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01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02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03
    还剩8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共8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三步综合起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中,点E是边上的一点(与A,B两点不重合),将绕着点C旋转,使与重合,这时点E落在点F处,联结.
    (1)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图形;
    (2)若正方形边长为3,,求的面积;
    (3)若正方形边长为m,,比较与的面积大小,并说明理由.
    2.(2022·上海普陀·七年级期末)如图1,长方形纸片ABCD(AD>AB),点O位于边BC上,点E位于边AD上,将纸片沿OE折叠,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D′.
    (1)当点C′与点A重合时,如图2,如果AD=12,CD=8,联结CE,那么△CDE的周长是 ;
    (2)如果点F位于边AB上,将纸片沿OF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点B′.
    ①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OC′上时,如图3,那么∠EOF的度数为 ;(直接填写答案)
    ②当∠B′OC′=20°时,作出图形,并写出∠EOF的度数.
    3.(2021·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如图1,图2,图3的网格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图1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所绘制的“弦图”,它由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组成,赵爽利用这个“弦图”对勾股定理作出了证明,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项重要成就,请根据下列要求解答问题.
    (1)图1中的“弦图”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是 对称图形(填“轴”或“中心”).
    (2)请将“弦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通过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在图2,3的方格纸中设计另外两个不同的图案,画图要求:
    ①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均在方格纸的格点上,且四个三角形互不重叠,不必涂阴影;
    ②图2中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必须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图3中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必须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4.(2022·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正方形,点是线段延长线一点,连结,,
    (1)将线段沿着射线运动,使得点与点重合,用代数式表示线段扫过的平面部分的面积.
    (2)将三角形绕着点旋转,使得与重合,点落在点,用代数式表示线段扫过的平面部分的面积.
    (3)将三角形顺时针旋转,使旋转后的三角形有一边与正方形的一边完全重合(第(2)小题的情况除外),请在如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3种情况,并写出相应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5.(2022·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一些复杂的图形运动是由若干个图形基本运动组合形成的,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翻折后再沿这条直线的方向平移,这样的一种图形运动,大家讨论后把它称为图形的“翻移运动”,这条直线则称为(这次运动的)“翻移线”如图1,就是由沿直线1翻移后得到的.(先翻折,然后再平移)
    (1)在学习中,兴趣小组的同学就“翻移运动”对应点(指图1中的与,与…)连线是否被翻移线平分发生了争议.对此你认为如何?(直接写出你的判断)
    (2)如图2,在长方形中,,点分别是边中点,点在边延长线上,联结,如果是经过“翻移运动”得到的三角形.请在图中画出上述“翻移运动”的“翻移线”直线;联结,线段和直线交于点,若的面积为3,求此长方形的边长的长.
    (3)如图3,是(2)中的长方形边上一点,如果,先按(2)的“翻移线”直线翻折,然后再平移2个单位,得到,联结线段,分别和“翻移线”交于点和点,求四边形的面积.
    6.(2022·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形状,折叠过程按图①、②、③、④的顺序进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①)长为厘米,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长方形纸条的宽为厘米,并且开始折叠时起点与点的距离为厘米,那么在图②中,________厘米; 在图④中,________厘米.
    如果长方形纸条的宽为厘米,现不但要折成图④的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求在开始折叠时起点与点的距离(结果用表示).
    7.(2021·上海虹口·七年级期末)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部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AEFG、HMCN,HM与EF相交于点P,HN与GF相交于点Q,AG=CM=x,AE=CN=y.
    (1)用含有x、y的代数式表示长方形AEFG与长方形HMCN重叠部分的面积S四边形HPFQ,并求出x应满足的条件;
    (2)当AG=AE,EF=2PE时,
    ①AG的长为_______;
    ②四边形AEFG旋转后能与四边形HMCN重合,请指出该图形所在平面内能够作为旋转中心的所有点,并分别说明如何旋转的.
    8.(2022·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C=90°,BC=a,AC=b,(b>a>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
    (1)画出△.
    (2)将△AB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平移后得△.
    ①当平移距离等于a(点C2和点B重合)时,求四边形的面积.(用a,b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a=1,b=2,当△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时,平移距离多少?(直接写出答案)
    9.(2021·上海黄浦·七年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边上的一点.
    (1)将△ADE绕点D旋转,使DA与DC重合,点E落在点F处,画出△DCF;
    (2)联结EF,若AE=a,BE=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并化简:
    ①△EFB的面积是 .
    ②△DEF的面积是 .
    10.(2021·上海静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在处理分数和分式问题时,有时由于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的次数高于分母的次数,在实际运算时往往难度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逆用分数(分式)的加减法,将假分数(分式)拆分成一个整数(或整式)与一个真分数和(或差)的形式,通过对简单式的分析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为分离整数法,此法在处理分式或整除问题时颇为有效,现举例说明.
    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
    这样,分式就拆分成一个整式x﹣2与一个分式的和的形式.
    (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整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结果为 .
    (2)已知整数x使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 .
    11.(2021·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数学业余小组在活动中发现:
    ……
    (1)请你在答题卡中写出(补上)上述公式中积为的一行;
    (2)请仔细领悟上述公式,并将分解因式:
    (3)请将分解因式.
    12.(2021·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如图,点为边长为的正方形的边延长线上一点,,连接,将绕着正方形的顶点旋转得到.
    (1)写出上述旋转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数:
    (2)连接,求的面积:
    (3)如图中,可以看作由先绕着正方形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再沿着方向平移个单位的二次基本运动所成,那么是否还可以看作由只通过一次旋转运动而成呢?如果可以,请写出(同时在图中画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数,如果不能,则说明理由.
    13.(2020·上海松江·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正方形的边长为,点G在边上,点E在边的延长线上,交边于点H.连接、.
    (1)用a,b表示的面积,并化简;
    (2)如果点M是线段的中点,联结、、,
    ①用a,b表示的面积,并化简;
    ②比较的面积和的面积的大小.
    14.(2019·上海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在长方形中,,,现将长方形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后到长方形的位置,
    (1)当时,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A'B'C'D'的重叠部分面积等于________.
    (2)如图,用的代数式表示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3)如图,用的代数式表示六边形的面积.
    15.(2020·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已知:如图①长方形纸片ABCD中,.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直线AE翻折,使点B落在AD边上,记作点F,如图②.

    (1)当,时,求线段FD的长度;
    (2)设、,如果再将沿直线EF向右起折,使点A落在射线FD上,记作点G,若线段,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求出x的值;
    (3)设.,沿直线EF向右翻折后交CD边于点H,连接FH,当时,求的值.
    16.(2020·上海嘉定·七年级期末)在某班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已知,,,求的值”.根据已知条件中式子的特点,同学们会想起,于是问题可转化为:“已知,,,求的值”,这样解答就方便了
    (1)通过阅读,试求的值;
    (2)利用上述解题思路,请你解决以下问题:已知,求的值
    17.(2020·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我们常常会利用一些变形技巧来简化式子,解答问题.
    阅读材料:在解决某些分式问题时,倒数法是常用的变形技巧之一,所谓倒数法,即把式子变成其倒数形式,从而运用约分化简,以达到计算目的.
    例: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解:因为,所以,
    即,即,
    所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1)已知,则_______.
    (2)解分式方程组,解得,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
    18.(2020·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七年级期末)如图1,,,,把绕点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同时绕点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停止旋转时也随之停止旋转.设旋转后的两个角分别记为、,旋转时间为秒.
    (1)如图2,直线垂直于,将沿直线翻折至,请你直接写出的度数,不必说明理由;
    (2)如图1,在旋转过程中,若射线与重合时,求的值;
    (3)如图1,在旋转过程中,当时,直接写出的值,不必说明理由.
    19.(2019·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如图①,点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直线,使.将一把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一边 在射线上,另一边在直线的下方,其中
    将图②中的三角尺沿直线翻折至, 求的度数;
    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按每秒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 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几秒时,直线恰好平分锐角.
    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顺时针旋转;当点点均在直线上方时(如图③所示),请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写出理由.
    20.(2018·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三角形纸片,将纸片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分别与边交于点.
    (1)画出直线;
    (2)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请画出点;
    (3)在(2)的条件下,联结,如果的面积为2,的面积为,那么的面积等于 .
    21.(2019·上海·上外附中七年级期末)已知,点和点是线段的两个端点,线段,点是点和点的对称中心,点是点和点的对称中心,以此类推,(图中未画出)点是点和点的对称中心.(为正整数)
    (1)填空:线段____________ ;线段_____________ (用含的最简代数式表示)
    (2)试写出线段的长度(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无需说明理由)
    22.(2018·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七年级期末)在长方形中,,现将长方形向上平移,再向左平移后到长方形的位置(的对应点为,其它类似).
    当时,请画出平移后的长方形,并求出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当满足什么条件时,长方形与长方形有重叠部分(边与边叠合不算在内),请用的代数式表示重叠部分的面积.
    在平移的过程中,总会形成一个六边形,试用来表示六边形的面积.
    23.(2022·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七年级期中)阅读并思考:
    计算时,山桂娜同学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口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47接近整十数50,;
    第二步:取50的一半25,;
    第三步:
    第四步:把第二、三步综合起来,.
    (1)依此方法计算49:
    第一步:49接近整十数50,;
    第二步:取50的一半25,;
    第三步:
    第四步:把第二、三步综合起来,.
    (2)请你根据山桂娜同学的方法,填写出一个正确的计算公式.

