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01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02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03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共48页。

    平行线中点模型:已知AB∥CD,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O为线段EF的中点,延长PO交CD于点Q,则∆POE ≌ ∆QOF
    证明: ∵AB∥CD ∴∠PEO =∠OFQ
    ∵点O为线段EF的中点 ∴EO=OF
    在∆POE和∆QOF中
    ∠PEO =∠OFQ
    EO=OF
    ∠POE =∠QOF
    ∴∆POE ≌ ∆QOF(ASA)
    雨伞模型:如图AP平分∠BAC,BD⊥AP,垂足为点D,延长BD交AC于点C,
    则∆ABD ≌ ∆ACD,AB=AC,BD=CD
    证明:∵AP平分∠BAC ∴∠BAD=∠CAD
    ∵BD⊥AP ∴∠BDA=∠CDA
    在∆ABD和∆ACD中
    ∠BAD=∠CAD
    AD=AD
    ∠BDA=∠CDA
    ∴∆ABD ≌ ∆ACD(ASA)
    ∴AB=AC,BD=CD
    【平行线中点模型过关练】
    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在正方形的右侧作矩形,点在边的延长线上,,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点是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A.B.C.D.
    2.矩形ABCD与矩形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3,CD=CE=1,则GH=_______.
    3.如图,□ABCD的顶点C在等边的边BF上,点E在AB的延长线上,G为DE的中点,连接CG.若,,则BG的长为______.
    4.如图,▱ABCD的顶点C在等边△BEF的边BF上,点E在AB的延长线上,G为DE的中点,连接CG.若AD=3,AB=CF=2,则CG的长为 _____.
    5.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过点E作EG⊥AD于G,连接GF.若∠A=80°,则∠DGF的度数为___________.
    6.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过边上一点P作于点E,Q为延长线上一点,取,连接,交于M,则的长为______.
    7.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是边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CE=DA,连接DE交AC于点F,过点D作DG⊥AC于点G,过点D作DH∥BC交AC于点H.
    (1)求证:AG=AD;
    (2)求证:DF=EF;
    (3)若CF=CE,S△ADG=2,求△DGF的面积.
    8.(1)老师在课上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等边△ABC边长为2,过AB边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AC于D,求DE的长.
    小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过点P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思路直接写出DE的长.
    (2)【类比探究】
    老师引导同学继续研究:
    ①等边△ABC边长为2,当P为BA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CA的延长线于点E ,Q为边BC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AC于D.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DE的长.
    ②已知等边△ABC,当P为AB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射线AC于点E, Q为哪一个(①BC边上;②BC的延长线上;③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直线AC于点D,能使得DE的长度保持不变.( 直接写出答案的编号)

