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初中科粤版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授课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图,实验记录,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D验满,二氧化碳的用途,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有如下物理性质:
在加压和降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先转变为液体,进而凝固为白色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容易升华,即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并吸收大量热量。
辨析比较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知识链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常用的方法1.称量法:比较等体积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2.气球法:将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倾倒CO2,气球 会上升。3.倾倒CO2熄灭蜡烛法:往装有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 CO2气体,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典例1 如图所示是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塑料瓶变瘪的唯一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B.②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C.③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D.④中右侧纸袋下沉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解析] 软塑料瓶变瘪是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A项说法错误。实验中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B项说法错误。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项说法正确。右侧倾倒有二氧化碳的纸袋下沉,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D项说法错误。
1.试剂的选择(1)实验室常用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及分析
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检验【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设计?仪器的连接顺序和实验操作是怎样的?如何进行气体检验?
【设计实验】(1)发生装置的选择反应物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是固液之间的反应,且反应无须加热,故选用的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2)收集装置的选择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知识链接用“万能瓶”收集CO2
当用此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气体从长管进;当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气体从短管进。故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出。
【进行实验】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试剂—③收集气体—④进行验满—⑤检验气体。
[解析] A(√)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果长颈漏斗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会阻止反应继续进行;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气体应从长导气管进,以便排尽瓶内空气;D(√)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短导气管口,若木条熄灭,则表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1)确定反应原理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要考虑:保证安全、操作方便、反应速率适中,并兼顾环保、经济性。
(2)选择实验装置①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依据:反应物的聚集状态和反应条件。
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见下图,相关的选择依据见下表:
②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实验室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见下图:
特别提醒当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3)组装、拆卸仪器,加入试剂顺序按照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拆卸仪器的顺序一般与组装相反。加入试剂时,先加固体试剂,后加液体试剂,最后点燃酒精灯(若需要加热)。使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防止水倒吸,实验结束时需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移出,再停止加热。(4)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
典例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解析] 装置B不能控制固体试剂与液体的接触,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虽然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人在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环境中,会感到气闷、头痛乃至窒息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大量排放CO2 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但二氧化碳无毒,不是空气污染物。
4.碳达峰和碳中和为了人类共同的福祉,要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而达到峰值,其后逐渐减少。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总量,通过植树造林和节能减排等方式加以吸收或抵消,达到相对的零排放。
典例4 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A(×)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B(×)化石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自然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所以化石燃料燃烧不会大幅降低大气中氧气含量;C(×)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但不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2024)5.3 二氧化碳集体备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图,实验记录,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D验满,二氧化碳的用途,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5.2 碳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混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5.1 氢气课文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活动,氢气的燃烧实验,氢气爆鸣实验,检验氢气的纯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