    (3)利用乘法运算说明第(2)小题中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4)写出利用这个公式计算的过程.
    (5)计算也有一个简单的口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前面两步的结果综合起来,的结果是4221.
    写出上述过程所依据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乘法运算说明第(5)小题中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24.(2022·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
    (1) = ;
    = .
    在多项式的乘法公式中,除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之外,如果把上面计算结果作为结论逆运用,则成为因式分解中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已知,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解决下列问题:
    (2) ;(直接写出答案)
    (3) ;(直接写出答案)
    (4) ;(写出解题过程)
    25.(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阅读理解题
    阅读材料: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这两个因数的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10,该类乘法的速算方法是:将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与另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加1的和相乘,所得的积作为计算结果的前两位,将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字之积作为计算结果的后两位(数位不足两位,用0补齐).
    比如,它们乘积的前两位是,它们乘积的后两位是,所以;
    再如,它们乘积的前两位是,它们乘积的后两位是,所以;
    又如,,不足两位,就将6写在百位:,不足两位,就将9写在个位,十位上写0,所以
    该速算方法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设其中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是,(、表示1~9的整数),则该数可表示为,另一因数可表示为.
    两数相乘可得:
    .
    (注:其中表示计算结果的前两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后两位.)
    问题: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另一因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10.
    如、、等.
    (1)探索该类乘法的速算方法,请以为例写出你的计算步骤;
    (2)设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的因数的十位数字是,则该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设另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是,则该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表示1~9的正整数)
    (3)请针对问题(1)(2)中的计算,模仿阅读材料中所用的方法写出如:的运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例如图可以得到.请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表示的数学等式;
    (2)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求的值;
    (3)小明同学打算用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相邻两边长为分别为、的长方形纸片拼出了一个面积为 长方形,那么他总共需要多少张纸片?
    27.(2022·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工厂接到订单,需要边长为(a+3)和3的两种正方形卡纸.
    (1)仓库只有边长为(a+3)的正方形卡纸,现决定将部分边长为(a+3)的正方形纸片,按图甲所示裁剪得边长为3的正方形.
    ①如图乙,求裁剪正方形后剩余部分的面积(用含a代数式来表示);
    ②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如图丙所示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拼成的长方形的边长多少?(用含a代数式来表示);
    (2)若将裁得正方形与原有正方形卡纸放入长方体盒子底部,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盒子底部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2测得盒子底部长方形长比宽多3,则S2﹣S1的值为 .
    28.(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贾宪三角(如图)最初于11世纪被发现,原图(图2左)载于我国北宋时期数学家贾宪的著作中.这一成果比国外领先600年!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是:两腰都是1,其余每个数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a+b)n(n为正整数)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着的展开式中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展开式中的系数;等等.
    (1)请根据贾宪三角直接写出的展开式:


    (2)请用多项式乘法或所学的乘法公式验证你写出的的结果.
    29.(2021·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距离为100千米.
    (1)若甲从A地出发,先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中点,再以25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B地,求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若甲从A地出发,先以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中点,再以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B地.乙从A地出发到B地的速度始终保持V千米/小时不变,请问甲、乙谁先到达B地?
    (3)若甲以a千米/时的速度行走x小时,乙以b千米/时的速度行走x小时,此时甲距离终点为千米,乙距离终点为千米.分式对一切有意义的x值都有相同的值,请探索a,b应满足的条件.
    30.(2021·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拼图,推演,得到了整式的乘法的法则和乘法公式.教材第9章头像拼图这样,借助图形往往能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分数运算】
    怎样理解?

    从图形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长方形先被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涂部分);再将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4份(涂部分).这样,可看成原长方形被平均分成15份,取出其中8份,所以的占原长方形的,即.
    【尝试推广】
    (1)①类比分数运算,猜想的结果是____________;(a、b、c、d均为正整数,且,);
    ②请用示意图验证①的猜想并用文字简单解释.
    (2)①观察下图,填空:____________;
    ②若a、b均为正整数且,猜想的运算结果,并用示意图验证你的猜想,同时加以简单的文字解释.
    31.(2021·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定义:如果一个分式能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如:,,则和都是“和谐分式”.
    (1)下列分式中,不属于“和谐分式”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将“和谐分式”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
    (3)应用:先化简,并求取什么整数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32.(2021·上海·七年级期末)在某班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已知,,,求的值”.根据已知条件中式子的特点,同学们会想起,于是问题可转化为:“已知,,,求的值”,这样解答就方便了.
    (1)通过阅读,试求的值;
    (2)利用上述解题思路请你解决以下问题:已知,求的值.
    33.(2022·山西晋中·七年级期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种是“以数解形”,第二种是“以形助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请你使用数形结合这种思想解决下面问题:
    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为四块完成相同的小长方形,然后按照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观察图2,用两种方法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请使用代数式,,ab写出这个等式_____________.
    (2)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若m、n为实数,且,,试求的值.
    (3)如图3,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以AC、BC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两正方形的面积和,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的两个长方形可以按不同的形式拼成图2和图3两个图形.
    (1)在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1可表示为 ;(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在图3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2可表示为 ;(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比较图2与图3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的等式是 ;
    A.(a+b)2=a2+2ab+b2
    B.(a+b)(a﹣b)=a2﹣b2
    C.(a﹣b)2=a2﹣2ab+b2
    (3)请利用所得等式解决下面的问题:
    ①已知4m2﹣n2=12,2m+n=4,则2m﹣n= ;
    ②计算(2+1)(22+1)(24+1)(28+1)×…×(232+1)+1的值,并直接写出该值的个位数字是多少.
    35.(2022·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我们常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如:探索整式乘法的一些法则和公式.
    (1)探究一:
    将图1的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后,拼成图2的形状,拼图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因此可得一个多项式的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类似地,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棱长为的大正方体进行以下探索:
    在大正方体一角截去一个棱长为的小正方体,如图3所示,则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3)将图3中的几何体分割成三个长方体①、②、③,如图4、图5所示,∵,,,∴长方体①的体积为.类似地,长方体②的体积为________,长方体③的体积为________;(结果不需要化简)
    (4)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3中几何体的体积,可以得到的恒等式(将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____.
    (5)问题应用: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问题:已知a-b=6,ab=2,求的值.
    (6)类比以上探究,尝试因式分解:= .
    36.(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方法探究:
    已知二次多项式,我们把代入多项式,发现,由此可以推断多项式中有因式(x+3).设另一个因式为(x+k),多项式可以表示成,则有,因为对应项的系数是对应相等的,即,解得,因此多项式分解因式得:.我们把以上分解因式的方法叫“试根法”.
    问题解决:
    (1)对于二次多项式,我们把x= 代入该式,会发现成立;
    (2)对于三次多项式,我们把x=1代入多项式,发现,由此可以推断多项式中有因式(),设另一个因式为(),多项式可以表示成,试求出题目中a,b的值;
    (3)对于多项式,用“试根法”分解因式.
    37.(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中)观察下列各式:

    (1)从上面的算式及计算结果,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下面的空格:________;
    (2)用数学的整体思想方法,设,分解因式:,;
    (3)已知,a、b、c、d都是正整数,且,化简求的值.
    38.(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重要途径,是发现新问题、结论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题,运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使不少依照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简便解决方法,常用的途径有:(1)整体观察;(2)整体设元;(3)整体代入;(4)整体求和等.
    例1:分解因式
    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原式
    例2:已知,求的值.
    解:
    请根据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请你模仿例1尝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计算:______
    (3)①已知,求的值;
    ②若,直接写出的值.
    39.(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我们定义:如果两个分式与的差为常数,且这个常数为正数,则称是的“雅中式”,这个常数称为关于的“雅中值”.
    如分式,,,则是的“雅中式”,关于的“雅中值”为.
    (1)已知分式,,判断是否为的“雅中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证明并求出关于的“雅中值”;
    (2)已知分式,,是的“雅中式”,且关于的“雅中值”是,为整数,且“雅中式”的值也为整数,求所代表的代数式及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之和;
    (3)已知分式,,(、、为整数),是的“雅中式”,且关于的“雅中值”是1,求的值.
    40.(2020·湖南·李达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并解答问题
    材料: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由分母为,可设,

