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01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02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03
    还剩7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共8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在矩形中,平分交于E,连接,.
    (1)如图1,若,,求的长;
    (2)如图2,若点F是边上的一点,若,连结交于G,
    ①猜想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②若,求的值.
    2.如图,点是正方形对角线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线段与、分别相交于点、.
    (1)求证:;
    (2)判断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求的长.
    3.在梯形中,,点分别在边上,,点与在直线的两侧,,射线与边分别相交于点,设.
    (1)求边的长;
    (2)如图,当点在梯形内部时,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3)如果的长为,求梯形的面积.
    4.已知,菱形中,,、分别是边和上的点,且.
    (1)求证:.
    (2)如图2,在延长线上,且,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是的中点,求的长.
    5.如图①,已知正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点,不与端点重合),且,,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
    (1)求证:.
    (2)若,试求线段的长.
    (3)如图②,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若点是的中点,试求的值.
    6.如图,正方形中,点是上一点,点是上一点,.
    (1)如图1,若,求的面积.
    (2)如图2,求证:.
    (3)如图3,点为延长线上一点,点为延长线上一点,.请直接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7.已知点是正方形对角线上一点,与交于点,,垂足为,直线与交于点.
    (1)如图1,当在线段上时,求证;
    (2)如图2,当在线段上时,的延长线交于点,若,求证:①四边形为菱形;②;
    (3)如图3,若,在点从到的运动过程中,的最小值为______.
    8.如图1,点O是正方形的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直线,点D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E,连接.
    (1)求的值.
    (2)如图2,作于点F,请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交于点G,当时,请你探究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9.在菱形ABCD中,P是直线BD上一点,点E在射线AD上,连接PC,
    (1)如图(1),当∠BAD=90°时,连接PE,交CD于点F,若∠CPE=90°,求证:PC=PE;
    (2)当∠BAD=60°时,连接PE,CE,PC交AE于点F,∠CPE=60°,AC=CE=4.
    ①如图(2),若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求BP的长;
    ②如图(3),若点P在线段DB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BP的长.
    10.如图1,已知菱形的边长为6,, 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且.
    (1)求证: 是等边三角形;
    (2)点、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的面积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面积;
    (3)当点在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面积的最大值;
    (4)如图2,连接分别与边、交于、,当时,求证:.
    1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C=PE,PE交CD于点F.
    (1)求证:∠PCD=∠PED;
    (2)连接EC,求证:EC=AP;
    (3)如图②,把正方形ABCD改成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DAB=6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EC和AP的数量关系______.
    12.在矩形ABCD中,AB=4,AD=3,现将纸片折叠,点D的对应点记为点P,折痕为EF(点E、F是折痕与矩形的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若点P落在矩形ABCD的边AB上(如图1).
    ①当点P与点A重合时,∠DEF= °,当点E与点A重合时,∠DEF= °.
    ②当点E在AB上时,点F在DC上时(如图2),若AP=,求四边形EPFD的周长.
    (2)若点F与点C重合,点E在AD上,线段BA与线段FP交于点M(如图3),当AM=DE时,请求出线段AE的长度.
    (3)若点P落在矩形的内部(如图4),且点E、F分别在AD、DC边上,请直接写出AP的最小值.
    13.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中,点M为边CD上一点(不与C,D重合),将△ADM沿AM折叠得到△AME,延长ME交边BC于点N,连结AN.
    (1)猜想∠MAN的大小是否变化,并说明理由;
    (2)如图1,当N点恰为BC中点时,求DM的长度;
    (3)如图2,连结BD,分别交AN,AM于点Q,H.若BQ=,求线段QH的长度.
    14.在菱形中,,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以为边向右侧作等边,点的位置随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1)如图1,当点在菱形内部或边上时,连接,与的数量关系是 ,与的位置关系是 ;
    (2)当点在菱形外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选择图2,图3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或说理).
    (3) 如图4,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连接,若 , ,求四边形的面积.
    15.如图1,,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构造菱形和菱形,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设射线与射线交于.

    (1)当在点的右侧时,求证: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
    (2)连结,当四边形恰为矩形时,求的长.
    (3)如图2,设,,记点与之间的距离为,直接写出的所有值.
    1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中,平分,
    (1)求证: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为边上一动点,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交于,连接、,
    ①求证:为等腰三角形;
    ②若,求的值.
    17. 在正方形ABCD中.
    (1)如图1,点E、F分别在BC、CD上,AE、BF相交于点O,∠AOB=90°,试判断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点E、F、G、H分别在边BC、CD、DA、AB上,EG、FH相交于点O,∠GOH=90°,且EG=7,求FH的长;
    (3)如图3,点E、F分别在BC、CD上,AE、BF相交于点O,∠AOB=90°,若AB=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4:5,求△ABO的周长.
    18.已知正方形ABCD,点E在AB上,点G在AD,点F在射线BC上,点H在CD上.
    (1)如图1,DE⊥FG,求证:BF=AE+AG;
    (2)如图2,DE⊥DF,P为EF中点,求证:BE=PC;
    (3)如图3,EH交FG于O,∠GOH=45°,若CD=4,BF=DG=1,则线段EH的长为 .
    19.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是射线BC上一点,连接AC,DE.
    (1)如图1,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BE=AC,若∠ACB=40°,求∠E的度数;
    (2)如图2,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BE=AC,若M是DE的中点,连接AM,CM,求证:AM⊥MC;
    (3)如图3,点E在边BC上,射线AE交射线DC于点F,∠AED=2∠AEB,AF=4,AB=4,则CE= .(直接写出结果)
    20.如图,在菱形中,是边上的动点,作交于点,在上取点使,连结
    (1)求的度数;
    (2)求证:
    (3)若是的中点,当为何值时,是等腰三角形.
    21.梯形中,,,,,、在上,平分,平分,、分别为、的中点,和分别与交于和,和交于点.
    (1)求证:;
    (2)当点在四边形内部时,设,,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当时,求的长.
    2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1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BD,设AD=x,△AOB的面积为y.
    (1)求∠DBC的度数;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图1,设点P、Q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分别联结OP,OQ,PQ.如果△OPQ是等腰三角形,求AD的长.
    23.如图①,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正方形,点B、C分别在边上,此时成立.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并探究下列问题:
    (1)如图②,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时,如图③,延长交于点H.当时,求线段的长.
    (3)如图④,延长交于点H,连接,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24.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点不与点、重合),连结.
    感知:如图①,过点作交于点.求证.
    探究:如图②,取的中点,过点作交于点,交于点.
    (1)求证:.
    (2)连结,若,求的长.
    应用如图③,取的中点,连结.过点作交于点,连结、.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25.(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上一点,F是延长线上一点,且,求证:.
    (2)如图2,在正方形中,E是上一点,G是上一点,如果,求证:.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中,(),,.E是上一点,且,,求直角梯形的面积.
    26.如图,在长方形中,,,,,,点P在边上,且不与点B、C重合,直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E.
    (1)当点P是的中点时,求证:;
    (2)将沿直线折叠得到,点落在长方形的内部,延长交直线于点F.
    ①证明,并求出在(1)条件下的值;
    ②连接,直接写出周长的最小值.
    27.在正方形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垂直于的一条直线分别交,,于点,,.
    (1)①如图1,判断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垂足为的中点,连接,交于点,连接,则______.
    (3)若垂足在对角线上,正方形的边长为.
    ①如图3,若,,则______;
    ②如图4,连接,将沿着翻折,点落在点处,的中点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28.如图,在中,过点作交于点,且.
    (1)如图1,过点作且,连接,若,求的长;
    (2)如图2,点是上一点,且,交于点.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且.连接,线段与相交于点.将沿着翻折,点与点重合,连接.请直接写出的值.
    特训10 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 解答证明压轴题
    一、解答题
    1.如图,在矩形中,平分交于E,连接,.
    (1)如图1,若,,求的长;
    (2)如图2,若点F是边上的一点,若,连结交于G,
    ①猜想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②若,求的值.
    【答案】(1)
    (2)①,理由见解析;②
    【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得,,,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推出,由勾股定理得出;
    (2)①连接,由(1)得,,由证得,得出,,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②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求得,过D作于M,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得到,过A作于N,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析】(1)解:∵四边形是矩形,
    ∴,,,
    ∵平分,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2)①,
    理由:连接EF,如图所示:
    由(1)得:,,
    在和中,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②∵四边形是矩形,
    ∴,
    ∴,
    过D作于M,
    ∴,
    ∴,
    ∴,
    ∵,
    ∴,
    由①知,,
    ∵,
    ∴,
    ∴,
    ∴,
    过A作于N,
    ∴,
    ∵,
    ∴,
    ∴,
    ∴,
    ∵,
    ∴,
    ∴,
    ∵,
    ∴,
    ∴,
    由①知,,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点是正方形对角线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线段与、分别相交于点、.
    (1)求证:;
    (2)判断与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求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理由见解析
    (3)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定理证明即可得出结论;
    (2)由(1)的结论得,,再根据通过等量代换即可证明;
    (3)连接,证明出四边形是正方形,再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出条件,证出,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的长.
    【解析】(1)四边形和四边形是正方形,
    ,,,




