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60304/0-17205840910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60304/0-172058409105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960304/0-17205840910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乘组圆满完成任务并成功着陆。本次返航前航天员持高清相机,给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拍摄高清全身照,背景是我们的地球。图为航天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地球( )
A.表层白色代表陆地B.是一个球体
C.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D.有无数的经线和纬线
2.航天员成功返航后到达北京,可以感受到( )
A.白昼时间比夜晚时间长B.春暖花开,垂柳依依
C.秋高气爽,枫叶变红D.晚上路灯的亮灯时间变晚
浙江林坑古村有着近百年历史,造型古朴的木屋掩映在青山中,“晒秋”更是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当地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学生开展了“了解古村落”的研学活动。图为该地古村落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和古村落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发现( )
A.沿“晒秋”观景栈道朝西北可到达A地
B.该地的民居多以平顶为主
C.A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下
D.返程沿山脊线,视野好
4.适宜当地“晒秋”的天气是( )
A.B.C.D.
5.保护古村落,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合理保护有序开发
②增加投入维护修缮
③整村搬迁翻新重建
④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4年7月26日在巴黎举行,届时每个国家的运动员将乘船沿着塞纳河顺流而行,途径法国巴黎多个著名的的旅游景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法国( )
A.地处低纬度B.与西班牙互为陆上邻邦
C.首都是柏林D.是欧洲东部沿海国家
7.运动员乘坐船只,沿塞纳河行进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南向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
8.巴黎充分利用当地的地标建筑作为场馆举办本次奥运会,可以( )
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②提高当地知名度
③吸引大量游客
④损坏当地地标建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民众为了生存向东南亚地区迁徙谋生,与当地人通婚后代的女性称为“娘惹”。“娘惹”服饰是结合了印度尼西亚传统服装与中国传统花边装饰,多用薄纱、蕾丝等轻薄布料制成。图为华人迁徙路线示意图,“娘惹”服饰图及印度尼西亚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娘惹”服饰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是( )
A.气候湿热,布料通风透气B.四季分明,款式冬暖夏凉
C.河流众多,长裙利于防水D.地形复杂,薄纱行动方便
10.“娘惹”服饰融合了东南亚与中国特色,说明( )
A.经济发展影响服饰文化B.两地人种不同文化差异大
C.人口迁徙影响服饰融合D.两地较远自然环境差异大
“雨水”节气到,春耕备农忙,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在祖国大地上拉开帷幕。图为2024年我国部分区域春播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黑龙江省大部地区的春播时间是( )
A.2月下旬B.3月上中旬C.4月中下旬D.5月上中旬
12.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B.大豆C.小麦D.棉花
13.导致我国各地春播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人为因素
镓被称为“电子工业脊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讯、半导体、太阳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粗镓产量占全球95.68%,但是高端精镓产品的自主产能很低,仍需大量进口。图6为全球镓资源分布占比图和2017-2022年中国镓进出口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镓资源广泛应用于( )
A.种植业B.旅游业C.高新技术产业D.交通运输业
15.由图可知( )
A.美国的镓资源分布占比最多
B.2017年以来,我国镓的出口量持续增长
C.2022年我国镓的进口量最高
D.2022年我国镓的的出口量为40吨
16.为了扭转我国精镓资源大量进口的现状,需( )
A.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研发能力B.寻找替代资源,彻底摆脱进口
C.提高探测能力,大量开发镓矿产D.开展国际合作,获取研发技术
“特种兵式旅游”是年轻游客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2023年“五一”假期,“90后”小伙朝登山、夜赶车,一天登一峰,5天登遍了华夏五岳。他感慨:“有这样的交通,我才能有这样的行程。”读五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小伙实现“五天打卡五岳”选择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B.铁路运输C.内河航运D.海洋运输
18.“特种兵式旅游”在近年逐渐兴起,得益于( )
A.交通运输费用逐渐增加B.国际间交通运输逐渐减少
C.我国高铁的不断提速和扩线D.各交通运输均实现全球通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分布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洛阳市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非遗58项。图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均匀分布B.南多北少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D.沿铁路线分布
20.近年来,洛阳旅游火爆的优势在于( )
A.光热条件充足B.人口数量不足C.文化遗产众多D.科技力量雄厚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连江县和山东省荣成市的鲍鱼均获得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山东荣成和福建连江通过“南北接力”,使鲍鱼成活率达到90%,产量大幅提升,开辟鲍鱼养殖业双赢模式。图1为福建连江位置图,图2为两地鲍鱼转场示意图及鲍鱼生长习性示意图。
