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展开教材分析
机械运动现象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已学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等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教学简单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物理教学。
本节内容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本节要研究的“运动”只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机械运动。教材引用大量的机械运动的事例,表明机械运动是普遍存在的。为了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材举了乘客座在行驶列车上的例子、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师还可以通过运输机给战斗机空中加油、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等的事例介绍参照物的概念。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的概念。
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
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法与学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飞机、船只、太阳、房屋、树木:
运动的有;静止的有。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
二、课堂导学
(一)机械运动
【问题】: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地球是运动的;……(4)黑板是静止的;(5)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6)公路是静止的;……
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阳公转,且整
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总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
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探究活动 1】: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判断甲图中小车是否运动?
甲图没有参照物,不能判断小车是否运动。【探究活动 2】: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判断乙图中小车是否运动?
乙图小车是运动的你是如何判断的呢?(以红旗为标准)
【学生活动】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
(1)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二)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问题: 空中加油机正在加油,请问,加油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问题:平时我们经常这样说“天空中飞行的飞机在运动、地面上奔驰的汽车在运动、
行走的人在动、流的水在动;而楼房、树木、山岭是静止的”,这时候我们选择参照物了吗?
三、课堂练习
1. 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
在后面的横线上:
(1)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
。
(2)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
。
(3)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
。
(4)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
2.我们平常说的“旭日东升”是以
为参照物的,“月亮在云朵里穿行”
是以
为参照物的。
3.小冬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他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小冬相对于
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
四、达标训练
1. 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 铁轨B. 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C. 车窗D. 路边的树
2.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
照物是()
A. 竹排、青山B. 青山、江水C. 青山、竹排D. 江水、青山
4. 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
的参照物是()
A. 湖岸B. 湖水C. 游船D. 岸上的建筑物
5. 小明骑自行车在长江沙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
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 向下游B. 向上游C. 向沙对岸D. 从对岸吹过来
6. 蹦极是一种极富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
参照物是()
A. 他自己B. 地面C. 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跳者D. 跳台
7. 观光电梯从 1 楼上升到 6 楼的过程中()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额是运动的
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8. 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
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为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水B. 桥C. 人D. 地面
五、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显现本节知识结构进行小结。
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
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后反思:
初中物理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2 运动的描述: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1.2 运动的描述,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情景导入,新课推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引,情景设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