    (2),,理由如下:

    ,,

    在中,,



    (3)连接,如图,
    四边形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在中,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在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3.在梯形中,,点分别在边上,,点与在直线的两侧,,射线与边分别相交于点,设.
    (1)求边的长;
    (2)如图,当点在梯形内部时,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3)如果的长为,求梯形的面积.
    【答案】(1)3;(2);(3)或
    【分析】(1)过作,与、分别相交于点、,从而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在中求出的长,利用可得出的长;
    (2)首先确定,过点作,与、分别相交于、,根据,,可表示出、,继而可得出关于的函数解析式;
    (3)①当点在梯形内部时,由及(2)的结论得,,可求得梯形的面积,②当点在梯形外部时,由及与(2)相同的方法得:,,可求得梯形的面积.
    【解析】解:(1)如图1,过作,与、分别相交于点、,
    梯形中,,

    又,
    四边形是矩形,




    (2),,



    ,,


    如图2,过点作,与、分别相交于、,
    ,,
    ,,


    关于的函数解析式为;
    (3)当点在梯形内部时,由及(2)的结论得,,

    当点在梯形外部时,由及与(2)相同的方法得:,,

    综上所述,梯形的面积为或.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梯形及由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的知识,属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度较大,对于此类题目要学会由小及大,将所求的问题缩小,一步一步求解.
    4.已知,菱形中,,、分别是边和上的点,且.
    (1)求证:.
    (2)如图2,在延长线上,且,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是的中点,求的长.
    【答案】(1)见详解
    (2)见详解
    (3)
    【分析】(1)连接,如图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即可判定为等边三角形,得到,,然后利用可证明,即可解答;
    (2)过点F作,交的延长线于点H,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得是等边三角形,得到,然后利用定理求得,从而问题得解;
    (3)过点B作,交于点K,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求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求得,,A作,然后利用含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得,,即有,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问题随之得解.
    【解析】(1)连接,如图1,
    ∵四边形为菱形,
    ∴,
    ∵,
    ∴为等边三角形,
    ∴,,
    ∴,
    ∵,即,
    ∴,
    ∵,
    ∴,即,
    在和中,,
    ∴,
    ∴,
    ∴;
    (2)过点F作,交的延长线于点H,如图2,
    在(1)中已证为等边三角形,
    ∵,
    ∴,
    ∴是等边三角形,
    ∴,
    又∵是等边三角形,
    ∴,
    ∴,
    又∵,
    ∴,即,
    在和中,
    ∴,
    ∴,
    ∴;
    (3)过点B作,交于点K,如图3,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点是的中点,
    ∴,
    ∴,
    过点A作,
    由(2)可知,,
    ∴在中,,
    ∴,,
    ∴,
    在中,,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题目有一定的综合性,正确添加辅助线解题是关键的突破点.
    5.如图①,已知正方形中,,分别是边,上的点(点,不与端点重合),且,,交于点,过点作交于点.
    (1)求证:.
    (2)若,试求线段的长.
    (3)如图②,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若点是的中点,试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
    (3)4
    【分析】(1)证明(SAS),得出,得出,可得出结论;
    (2)根据的面积可求出,证明(A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则,可求出答案;
    (3)证得,,可得出,在四边形中,设,,则,,,由勾股定理可得出,的关系式,则可求出答案.
    【解析】(1)在正方形中,,,
    又∵,
    ∴(SAS),
    ∴,
    ∵,
    ∴,
    ∴,
    ∴.
    (2)在正方形中,,,
    ∴,
    ∵,
    ∴,
    在中,,
    ∵,
    ∴,,
    ∴,
    ∵,
    ∴,
    又∵,
    ∴(AAS),
    ∴,
    ∴.
    (3)在正方形中,,,
    ∵,,
    ∴,
    ∴,
    ∵,,
    ∴,
    在中,,
    ∴,
    在四边形中,设,,则,,,
    ∵,
    ∴,
    ∴,即,
    ∴.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会用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6.如图,正方形中,点是上一点,点是上一点,.
    (1)如图1,若,求的面积.
    (2)如图2,求证:.
    (3)如图3,点为延长线上一点,点为延长线上一点,.请直接写出线段、、的数量关系.
    【答案】(1)1
    (2)见解析
    (3)
    【分析】(1)如图,延长至,使,连接,由“”可证,可得,,由“”可证,可得,由勾股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解;
    (2)将绕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可得,,,由“”可证,可得,可得结论;
    (3)在上截取,连接,由“”可证,可得,,由“”可证,可得,可得结论.
    【解析】(1)解:如图,延长至,使,连接,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又,


    ,,


    的面积;
    (2)证明:将绕着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则,,,
    四边形是正方形,