    9.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上,老师给出了下列问题.
    (1)探究结论
    在图1中,,点P是两平行线之间的一点,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2)应用结论
    在图2中,,PB平分,,若为等腰三角形,求的度数_______.
    (3)拓展延伸
    在图3中,,点P是的中点,.试判断AB,AC,BD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10.【问题情境】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在△ABC中, AB=16,AC=10,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卓越小组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 AD至点E,使DE=AD,连接BE.勤思小组得到的方法是,过点B作直线AC的平行线BE,并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请结合两个小组提供的方法思考:
    (1)图1中,BC边上的中线A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2)【灵活运用】如图 2,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D的平分线,试猜想线段AB、AD、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拓展延伸】如图3,已知AB∥CF,点E是BC的中点,点D在线段AE上,若AB=10,CF=4,DF=6,求证∠EDF=∠BAE.
    11.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边AD上,连接BE,过点D作DFBE,交BC于点F,点G,H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EH,GF.
    (1)求证: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
    (2)若BC=10,AB=6,∠ABC=60°;
    ①当BG=GF时,求四边形EGFH的面积:
    ②如图2,延长FG交AB于点P,连接AG,记ΔAPG的面积为S1,ΔBPG的面积为S2,若FP⊥AB,求的值.
    12.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___;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13.已知点P是Rt△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过点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①,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AB上且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雨伞模型模型过关练】
    1.如图,ABC中,AC=BC,∠ACB=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点B作BE⊥AD,交AD延长线于点E,F为AB的中点,连接CF,交AD于点G,连接BG.
    (1)线段BE与线段AD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判断B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图,△ABC中,AB=AC,∠BAC=90°,CD平分∠ACB,BE⊥CD,垂足E在CD的延长线上.求证:BE=CD.
    3.已知:如图,在中,,平分,于,是的中点,求证:.
    4.已知:中,为的中点,平分于,连结,若,求的长.
    5.如图,中,M为的中点,为的平分线,于D.
    (1)求证:;
    (2)若,求的长.
    6.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
    (1)求证:BN=DN;
    (2)求△ABC的周长.
    7.如图1,在中,点是边的中点,点在内,平分,,点在边上,.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判断线段、、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3)点是的边上的一点,若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的面积(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
    8.如图,在中,平分于点,点是的中点
    (1)如图1,的延长线与边相交于点,求证:
    (2)如图2,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9.如图1,点是直线上一点,点是直线上一点,且MN//PQ.和的平分线交于点.
    (1)求证:;
    (2)过点作直线交于点(不与点重合),交于点E,
    ①若点在点的右侧,如图2,求证:;
    ②若点在点的左侧,则线段、、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说理由.
    专题10 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
    平行线中点模型概述:平行线之间夹中点,通过延长过中点的线段与平行线相交,从而构造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将已知条件中的线段和角进行转移。
    平行线中点模型:已知AB∥CD,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O为线段EF的中点,延长PO交CD于点Q,则∆POE ≌ ∆QOF
    证明: ∵AB∥CD ∴∠PEO =∠OFQ
    ∵点O为线段EF的中点 ∴EO=OF
    在∆POE和∆QOF中
    ∠PEO =∠OFQ
    EO=OF
    ∠POE =∠QOF
    ∴∆POE ≌ ∆QOF(ASA)
    雨伞模型:如图AP平分∠BAC,BD⊥AP,垂足为点D,延长BD交AC于点C,
    则∆ABD ≌ ∆ACD,AB=AC,BD=CD
    证明:∵AP平分∠BAC ∴∠BAD=∠CAD
    ∵BD⊥AP ∴∠BDA=∠CDA
    在∆ABD和∆ACD中
    ∠BAD=∠CAD
    AD=AD
    ∠BDA=∠CDA
    ∴∆ABD ≌ ∆ACD(ASA)
    ∴AB=AC,BD=CD
    【平行线中点模型过关练】
    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在正方形的右侧作矩形,点在边的延长线上,,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点是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A.B.C.D.
    【答案】A
    【分析】延长GH交AD延长线于M,证△AMH≌△FGH (ASA),得MH = GH,AM=GF=3cm,则DM=1cm,再由勾股定理得GM,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如图,延长GH交AD延长线于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 CD = 2cm, AD//BC,∠GDM=∠ADC = 90°,
    ∵四边形CEFG是矩形,
    ∴ GF= CE= 3cm, CE//GF,
    ∴AD//GF,
    ∴∠GFH =∠MAH,
    ∵点H是AF的中点,
    ∴AH= FH,
    在△AMH和△FGH中,

    ∴△AMH≌△FGH (ASA),
    ∴MH=GH,AM=GF=3cm,
    ∴DM = AM- AD=3-2= 1 (cm),
    ∵CG=5cm,
    ∴ GD= CG- CD=5-2= 3 (cm),
    在Rt△GDM中,由勾股定理得:
    GM= cm,
    cm,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矩形ABCD与矩形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3,CD=CE=1,则GH=_______.
    【答案】
    【分析】延长GH交AD于M点,由矩形的性质得出CD=CE=FG=1,BC=EF=CG=3,BE∥AD∥FG,推出DG=CG-CD=2,∠HAM=∠HFG,由ASA证得△AMH≌△FGH,得出AM=FG=1,MH=GH,则MD=AD-AM=2,在Rt△M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GM,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延长GH交AD于M点,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矩形,
    ∴CD=CE=FG=1,BC=EF=CG=3,BE∥AD∥FG,
    ∴DG=CGCD=3-1=2,∠HAM=∠HFG,
    ∵AF的中点H,
    ∴AH=FH,
    在△AMH和△FGH中,

