的核心因素,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洋牧场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热量、光照、营养物质、水域面积、水质等。
台特玛湖位于塔里木河下游,自2000年起,我国实施由大西海子水库及车尔臣河向台特玛湖输水,修复下游生态系统。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塔里木河主要的径流补给是( )
A. 地下水B. 积雪融水C. 冰雪融水D. 大气降水
16. 向台特玛湖输水可以促使塔里木河流域( )
A. 水资源总量增加湖B. 水循环过程加强C. 盐碱地面积减少D. 水土流失减轻
【答案】15. C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图示区域位于塔里木河位于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河水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大西海子水库及车尔臣河都是塔里木河的组成部分,水资源总量没有增加,A错误;加快了地表径流的流动,加速水循环,B正确;由于灌溉水源增加,可能导致盐碱化加重,C错误;水土流失变化不大,D错误;故选B。
【点睛】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其主要水源)的尾闾湖泊,此湖泊一度干涸,现已重新出现。干涸后的台特玛湖,湖心很快被沙漠所掩埋,成为一块平地,原先生长在湖区的植被日益枯死。台特玛湖蜕变为一个巨大的盐壳,只剩下残存的红柳、胡杨根系固定的一个个沙土包。
热融湖是冻土区冻土融化后土层凹陷积水形成的湖泊。下图是我国青藏高原某区域热融湖的湖泊数量和湖泊面积的变化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地区的热融湖分布最可能位于( )
A. 森林带B. 冰川带C. 荒漠带D. 草甸带
18. 有利于该地区热融湖个体面积逐渐变大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开阔B. 地表植被茂密C. 大风天气多发D. 湖泊分布稀疏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热融湖是冻土区冻土融化后土层凹陷积水形成的湖泊,因此热融湖主要分布在冻土区。森林带热量条件好,基本无冻土分布,A错误;冰川带温度低,冻土终年不化,不利于热融湖的形成,C错误;荒漠带土壤水分含量少,不利于冻土形成,C错误;草甸带海拔高,多季节性冻土,利于热融湖的形成,D正确。故选D。
【18题详解】
相对地势起伏大的地区而言,地势平坦开阔,随着湖泊水量增多,湖泊面积增大的较明显,A正确;湖泊分布密集,随着热融湖扩大,不同湖泊会彼此连接,有利于热融湖个体面积变大,D错误;热融湖是冻土区冻土融化后土层凹陷积水形成的湖泊,其面积变化与植被是否茂密、大风天气多发等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A。
【点睛】热融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坍陷、热融洼地等,是由地下冰融化而造成的地面下沉和滑塌。如果洼地集水成湖,称热喀斯特湖,也称热融湖。
2023年12月12日,我国成都(30°N,104°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太阳方位观测活动。下图为“该小组绘制的当日日落时太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日当地日出地方时为( )
A. 6:58B. 7:02C. 7:06D. 7:10
20. 该日后未来10天( )
A. 教学楼影子将遮挡花坛B. 教学楼日照时间将变长
C. 日落时刻α角将会逐渐变小D. 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将变长
【答案】19. C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当地日落的北京时间是17:58,成都的经度是104°E,与北京时间(120°E)的经度相差16度,相差64分钟,故可推出当地的日落地方时是16:54;故日出时间为7:06,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未来10天,太阳落下的方位偏向西南方,教学楼影子向东北偏东方向移动,不会遮挡花坛,A错误;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昼长变短,日照时间将会缩短,B错误;由于日落时刻越来越早,α角将会逐渐变大,C错误;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正午时刻教学楼影子将变长,D正确,故选D。
【点睛】昼长=24-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六次产业”是指从一二三产业的简单相加过渡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深度合作,它是世界某国推进农业农村振兴的成功举措,下图为其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推进农村“六次产业”化的成功之处在于( )
A. 注重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B.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
C. 注重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D. 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为特色
22. 我国下列发展类型,与“六次产业”化发展相一致的有( )
①观光农业②乡村民宿经济③精准农业④农田大户经营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21. C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结合材料中关于六次产业的定义可知,六次产业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与深度合作,C正确;注重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只是其中的做法之一,A排除;六次产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有机和深入融合达到了农民增收以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等目的,故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才是推进农村“六次产业”化的最成功之处,BD排除。故选C。
【22题详解】