    、、在一直线上,


    又,



    (3)解:
    理由:如图3,在上截取,连接,
    ,,,

    ,,



    又,,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7.已知点是正方形对角线上一点,与交于点,,垂足为,直线与交于点.
    (1)如图1,当在线段上时,求证;
    (2)如图2,当在线段上时,的延长线交于点,若,求证:①四边形为菱形;②;
    (3)如图3,若,在点从到的运动过程中,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1)见解析
    (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3)
    【分析】(1)证明,即可得证;
    (2)①证明,可得,进而证明,可得,可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可得四边形是菱形;②由,又得出,即可证明;
    (3)取的中点,连接,,则,勾股定理求得,由即可求解.
    【解析】(1)解:如图1,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在与中,

    ∴,
    ∴;
    (2)解:①如图2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在和中,
    ∴,
    ∴,
    ∵,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
    ∴四边形是菱形;
    ②∵是的一个外角,

    ∵四边形是菱形,
    ∴垂直平分,
    ∴,
    ∵,
    ∴,
    ∴,

    ∴,
    ∴;
    (3)解:如图3,取的中点,连接,则,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为的中点,
    ∴,
    ∵(当且仅当点在线段上时,等号成立),
    ∴,
    即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1,点O是正方形的对角线BD的中点,过点O作直线,点D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E,连接.
    (1)求的值.
    (2)如图2,作于点F,请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交于点G,当时,请你探究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见解析
    (3),见解析
    【分析】(1)如图1,根据等边对等角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得:,所以;
    (2)如图2,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则,根据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四边形是矩形,得,所以;
    (3)由(2)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设,则,表示和的长,根据(2):,得,代入关于x的式子可是,则.
    【解析】(1)∵,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2),
    理由是:过B作于H,如图2,
    ∵,
    ∴,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四边形是矩形,
    ∴,
    ∴;
    (3)由(2)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过点G作于K,如图3,
    ∵,
    ∴,
    ∴,
    设,
    则,
    ∴,
    ∴,
    由(2):,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9.在菱形ABCD中,P是直线BD上一点,点E在射线AD上,连接PC,
    (1)如图(1),当∠BAD=90°时,连接PE,交CD于点F,若∠CPE=90°,求证:PC=PE;
    (2)当∠BAD=60°时,连接PE,CE,PC交AE于点F,∠CPE=60°,AC=CE=4.
    ①如图(2),若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求BP的长;
    ②如图(3),若点P在线段DB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BP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①,②.
    【分析】(1)先证出,得PA=PC,再证明PA=PE,得PC=PE;
    (2)①如图2中,设AC交BD于O.首先证明PC=PE=PA,由∠CPE=60°推出PC=PE=CE=AC=4,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推出AC⊥BD,根据勾股定理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O和BO,根据BP=PO+OB计算即可;②如图3中,利用①中方法计算即可;
    (1)
    证明:如图1中,连接PA.
    ∵∠BAD=90°,
    ∴菱形ABCD是正方形,
    在正方形ABCD中,AD=DC,
    ∠ADP=∠CDP=45°,
    在和中,

    ∴(SAS),
    ∴PA=PC,∠DAP=∠DCP,
    ∵∠CPF=∠EDF=90°,∠PFC=∠EFD,
    ∴∠PCF=∠E,
    ∴∠PAD=∠E
    ∴PA=PE,
    ∴PC=PE;
    (2)
    ①如图2中,设AC交BD于O,连接CE、AP.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O=∠CDO,DA=DC,
    ∴∠ADP=∠CDP,
    在和中,
    ∴(SAS),
    ∴PA=PC,∠PAD=∠PCD,
    ∵∠CPE=∠CDF=60°,∠DFC=∠PFE,
    ∴∠E=∠PCD=∠PAD,
    ∴PA=PE=PC,
    ∴是等边三角形,
    ∴AC=CE=PE=PA=PC=4,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在中,,
    ∵∠BAD=60°,AB=AD,
    ∴是等边三角形,,
    ∵,
    ∴,解得:,
    ∴,
    ②如图3中,设AC与BD相交于点O,
    利用①中方法可知.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0.如图1,已知菱形的边长为6,, 点、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且.
    (1)求证: 是等边三角形;
    (2)点、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的面积是否变化,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面积;
    (3)当点在什么位置时,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面积的最大值;
    (4)如图2,连接分别与边、交于、,当时,求证:.
    【答案】(1)见解析;(2)四边形AECF的面积不变.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3)E是BC的中点时△ECF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4)见解析
    【分析】(1)利用证明△ACE和△ADF全等得AE=AF,结合∠EAF=60°,便得△EAF是等边三角形;
    (2)根据△ACE≌△ADF,得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ACD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一半;
    (3)要使三角形ECF的面积最大,只要等边三角形AEF的面积最小即AE⊥BC时即可;
    (4)将△ADN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BP,连接PM.证明MN=PM,∠BPM=90°即可解决问题.
    【解析】(1)证明:在菱形ABCD中,
    ∵∠B=60°,
    ∴△ABC、△ACD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CAD=60°,
    ∴AC=AD,
    ∵∠EAF=60°,
    ∴∠CAE=∠DAF,
    ∵∠ACE=∠D=60°,
    ∴△ACE≌△ADF,
    ∴AE=AF,
    ∴△EAF是等边三角形;
    (2)四边形AECF的面积不变.
    过点A作AG⊥BC于点G.
    在Rt△ABG中,∠B=60°,
    ∴BG=AB=3,
    ∴AG==,
    ∴S△ABC=S△ACD==.
    由(1)知△ACE≌△ADF,
    ∴S△ACE=S△ADF,
    ∴S四边形AECF=S△ACE+S△ACF= S△ADF+S△ACF=S△ACD=;
    (3)∵S四边形AECF=S△AEF+S△ECF =,
    ∴S△AEF最小时S△ECF最大,
    ∵△AEF是等边三角形,
    ∴当AE⊥BC时S△AEF最小,
    此时E是BC的中点,AE=,等边△AEF的EF边上的高为=,
    ∴S△AEF==,
    ∴S△ECF= S四边形AECF - S△AEF ==;
    (4)将△ADN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BP,连接PM.
    ∵∠DAE=15°,∠EAF=60°,∠BAD=120°,
    ∴∠BAE=45°,∠BAP=∠DAF=15°,
    ∴∠MAN=∠MAP=60°,
    ∵AM=AM,AN=AP,
    ∴△MAN≌△MAP(SAS),
    ∴MN=PM,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
    ∴∠ADN=∠ADC=30°,
    ∴∠AND=180°-15°-30°=135°,∠ANM=45°,
    ∴∠APB=∠AND=135°,∠APM=∠ANM=45°,
    ∴∠BPM=90°,
    ∴BP2+PM2=BM2,
    ∵BP=DN,PM=MN,
    ∴DN2+MN2=BM2.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1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C=PE,PE交CD于点F.
    (1)求证:∠PCD=∠PED;
    (2)连接EC,求证:EC=AP;
    (3)如图②,把正方形ABCD改成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DAB=6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EC和AP的数量关系______.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AP=CE.
    【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知道PC=PA,又由PE=PC知道PA=PE即可得出结论.
    (2)证明△P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2)的思路和方法即可求出结论AP=CE.
    【解析】(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D=DC,
    ∠ADP=∠CDP=45°,
    在△ADP和△CDP中,AD=DC;∠ADP=∠CDP;PD=PD,
    ∴△ADP≌△CDP(SAS),
    ∴∠DAP=∠DCP,PA=PC;
    ∵PC=PE,
    ∴PA=PE,
    ∴∠DAP=∠DEP,
    ∴∠DCP=∠DAP=∠DEP.
    (2)由(1)知,△ABP≌△CBP,
    ∴∠BAP=∠BCP,
    ∴∠DAP=∠DCP,
    ∵PA=PE,
    ∴∠DAP=∠E,
    ∵∠CFP=∠EFD(对顶角相等),
    ∴180°-∠PFC-∠PCF=180°-∠DFE-∠E,
    即∠CPF=∠EDF=90°;
    ∴△C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C=CP,
    又∵AP=CP,
    ∴EC=AP.
    (3)AP=CE;理由如下:
    在菱形ABCD中,AB=BC,∠ABP=∠CBP=60°,
    在△ABP和△CBP中,AB=BC;∠ABP=∠CBP;PB=PB,
    ∴△ABP≌△CBP(SAS),
    ∴PA=PC,∠BAP=∠BCP,
    ∵PA=PE,
    ∴PC=PE,
    ∴∠DAP=∠DCP,
    ∵PA=PC,
    ∴∠DAP=∠AEP,
    ∴∠DCP=∠AEP,
    ∵∠CFP=∠EFD(对顶角相等),
    ∴180°-∠PFC-∠PCF=180°-∠DFE-∠AEP,
    即∠CPF=∠EDF=180°-∠ADC=180°-120°=60°,
    ∴△EPC是等边三角形,
    ∴PC=CE,
    ∴AP=CE.
    【点睛】这一类题属于特殊四边形的题,一般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属于中考必考题型.
    12.在矩形ABCD中,AB=4,AD=3,现将纸片折叠,点D的对应点记为点P,折痕为EF(点E、F是折痕与矩形的边的交点),再将纸片还原.
    (1)若点P落在矩形ABCD的边AB上(如图1).
    ①当点P与点A重合时,∠DEF= °,当点E与点A重合时,∠DEF= °.
    ②当点E在AB上时,点F在DC上时(如图2),若AP=,求四边形EPFD的周长.
    (2)若点F与点C重合,点E在AD上,线段BA与线段FP交于点M(如图3),当AM=DE时,请求出线段AE的长度.
    (3)若点P落在矩形的内部(如图4),且点E、F分别在AD、DC边上,请直接写出AP的最小值.
    【答案】(1)①90,45;②;(2) 0.6;(3)1.
    【分析】(1)①当点与点重合时,是的中垂线,可得结论;当点与点重合时,如图2,则平分;
    ②如图3中,证明得,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加上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得为菱形,当时,设菱形的边长为,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得:,求出的值即可;
    (2)连接,由折叠性质可证,设.根据全等性质用x表示出线段关系,再由中可列方程求解;
    (3)如图,当与重合,点在对角线上时,有最小值,根据折叠的性质求,由勾股定理求,所以.
    【解析】解:(1)①当点与点重合时,
    是的中垂线,