    ∵对任意上述等式均成立,
    ∴且,∴,

    这样,分式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和
    解答:(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2)求出的最小值.
    41.(2021·山东·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知识生成]通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
    例如:如图①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②中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②,请你写出(a+b)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3)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则=
    [知识迁移]
    类似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几何体的体积,也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
    (5)根据图③,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利用上面的规律求的值.
    特训05 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
    一、解答题
    1.(2021·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中,点E是边上的一点(与A,B两点不重合),将绕着点C旋转,使与重合,这时点E落在点F处,联结.
    (1)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图形;
    (2)若正方形边长为3,,求的面积;
    (3)若正方形边长为m,,比较与的面积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4;(3),见解析
    【分析】(1)根据题意去旋转,画出图象;
    (2)由旋转的性质得,求出AE和AF的长,即可求出的面积;
    (3)用(2)的方法表示出的面积,再用四边形AECF的面积减去的面积得到的面积,比较它们的大小.
    【解析】(1)如图所示:
    (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
    ∴,,
    ∴;
    (3)根据旋转的性质得,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以及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
    2.(2022·上海普陀·七年级期末)如图1,长方形纸片ABCD(AD>AB),点O位于边BC上,点E位于边AD上,将纸片沿OE折叠,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C′、D′.
    (1)当点C′与点A重合时,如图2,如果AD=12,CD=8,联结CE,那么△CDE的周长是 ;
    (2)如果点F位于边AB上,将纸片沿OF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点B′.
    ①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OC′上时,如图3,那么∠EOF的度数为 ;(直接填写答案)
    ②当∠B′OC′=20°时,作出图形,并写出∠EOF的度数.
    【答案】(1);
    (2)①;②见解析,
    【分析】(1)证明DE+EC=AD=12,可得结论;
    (2)①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②分两种情形,分别画出图形,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1)
    解:如图2中,点C′与点A重合时,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EA=EC,
    ∴DE+EC=DE+EA=AD=12,
    ∴△CDE的周长=DE+EC+CD=12+8=20.
    故答案为:20;
    (2)
    ①如图,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BOF=∠B′OF,∠EOC=∠EOC′,
    ∵∠BOC=180°,
    ∴∠EOF=∠EOB′+∠FOB′=(∠COB′+∠BOB′)=∠BOC=90°.
    故答案为:90°;
    ②如图,当OB′在OC′的下方时,
    ∵∠B′OC′=20°,
    ∴∠BOB′+∠COC′=180°﹣20°=160°,
    ∵∠FOB′=∠BOB′,∠EOC′=∠COC′,
    ∴∠FOB′+∠EOC′=×160°=80°,
    ∴∠EOF=∠FOB′+∠EOC′+∠B′OC′=100°.
    如图,当OB′在OC′的上方时,
    ∵∠B′OC′=20°,
    ∴∠BOB′+∠COC′=180°+20°=200°,
    ∵∠FOB′=∠BOB′,∠EOC′=∠COC′,
    ∴∠FOB′+∠EOC′=×200°=100°,
    ∴∠EOF=∠FOB′+∠EOC′﹣∠B′OC′=80°.
    综上所述,∠EOF的度数为100°或80°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几何图形中角度的计算,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3.(2021·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如图1,图2,图3的网格均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图1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所绘制的“弦图”,它由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组成,赵爽利用这个“弦图”对勾股定理作出了证明,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一项重要成就,请根据下列要求解答问题.
    (1)图1中的“弦图”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是 对称图形(填“轴”或“中心”).
    (2)请将“弦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通过你所学过的图形变换,在图2,3的方格纸中设计另外两个不同的图案,画图要求:
    ①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均在方格纸的格点上,且四个三角形互不重叠,不必涂阴影;
    ②图2中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必须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图3中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必须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答案】(1)中心
    (2)见解析
    【分析】(1)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得到答案即可;
    (2)①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均在方格纸的格点上,且四个三角形不重叠,是轴对称图形;
    ②所设计的图案(不含方格纸)必须是中心对称图形或轴对称图形.
    (1)
    图1中的“弦图”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中心;
    (2)
    如图2是轴对称图形而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图3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旋转或轴对称设计方案,关键是理解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按要求作图即可.
    4.(2022·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正方形,点是线段延长线一点,连结,,
    (1)将线段沿着射线运动,使得点与点重合,用代数式表示线段扫过的平面部分的面积.
    (2)将三角形绕着点旋转,使得与重合,点落在点,用代数式表示线段扫过的平面部分的面积.
    (3)将三角形顺时针旋转,使旋转后的三角形有一边与正方形的一边完全重合(第(2)小题的情况除外),请在如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3种情况,并写出相应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答案】(1);(2)或;(3)见解析
    【分析】(1)根据平移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即可;
    (2)根据扇形的面积计算即可;
    (3)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出图形得出旋转中心和角度即可.
    【解析】解:(1)
    答:线段扫过的平面部分的面积为
    (2)三角形绕着点旋转,使得与重合,则三角形旋转的角度是90°或270°
    ∴或
    ∴或
    答:扇形的面积为或
    (3)如图1,旋转中心:边的中点为,顺时针
    如图2,旋转中心:点,顺时针旋转
    如图3,旋转中心:正方形对角线交点,顺时针旋转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关键是根据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解答.
    5.(2022·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一些复杂的图形运动是由若干个图形基本运动组合形成的,如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翻折后再沿这条直线的方向平移,这样的一种图形运动,大家讨论后把它称为图形的“翻移运动”,这条直线则称为(这次运动的)“翻移线”如图1,就是由沿直线1翻移后得到的.(先翻折,然后再平移)
    (1)在学习中,兴趣小组的同学就“翻移运动”对应点(指图1中的与,与…)连线是否被翻移线平分发生了争议.对此你认为如何?(直接写出你的判断)
    (2)如图2,在长方形中,,点分别是边中点,点在边延长线上,联结,如果是经过“翻移运动”得到的三角形.请在图中画出上述“翻移运动”的“翻移线”直线;联结,线段和直线交于点,若的面积为3,求此长方形的边长的长.
    (3)如图3,是(2)中的长方形边上一点,如果,先按(2)的“翻移线”直线翻折,然后再平移2个单位,得到,联结线段,分别和“翻移线”交于点和点,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翻移运动”对应点(指图1中的与,与连线被翻移线平分
    (2)3
    (3)11或10
    【分析】(1)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结论;
    (2)作直线,即为“翻移线”直线,再由“翻移运动”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关系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先按(2)的“翻移线”直线翻折,然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②先按(2)的“翻移线”直线翻折,然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由“翻移运动”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分别求解即可.
    (1)
    解:如图1,连接,,
    则“翻移运动”对应点(指图1中的与,与连线被翻移线平分;
    (2)
    解:作直线,即为“翻移线”直线,如图2所示:
    四边形是长方形,
    ,,
    由“翻移运动”的性质得:,,是的中点,







    (3)
    解:分两种情况:
    ①先按(2)的“翻移线”直线翻折,然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如图3所示:
    设翻折后的三角形为,连接,
    则,
    同(2)得:,,
    ,,

    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②先按(2)的“翻移线”直线翻折,然后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如图4所示:
    设翻折后的三角形为,连接,
    则,
    同(2)得:,,
    ,,