(1)简析福建连江发展鲍鱼养殖业的有利条件。
2024年4月18日,随着气温的攀升,连江鲍鱼再次启动“南鲍北养”迁徙计划,跨越1600多公里到达山东荣成“借养”,待11月再返回连东荣成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
(2)说出连江鲍鱼选择夏季到山东荣成“借养”的原因。
(3)连江的鲍鱼到荣成“借养”不仅可以提高鲍鱼品质,还可以规避__________(自然灾害)对鲍鱼养殖业的影响。
山东荣成积极推行海洋蓝色革命,建有全国海产贝类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了鲍鱼新品种。除此之外,当地积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水清、水活、水肥。2022年,全市鲍鱼产量达3.1万吨,年产值达493.4亿元。
(4)请你概括荣成鲍鱼的养殖模式为当地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对于青海省,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基础。图为我国部分天文观测基地分布图和青海省简图和天文观测条件资料卡和冷湖天文台景观图。
(1)青海省的湿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2)简述湿地的作用。
截至2023年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投资7.5亿多元用于生态修复,并选聘2.3万余名生态管理员,封山育林6000公顷,使得草地覆盖率提高11%,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园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3)请你列举两条青海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
经过3年的监测,国家天文台从多个备选中确定在青海冷湖无人区的赛什腾山建立世界级天文观测台。
(4)备选天文观测基地都位于我国第__________阶梯。
(5)简析我国选择在青海冷湖建立天文观测台的优势条件。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图为乌兹别克斯坦简图。
【丝路之花】
(1)乌兹别克斯坦位于__________洲和欧洲交界,属于__________(内陆/临海)国,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2)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是__________,这里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张骞、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根据气候特征,推测与其匹配的美称是__________。
A.春城B.水城C.冰城D.太阳城
【合作标杆】
为实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保障贸易畅通,中乌共同修建了“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甲处)是全线的咽喉,施工难度极大,该隧道的修通为乌兹别克斯坦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3)分析卡姆奇克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完成下列框图。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4)说出“安格连一帕普”铁路的修建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作用。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用。南极秦岭站的建成,将成为我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的有力保障。图为南极示意图和秦岭站景观图。
【俦钢铁之驱,成清洁堡垒】
秦岭站使用过程中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新能源占比超过60%;并采用多项先进技术,让考察站运转更加绿色环保。
(1)秦岭站可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
(2)说明秦岭站的建筑特点与南极气候之间的关系。
【以秦岭之名,点亮新地标】
(3)根据以上对话,简析秦岭站命名的巧妙之处。
【探极地奥秘,攀科学高峰】
秦岭站所处的罗斯海区域保存着地球罕见的完整海洋生态系统。秦岭站独特的地理位置能够带来差异化的科考价值,填补了我国太平洋扇区长期监测的空白,提升我国的海洋科考研究能力。秦岭站还将进行气候变化、冰雪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前沿科学研究。
(4)概括秦岭站独特的科考价值。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四十年来,我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严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辛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5)为使广大中学生树立担当意识,践行南极科考精神,请你拟定一则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表层白色代表海洋,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实际的地球表面没有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方便确定位置而假想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10月31日是我国的秋季,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南移,地处北半球的北京白昼时间比夜晚时间短,A错误;此时为秋季,春暖花开,垂柳依依为春天的景象,B错误;可以感受到秋高气爽,枫叶变红,C正确;晚上路灯的亮灯时间变早,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沿“晒秋”观景栈道朝东北可到达A地,A错误;该地位于浙江省,夏季多雨,民居多以尖顶房为主,B错误;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A地的海拔高度在500~550米之间,C错误;返程沿山脊线,视野好,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A图表示晴,B图表示中雨,C图表示多云,D图表示阴;适宜当地“晒秋”的天气是晴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古村落属于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保护古村落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古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有合理保护,有序开发,①正确;增加投入,维护修缮,②正确;加大宣传,提高认识,④正确;整村搬迁,翻新重建,破坏古村落原有的价值,③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6.答案:B