    ∴△AMH≌△FGH(ASA).
    ∴AM=FG=1,MH=GH,
    ∴MD=AD-AM=31=2,
    在Rt△MDG中,GM=,
    ∴GH=GM=,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ABCD的顶点C在等边的边BF上,点E在AB的延长线上,G为DE的中点,连接CG.若,,则BG的长为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BF和BE的长,然后证明△DCG和△EHG全等,可得DC=EH,CG=HG,求出BH=3,证明△CBH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到CG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G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CD=AB,DC∥AB,
    ∵AD=3,AB=CF=2,
    ∴CD=2,BC=3,
    ∴BF=BC+CF=5,
    ∵△BEF是等边三角形,G为DE的中点,
    ∴BF=BE=5,DG=EG,
    延长CG交BE于点H,连接BG,
    ∵DC∥AB,
    ∴∠CDG=∠HEG,
    在△DCG和△EHG中,,
    ∴△DCG≌△EHG(ASA),
    ∴DC=EH,CG=HG,
    ∵CD=2,BE=5,
    ∴HE=2,BH=3,
    ∵∠CBH=60°,BC=BH=3,
    ∴△CBH是等边三角形,
    ∴CH=BC=3,BG⊥CH,
    ∴CG=CH=,
    ∴BG=,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4.如图,▱ABCD的顶点C在等边△BEF的边BF上,点E在AB的延长线上,G为DE的中点,连接CG.若AD=3,AB=CF=2,则CG的长为 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BF和BE的长,然后可以证明△DCG和△EHG全等,然后即可得到CG的长.
    【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CD=AB,DC∥AB,
    ∵AD=3,AB=CF=2,
    ∴CD=2,BC=3,
    ∴BF=BC+CF=5,
    ∵△BEF是等边三角形,G为DE的中点,
    ∴BF=BE=5,DG=EG,
    延长CG交BE于点H,
    ∵DC∥AB,
    ∴∠CDG=∠HEG,
    在△DCG和△EHG中,

    ∴△DCG≌△EHG(ASA),
    ∴DC=EH,CG=HG,
    ∵CD=2,BE=5,
    ∴HE=2,BH=3,
    ∵∠CBH=60°,BC=BH=3,
    ∴△CBH是等边三角形,
    ∴CH=BC=3,
    ∴CG=CH=,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5.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过点E作EG⊥AD于G,连接GF.若∠A=80°,则∠DGF的度数为___________.
    【答案】50°.
    【详解】试题分析:如图,延长AD、EF相交于点H,
    ∵F是CD的中点,
    ∴CF=DF,
    ∵菱形对边AD∥BC,
    ∴∠H=∠CEF,
    在△CEF和△DHF中,

    ∴△CEF≌△DHF(AAS),
    ∴EF=FH,
    ∵EG⊥AD,
    ∴GF=FH,
    ∴∠DGF=∠H,
    ∵四边形ABCD是菱形,
    ∴∠C=∠A=80°,
    ∵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CE=CF,
    在△CEF中,∠CEF=(180°﹣80°)=50°,
    ∴∠DGF=∠H=∠CEF=50°.
    故答案是50°.
    6.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过边上一点P作于点E,Q为延长线上一点,取,连接,交于M,则的长为______.
    【答案】2
    【分析】过P作交于F,证明,再证明,得证,根据证明即可.
    【详解】解:过P作交于F,如图所示:
    ∵,是等边三角形,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在和中,

    ∴,
    ∴,
    ∴,
    ∵,
    ∴,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是边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CE=DA,连接DE交AC于点F,过点D作DG⊥AC于点G,过点D作DH∥BC交AC于点H.
    (1)求证:AG=AD;
    (2)求证:DF=EF;
    (3)若CF=CE,S△ADG=2,求△DGF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6
    【分析】(1)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证.
    (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AAS可证得△DHF≌△E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证结论.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G=GH,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HF=CF,利用等量关系可得GF=3AG,利用等高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1)
    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60°,
    ∵DG⊥AC,
    ∴∠AGD=90°,∠ADG=30°,
    ∴.
    (2)
    ∵,
    ∴∠ADH=∠B,∠AHD=∠ACB,∠FDH=∠E,
    ∵△ABC是等边三角形,
    ∴∠B=∠ACB=∠A=60°,
    ∴∠A=∠ADH=∠AHD=60°,
    ∴△ADH是等边三角形,
    ∴DH=AD,
    ∵AD=CE,
    ∴DH=CE,
    在△DHF和△ECF中,