    当点与点重合时,
    此时,
    故答案为:90,45.
    ②如图2中,设与交于点,由折叠知垂直平分.
    ,,
    矩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当时,设菱形边长为,则,
    在中,,

    菱形的周长.
    (2)如图3中,连接,设.
    由折叠知,,,
    ,,


    ,,
    在中,
    解得.

    (3)如图中,连接,,.
    ,,
    ,此时的最小值,


    当与重合时,的值最小,由折叠得:,
    由勾股定理得:,

    当,,共线时,有最小值,

    则的最小值是1.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关键,本题难度适中,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13.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中,点M为边CD上一点(不与C,D重合),将△ADM沿AM折叠得到△AME,延长ME交边BC于点N,连结AN.
    (1)猜想∠MAN的大小是否变化,并说明理由;
    (2)如图1,当N点恰为BC中点时,求DM的长度;
    (3)如图2,连结BD,分别交AN,AM于点Q,H.若BQ=,求线段QH的长度.
    【答案】(1)∠MAN的大小没有变化,理由见解析;(2);(3).
    【分析】(1)由折叠知AD=AE、DM=EM、∠D=∠AEM=90°、∠DAM=∠EAM=∠DAE,再证Rt△BAN≌Rt△EAN得∠BAN=∠EAN=∠BAE,根据∠MAN=∠EAM+∠EAN=(∠DAE+∠BAE)可得答案;
    (2)由题意知EN=BN=CN=1,设DM=EM=x,则MC=2-x、MN=1+x,在Rt△MNC中,由MC2+CN2=MN2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可得;
    (3)将△ABQ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DG,连接GH,由旋转知DG=BQ=,AG=AQ,∠ADG=∠ABQ=∠ADB=45°,∠BAQ=∠DAG,证△GAH≌△QAH得GH=QH,设GH=QH=a,得BD=AB=2,BQ=,DQ=,DH=-a,在Rt△DGH中,由DG2+DH2=GH2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
    【解析】(1)∠MAN的大小没有变化,
    ∵将△ADM沿AM折叠得到△AME,
    ∴△ADM≌△AEM,
    ∴AD=AE=2、DM=EM、∠D=∠AEM=90°、∠DAM=∠EAM=∠DAE,
    又∵AD=AB=2、∠D=∠B=90°,
    ∴AE=AB、∠B=∠AEM=∠AEN=90°,
    在Rt△BAN和Rt△EAN中,
    ∵,
    ∴Rt△BAN≌Rt△EAN(HL),
    ∴∠BAN=∠EAN=∠BAE,
    则∠MAN=∠EAM+∠EAN=∠DAE+∠BAE=(∠DAE+∠BAE)=∠BAD=45°,
    ∴∠MAN的大小没有变化;
    (2)∵N点恰为BC中点,
    ∴EN=BN=CN=1,
    设DM=EM=x,则MC=2﹣x,
    ∴MN=ME+EN=1+x,
    在Rt△MNC中,由MC2+CN2=MN2可得(2﹣x)2+12=(1+x)2,
    解得:x=,即DM=;
    (3)如图,将△ABQ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DG,连接GH,
    则△ABQ≌△ADG,
    ∴DG=BQ=、AG=AQ、∠ADG=∠ABQ=∠ADB=45°、∠BAQ=∠DAG,
    ∵∠MAN=∠BAD=45°,
    ∴∠BAQ+∠DAM=∠DAG+∠DAM=∠GAH=45°,
    则∠GAH=∠QAH,
    在△GAH和△QAH中,
    ∵,
    ∴△GAH≌△QAH(SAS),
    ∴GH=QH,
    设GH=QH=a,
    ∵BD=AB=2,BQ=,
    ∴DQ=BD﹣BQ=,
    ∴DH=﹣a,
    ∵∠ADG=∠ADH=45°,
    ∴∠GDH=90°,
    在Rt△DGH中,由DG2+DH2=GH2可得()2+(﹣a)2=a2,
    解得:a=,即QH=.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旋转的性质等知识点.
    14.在菱形中,,点是射线上一动点,以为边向右侧作等边,点的位置随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1)如图1,当点在菱形内部或边上时,连接,与的数量关系是 ,与的位置关系是 ;
    (2)当点在菱形外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选择图2,图3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或说理).
    (3) 如图4,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连接,若 , ,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1)BP=CE; CE⊥AD;(2)成立,理由见解析;(3) .
    【解析】【分析】(1)①连接AC,证明△ABP≌△A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BP=CE;②根据菱形对角线平分对角可得,再根据△ABP≌△ACE,可得,继而可推导得出 ,即可证得CE⊥AD;
    (2)(1)中的结论:BP=CE,CE⊥AD 仍然成立,利用(1)的方法进行证明即可;
    (3)连接AC交BD于点O,CE,作EH⊥AP于H,由已知先求得BD=6,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AP长,由△APE是等边三角形,求得, 的长,再根据,进行计算即可得.
    【解析】(1)①BP=CE,理由如下:
    连接AC,
    ∵菱形ABCD,∠A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60°,
    ∵△APE是等边三角形,
    ∴AP=AE ,∠PAE=60° ,
    ∴∠BAP=∠CAE,
    ∴△ABP≌△ACE,∴BP=CE;