解析:法国的纬度范围是40°N附近,属于中纬度地区,故A错误。法国与西班牙接壤,位于西班牙的东北方向,故B正确。法国的首都是巴黎,德国的首都是柏林,故C错误。法国位于欧洲的西部,故D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读分层设色图可知,法国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流入英吉利海峡也就是大西洋,故选C。
8.答案:A
解析:巴黎充分利用当地的地标建筑作为场馆举办本次奥运会,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①②③正确;充分利用当地地标建筑作为场馆可以加大对地标建筑的维修和保护,故④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读图和材料可知,“娘惹”服饰是结合了马来西亚传统服装与中国传统花边装饰,多用薄纱、蕾丝等轻薄布料制成;东南亚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是为了适应湿热的气候,布料轻薄利于通风散热,与地形、河流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读图和材料可知,“娘惹”服饰融合了东南亚与中国特色,说明人口迁徙影响服饰融合;与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东南亚与中国两地人种不同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东南亚与中国接壤,距离较近;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1.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东北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春播时间为5月上中旬。故选D。
12.答案:A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图例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播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春播早,北方地区春播晚,春播时间由南向北推迟,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与地形、海陆和人为因素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镓被称为“电子工业脊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讯、半导体、太阳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可知,镓资源主要应用于高新技术企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中国镓资源分布占比最多,A错误;2017年以来我国镓资源出口量呈波动下降趋势,B错误;我国镓资源进口量最多为2022年,C正确;2022年我国镓资源出口量约90吨,D错误。故选C。
16.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中国粗镓产量占全球95.68%,但是高端精镓产品的自主产能很低,仍需大量进口”可知,我国镓资源丰富,但高端精镓产品需要大量进口,故关键不在开发而在于镓资源精加工,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发展精镓生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答案:B
解析: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离较近,铁路运输速度较快,可以实现“五天打卡五岳”,B正确;管道运输以货运为主,主要运输气体和液体,A错误;内河航运速度慢,C错误;多位于内陆地区,与海洋运输无关,D错误;故选B。
18.答案:C
解析:“特种兵式旅游”是年轻游客中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即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特种兵式旅游”在近年逐渐兴起,得益于我国高铁的不断提速和扩线,C正确;交通运输费用逐渐增加会抑制其兴起,A错误;主要为国内地区,与国际间、全球无关,BD错误;故选C。
19.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不均,主要沿河流分布,呈条带状分布,主要因为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农业发展早,聚落形成早,图中聚落未表现出南多北少特征,图中没有铁路信息,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洛阳市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非遗8项、省级非遗58项”可知,洛阳文化遗产众多,旅游市场火爆,C正确,与光热资源、人口数量和科技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1)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潮流通畅,水质洁净,为鲍鱼养殖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夏季南方海水温度高,鲍鱼可能因高温死亡,因此转移到纬度较高的山东“借养”。
(3)高温
(4)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
解析:(1)读图可知,鲍鱼作为海洋“软黄金”,对海域水温要求极高,适宜水温为15℃~20℃,水温过高或过低均不适宜鲍鱼生长。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鲍鱼的生长,这里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潮流通畅,水质洁净,为鲍鱼养殖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前面分析可知,鲍鱼十分娇嫩,水温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生长,一般养殖适宜海水温度为15°C至22°C;南方纬度低,夏季海水温度高,鲍鱼可能因高温死亡,北方纬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鲍鱼也可能停止进食进而停止生长;因此采取夏天将活体鲍鱼从连江运往山东,11月转寒再启程返闽的“南北接力”养鲍模式。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连江的鲍鱼到荣成“借养”不仅可以提高鲍鱼品质,还可以规避南方夏季高温对鲍鱼养殖业的影响,高温不利于鲍鱼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地积极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水清、水活、水肥,保护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水养殖绿色生态化发展;2022年,全市鲍鱼产量达3.1万吨,年产值达493.4亿元,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22.答案:(1)三江源