    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
    综上所述,四边形的面积为11或10.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翻移运动”的性质、梯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翻移运动”的性质和长方形的性质.
    6.(2022·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生活中,有人喜欢把传送的便条折成“”形状,折叠过程按图①、②、③、④的顺序进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如果由信纸折成的长方形纸条(图①)长为厘米,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长方形纸条的宽为厘米,并且开始折叠时起点与点的距离为厘米,那么在图②中,________厘米; 在图④中,________厘米.
    如果长方形纸条的宽为厘米,现不但要折成图④的形状,而且为了美观,希望纸条两端超出点的长度相等,即最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求在开始折叠时起点与点的距离(结果用表示).
    【答案】(1),;(2).
    【分析】(1)观察图形,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纸条的长-宽-AM,BM的长等于②中BE的长-2个宽;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由图可得AP=BM=,继而可求得在开始折叠时起点M与点A的距离.
    【解析】解:(1)图②中BE=26-3-2=21(厘米),
    图④中BM=21-2×3=15(厘米).
    故答案为21,15;
    ∵图④为轴对称图形,
    ∴,
    ∴.
    即开始折叠时点与点的距离是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7.(2021·上海虹口·七年级期末)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部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AEFG、HMCN,HM与EF相交于点P,HN与GF相交于点Q,AG=CM=x,AE=CN=y.
    (1)用含有x、y的代数式表示长方形AEFG与长方形HMCN重叠部分的面积S四边形HPFQ,并求出x应满足的条件;
    (2)当AG=AE,EF=2PE时,
    ①AG的长为_______;
    ②四边形AEFG旋转后能与四边形HMCN重合,请指出该图形所在平面内能够作为旋转中心的所有点,并分别说明如何旋转的.
    【答案】(1),;(2)①4;②见解析.
    【分析】根据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可x、y表示出PH、PF的长,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即可得
    【解析】(1)∵AG=CM=x,AE=CN=y,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
    ∴重叠部分长方形的面积为:,
    ∵长方形AEFG与长方形HMCN有重叠部分,正方形ABCD边长为6,
    ∴3(2)①∵AG=AE=EF,EF=2PE,
    ∴PE=AG,
    ∵DG=PE,AD=6,
    ∴AD=AG+DG=AG+AG=6,
    解得:AG=4,
    故答案为:4
    ②如图,连接HF、PQ,设相交的点为点O,
    ∵AG=AE,EF=2PE,
    ∴四边形AEFG、都是正方形,点既是的中点也是的中点,点既是的中点也是的中点,
    ∴该图形所在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为点、点、点,
    四边形绕着点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可与四边形重合;
    四边形绕着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度(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度)可与四边形重合;
    四边形绕着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度(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度)可与四边形重合.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旋转的性质,根据四边形AEFG、HMCN都是正方形,正确找出旋转中心是解题关键.
    8.(2022·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C=90°,BC=a,AC=b,(b>a>0),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
    (1)画出△.
    (2)将△ABC沿射线CB方向平移,平移后得△.
    ①当平移距离等于a(点C2和点B重合)时,求四边形的面积.(用a,b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a=1,b=2,当△的面积和△的面积相等时,平移距离多少?(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见解析
    (2)①四边形的面积为,②平移距离为2.5或3.5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和方向,画出示意图即可;
    (2)①把四边形的面积分割成梯形与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计算即可;
    ②设平移的距离为h,分h小于a+b和大于a+b,两种情形求解即可.
    (1)
    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图如下,
    则△即为所求.
    (2)
    ①当平移距离等于a(点C2和点B重合)时,如图所示,
    =
    =.
    ②∵a=1,b=2,如图2所示,设平移的距离为h,
    当△的面积和△面积相等时,根据题意,得,
    ∴,
    解得h=2.5;
    ∵a=1,b=2,如图3所示,设平移的距离为h,
    当△的面积和△面积相等时,根据题意,得,
    ∴,
    解得h=3.5;
    ∴当△的面积和△面积相等时,平移距离为2.5或3.5.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图形面积分割法计算,正确进行图形分割和分类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9.(2021·上海黄浦·七年级期末)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AB边上的一点.
    (1)将△ADE绕点D旋转,使DA与DC重合,点E落在点F处,画出△DCF;
    (2)联结EF,若AE=a,BE=b,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并化简:
    ①△EFB的面积是 .
    ②△DEF的面积是 .
    【答案】(1)见解析;(2)①ab+;②+ab+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D=AB=BC=a+b,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CF=AE=a,∠DCF=90°,DE=DF,∠CDF=∠ADE,推出B,C,F三点共线,①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EFB的面积;②根据勾股定理得到D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析】解:(1)如图所示,
    则△DCF即为所求;
    (2)∵AE=a,BE=b,
    ∴AB=a+b,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BC=a+b,
    ∵将△ADE绕点D旋转得到△DCF,
    ∴CF=AE=a,∠DCF=90°,DE=DF,∠CDF=∠ADE,
    ∵∠DCB=90°,
    ∴∠BCF=180°,
    ∴B,C,F三点共线,
    ①△EFB的面积是BF•BE
    =(a+b+a)•b
    =ab+;
    ②∵∠ADC=90°,
    ∴∠EDF=90°,
    ∵DE==,
    ∴△DEF的面积是 DE•DF=××,
    =+ab+;
    故答案为:ab+;+ab+.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0.(2021·上海静安·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在处理分数和分式问题时,有时由于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的次数高于分母的次数,在实际运算时往往难度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逆用分数(分式)的加减法,将假分数(分式)拆分成一个整数(或整式)与一个真分数和(或差)的形式,通过对简单式的分析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为分离整数法,此法在处理分式或整除问题时颇为有效,现举例说明.
    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
    这样,分式就拆分成一个整式x﹣2与一个分式的和的形式.
    (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整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结果为 .
    (2)已知整数x使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 .
    【答案】(1);(2)2或4或-10或16
    【分析】(1)按照定义拆分即可,=.
    (2)先将拆分为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和的形式,=,若要值为整数,只需为整数即可,故x=2或4或-10或16.
    【解析】(1)


    (2)

    若要值为整数,只需为整数即可
    当x=2时
    当x=4时
    当x=-10时
    当x=16时
    故x=2或4或-10或16.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构造新形式以及求使分式值为整数的未知数,理解逆用分数加减法的化简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2021·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数学业余小组在活动中发现:
    ……
    (1)请你在答题卡中写出(补上)上述公式中积为的一行;
    (2)请仔细领悟上述公式,并将分解因式:
    (3)请将分解因式.
    【答案】(1);(2);(3)
    【分析】(1)将n=5代入公式中即可求出结论;
    (2)根据=,然后利用条件中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3)将多项式乘再除以,然后根据条件中公式将分子变形,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条件公式将分子因式分解,最后约分即可.
    【解析】解:(1)将n=5代入中,得

    (2)
    =
    =
    =;
    (3)
    =
    =
    =
    =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根据已知条件中公式因式分解是解题关键.
    12.(2021·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如图,点为边长为的正方形的边延长线上一点,,连接,将绕着正方形的顶点旋转得到.
    (1)写出上述旋转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数:
    (2)连接,求的面积:
    (3)如图中,可以看作由先绕着正方形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再沿着方向平移个单位的二次基本运动所成,那么是否还可以看作由只通过一次旋转运动而成呢?如果可以,请写出(同时在图中画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数,如果不能,则说明理由.
    【答案】(1)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旋转角:90°;(2)5;(3)可以,图见解析,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
    【分析】(1)根据图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可得AD=DC=BC=3,DF=BE=1,从而求出EC和CF,最后利用=S梯形AECD-S△ADF-S△ECF即可求出结论;
    (3)根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解:(1)由图易知:由到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AD=90°
    即旋转角为90°
    综上: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旋转角:90°;
    (2)∵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AD=DC=BC=3,DF=BE=1
    ∴EC=BE+BC=4,CF=DC-DF=2
    ∴=S梯形AECD-S△ADF-S△ECF
    =DC(AD+EC)-AD·DF-EC·CF
    =×3×(3+4)-×3×1-×4×2
    =
    =5;
    (3)可以,
    ∵在和中,点A的对应点是点D,点B的对应点是点A,点E的对称点是点G
    ∴作线段AD的对称轴和线段BA的对称轴交于点O,根据旋转中心的定义,由到,点O即为旋转中心,由图易知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旋转
    连接OA、OB,则∠BOA=90°
    即旋转角为90°
    综上: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旋转,掌握旋转的性质、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3.(2020·上海松江·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正方形的边长为,点G在边上,点E在边的延长线上,交边于点H.连接、.
    (1)用a,b表示的面积,并化简;
    (2)如果点M是线段的中点,联结、、,
    ①用a,b表示的面积,并化简;
    ②比较的面积和的面积的大小.
    【答案】(1);(2)①,②.
    【分析】(1)延长DC和EF交于点N,根据图可知,求出和即可.
    (2)①同理延长DC和EF交于点N,根据图可知,求出、和即可.
    ②用即可得到完全平方式,即可知,从而判断的面积大于的面积.
    【解析】(1)延长DC和EF交于点N,如图,
    ∴,
    ∵,.
    ∴.
    (2)①如图,同样延长DC和EF交于点N.
    ∴.
    根据题意可知NF=a-b.
    ∵M为AE中点,AE=a+b,
    ∴,
    ∴,
    即,
    整理得:.
    ②,即,
    ∵,
    ∴,即.
    故的面积大于的面积.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完全平方式的运用.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2019·上海上海·七年级期末)如图,在长方形中,,,现将长方形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后到长方形的位置,
    (1)当时,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A'B'C'D'的重叠部分面积等于________.
    (2)如图,用的代数式表示长方形ABCD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3)如图,用的代数式表示六边形的面积.
    【答案】(1);(2);(3)
    【分析】(1)根据平移方向和距离可求出重叠部分的长和宽,从而可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
    (2)用x表示出重叠部分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式整理即可;
    (3)利用平移前后长方形的面积和加上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送去重叠部分的面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析】解:(1)将长方形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
    所以,重叠部分的长为:10-4=6cm,宽为:8-5=3cm;
    因此,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2)∵,,
    ∴重叠部分的长为(10-x)cm,宽为[8-(x+1)]cm,
    ∴重叠部分的面积=
    = .
    =
    (3)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和整式的混合运算,认准图形,准确列出所求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5.(2020·上海宝山·七年级期末)已知:如图①长方形纸片ABCD中,.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直线AE翻折,使点B落在AD边上,记作点F,如图②.