    ②CE⊥AD ,
    ∵菱形对角线平分对角,
    ∴,
    ∵△ABP≌△ACE,
    ∴,
    ∵,
    ∴,
    ∴,
    ∴ ,
    ∴CF⊥AD ,即CE⊥AD;
    (2)(1)中的结论:BP=CE,CE⊥AD 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连接AC,
    ∵菱形ABCD,∠ABC=60°,
    ∴△ABC和△ACD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D=120° ,
    ∠BAP=120°+∠DAP,
    ∵△APE是等边三角形,
    ∴AP=AE , ∠PAE=60° ,
    ∴∠CAE=60°+60°+∠DAP=120°+∠DAP,
    ∴∠BAP=∠CAE,
    ∴△ABP≌△ACE,∴BP=CE,,
    ∴∠DCE=30° ,∵∠ADC=60°,
    ∴∠DCE+∠ADC=90° , ∴∠CHD=90° ,∴CE⊥AD,
    ∴(1)中的结论:BP=CE,CE⊥AD 仍然成立;
    (3) 连接AC交BD于点O,CE,作EH⊥AP于H,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BD平分∠ABC ,
    ∵∠ABC=60°,,
    ∴∠ABO=30° ,∴ , BO=DO=3,
    ∴BD=6,
    由(2)知CE⊥AD,
    ∵AD∥BC,∴CE⊥BC,
    ∵ , ,
    ∴,
    由(2)知BP=CE=8,∴DP=2,∴OP=5,
    ∴,
    ∵△APE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四边形ADPE的面积是 .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1,,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为边,在的同侧构造菱形和菱形,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设射线与射线交于.

    (1)当在点的右侧时,求证: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
    (2)连结,当四边形恰为矩形时,求的长.
    (3)如图2,设,,记点与之间的距离为,直接写出的所有值.
    【答案】(1)见解析;(2)FG=;(3)d=14或.
    【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P∥EF,∠APF=∠EPF=∠APE,PB∥CD,∠CDB=∠PDB=∠CDP,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PE=∠BDP,可得PF∥BD,即可得结论;
    (2)由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可得FG=PB=2EF=2AP,即可求FG的长;
    (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勾股定理可求d的值;点G在DP的右侧,连接AC,过点C作CH⊥AB,交AB延长线于点H;若点G在DP的左侧,连接AC,过点C作CH⊥AB,交AB延长线于点H.
    【解析】(1)∵四边形APEF是菱形
    ∴AP∥EF,∠APF=∠EPF=∠APE,
    ∵四边形PBCD是菱形
    ∴PB∥CD,∠CDB=∠PDB=∠CDP
    ∴∠APE=∠PDC
    ∴∠FPE=∠BDP
    ∴PF∥BD,且AP∥EF
    ∴四边形四边形FGBP是平形四边形;
    (2)若四边形DFPG恰为矩形
    ∴PD=FG,PE=DE,EF=EG,
    ∴PD=2EF
    ∵四边形APEF是菱形,四边形PBCD是菱形
    ∴AP=EF,PB=PD
    ∴PB=2EF=2AP,且AB=10
    ∴FG=PB=.
    (3)如图,点G在DP的右侧,连接AC,过点C作CH⊥AB,交AB延长线于点H,
    ∵FE=2EG,
    ∴PB=FG=3EG,EF=AP=2EG
    ∵AB=10
    ∴AP+PB=5EG=10
    ∴EG=2,
    ∴AP=4,PB=6=BC,
    ∵∠ABC=120°,
    ∴∠CBH=60°,且CH⊥AB
    ∴BH=BC=3,CH=BH=3
    ∴AH=13
    ∴AC==14
    若点G在DP的左侧,连接AC,过点C作CH⊥AB,交AB延长线于点H
    ∵FE=2EG,
    ∴PB=FG=EG,EF=AP=2EG
    ∵AB=10,
    ∴3EG=10
    ∴EG=
    ∴BP=BC=
    ∵∠ABC=120°,
    ∴∠CBH=60°,且CH⊥AB
    ∴BH=BC=,CH=BH=
    ∴AH=
    ∴AC=
    综上所述:d=14或.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的计算.
    1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中,平分,
    (1)求证: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为边上一动点,连接,作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交于,连接、,
    ①求证:为等腰三角形;
    ②若,求的值.
    【答案】(1)证明见详解;(2)①证明见详解;②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中,平分求出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即可,
    (2)①由GF垂直平分CE知GC=GE,再求证△ADG与△CDG全等即可得出为等腰三角形,
    ②连接AC交BD于点O,根据菱形ABCD中AC与BD垂直平分,GF垂直平分CE,分别用不同方法表示出∠AEC进而求出,即可求出.
    【解析】(1)∵在平行四边形中,
    ∴,
    ∴∠CDB=∠ABD,
    又平分,
    ∴∠DBC=∠ABD,
    ∴∠CDB=∠DBC,
    ∴DC=BC,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①由GF垂直平分CE知GC=GE,
    ∵菱形中,
    AD=CD,∠ADG=∠CDG,DG=DG,
    ∴△ADG△CDG(SAS),
    ∴GA=GC,
    即为等腰三角形;
    ②连接AC交BD于点O,如图:
    由题意知GF垂直平分CE,
    ∴GC=GE,
    ∴∠GCE=∠GEC,
    ∵在菱形ABCD中AC与BD垂直平分,
    ∴,
    ∴∠GAC=∠GCA,
    又∵,AB=BC,
    ∴,
    又∵∠AEC=∠ABC+∠BCE,