    ∴△DHF≌△ECF(AAS),
    ∴DF=EF,
    (3)
    ∵△ABC是等边三角形,DG⊥AC,AD=DH,
    ∴AG=GH,
    ∵△DHF≌△ECF,
    ∴HF=CF,
    ∵CF=CE,DH=CE,
    ∴HF=AH,
    ∴GF=3AG,
    ∵△DGF和△ADG等高,
    ∴S△DGF=3S△ADG=6.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1)老师在课上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等边△ABC边长为2,过AB边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AC于D,求DE的长.
    小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过点P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思路直接写出DE的长.
    (2)【类比探究】
    老师引导同学继续研究:
    ①等边△ABC边长为2,当P为BA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CA的延长线于点E ,Q为边BC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AC于D.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DE的长.
    ②已知等边△ABC,当P为AB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射线AC于点E, Q为哪一个(①BC边上;②BC的延长线上;③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直线AC于点D,能使得DE的长度保持不变.( 直接写出答案的编号)

    【答案】(1)DE=1;(2) ①正确补全图形见解析,② ②.
    【分析】(1)过P作PF∥BC交AC于F,得出等边三角形APF,推出AP=PF=QC,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EF=AE,证△PFD≌△QCD,推出FD=CD,推出DEAC即可;
    (2)①过点P作PF∥BC交CA的延长线与点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FA=∠C.
    再证明△APF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P=PF.进一步得到AE=FE=.由SAS证明△FDP≌△CDQ,得到FD=CD=,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②如图,过P作直线PF∥BC交直线AC于F,通过证明△APF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P=PF.进而得到EF=AE=AF.再由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过P作PF∥BC交AC于F.
    ∵PF∥BC,△ABC是等边三角形,∴∠PFD=∠QCD,△APF是等边三角形,∴AP=PF=AF.
    ∵PE⊥AC,∴AE=EF.
    ∵AP=PF,AP=CQ,∴PF=CQ.
    在△PFD和△QCD中,∵,∴△PFD≌△QCD(AAS),∴FD=CD.
    ∵AE=EF,∴EF+FD=AE+CD,∴AE+CD=DEAC.
    ∵AC=2,∴DE=1.
    (2)①正确补全图形.
    过点P作PF∥BC交CA的延长线与点F,∴∠PFA=∠C.
    ∵△ABC是等边三角形,∴∠BAC=∠C=60°,∴∠PFA=∠PAF=60°,∴△APF为等边三角形,∴AP=PF.
    又∵PE⊥CA的延长线于点E,∴AE=FE=.
    ∵AP=CQ,∴PF=QC.
    ∵∠FDP=∠CDQ,∴△FDP≌△CDQ,∴FD=CD=,∴DE=DF﹣EF=.
    ② 答案为②.理由如下:
    如图,过P作直线PF∥BC交直线AC于F,∴∠APF=∠ABC=60°.
    ∵∠A=60°,∴△APF是等边三角形,∴AP=PF.
    ∵AP=CQ,∴PF=QC.
    ∵PF∥BC,∴∠F=∠DCQ,∠FPD=∠Q.
    在△DPF和△DQC中,∵∠F=∠DCQ,PF=QC,∠FPD=∠Q,∴△DPF≌△DQC,∴CD=DF=CF.
    ∵△APF是等边三角形,PE⊥AF,∴EF=AE=AF.
    ∵ED=EF﹣DF,∴ED=AF﹣CF=(AF﹣CF)=AC.
    ∵AC的长度不变,∴DE的长度保持不变.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
    9.在数学综合实践课上,老师给出了下列问题.
    (1)探究结论
    在图1中,,点P是两平行线之间的一点,则,,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
    (2)应用结论
    在图2中,,PB平分,,若为等腰三角形,求的度数_______.
    (3)拓展延伸
    在图3中,,点P是的中点,.试判断AB,AC,BD之间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的度数为或
    (3),理由见解析
    【分析】(1)作,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可得出.
    (2)分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3)延长交直线于F点,证明即可求解.
    【详解】(1)作,如图1,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2)∵PB平分,如图2,
    ∴,
    设,
    ∵为等腰三角形,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时,,
    ∴,
    ∵由(1)知,且,
    ∴,
    解得:;
    ∴;
    ②当时,,
    ∴,
    无解,此情况舍去,
    ③当时,,
    ∴,
    解得:,
    ∴.
    综上可知:的度数为或.
    (3)的关系为,
    延长交直线于F点,如图3,
    由(1)得,
    ∵,
    ∴,