    (1)当,时,求线段FD的长度;
    (2)设、,如果再将沿直线EF向右起折,使点A落在射线FD上,记作点G,若线段,请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求出x的值;
    (3)设.,沿直线EF向右翻折后交CD边于点H,连接FH,当时,求的值.
    【答案】(1)4;(2)图见解析,或;(3)=
    【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F=AB=6,从而求出结论;
    (2)根据点G的位置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折叠的性质分别用x表示出FD和DG,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结论;
    (3)过点H作HM⊥EF于M,根据用a和b表示出S△HFE和S四边形ABCD,结合已知等式即可求出结论.
    【解析】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F=AB=6

    ∴FD=AD-AF=4;
    (2)若点G落在线段FD上时,如下图所示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G=AF=AB=x
    ∴FD=AD-AF=10-x,
    ∴DG=FD-FG=10-2x


    解得:;
    若点G落在线段FD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所示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FG=AF=AB=x
    ∴FD=AD-AF=10-x,
    ∴DG=FG-FD=2x-10


    解得:;
    综上:或;
    (3)如下图所示,过点H作HM⊥EF于M
    ∴HM=FD,
    由题意可知:AF=AB=b,EF=AB=b,
    ∴FD=AD-AF=a-b
    ∴HM=a-b
    ∴S△HFE=EF·HM=b(a-b),S四边形ABCD=AD·AB=ab


    整理可得: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6.(2020·上海嘉定·七年级期末)在某班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已知,,,求的值”.根据已知条件中式子的特点,同学们会想起,于是问题可转化为:“已知,,,求的值”,这样解答就方便了
    (1)通过阅读,试求的值;
    (2)利用上述解题思路,请你解决以下问题:已知,求的值
    【答案】(1)7;(2)34.
    【分析】(1)将已知的三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即可得;
    (2)先根据已知等式可得,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
    【解析】(1)由题意知,,
    由①②③得:,
    解得,
    则;
    (2)由得:,
    则,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与运算、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分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7.(2020·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我们常常会利用一些变形技巧来简化式子,解答问题.
    阅读材料:在解决某些分式问题时,倒数法是常用的变形技巧之一,所谓倒数法,即把式子变成其倒数形式,从而运用约分化简,以达到计算目的.
    例: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解:因为,所以,
    即,即,
    所以.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直接写出答案):
    (1)已知,则_______.
    (2)解分式方程组,解得,方程组的解为_______.
    【答案】(1)3;(2).
    【分析】(1)模仿例题.取倒数,再化简;
    (2)先根据例题思路变形,再根据分式性质化简,再利用加减法求解.
    【解析】(1)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2)由得

    由①+②,①-②并组成方程组,得
    ③+④×5,得
    解得
    把代入④可得
    解得
    经检验,原方程组的解是

    【点睛】考核知识点:解方程组.利用方式的性质进行变形,再运用加减法解方程组是关键.
    18.(2020·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七年级期末)如图1,,,,把绕点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同时绕点以每秒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停止旋转时也随之停止旋转.设旋转后的两个角分别记为、,旋转时间为秒.
    (1)如图2,直线垂直于,将沿直线翻折至,请你直接写出的度数,不必说明理由;
    (2)如图1,在旋转过程中,若射线与重合时,求的值;
    (3)如图1,在旋转过程中,当时,直接写出的值,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1) ;(2);(3)5秒或9秒
    【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出∠MOD=MOD′=60°, 根据角的和差求出∠MOB,进而可求出BOD′的值;
    (2)求出∠BOC=70°,然后根据射线与重合时,射线比多走了70°列方程求解即可;
    (3)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析】解:(1)如图2,
    ∵,,,
    ∴∠MOD=MOD′=150°-90°=60°, ∠MOB=90°-50°=40°,
    ∴BOD′=60°-40°=20°;
    (2)∵,,,
    ∴∠BOC=70°.
    由题意得
    20t-10t=70,
    ∴t=7;
    (3)①相遇前,由题意得
    20t-10t=70-20,
    ∴t=5;
    ②相遇后,由题意得
    20t-10t=70+20,
    ∴t=9;
    综上可知,当时,的值是5秒或9秒.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方程的思想解决角的旋转的问题,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9.(2019·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如图①,点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直线,使.将一把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一边 在射线上,另一边在直线的下方,其中
    将图②中的三角尺沿直线翻折至, 求的度数;
    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按每秒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 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几秒时,直线恰好平分锐角.
    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顺时针旋转;当点点均在直线上方时(如图③所示),请探究与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写出理由.
    【答案】(1);(2)秒或秒;(3)或
    【分析】(1)如图②中,延长CO到C′.利用翻折不变性求出∠A′O′C′即可解决问题;
    (2)设t秒时,直线OA恰好平分锐角∠NOC.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①当OB,OA在OC的两旁时,②当OB,OA在OC的同侧时,求出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
    【解析】解:(1)如图②中,延长CO到C′,

    ∵三角尺沿直线OC翻折至△A′B′O,
    ∴∠A′OC′=∠AOC′=∠CON=60°,
    ∴∠A′ON=180°-60°-60°=60°;
    (2)设t秒时,直线OA恰好平分锐角∠NOC,
    由题意10t=150或10t=330,
    解得t=15或33s,
    则第15或33秒时,直线OA恰好平分锐角∠NOC;
    (3)①当OB,OA在OC的两旁时,
    ∵∠AOB=90°,
    ∴120°-∠MOB+∠AOC=90°,
    ∴∠MOB-∠AOC=30°;
    ②当OB,OA在OC的同侧时,∠MOB+∠AOC=120°-90°=30°.
    综上,或.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旋转变换,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20.(2018·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如图,已知三角形纸片,将纸片折叠,使点与点重合,折痕分别与边交于点.
    (1)画出直线;
    (2)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点,请画出点;
    (3)在(2)的条件下,联结,如果的面积为2,的面积为,那么的面积等于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12
    【分析】(1)画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即为直线DE;
    (2)作出点B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F即可;
    (3)先求得S△AEC=8,=2,再求得==和 ==,再代入S△AEC的面积即可求得.
    【解析】(1)直线DE如图所示:
    (2)点F如图所:
    (3)连接AE,如图所示:
    由对折可得:S△AED=S△DEC,S△BDE=S△DEF,
    ∴S△AEC=8,=2,
    设△BED中BE边上的高为h,
    ,即,则2BE=EC,
    设△AEC中EC边上的高为h',则:

    ∴.
    【点睛】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1.(2019·上海·上外附中七年级期末)已知,点和点是线段的两个端点,线段,点是点和点的对称中心,点是点和点的对称中心,以此类推,(图中未画出)点是点和点的对称中心.(为正整数)
    (1)填空:线段____________ ;线段_____________ (用含的最简代数式表示)
    (2)试写出线段的长度(用含和的代数式表示,无需说明理由)
    【答案】(1) ;;(2) =+…+(-)n-1a
    【分析】(1)结合图形,根据线段的中心对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2)先用a表示AA3、AA4、AA5、AA6、AA7再探究规律,即可写出线段的长度.
    【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
    ∴AA4==;
    +=,
    故答案为;;
    (2)根据题意可得,
    AA3=
    AA4=
    AA5=+
    AA6=
    AA7=
    ……
    =+…+(-)n-1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及两点之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探究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22.(2018·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七年级期末)在长方形中,,现将长方形向上平移,再向左平移后到长方形的位置(的对应点为,其它类似).
    当时,请画出平移后的长方形,并求出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当满足什么条件时,长方形与长方形有重叠部分(边与边叠合不算在内),请用的代数式表示重叠部分的面积.
    在平移的过程中,总会形成一个六边形,试用来表示六边形的面积.
    【答案】(1)长方形见详解,重叠部分的面积=;(2)重叠部分的面积=,;(3).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长方形,进而可得重叠部分的面积;
    (2)根据题意得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长为,宽为,从而得重叠部分的面积,由重叠部分的长与宽的实际意义,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进而即可求解;
    (3)延长A1D1,CD交于点M,延长A1B1,CB交于点N,根据割补法,求出六边形的面积,即可.
    【解析】(1)长方形,如图所示:
    ∵在长方形中,,将长方形向上平移,再向左平移后到长方形的位置,
    ∴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2)∵,将长方形向上平移,再向左平移后到长方形的位置,
    ∴长方形与长方形的重叠部分的长为,宽为,
    ∴重叠部分的面积=,
    ∵且且,
    ∴;
    (3)延长A1D1,CD交于点M,延长A1B1,CB交于点N,
    六边形的面积=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以及用代数式表示几何图形的数量关系,掌握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2022·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七年级期中)阅读并思考:
    计算时,山桂娜同学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口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47接近整十数50,;
    第二步:取50的一半25,;
    第三步:
    第四步:把第二、三步综合起来,.
    (1)依此方法计算49:
    第一步:49接近整十数50,;
    第二步:取50的一半25,;
    第三步:
    第四步:把第二、三步综合起来,.
    (2)请你根据山桂娜同学的方法,填写出一个正确的计算公式.