    ∴,
    由①知∠GAE=∠AEG,
    则,
    ∵∠AEC=∠AEG+∠GEC,

    ∴,
    ∴,
    又∵GF垂直平分CE,
    ∴,
    ∴,
    即.
    【点睛】此题属于四边形动点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考查菱形的判定定理,涉及到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及等边三角形性质,有一定难度.
    17. 在正方形ABCD中.
    (1)如图1,点E、F分别在BC、CD上,AE、BF相交于点O,∠AOB=90°,试判断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点E、F、G、H分别在边BC、CD、DA、AB上,EG、FH相交于点O,∠GOH=90°,且EG=7,求FH的长;
    (3)如图3,点E、F分别在BC、CD上,AE、BF相交于点O,∠AOB=90°,若AB=5,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4:5,求△ABO的周长.
    【答案】(1)AE=BF,理由见解析;(2)FH=7;(3)△AOB的周长为5+
    【分析】(1)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可得AB=BC,∠ABE=∠BCF=90°,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BAO=∠CBF,然后根据ASA可证△ABE≌△BCF,进而可得结论;
    (2)如图4,作辅助线,构建平行四边形AMEG和平行四边形BNFH,得AM=GE,BN=FH,由(1)题的结论知△ABM≌△BCN,进而可得FH的长;
    (3)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和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空白部分的面积为25-20=5,易得△AOB的面积与四边形OECF的面积相等,设AO=a,BO=b,则易得ab=5,根据勾股定理得:a2+b2=52,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a+b,进一步即得结果.
    【解析】解:(1)AE=BF,理由是: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E=∠BCF=90°,
    ∵∠AOB=90°,∴∠BAO+∠ABO=90°,
    又∵∠CBF+∠ABO=90°,∴∠BAO=∠CBF,
    ∴△ABE≌△BCF(ASA).
    ∴AE=BF;
    (2)在图2中,过点A作AM∥GE交BC于M,过点B作BN∥FH交CD于N,AM与BN交于点O′,如图4,则四边形AMEG和四边形BNFH均为平行四边形,
    ∴AM=GE,BN=FH,
    ∵∠GOH=90°,AM∥GE,BN∥FH,∴∠AO′B=90°,
    由(1)得,△ABM≌△BCN,∴AM=BN,
    ∴FH=GE=7;
    (3)如图3,∵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4:5,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20,∴空白部分的面积为25-20=5,
    由(1)得,△ABE≌△BCF,
    ∴△AOB的面积与四边形OECF的面积相等,均为×5=,
    设AO=a,BO=b,则ab=,即ab=5,
    在Rt△AOB中,∠AOB=90°,∴a2+b2=52,
    ∴a2+2ab+b2=25+10=35,即,
    ∴a+b=,即AO+BO=,
    ∴△AOB的周长为5+.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和多边形的面积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整体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8.已知正方形ABCD,点E在AB上,点G在AD,点F在射线BC上,点H在CD上.
    (1)如图1,DE⊥FG,求证:BF=AE+AG;
    (2)如图2,DE⊥DF,P为EF中点,求证:BE=PC;
    (3)如图3,EH交FG于O,∠GOH=45°,若CD=4,BF=DG=1,则线段EH的长为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分析】(1)作GM⊥BC于M.证△DAE≌△GMF,得AE=FM,AG=BM.所以BF=AE+AG.
    (2)作EQ∥CP交BC于Q.证EQ=2CP,EQ=BE可得BE=CP.
    (3)作BM∥GF交AD于M,作BN∥EH交CD于N,得BM=GF,BF=MG=1,BN=EH,延长DC到P,使CP=AM=2,证△BAM≌△BCP得∠ABM=∠CBP,BM=BP,再证△MBN≌△PBN得MN=PN,设CN=x,则MN=PN=CN+PC=x+2,DN=4﹣x,在Rt△DMN中,由DM2+DN2=MN2求得x=,再在△BCN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可得.
    【解析】解:(1)如图1,过点G作GM⊥BC于M,
    则∠GMB=∠GMF=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A=∠B=90°,
    ∴四边形ABMG是矩形,
    ∴AG=BM,
    ∵DE⊥GF,
    ∴∠ADE+∠DGF=∠ADE+∠AED=90°,
    ∴∠AED=∠DGF,
    又∠DGF=∠MFG,
    ∴∠AED=∠MFG,
    ∴△DAE≌△GMF(AAS),
    ∴AE=MF,
    则BF=BM+MF=AG+AE;
    (2)如图2,过点E作EQ∥PC,交BC于点Q,
    ∵P是EF的中点,
    ∴PC是△EQF的中位线,
    则EQ=2PC,QC=CF,
    ∵∠ADC=∠EDF=90°,
    ∴∠ADE=∠CDF,
    又∵∠A=∠DCF=90°,AD=CD,
    ∴△ADE≌△CDF(ASA),
    ∴AE=CF=QC,
    ∵AB=BC,
    ∴BE=BQ,
    则∠BEQ=45°,
    ∴EQ=BE,
    则2PC=BE,
    ∴BE=PC;
    (3)如图3所示,作BM∥GF交AD于M,作BN∥EH交CD于N,
    则四边形BFGM和四边形BEHN是平行四边形,
    ∴BM=GF,BF=MG=1,BN=EH,
    ∵DG=1,CD=AD=4,
    ∴AM=2,
    延长DC到P,使CP=AM=2,
    ∵BA=BC,∠A=∠BCP=90°,
    ∴△BAM≌△BCP(SAS),
    ∴∠ABM=∠CBP,BM=BP,
    ∵∠GOH=45°,BN∥EH,BM∥GF,
    ∴∠MBN=45°,
    ∴∠ABM+∠CBN=45°,
    ∴∠CBP+∠CBN=45°,即∠PBN=45°,
    ∴△MBN≌△PBN(SAS),
    ∴MN=PN,
    设CN=x,则MN=PN=CN+PC=x+2,DN=4﹣x,
    在Rt△DMN中,由DM2+DN2=MN2可得22+(4﹣x)2=(x+2)2,
    解得x=,
    则EH=BN===,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背景中的线段和差,线段倍分,求线段长问题,掌握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引垂线构造全等,转化线段的相等关系,利用平行线,构造中位线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确定倍数关系,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线段的长度问题.
    19.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E是射线BC上一点,连接AC,DE.
    (1)如图1,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BE=AC,若∠ACB=40°,求∠E的度数;
    (2)如图2,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BE=AC,若M是DE的中点,连接AM,CM,求证:AM⊥MC;
    (3)如图3,点E在边BC上,射线AE交射线DC于点F,∠AED=2∠AEB,AF=4,AB=4,则CE= .(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1)70°;(2)见解析;(3)2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AC=BD,OB=OC,可得∠DBC=∠ACB=40°,由BD=BE得出∠E=∠BDE,可得结论;
    (2)如图2,延长CM交AD延长线于G,先证明△DMG≌△EMC(AAS),得AG=A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AM⊥MC;
    (3)如图3,取AF的中点P,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可得:PD=AP=AF=2,证明∠DPE=∠AED,则DE=PD=2,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E的长.
    【解析】解:(1)如图1,连接BD,与AC交于点O,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OB=OC
    ∴∠DBC=∠ACB=40°
    ∵BE=AC,
    ∴BD=BE,
    ∴∠BDE=∠E,
    ∴∠E==70°;
    (2)如图2,延长CM交AD延长线于G,
    ∵AG∥BE,
    ∴∠GDM=∠E,∠G=∠GCE,
    ∵M是DE的中点,
    ∴DM=EM,
    ∴△DMG≌△EMC(AAS),
    ∴CE=DG,CM=MG,
    ∴BC+CE=AD+DG,
    即AG=BE,
    由(1)知:BE=BD=AC,
    ∴AG=AC,
    又∵CM=MG,
    ∴AM⊥MC;
    (3)如图3,取AF的中点P,连接PD,则PD=AP=AF=2,
    ∴∠PDA=∠PAD,
    在矩形ABCD中,∠AEB=∠PAD,∠AED=2∠AEB,
    ∴∠DPE=∠PAD+∠PDA=2∠PAD=2∠AEB=∠AED,
    ∴DE=PD=2,
    在△DEC中,∠DCE=90°,AB=DC=4,
    ∴CE===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如图,在菱形中,是边上的动点,作交于点,在上取点使,连结
    (1)求的度数;
    (2)求证:
    (3)若是的中点,当为何值时,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1)120°;(2)见解析;(3)或
    【分析】(1)由题意可证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可求解;
    (2)根据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证明可证明结论;
    (3)可分三种情况:当时;当时;当时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解析】解:(1),,
    是等边三角形,