    ∵点P是的中点,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是解题关键.
    10.【问题情境】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在△ABC中, AB=16,AC=10,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卓越小组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 AD至点E,使DE=AD,连接BE.勤思小组得到的方法是,过点B作直线AC的平行线BE,并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请结合两个小组提供的方法思考:
    (1)图1中,BC边上的中线A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
    (2)【灵活运用】如图 2,在四边形ABCD中,AB∥CD,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BAD的平分线,试猜想线段AB、AD、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拓展延伸】如图3,已知AB∥CF,点E是BC的中点,点D在线段AE上,若AB=10,CF=4,DF=6,求证∠EDF=∠BAE.
    【答案】(1)3(2)AD=AB+DC.理由见解析
    (3)见解析
    【分析】(1)延长AD到E,使AD=DE,连接BE,证明△ADC=△EDB,推出AC=BE=8,在△ABE中,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AB-BE(2)结论:AD=AB+DC.延长AE,DC交于点F,证明△ABE=△FEC(AAS),推出AB=CF,再证明DA=DF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延长AE交CF的延长线于点G,证明△DFG是等腰三角形,可得结论.
    【详解】(1)解∶延长AD到点E,使AD=DE,连接BE,如图,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ADC和△EDB中,
    ∵AD=DE,∠ADC=∠EDB,DC=DB,
    ∴△ADC≌△EDB(SAS),
    ∴AC=BE=10,
    在△ABE中,AB-BE即16-10<2AD<16+10,
    ∴3故答案为:3(2)解∶ AD=AB+DC.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AE,DC交于点F,
    ∵AB∥CD,
    ∴∠BAF=∠F,
    ∵点E为BC的中点,
    ∴CE=BE,
    在△ABE和△FCE中,
    ∵∠AEB=∠FEC,∠BAE=∠F,BE=CE
    ∴△ABE=△FCE(AAS),
    ∴CF=AB,
    ∵AE是∠BAD的平分线,
    ∴∠BAF=∠FAD,
    ∴∠FAD=∠F,
    ∴AD=DF,
    ∵DC+CF=DF,
    ∴DC+AB=AD;
    (3)证明:如图,延长AE交CF的延长线于点G
    ∵E是BC的中点,
    ∴CE=BE,
    ∵AB∥CF,
    ∴∠BAE=∠G,
    在△AEB和△GEC中,
    ∵∠BAE=∠G,∠AEB=∠GEC,BE=CE,
    ∴△AEB≌△GEC(AAS),
    ∴AB=GC=10,∠BAE=∠G,
    ∵CF=4,
    ∴FG=CG-CF=6,
    ∵DF=6,
    ∴FD=FG,
    ∴∠EDF=∠G,
    ∴∠EDF=∠BAE.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1.如图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边AD上,连接BE,过点D作DFBE,交BC于点F,点G,H分别是BE,DF的中点,连接EH,GF.
    (1)求证:四边形EGFH为平行四边形;
    (2)若BC=10,AB=6,∠ABC=60°;
    ①当BG=GF时,求四边形EGFH的面积:
    ②如图2,延长FG交AB于点P,连接AG,记ΔAPG的面积为S1,ΔBPG的面积为S2,若FP⊥AB,求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①当BG=GF时,四边形EGFH的面积为;②的值为
    【分析】(1)由,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再由、分别是、的中点得,结合即可得证;
    (2)①连接,先证,由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知,过点作,则,由,知,,再证四边形为矩形,设,则,,,由得,根据可得答案;
    ②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证得,设,则,,,,由得,根据与同高可得,从而得出答案.
    (1)
    解:如图1,
    在平行四边形中,,,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别是、的中点,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
    ①连接,
    、,

    ,,S△BGF=S△EGF,

    ,即,
    由(1)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过点作,则,
    ,,
    ,,
    ,,,
    四边形为矩形,
    设,则,,,
    ∴,
    解得:,