(2)湿地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地球环境等作用。
(3)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湿地;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人工培育草场,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4)一
(5)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云量极少、晴空日数多、无云层遮挡,光污染小、空气洁净、视野开阔等。
解析:(1)读图可知,青海省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水源涵养地,有“中华水塔”称号。
(2)湿地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地球环境等作用,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3)青海省投资7.5亿多元用于生态修复,并选聘2.3万余名生态管理员,封山育林6000公顷,使得草地覆盖率提高11%,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园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通过材料可知,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保护湿地;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人工培育草场,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4)读图可知,备选天文观测基地都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5)读材料可知,青海冷湖建立天文观测台的优势条件冷湖镇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云量极少、晴空日数多、无云层遮挡,非常利于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光污染小、空气洁净、视野开阔等。
23.答案:(1)亚;内陆
(2)塔什干;D
(3)短;大;困难
(4)缩短两地间运输距离,直接作用是降低了两地之间货物或产品运输的成本,降低了物价。
解析:(1)由图可知,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洲和欧洲交界处,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2)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是塔什干,这里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张骞、玄奘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有“太阳城”之称。故选D。
(3)由图可知,卡姆奇克隧道所在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气温低,时间长,有效施工时间短;该地地形为山地,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大,造价高;该区距城市远,生活物资补充困难。
(4)“安格连一帕普”铁路的修建连通了乌兹别克斯坦东西部,直接缩短两地间运输距离,直接作用是降低了两地之间货物或产品运输的成本,降低了物价;带动了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
24.答案:(1)风能。
(2)南极气候酷寒、干燥、多烈风;秦岭站主体钢量大可防大风,用耐低温的保温墙可防酷寒,主体悬空架空可防积雪掩埋等。
(3)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秦岭横贯南极山脉,是南极东部和西部的分界线,体现了地理位置上的巧妙契合;秦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与秦岭站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相契合,体现了中国对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视;展示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考察”国际倡议的良好形象。
(4)填补了我国太平洋扇区长期监测的空白,提升我国的海洋科考研究能力,进行前沿科学研究等。
(5)勇斗严寒、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科学发展,保护环境,共创和谐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因此秦岭站可采用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还有风能。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因此,秦岭站使用全副“钢铁身”利于抵挡风力;南极地区酷寒,秦岭站穿上“羽绒服”,选用耐低温冲击的不锈钢保温墙,利于防寒保暖;南极地区多暴雨,主体悬空架高涉及利于防止冰雪掩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有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是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横贯南极山脉,是南极东部和西部的分界线,体现了地理位置上的巧妙契合;秦岭水系发达、植物荟萃,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而科考站命名为秦岭站体现了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相契合,可以展示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考察”国际倡议的良好形象,体现了中国对南极环境保护的重视。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海区域保存着地球罕见的完整海洋生态系统,秦岭站填补了我国太平洋扇区长期监测的空白,提升我国的海洋科考研究能力,进行气候变化、冰雪和生态环境变化等前沿科学研究。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为此我国要树立担当意识,践行南极科考精神,要勇斗严寒、团结协作、敢为人先;科学发展,保护环境,共创和谐等。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8页。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扫描版无答案pdf、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