    (3)利用乘法运算说明第(2)小题中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4)写出利用这个公式计算的过程.
    (5)计算也有一个简单的口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前面两步的结果综合起来,的结果是4221.
    写出上述过程所依据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乘法运算说明第(5)小题中这个公式的正确性.
    【答案】(1)25,1,1
    (2)25,,
    (3)见详解
    (4)见详解
    (5)
    (6)见详解
    【分析】(1)根据山桂娜同学的简便运算步骤解答即可;
    (2)根据(1)的规律书写公式即可;
    (3)利用整式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说明(2)中公式的正确性;
    (4)利用(2)中得到的公式求解即可;
    (5)分析的简单运算,书写计算公式即可;
    (6)利用整式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说明(5)中公式的正确性.
    【解析】(1)解:根据题意,计算49:
    第一步:49接近整十数50,;
    第二步:取50的一半25,;
    第三步:
    第四步:把第二、三步综合起来,.
    故答案为:25,1,1;
    (2)根据山桂娜同学的方法,填写出正确的计算公式如下:

    故答案为:25,,;
    (3)∵,

    ∴公式正确;
    (4)

    (5)计算的口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前面两步的结果综合起来,的结果是4221.
    结合上述计算过程,可书写计算公式为.
    故答案为:;
    (6)∵

    又∵

    ∴公式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类规律探索、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整式混合运算等知识,理解题意,正确书写简便运算公式是解题关键.
    24.(2022·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
    (1) = ;
    = .
    在多项式的乘法公式中,除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之外,如果把上面计算结果作为结论逆运用,则成为因式分解中的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
    已知,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解决下列问题:
    (2) ;(直接写出答案)
    (3) ;(直接写出答案)
    (4) ;(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1),;(2)6;(3)14;(4)198
    【分析】(1)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展开计算即可;
    (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求值;
    (3)利用立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求值;
    (4)利用立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再代入求值;
    【解析】解:(1)
    =
    =
    =
    =,
    故答案为:,;
    (2)
    =
    =
    =6;
    (3)
    =
    =
    =
    =14;
    (4)
    =
    =
    =
    =198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正确的理解已知条件中的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5.(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阅读理解题
    阅读材料: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这两个因数的十位数字相同,个位数字的和是10,该类乘法的速算方法是:将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与另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加1的和相乘,所得的积作为计算结果的前两位,将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字之积作为计算结果的后两位(数位不足两位,用0补齐).
    比如,它们乘积的前两位是,它们乘积的后两位是,所以;
    再如,它们乘积的前两位是,它们乘积的后两位是,所以;
    又如,,不足两位,就将6写在百位:,不足两位,就将9写在个位,十位上写0,所以
    该速算方法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整式乘法与分解因式的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设其中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为,个位数字是,(、表示1~9的整数),则该数可表示为,另一因数可表示为.
    两数相乘可得:
    .
    (注:其中表示计算结果的前两位,表示计算结果的后两位.)
    问题:
    两个两位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另一因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是10.
    如、、等.
    (1)探索该类乘法的速算方法,请以为例写出你的计算步骤;
    (2)设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的因数的十位数字是,则该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设另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是,则该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表示1~9的正整数)
    (3)请针对问题(1)(2)中的计算,模仿阅读材料中所用的方法写出如:的运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7+1)=32,4×3=12,44×73=3212;(2)11a,9b+10;(3)( 10a+a) ( 10b+c)= ( b+1 ) a×100+ac.
    【分析】(1)设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为b和c且b+c=10,另一个因数个位数为a,则另一个因数为10a+a,则 可得出( 10a+a) ( 10b+c)= ( b+1 ) a×100+ac.
    规律:先将和为10的数的十位数字加1 ,再与后一个乘数的十位数字相乘后乘以100,然后加上两个个位数之积,由此可得出结论;
    (2)根据两位数的表示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1)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1)设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为b和c且b+c=10,另一个因数个位数为a,则另一个因数为10a+a,则( 10a+a) ( 10b+c)=100ab+10ac+10ab+ac=100ab+10(b+c)a+ac=100ab+10×10a+ac=( b+1 ) a×100+ac.
    规律:先将和为10的数的十位数字加1 ,再与后一个乘数的十位数字相乘后乘以100,然后加上两个个位数之积,∴4×(7+1)=32,4×3=12,44×73=3212;
    (2)设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的因数的十位数字是a,则该数可以表示为10a+a=11a.
    设另一个因数的十位数字是b,则该数可以表示为10b+(10-b)=9b+10.
    故答案为11a,9b+10.
    (3)设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为b和c且b+c=10,另一个因数个位数为a,则另一个因数为10a+a,则( 10a+a) ( 10b+c)=100ab+10ac+10ab+ac=100ab+10(b+c)a+ac=100ab+10×10a+ac=( b+1 ) a×100+ac.
    故答案为( 10a+a) ( 10b+c)= ( b+1 ) a×100+a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数字的计算规律,寻找计算规律是前提,并加以运用和推广是关键,考查了数学的类比思想,整式的运算是解题的基础.
    26.(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例如图可以得到.请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表示的数学等式;
    (2)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求的值;
    (3)小明同学打算用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边长为的正方形,张相邻两边长为分别为、的长方形纸片拼出了一个面积为 长方形,那么他总共需要多少张纸片?
    【答案】(1);(2)50;(3)143.
    【分析】(1)直接求得正方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各矩形的面积之和求解即可.
    (2)将,代入(1)中得到的式子,然后计算即可;
    (3)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运算多项式乘多项式,从而求得x、y、z的值,代入即可求解.
    【解析】解:(1)
    (2)由(1)可知:
    (3)根据题意得,
    所以,,
    所以
    答:小明总共需要张纸.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难度较大,熟练掌握整式的运算以及代数式求值是解题关键.
    27.(2022·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工厂接到订单,需要边长为(a+3)和3的两种正方形卡纸.
    (1)仓库只有边长为(a+3)的正方形卡纸,现决定将部分边长为(a+3)的正方形纸片,按图甲所示裁剪得边长为3的正方形.
    ①如图乙,求裁剪正方形后剩余部分的面积(用含a代数式来表示);
    ②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如图丙所示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拼成的长方形的边长多少?(用含a代数式来表示);
    (2)若将裁得正方形与原有正方形卡纸放入长方体盒子底部,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盒子底部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2测得盒子底部长方形长比宽多3,则S2﹣S1的值为 .
    【答案】(1)①裁剪正方形后剩余部分的面积=a2+6a;②拼成的长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a+6;(2)9.
    【分析】(1)①根据面积差可得结论;
    ②根据图形可以直接得结论;
    (2)分别计算S2和S1的值,相减可得结论.
    【解析】(1)①裁剪正方形后剩余部分的面积=(a+3)2﹣32=(a+3﹣3)(a+3+3)=a(a+6)=a2+6a;
    ②拼成的长方形的宽是:a+3﹣3=a,∴长为a+6,则拼成的长方形的边长分别为a和a+6;
    (2)设AB=x,则BC=x+3,∴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x(x+3)﹣(a+3)2﹣32+3(a+6﹣x﹣3),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2=x(x+3)﹣(a+3)2﹣32+3(a+6﹣x),∴S2﹣S1的值=3(a+6﹣x)﹣3(a+6﹣x﹣3)=3×3=9.
    故答案为9.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此类题目根据图形的面积列出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28.(2021·上海·七年级期中)贾宪三角(如图)最初于11世纪被发现,原图(图2左)载于我国北宋时期数学家贾宪的著作中.这一成果比国外领先600年!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是:两腰都是1,其余每个数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a+b)n(n为正整数)展开式(按a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在三角形中第三行的三个数1,2,1,恰好对应着的展开式中的系数;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展开式中的系数;等等.
    (1)请根据贾宪三角直接写出的展开式:


    (2)请用多项式乘法或所学的乘法公式验证你写出的的结果.
    【答案】(1) ;
    ;
    (2)
    【分析】(1)根据系数规律,由题意展开即可;
    (2)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析】解:(1);
    (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展开计算即可.
    29.(2021·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距离为100千米.
    (1)若甲从A地出发,先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中点,再以25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B地,求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2)若甲从A地出发,先以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中点,再以千米/小时的速度到达B地.乙从A地出发到B地的速度始终保持V千米/小时不变,请问甲、乙谁先到达B地?
    (3)若甲以a千米/时的速度行走x小时,乙以b千米/时的速度行走x小时,此时甲距离终点为千米,乙距离终点为千米.分式对一切有意义的x值都有相同的值,请探索a,b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小时;(2)乙先到;(3)a,b应满足的条件是.
    【分析】(1)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两段路程的时间,再求和即可得;
    (2)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分别求出甲、乙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再比较大小即可得;
    (3)设,从而可得,再根据无关型问题求解即可得.
    【解析】(1)由题意得:,

    (小时),
    答: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小时;
    (2)甲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乙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因为,
    所以乙先到;
    (3)设,则,
    整理得:,
    ∵分式对一切有意义的值都有相同的值,
    ∴k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
    ∴,即,
    ∴,
    解得,
    ∴,
    故a,b应满足的条件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加减的应用等知识点,依据题意,正确列出各运算式子是解题关键.
    30.(2021·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拼图,推演,得到了整式的乘法的法则和乘法公式.教材第9章头像拼图这样,借助图形往往能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分数运算】
    怎样理解?

    从图形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长方形先被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涂部分);再将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4份(涂部分).这样,可看成原长方形被平均分成15份,取出其中8份,所以的占原长方形的,即.
    【尝试推广】
    (1)①类比分数运算,猜想的结果是____________;(a、b、c、d均为正整数,且,);
    ②请用示意图验证①的猜想并用文字简单解释.
    (2)①观察下图,填空:____________;
    ②若a、b均为正整数且,猜想的运算结果,并用示意图验证你的猜想,同时加以简单的文字解释.
    【答案】(1)① ②见解析 (2)① ②见解析
    【分析】(1)长方形先被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再将涂色部分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这样,可看成原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所以的占原长方形的,即;
    (2)长方形先被横向平均分成份,取其中1份,该长方形还可以如图被纵向平均分成份,取其中1份,这样,可看成原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份,涂色部分共取其中份,所以占原来长方形的,即;
    【解析】解:(1)①;
    故答案为;
    ②长方形先被平均分成a份,取其中的b份(涂部分);再将涂色部分平均分成c份,取其中d份(涂部分).这样,可看成原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所以的占原长方形的,即.

    (2)①()
    ②长方形先被横向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1份(涂部分);
    该长方形还可以如图被纵向平均分成份,取其中1份(涂部分).
    这样,可看成原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份,涂色部分共取其中份,
    所以占原长方形的,
    即.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性质;能够仿照分数的例子得到分式的性质,画出合适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31.(2021·上海·七年级专题练习)定义:如果一个分式能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如:,,则和都是“和谐分式”.
    (1)下列分式中,不属于“和谐分式”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2)将“和谐分式”化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常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
    (3)应用:先化简,并求取什么整数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答案】(1)②;(2);(3),当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分析】(1)把给出的各式进行处理,根据和谐分式的定义判断;
    (2)把分式先变形为,再写成整式与分式分子为常数的形式;
    (3)先算除法,把分式转化成和谐分式,再确定x的值.
    【解析】解:(1)①;②;③;④;
    ∴①③④属于和谐分式,②不属于和谐分式;
    故答案为:②;
    (2)原式;
    (3)原式

    根据题意得:原式;
    当原式的值为整数时,应该是2的因数,
    ∴或或或
    解得:或或或,
    ∵且且且,
    ∴当时,该式的值为整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及和新定义“和谐分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定义的内容并能运用.
    32.(2021·上海·七年级期末)在某班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已知,,,求的值”.根据已知条件中式子的特点,同学们会想起,于是问题可转化为:“已知,,,求的值”,这样解答就方便了.
    (1)通过阅读,试求的值;
    (2)利用上述解题思路请你解决以下问题:已知,求的值.
    【答案】(1)7
    (2)34
    【分析】(1)由已知,,,可得,即可得出答案;
    (2)由已知,可得,m4+1m2=m2+1m2=(m+1m)2−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1),,,


    1a+1b+1c=ab+bc+caabc=7;
    (2),


    ∴m2+1m2=(m+1m)2−2=62−2=3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合理应运题目所给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3.(2022·山西晋中·七年级期中)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种是“以数解形”,第二种是“以形助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请你使用数形结合这种思想解决下面问题:
    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为四块完成相同的小长方形,然后按照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观察图2,用两种方法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式,请使用代数式,,ab写出这个等式_____________.
    (2)运用你所得到的公式,计算:若m、n为实数,且,,试求的值.
    (3)如图3,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以AC、BC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两正方形的面积和,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1)
    (2)4
    (3)
    【分析】(1)根据图2中,各个部分面积与大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得答案;
    (2)由(1)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
    (3)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得出,,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出的值即可.
    (1)
    解:如图2,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因此面积为,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因此面积为,
    每个长方形的长为,宽为,因此面积为,
    由面积之间的关系可得: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2)
    解:由(1)得,
    ,,

    即的值是4;
    (3)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正方形的边长为,则,,
    ,两正方形的面积和,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图形中面积之间的关系.
    34.(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的两个长方形可以按不同的形式拼成图2和图3两个图形.
    (1)在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1可表示为 ;(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在图3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S2可表示为 ;(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比较图2与图3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的等式是 ;
    A.(a+b)2=a2+2ab+b2
    B.(a+b)(a﹣b)=a2﹣b2
    C.(a﹣b)2=a2﹣2ab+b2
    (3)请利用所得等式解决下面的问题:
    ①已知4m2﹣n2=12,2m+n=4,则2m﹣n= ;
    ②计算(2+1)(22+1)(24+1)(28+1)×…×(232+1)+1的值,并直接写出该值的个位数字是多少.
    【答案】(1)(a+b)(a﹣b),a2﹣b2;
    (2)B
    (3)①3,②264,6
    【分析】(1)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即可;
    (2)根据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由(1)的结果即可解答.
    (3)①利用(2)得到的等式求解即可;②可以先把原式乘上一个(2﹣1),这样可以和(2+1)凑成平方差公式,以此逐步解答即可.
    【解析】(1)解:图2中长方形的长为(a+b),宽为(a﹣b),因此面积为(a+b)(a﹣b),
    图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差,即a2﹣b2.
    故答案为:(a+b)(a﹣b),a2﹣b2.
    (2)解:由(1)得(a+b)(a﹣b)=a2﹣b2;
    故选B.
    (3)解:①因为4m2﹣n2=12,所以(2m+n)(2m﹣n)=12,
    又因为2m+n=4,
    所以2m﹣n=12÷4=3.
    故答案为:3;
    ②(2+1)(22+1)(24+1)(28+1)×…×(232+1)+1
    =(2﹣1)(2+1)(22+1)(24+1)(28+1)+…+(232+1)+1
    =(22﹣1)(22+1)(24+1)(28+1)+…+(232+1)+1
    =(24﹣1)(24+1)(28+1)+…+(232+1)+1
    =……
    =264﹣1+1
    =264,
    而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其个位数字2,4,8,6,重复出现,而64÷4=16,于是“2、4、8、6”经过16次循环,
    因此264的个位数字为6.
    答:其结果的个位数字为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和数字类规律,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35.(2022·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我们常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某种关系,如:探索整式乘法的一些法则和公式.
    (1)探究一:
    将图1的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后,拼成图2的形状,拼图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因此可得一个多项式的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二:类似地,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棱长为的大正方体进行以下探索:
    在大正方体一角截去一个棱长为的小正方体,如图3所示,则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3)将图3中的几何体分割成三个长方体①、②、③,如图4、图5所示,∵,,,∴长方体①的体积为.类似地,长方体②的体积为________,长方体③的体积为________;(结果不需要化简)
    (4)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3中几何体的体积,可以得到的恒等式(将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____.
    (5)问题应用: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问题:已知a-b=6,ab=2,求的值.
    (6)类比以上探究,尝试因式分解:= .
    【答案】(1)
    (2)
    (3),
    (4)
    (5)252
    (6)
    【分析】(1)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的面积,由此即可得;
    (2)直接利用大正方体的体积减去小正方体的体积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得;
    (4)根据(2)和(3)的结论可得,再将等号右边利用提取公因式分解因式即可得出答案;
    (5)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出,再根据(4)的结论即可得;
    (6)将改写成,再根据(4)的结论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
    (1)
    解: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拼图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可得一个多项式的分解因式为,
    故答案为:.
    (2)
    解:由题意,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3)
    解:,
    长方体②的体积为,