    ②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


    设,则,,,,
    由得,
    与同高,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
    12.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分别过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___;
    (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答案】(1)AE∥BF,QE=QF (2)答案见解析
    【分析】(1)根据AAS推出△AEQ≌△BFQ,推出AE=BF即可;
    (2)延长EQ交BF于D,求出△AEQ≌△BD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Q=Q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点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1)AE∥BF,QE=QF,
    理由是:如图1,∵Q为AB中点,
    ∴AQ=BQ,
    ∵BF⊥CP,AE⊥CP,
    ∴BF∥AE,∠BFQ=∠AEQ=90∘,
    在△BFQ和△AEQ中
    ∴△BFQ≌△AEQ(AAS),
    ∴QE=QF,
    故答案为AE∥BF;QE=QF.
    (2)QE=QF,
    证明:如图2,延长FQ交AE于D,
    ∵Q为AB中点,
    ∴AQ=BQ,
    ∵BF⊥CP,AE⊥CP,
    ∴BF∥AE,
    ∴∠QAD=∠FBQ,
    在△FBQ和△DAQ中
    ∴△FBQ≌△DAQ(ASA),
    ∴QF=QD,
    ∵AE⊥CP,
    ∴EQ是直角三角形DEF斜边上的中线,
    ∴QE=QF=QD,
    即QE=QF.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AEQ≌△BDQ,用了运动观点,难度适中.
    13.已知点P是Rt△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分别过点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点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①,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
    (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AB上且不与点Q重合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温馨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答案】(1)AE∥BF,QE=QF;(2) QE=QF,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AAS推出△AEQ和△BFQ全等即可得出答案;
    (2)延长EQ交BF于D,求出△AEQ和△BDQ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Q=Q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点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1)如图1,

    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关系是AE∥BF,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QE=QF,
    理由:∵Q为AB的中点,
    ∴AQ=BQ,
    ∵AE⊥CQ,BF⊥CQ,
    ∴AE∥BF,∠AEQ=∠BFQ=90°,
    ∴△AEQ≌△BFQ,
    ∴QE=QF;
    (2)QE=QF证明:如图2,延长EQ交BF于D,

    ∵由(1)知:AE∥BF,
    ∴∠AEQ=∠BDQ,
    ∴△AEQ≌△BDQ,
    ∴EQ=DQ,
    ∵∠BFE=90°,
    ∴QE=QF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与应用,难度中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利用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应用也要非常的熟练.
    【雨伞模型模型过关练】
    1.如图,ABC中,AC=BC,∠ACB=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点B作BE⊥AD,交AD延长线于点E,F为AB的中点,连接CF,交AD于点G,连接BG.
    (1)线段BE与线段AD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判断B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BE=AD,见解析;(2)B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见解析
    【分析】(1)延长BE、AC交于点H,先证明△BAE≌△HAE,得BE=HE=BH,再证明△BCH≌△ACD,得BH=AD,则BE=AD;
    (2)先证明CF垂直平分AB,则AG=BG,再证明∠CAB=∠CBA=45°,则∠GAB=∠GBA=22.5°,于是∠EGB=∠GAB+∠GBA=45°,可证明△B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详解】证:(1)BE=AD,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BE、AC交于点H,
    ∵BE⊥AD,
    ∴∠AEB=∠AEH=90°,
    ∵AD平分∠BAC,
    ∴∠BAE=∠HAE,
    在△BAE和△HAE中,