    (2)证明:由(1)知,,
    四边形为菱形,
    ,,





    是等边三角形,
    ,,






    (3)∵△DFE≌△GEB,
    ∴DF=GE,
    当EG=EP时,过E作EM⊥AB 垂足为M,
    设AE=x,
    ∵△AGE是等边三角形,
    ∴AM=,EM=,
    ∴BM=4−x,
    ∵P为EF的中点,
    ∴EF=2EP,
    由(2)知EF=BE,
    ∴EB=2EG=2AE=2x,
    在Rt△EBM中,EM2+BM2=EB2,
    即(x)2+(4−x)2=(2x)2,
    解得x=或(舍去),
    即AE=;
    当EG=GP时,过G作GQ⊥EF,垂足为Q,过E作EM⊥AB 垂足为M,连接GF,设AE=x,
    ∴BG=4−x,
    ∵△AGE是等边三角形,
    ∴EG=x,
    ∵EF=EB,∠BEF=60°,
    ∴△BEF为等边三角形,
    ∴∠EFB=∠BEF=60°,EF=BE,
    在Rt△EBM中,
    BE2=EM2+BM2=(x)2+(4−x)2,
    ∵△BEG≌△EFD,
    ∴∠BEG=∠EFD,DF=EG,
    ∴∠GEQ=∠BFH,CF=4−x,
    ∴BG=CF,
    ∴四边形GBCF是平行四边形,
    ∴GF=BC=4,
    ∵P为EF的中点,
    ∴EP=EF=BE,
    ∵EG=GP=x,
    ∴EQ=EP=EF=BE,
    ∴FQ=EF=BE,
    在Rt△EGQ和Rt△FGQ中,∠EQG=∠FQG=90°,
    GQ2=EG2−EQ2,GQ2=FG2−FQ2,
    ∴x2−(BE)2=42−(BE)2,

    解得x=或x=(舍去),
    即AE=;
    当EP=GP时,点P在EG的中垂线上,即P点AC上,
    而运动期间P不可能位于线段AC上,
    ∴P在AC上不存在,
    综上,AE=或;
    即当AE为或时,△EGP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注意分类讨论.
    21.梯形中,,,,,、在上,平分,平分,、分别为、的中点,和分别与交于和,和交于点.
    (1)求证:;
    (2)当点在四边形内部时,设,,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当时,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2);(3)3或.
    【分析】(1)由中位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易证,则结论可证;
    (2)过作交于点K,过点D作交于点,则得到矩形,则有,,然后利用(1)中的结论有, ,在中,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QC,DQ的长度,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找到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分两种情况:点在梯形内部和点在梯形内部,当点在梯形内部时,有;当点在梯形内部时,有 ,分别结论(2)中的关系式即可求出EG的长度.
    【解析】(1)证明:、分别是、的中点,

    平分,

    又,



    点是的中点,


    (2)过作交于点K,过点D作交于点,
    ∵,,,
    ∴四边形是矩形,
    ,.
    ,,

    同理:.
    在中,

    ,,



    在中,.

    即.

    (3)①点在梯形内部.
    ∵是梯形的中位线,

    即.
    解得:,
    即.
    ②点在梯形内部.
    同理:.
    解得:,
    即.
    综上所述,EG的长度为3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问题,掌握中位线的性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是基础,能够作出辅助线并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BC=1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BD,设AD=x,△AOB的面积为y.
    (1)求∠DBC的度数;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如图1,设点P、Q分别是边BC、AB的中点,分别联结OP,OQ,PQ.如果△OPQ是等腰三角形,求AD的长.
    【答案】(1)∠DBC=45;(2)y=x(x>0);(3)满足条件的AD的值为10﹣10.
    【分析】(1)过点D作AC的平行线DE,与BC的延长线交于E点,只要证明△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2)由(1)可知:△BOC,△AO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OA=x,OB=5,根据y=•OA•OB计算即可;
    (3)分三种情形讨论即可解决问题;
    【解析】(1)过点D作AC的平行线DE,与BC的延长线交于E点.
    ∵梯形ABCD中,AD∥BC,AC∥DE,
    ∴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AC=DE,AD=CE,
    ∵AB=CD,
    ∴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AC=BD,
    ∴BD=DE,
    又AC⊥BD,
    ∴∠BOC=90°
    ∵AC∥DE
    ∴∠BDE=90°,
    ∴△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BC=45°.
    (2)由(1)可知:△BOC,△AO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x,BC=10,
    ∴OA=x,OB=5,
    ∴y=.
    (3)如图2中,
    ①当PQ=PO=BC=5时,
    ∵AQ=QB,BP=PC=5,
    ∴PQ∥AC,PQ=AC,
    ∴AC=10,∵OC=5,
    ∴OA=10﹣5,
    ∴AD=OA=10﹣10.
    ②当OQ=OP=5时,AB=2OQ=10,此时AB=BC,∠BAC=∠BCA=45°,
    ∴∠ABC=90°,同理可证:∠DCB=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符合题意,此种情形不存在.
    ③当OQ=PQ时,AB=2OQ,AC=2PQ,
    ∴AB=AC,
    ∴∠ABC=∠ACB=45°,
    ∴∠BAC=90°=∠BOC,显然不可能,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D的值为10﹣10.
    【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梯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23.如图①,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正方形,点B、C分别在边上,此时成立.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并探究下列问题:
    (1)如图②,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时,如图③,延长交于点H.当时,求线段的长.
    (3)如图④,延长交于点H,连接,直接写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成立,见解析
    (2)
    (3)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得到,得到结论;
    (2)连接,记与交点为O,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长,进而求出长,再利用面积法求出线段长即可;
    (3)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1)的结论推出,即可得到结论.
    【解析】(1)解: 成立.
    理由如下:由题意得,,
    ∵四边形是正方形