结合一二三产业以及六次产业的相关概念可判断,观光农业和农村民宿经济实现了产业间的有机融合,与与“六次产业”化发展相一致,①②正确;而精准农业和农田大户经营仍是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发展类型,产业间的融合较少,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六次产业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今村奈良臣提出,是指要推进与农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户从事多种经营,不仅从事种养业,同时还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以及观光旅游等二三产业,以此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下图示意北京市延庆、朝阳、平谷三个气象站(图1)记录某月某时段的气温变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23. 期间,北京市的主导风向为( )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24. 各站点18时至次日2时期间都会出现一个增温时段,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空气强烈下沉运动B. 云层厚增强大气逆辐射
C. 突发地震热能释放D. 城市夜间供暖排热增加
25. 平谷站附近24时后道路安全需注意防范( )
A. 浓雾天气B. 泥石流C. 路面湿滑D. 暴雨倾盆
【答案】23. C 24. A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延庆的气温变化幅度小于朝阳和平谷。延庆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朝阳和平谷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通常情况下,在同一时段,气温变化幅度小的地区位于冷空气的上风向,气温变化幅度大的地区位于冷空气的下风向。所以可以推断出此时北京市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冷空气自西北方向吹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空气强烈下沉运动,会导致下沉地区气温升高,这是夜间出现增温时段的一个可能原因,A正确。通常云层厚增强大气逆辐射会使得夜间整体温度不至于过低,但一般不会造成短时间内的明显增温,B错误。地震是小概率事件,不是常见的导致夜间短时间增温的原因,C错误。这三个气象站不一定都在城市区域,且供暖排热一般是持续的,不会导致突然增温,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但形成浓雾通常需要特定的湿度条件和静稳的大气环境。仅根据所给信息,不能确定一定会出现浓雾天气,A错误。泥石流一般需要强降水等条件引发,题中没有相关信息表明有强降水,所以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平谷站附近24时后气温下降,可能会导致路面水汽凝结,使得路面湿滑,影响行车安全,C正确。根据所给信息,没有迹象表明会有暴雨出现,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和危害如下:(1)台风:①成因: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气旋。②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2)暴雨洪涝:①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②危害: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影响交通,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3)干旱:①成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②危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4)寒潮:①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②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5)地震:①成因: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崎岖,不合理人类活动等。②危害:生命、财产伤亡损失大,公共设施破坏严重。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国大陆机械、电子、新能源、化工和汽车等外迁企业开发为主体的中国境外产业园区是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东南亚除经济发达的新加坡外,是境外产业园区较为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图1是东南亚中国境外制造业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图,图2为东南亚地区中国境外制造业产业园(单位:个)投资来源地省份统计图。
(1)投资东南亚中国境外制造产业园的省份主要来自我国四大地区的____,说出相比其他地区省份它们的投资优势____。
(2)从交通角度,说明中国境外制造业产业园集中分布在东南亚的主要原因。
(3)分析目前中国企业未在新加坡设立境外产业园的原因。
【答案】(1) ①. 东部地区 ②. 产业基础好(发达);区域开放程度高;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外迁意愿强。
(2)两地区陆路相连(近);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临近世界主要航线。
(3)产业园以承接中、低端产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高端产业为主的产业园数量少;新加坡劳动力素质高;新加坡地域狭小(或地价高);新加坡资源稀缺,环境承载力低。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境外产业园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2可知,投资东南亚中国境外制造产业园的省份由山东、浙江、广东、上海等组成,主要来自东部地区。这些省份经济较为发达,产业基础好(发达);位于沿海地区,区域开放程度高;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企业外迁意愿强。
【小问2详解】
东南亚地区与我国相邻或者隔海相望,两地区陆路相连(近),距离近;海岸线漫长,多优良港湾,港口众多;临近马六甲海峡,距世界主要航线近。
【小问3详解】
境外产业园以承接大陆机械、电子、新能源、化工和汽车等为主,大多属于中、低端产业(劳动密集型);高端产业为主的产业园数量少;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劳动力素质高;新加坡地域狭小,土地价格高,建造产业园成本高;新加坡土地资源狭小,资源稀缺,环境承载力低,不利于设置产业园。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国有“河塘之国”之称,其80%以上的领土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10%,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和渔业。