    ∴△BAE≌△HAE(ASA),
    ∴BE=HE=BH,
    ∵∠ACB=90°,
    ∴∠BCH=180°﹣∠ACB=90°=∠ACD,
    ∴∠CBH=90°﹣∠H=∠CAD,
    在△BCH和△ACD中,

    ∴△BCH≌△ACD(ASA),
    ∴BH=AD,
    ∴BE=AD.
    (2)△B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AC=BC,AF=BF,
    ∴CF⊥AB,
    ∴AG=BG,
    ∴∠GAB=∠GBA,
    ∵AC=BC,∠ACB=90°,
    ∴∠CAB=∠CBA=45°,
    ∴∠GAB=∠CAB=22.5°,
    ∴∠GAB=∠GBA=22.5°,
    ∴∠EGB=∠GAB+∠GBA=45°,
    ∵∠BEG=90°,
    ∴∠EBG=∠EGB=45°,
    ∴EG=EB,
    ∴△BE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并且掌握全等三角形中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关键.
    2.如图,△ABC中,AB=AC,∠BAC=90°,CD平分∠ACB,BE⊥CD,垂足E在CD的延长线上.求证:BE=CD.
    【答案】见解析
    【分析】分别延长BE、CA交于点F,首先结合题意推出△CFE≌△CBE,从而得到BE=EF=BF,然后证明△BFA≌△CDA,得到BF=CD,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证明:分别延长BE、CA交于点F,
    ∵BE⊥CD,
    ∴∠BEC=∠FEC=90°.
    ∵CD平分∠ACB,
    ∴∠FCE=∠BCE.
    在△CFE与△CBE中,
    ∵∠BEC=∠FEC,∠FCE=∠BCE,CE=CE,
    ∴△CFE≌△CBE,
    ∴BE=EF=BF.
    在△CFE与△CAD中,
    ∵∠F+∠FCE=∠ADC+∠ACD= 90°,
    ∴∠F=∠ADC.
    在△BFA与△CDA中,
    ∵∠F=∠ADC,∠BAC=∠FAB,AB=AC,
    ∴△BFA≌△CDA,
    ∴BF=CD.
    ∴BE=CD.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理解角平分线的基本定义,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辅助线,并且准确判定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3.已知:如图,在中,,平分,于,是的中点,求证:.
    【答案】见解析.
    【分析】延长CD交AB于点F,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DC和△A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D=DF,AC=AF,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如图,延长CD交AB于点F,
    ∵AD平分∠BAC,
    ∴∠CAD=∠FAD,
    ∵CD⊥AD,
    ∴∠ADC=∠ADF=90°,
    又AD=AD
    ∴△ADC≌△ADF(ASA),
    ∴CD=DF,AC=AF,
    ∵点E是BC的中点,
    ∴DE是△BCF的中位线,
    ∴DE=BF,
    ∵BF=AB-AF=AB-AC,
    ∴DE=(AB-A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辅助线并证明DE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是解题的关键.
    4.已知:中,为的中点,平分于,连结,若,求的长.
    【答案】
    【分析】延长CG交AB于点E.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CG=EG,AE=AC,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DG=BE=(AB-AC),从而得出的长.
    【详解】解:延长CG交AB于点E.
    AG平分,于,
    ,,

    ∵ ,为的中点,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中,M为的中点,为的平分线,于D.
    (1)求证:;
    (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4
    【分析】(1)延长,交于点E,通过证明≌,得到,,进而得到为的中位线,即可得证;
    (2)利用勾股定理得到线段的长度,再结合(1)的结论,即可求出线段的长度.
    【详解】(1)解:如图,延长,交于点E,
    ∵平分,
    ∴,
    在与中,
    ∴≌,
    ∴,,
    即点D为线段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
    ∵,
    ∴;
    (2)解:在中,,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中位线的定义及性质,根据题目的提示,正确做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
    (1)求证:BN=DN;
    (2)求△ABC的周长.
    【答案】(1)见解析,(2)41
    【分析】(1)证明△ABN≌△ADN,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MN是△BDC的中位线,从而得出CD,由(1)可得AD=AB=10,从而计算周长即可.
    【详解】(1)证明:∵BN⊥AN于点N,
    ∴,
    在△ABN和△ADN中,
    ∵,
    ∴△ABN≌△ADN(ASA).
    ∴BN=DN.
    (2)∵△ABN≌△ADN,
    ∴AD=AB=10,DN=NB.
    又∵点M是BC中点,
    ∴MN是△BDC的中位线.
    ∴CD=2MN=6.
    ∴△ABC的周长=AB+BC+CD+AD=10+15+6+10=41.
    7.如图1,在中,点是边的中点,点在内,平分,,点在边上,.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判断线段、、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3)点是的边上的一点,若的面积,请直接写出的面积(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3.
    【分析】(1)证明△AGE≌△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GE=EC,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DE∥AB,再加上条件EF∥BC可证出结论;
    (2)先证明BF=DE=BG,再证明AG=AC,可得到BF=(AB−AG)=(AB−AC);
    (3) 根据△DCE中DC边上的高与BDEF中BD边上的高相等,得出BDEF的面积为6,设BDEF中BF边上的高为h,由即可求解.
    【详解】(1)延长交于点,
    ,,
    又∵平分,
    ∴∠GAE=∠CAE
    在和中,,