    在和中,

    ∴,
    ∴.
    (2)连接,记与交点为O
    在中,


    由题意得,


    设,
    又,










    由(1)得,
    ∴,,
    ∵,
    ∴,





    (3)
    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
    ∴,
    由(1)得,
    ∴,
    又∵,
    ∴,
    ∴,
    又∵,
    ∴,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能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4.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点不与点、重合),连结.
    感知:如图①,过点作交于点.求证.
    探究:如图②,取的中点,过点作交于点,交于点.
    (1)求证:.
    (2)连结,若,求的长.
    应用如图③,取的中点,连结.过点作交于点,连结、.若,求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感知:见解析;(1)见解析(2)2 应用:9
    【分析】感知: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出,即可得出结论;
    探究:(1)判断出,同感知的方法判新出,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可得结论.
    【解析】(1)感知:∵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在和中,

    ∴.;
    探究:(1)如图②,
    过点作于,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四边形G是矩形,
    ∴,
    ∴,
    由,,
    ∴,
    在和中,

    ∴,
    ∴,
    (2)由(1)知,,
    连接,
    ∵,点是的中点,
    ∴,
    ∴,
    故答案为:2.
    应用:同探究(2)得,,
    ∴,
    同探究(1)得,,
    ∵,
    ∴.
    故答案为:9
    【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是关键.
    25.(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上一点,F是延长线上一点,且,求证:.
    (2)如图2,在正方形中,E是上一点,G是上一点,如果,求证:.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中,(),,.E是上一点,且,,求直角梯形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108
    【分析】(1)根据四边形是正方形,又,证得,即可得出结论.
    (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求出,再根据,得出
    ,然后证出,即可得出结论.
    (3)作出辅助线DF,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列等式即可求出D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解析】解:(1)证明:如图1,
    四边形是正方形,
    ,,
    又,


    (2),



    ,即,
    ,且,,



    (3)如图:过点C作于F,
    ,,

    ,,
    四边形是矩形,且,
    四边形是正方形,

    由(2)可得,

    在中,,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证明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6.如图,在长方形中,,,,,,点P在边上,且不与点B、C重合,直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E.
    (1)当点P是的中点时,求证:;
    (2)将沿直线折叠得到,点落在长方形的内部,延长交直线于点F.
    ①证明,并求出在(1)条件下的值;
    ②连接,直接写出周长的最小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①证明见解析,;②周长的最小值为12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得,可得,利用即可得出结论;
    (2)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等角对等边即可得,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即;
    ②可得的周长,当点恰好位于对角线上时,最小,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则的最小值,即可得周长的最小值.
    【解析】(1)证明:在长方形中,
    ,,
    点P是的中点,


    (2)解:①在长方形中,,

    由折叠得,


    在长方形中,,,

    点P是的中点,

    由折叠得,,,
    设,则,

    在中,,

    解得,即;
    ②由折叠得,,
    的周长,
    连接,,

    当点恰好位于对角线上时,最小,
    在中,,,

    ′的最小值,
    ∴周长的最小值.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折叠是一种轴对称,折叠前后的图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7.在正方形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垂直于的一条直线分别交,,于点,,.
    (1)①如图1,判断线段与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垂足为的中点,连接,交于点,连接,则______.
    (3)若垂足在对角线上,正方形的边长为.
    ①如图3,若,,则______;
    ②如图4,连接,将沿着翻折,点落在点处,的中点为,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
    (3)①;②
    【分析】(1)过点作分别交、于点、,证出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出,证明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2)连接,过点作,分别交、于点、,证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得出,得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3)①过点分别作垂足分别为,则,证明,设,根据,求得,即可得出;
    ②连接交于点,则的直角顶点在上运动,设点与点重合时,则点与点重合;设点与点重合时,则点的落点为,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证明得出,证明得出,,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易得出,得出,,得出,故,点在线段上运动;过点作,垂足为,即可得出结果.
    【解析】(1)∵四边形是正方形,
    ,,,
    过点作分别交、于点、,如图所示: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在和中,

    (),


    (2)连接,过点作,分别交、于点、,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形为矩形,
    ,,,
    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的垂直平分线,

    在和中,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3)①解:如图所示,
    过点分别作垂足分别为,则
    在正方形对角线上,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设,
    ,,
    解得:,
    则,
    故答案为:.
    连接交于点,如图所示:
    则的直角顶点在上运动,
    设点与点重合时,则点与点重合;设点与点重合时,则点的落点为,
    ,,

    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
    点在上,

    在和中,

    (),











    ,,
    ,,
    由翻折性质得:,
    在和中,

    (),
    ,',
    是正方形的对角线,

    则,


    ,故,
    点在线段上运动;
    过点作,垂足为,
    点为的中点,
    ,则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8.如图,在中,过点作交于点,且.
    (1)如图1,过点作且,连接,若,求的长;
    (2)如图2,点是上一点,且,交于点.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且.连接,线段与相交于点.将沿着翻折,点与点重合,连接.请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10
    (2)见解析
    (3)2
    【分析】(1)根据,结合得到,继而得到,运用勾股定理求得.
    (2)如图,连接,延长到点Q,使得,连接,过点C作于点M,证明,,,证明即可.
    (3)根据已知和(2)的结论得出是等边三角形,连接,交于点,延长交于点,延长交于点,证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在中,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
    【解析】(1)∵,,,
    ∴,
    ∵,
    ∴,
    ∵,
    ∴,
    ∴.
    ∵,
    ∴.
    (2)如图,连接,延长到点,使得,连接,过点作于点,
    ∵,
    ∴,
    ∴,
    ∵,
    ∴,
    ∴,
    ∵,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
    ∴,
    ∴.
    (3)解:∵,
    ∴,
    又,
    ∴,




    ∵,
    ∴,即是等边三角形,

    ∴,
    ∵,
    ∴,

    ∵,
    ∴,
    ∵是的一个外角,
    ∴,
    在中,,
    如图所示,连接,交于点,
    由(2)可知,
    ∴,,
    ∵,

    ∴,
    ∴,
    ∵折叠
    ∴,

    ∴,
    ∴是等边三角形,
    在中,


    延长交于点,
    ∵,,
    ∴,
    延长交于点,
    ∴,
    ∴,
    ∴,
    在中,,,
    ∴,则,
    又∵,
    ∴,

    ∴,
    ∵,
    ∴,则,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则,又,
    ∴,
    ∴在中,,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特训09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动态几何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挑战满分冲刺卷特训09特殊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动态几何压轴题(原卷版+解析),共7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2特殊平行四边形情景探究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2特殊平行四边形情景探究压轴题(原卷版+解析),共8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1特殊平行四边形动态几何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1特殊平行四边形动态几何压轴题(原卷版+解析),共8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期末满分冲刺卷特训10特殊平行四边形、梯形解答证明压轴题(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