材料二图1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等河流域、孟加拉国位置图,图2为所在区四城市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1)比较①~④四城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2)孟加拉国农业易遭受的最频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简析原因____。
(3)图中恒河流量虽然大,但水运价值却不高。说明原因____。
【答案】(1)气温角度:均为热带,全年气温高,年温差较小(或①②稍大,③④略小);降水角度:降水季节变化都较大;年降水总量①②较少(或③④较多);①②雨季较短(或③④雨季较长)。
(2) ①. 洪涝 ②. 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3)境内多河塘,易泛滥;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受风暴潮和海水顶托影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孟加拉国和恒河为背景,涉及气候特征分析、自然灾害和河流航运价值分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知识运用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气温:由图可知,四地的各月平均气温均超过15度,为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年温差较小;降水:降水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降水总量来看,①②城年降水量较少,③④城较多;从雨季时间的长短看,①②雨季较短,③④雨季较长。
【小问2详解】
孟加拉国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水汽形成强降水,雨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多。
【小问3详解】
恒河流经的地区,境内从河塘,地势低洼,易泛滥,多洪涝灾害;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恒河河口易受风暴潮和海水顶托影响,风浪大,不利于水运。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江两河”地区是指雅鲁藏布江、年楚河和拉萨河流域地区,它拥有占西藏地区60%以上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是西藏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区河谷夜雨率达80%以上,专家认为这非常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材料二下图为“一江两河”区域等高线示意图。下表为该地区三地市相关数据统计表(总人口和粮食产量为2021年数据)。
(1)从热力环流角度,简析“一江两河”河谷地区夜雨形成的有利条件。
(2)专家认为高夜雨率利于粮食增产,说明理由。
(3)与日喀则和山南两市相比,拉萨市粮食产量较低的原因。
(4)从资源禀赋角度,分析“一江两河”三地市中最有粮食增产潜力的地市。
【答案】(1)河谷地区,空气湿度大;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夜间谷地盛行上升气流。
(2)白天多晴朗天气,作物光合作用强;夜间降水多,气温低,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夜间多雨湿润,有利于作物对土壤水分吸收,利于作物生长
(3)耕地面积小;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城市化率较高;经济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
(4)日喀则该地市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耕地质量高;土地面积广,后备耕地充足;(农业)人口多,劳动力充足。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一江两河地区为材料,考查热力环流、影响降水的因素、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河谷地区通常有河流流经,水汽充足,空气湿度大,为夜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河谷地形较为封闭,四周山脉环绕,使得水汽不易向外扩散,容易在河谷内积聚。夜间,谷地相对山地降温慢,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小问2详解】
白天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作物光合作用强,能够合成更多的有机物,为粮食增产奠定基础。夜间降水多,气温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夜间多雨湿润,使得土壤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保持较好的墒情,有利于作物生长,从而促进粮食增产。
【小问3详解】
从耕地面积来看,拉萨市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限制了粮食的总产量。作为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拉萨市的城市化率较高,城市建设和发展占用了一定的耕地,且城市经济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
【小问4详解】
日喀则市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这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耕种,且耕地质量较高,能够为粮食增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日喀则市土地面积广,后备耕地充足,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开发用于农业生产,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供了可能。日喀则市的农业人口相对较多,劳动力充足,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对人力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项目
总人口(万人)
辖区总面积(万平方千米)
辖区耕地面积(万公顷)
粮食总产量(万吨)
拉萨市
871
3.2
5.5
15.8
日喀则市
80.1
17.9
7.95
44.1
山南市
35.5
7.9
6.46
16.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一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