    ∵点是边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别是,的中点,




    (3)如图:
    ∵BD=DC,EF∥BC
    ∴△DCE中DC边上的高与BDEF中BD边上的高相等,

    ∵BF∥DE
    设BDEF中BF边上的高为h,

    =(DE+BP)×h÷2-BP×h÷2
    =DE×h÷2
    =6÷2
    =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等底同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证明GE=EC,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DE∥AB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如图,在中,平分于点,点是的中点
    (1)如图1,的延长线与边相交于点,求证:
    (2)如图2,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利用垂直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证得AB=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BE=DE,再利用点F是BC的中点即可得到,由此得到结论;
    (2)延长交的延长线于,同(1)的思路相同进行证明即可得到.
    【详解】解:证明∶如图1,


    ∴,
    ∵平分∠BAC,
    ∴∠BAE=∠DAE,
    ∴,
    ∴,
    ∵,
    ∴,
    ∵点F是BC的中点,
    ∴BF=CF,

    结论∶.
    理由∶如图2,延长交的延长线于.
    ∵,
    ∴,
    ∴,,
    ∵平分∠BAC,
    ∴∠BAE=∠PAE,
    ∴,

    ∵,
    ∴,
    ∵点F是BC的中点,
    ∴BF=CF,
    ∴.
    【点睛】此题考查叫平分线的性质,垂直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正确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1,点是直线上一点,点是直线上一点,且MN//PQ.和的平分线交于点.
    (1)求证:;
    (2)过点作直线交于点(不与点重合),交于点E,
    ①若点在点的右侧,如图2,求证:;
    ②若点在点的左侧,则线段、、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说理由.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1) 由平行线性质可得∠NAB+∠ABQ=180°,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可得,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C=90°,即可证明BC⊥AC;
    (2) ①延长AC交PQ点F,先证明AC=FC,再证明△ACD≌△FCE,即可得AD+BE=AB;
    ②方法与①相同.
    【详解】解:(1)∵MN∥PQ
    ∴∠NAB+∠ABQ=180°
    ∵AC平分∠NAB,BC平分∠ABQ

    ∴∠BAC+∠ABC==90°
    在△ABC中,∵∠BAC+∠ABC+∠C=180°
    ∴∠C=180°- (∠BAC+∠ABC) =180°-90°=90°
    ∴BC⊥AC;
    (2)①延长AC交PQ于点F
    ∵BC⊥AC
    ∴∠ACB=∠FCB=90°
    ∵BC平分∠ABF
    ∴∠ABC=∠FBC
    ∴BC=BC
    ∴△ABC≌△FBC
    ∴AC=CF,AB=BF
    ∵MN∥BQ
    ∴∠DAC=∠EFC
    ∵∠ACD=∠FCE
    ∴△ACD≌△FCE
    ∴AD=EF
    ∴AB=BF=BE+EF=BE+AD
    即:AB=AD+BE
    ②线段AD,BE,AB数量关系是:AD+AB=BE
    如图3,延长AC交PQ点F,
    ∵MN//PQ .
    ∴∠AFB=∠FAN,∠DAC=∠EFC
    ∵AC平分∠NAB
    ∴∠BAF=∠FAN
    ∴∠BAF=∠AFB
    ∴AB=FB
    ∵BC⊥AC
    ∴C是AF的中点
    ∴AC=FC
    在△ACD与△FCE中


    ∴AD=EF
    ∵AB=FB=BE-EF
    ∴AD+AB=BE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解题关键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相关试卷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05A字型、8字模型、飞镖模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05A字型、8字模型、飞镖模型(原卷版+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回顾,模型的概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04翘脚模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04翘脚模型(原卷版+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回顾,模型的概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03铅笔头模型与锯齿模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03铅笔头模型与锯齿模型(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模型的概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满分突破(全国通用)专题10平行线中点模型与雨伞模型(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