    长方体③的体积为,
    故答案为:,.
    (4)
    解:由(2)和(3)得:,
    则可以得到的恒等式(将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为,
    故答案为:.
    (5)
    解:,


    (6)
    解:由(4)可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与图形面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求值、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利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几何体的体积得到代数恒等式是解题关键.
    36.(2022·湖南长沙·八年级期末)方法探究:
    已知二次多项式,我们把代入多项式,发现,由此可以推断多项式中有因式(x+3).设另一个因式为(x+k),多项式可以表示成,则有,因为对应项的系数是对应相等的,即,解得,因此多项式分解因式得:.我们把以上分解因式的方法叫“试根法”.
    问题解决:
    (1)对于二次多项式,我们把x= 代入该式,会发现成立;
    (2)对于三次多项式,我们把x=1代入多项式,发现,由此可以推断多项式中有因式(),设另一个因式为(),多项式可以表示成,试求出题目中a,b的值;
    (3)对于多项式,用“试根法”分解因式.
    【答案】(1)±2
    (2)a=0,b=-3;
    (3)
    【分析】(1)将x=±2代入即可;
    (2)由题意得x3-x2-3x+3=x3-(1-a)x2-(a-b)x-b,再由系数关系求a、b即可;
    (3)多项式有因式(x-2),设另一个因式为(x2+ax+b),则x3+4x2-3x-18=x3+(a-2)x2-(2a-b)x-2b,再由系数关系求a、b即可.
    (1)
    解:当x=±2时,x2-4=0,
    故答案为:±2;
    (2)
    解:由题意可知x3-x2-3x+3=(x-1)(x2+ax+b),
    ∴x3-x2-3x+3=x3-(1-a)x2-(a-b)x-b,
    ∴1-a=1,b=-3,
    ∴a=0,b=-3;
    (3)
    解:当x=2时,x3+4x2-3x-18=8+16-6-18=0,
    ∴多项式有因式(x-2),
    设另一个因式为(x2+ax+b),
    ∴x3+4x2-3x-18=(x-2)(x2+ax+b),
    ∴x3+4x2-3x-18=x3+(a-2)x2-(2a-b)x-2b,
    ∴a-2=4,2b=18,
    ∴a=6,b=9,
    ∴x3+4x2-3x-18=(x-2)(x2+6x+9)=(x-2)(x+3)2.
    【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试根法”的本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正确展开是解题的关键.
    37.(2022·浙江杭州·七年级期中)观察下列各式:

    (1)从上面的算式及计算结果,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下面的空格:________;
    (2)用数学的整体思想方法,设,分解因式:,;
    (3)已知,a、b、c、d都是正整数,且,化简求的值.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所给的三个等式归纳规律解答即可;
    (2)利用得出的规律,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
    (3)根据(2)中的规律,当m=2时,得出a,b,c,d的值,再进行化简求值.
    (1)
    解:根据题意,由所给的三个等式,可归纳出:

    故答案为:;
    (2)
    解:由(1)可知,
    ∴,
    设(),

    ∵,
    ∴;
    (3)
    解:由(2)可知,
    当时,则

    ∵,
    ∴,
    ∵a、b、c、d都是正整数,且a>b>c>d;
    ∴a=17,b=5,c=3,d=1;


    当a=17,b=5,c=3,d=1;
    ∴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根据所给的等式归纳出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8.(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七年级阶段练习)知识与方法上的类比是探索发展重要途径,是发现新问题、结论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题,运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使不少依照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找到简便解决方法,常用的途径有:(1)整体观察;(2)整体设元;(3)整体代入;(4)整体求和等.
    例1:分解因式
    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原式
    例2:已知,求的值.
    解:
    请根据阅读材料利用整体思想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请你模仿例1尝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2)计算:______
    (3)①已知,求的值;
    ②若,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
    (2);
    (3)①1,②5.
    【分析】(1)将看成一个整体,令,代入计算即可;
    (2)将看成一个整体,令,将看成一个整体,令,代入计算即可;
    (3)①将代入求解即可;②将,代入中得到原式,再将代入,进一步得到原式,计算即可.
    (1)
    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则原式.
    (2)
    解:将看成一个整体,令,将看成一个整体,令,
    则原式

    (3)
    解:①∵,


    ②∵,


    【点睛】本题考查整体思想,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运算,分式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思想,看懂例题.
    39.(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我们定义:如果两个分式与的差为常数,且这个常数为正数,则称是的“雅中式”,这个常数称为关于的“雅中值”.
    如分式,,,则是的“雅中式”,关于的“雅中值”为.
    (1)已知分式,,判断是否为的“雅中式”,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是,请证明并求出关于的“雅中值”;
    (2)已知分式,,是的“雅中式”,且关于的“雅中值”是,为整数,且“雅中式”的值也为整数,求所代表的代数式及所有符合条件的的值之和;
    (3)已知分式,,(、、为整数),是的“雅中式”,且关于的“雅中值”是1,求的值.
    【答案】(1)不是,利用见解析;(2);(3)或或或
    【分析】(1)先化简,再计算,再根据“雅中值”的定义可得答案;
    (2)由定义可得:整理可得:的表达式,再化简 根据为整数,且“雅中式”的值也为整数,得到:是的因数,从而可得答案;
    (3)由定义可得:整理可得:从而可得:,再消去,结合因式分解可得结合、、为整数,分类讨论后可得答案.
    【解析】解:(1)

    不是的“雅中式”.
    (2) 关于的“雅中值”是,





    为整数,且“雅中式”的值也为整数,
    是的因数,
    可能是:
    的值为:

    的值为:

    (3) 是的“雅中式”,且关于的“雅中值”是1,


    整理得:
    由上式恒成立:

    消去可得:



    、、为整数
    为整数,
    当时,
    此时:

    当时,
    此时:

    当时,
    此时:

    当时,
    此时:

    综上:的值为:或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新定义情境下的分式的运算,分式的化简,分式的值,解分式方程,因式分解的应用,方程的整数解问题,代数式的值,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0.(2020·湖南·李达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阅读下面材料并解答问题
    材料: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由分母为,可设,

    ∵对任意上述等式均成立,
    ∴且,∴,

    这样,分式被拆分成了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的和
    解答:(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2)求出的最小值.
    【答案】(1)3+;(2)8
    【分析】(1)直接把分子变形为3(x-1)+10解答即可;
    (2)由分母为-x2+1,可设-x4-6x2+8=(-x2+1)(x2+a)+b,按照题意,求出a和b的值,即可把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
    【解析】解:(1)=
    =
    =3+;
    (2)由分母为,
    可设,


    ∵对于任意的x,上述等式均成立,

    解得


    ∴当x=0时,取得最小值8,即 的最小值是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方法,并能加以正确应用.
    41.(2021·山东·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知识生成]通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
    例如:如图①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②中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图②,请你写出(a+b)2、、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3)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则=
    [知识迁移]
    类似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几何体的体积,也可以得到一个恒等式.
    (5)根据图③,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利用上面的规律求的值.
    【答案】(1) a-b;(2); ; (3);(4) 14;(5) (a+b)3=a3+b3+3a2b+3ab2;(6) 9.
    【分析】(1)由图直接求得边长即可,
    (2)已知边长直接求面积,阴影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长方形面积,可得答案,
    (3)利用面积相等推导公式;
    (4)利用(3)中的公式求解即可,
    (5)利用体积相等推导;
    (6)应用(5)中的公式即可.
    【解析】解:(1)由图直接求得阴影边长为a-b;
    故答案为:a-b;
    (2)方法一:已知边长直接求面积为;
    方法二:阴影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四个长方形面积,
    ∴面积为;
    故答案为;;
    (3)由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可得;
    故答案为:
    (4)由,
    可得,
    ∵,
    ∴ ,
    ∴ ;
    故答案为;
    (5)方法一:正方体棱长为a+b, ∴体积为,
    方法二:正方体体积是长方体和小正方体的体积和,
    即,
    ∴;
    故答案为;
    (6)∵;
    将a+b=3,ab=1,代入得: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同时考查对公式的熟练的应用,能够由面积相等,过渡到利用体积相等推导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6期末历年选填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6期末历年选填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特训05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第9-11章)(原卷版+解析),共8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三步综合起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特训11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一模)(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特训11期末历年解答压轴题(一模)(原卷版+解析),共8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