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60811/0-17205845590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60811/0-17205845590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960811/0-17205845591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分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一、氮的循环(共12分)(共1题;共12分)
1. 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
(1) 氮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
A . B .
(2)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②、③中,属于自然固氮的是____。(双选)
A . ① B . ② C . ③
(4) 雷雨天转化为的流程为:
在雷电作用下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述转化为的反应中,体现的化学性质为____。
A . 氧化性 B . 还原性 C . 氧化性和还原性
(6) 也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 , 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 溶于水生成 , 写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碳(共13分)(共1题;共13分)
2. 干冰可用于人工增雨作业。
(1) 从物质分类角度看,二氧化碳属于____。(双选)
A . 共价化合物 B . 离子化合物 C . 酸性氧化物 D . 碱性氧化物
(2) 写出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干冰气化过程属于____变化,
A . 物理 B . 化学
(4) 该过程____热量,
A . 吸收 B . 放出
(5) 气化过程中,微粒间的距离____。
A . 变大 B . 变小
(6) 解释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7) 碳元素有三种核素:、、。中的“13”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8) C和Si是同主族元素,下列事实能说明两者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____。
A . 沸点: B . 相对原子质量: C . 酸性:
(9) 甲烷化反应的原理:(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____生成物总能量。
A . 大于 B . 小于
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共18分)(共1题;共18分)
3. 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
②、、、
③、、、
(1) 三种物质依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 , 该反应____氧化还原反应。
A . 是 B . 不是
(3) 某实验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和两种物质的性质。
实验一:称取两种固体各 , 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室温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实验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而固体有剩余,由此可知,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____。
A . > B . <
(4) 盛放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酚酞后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___色。
(5) 实验二:和两种物质的“套管实验”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热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6) 证明热稳定性的实验装置中,能否将、的位置互换?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的是____。
A . 将和配制成浓度均为的溶液,测定并做比较 B .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两种固体样品,比较加热前后的固体质量变化 C . 分别将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与过量的溶液混合
(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所配制的溶液中, B . 操作2中玻璃棒的下端应该抵在容量瓶的刻度线下方 C . 操作4导致所配得溶液浓度偏高 D . 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再需要加水
四、海水中的卤素资源(共25分)(共9题;共25分)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卤素资源,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4. 画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氯元素在海水中大量存在,从海水中得到粗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代表 , “”代表 B . X连接电源的负极 C . 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 . 图c表示水溶液中的微粒迁移
7.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等产品,该电解反应阳极的产物为____。
A . B . C .
8.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饱和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氢氧化铁胶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于 B. C.大于
9. 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防人体缺碘,食盐中常添加 , 写出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酸性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 , 发生如下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反应结束,向反应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海水有弱碱性。海水提溴的方法:在苦卤中加入硫酸、再通入氯气,得到含溴的苦卤,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粗溴。
写出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加硫酸直接向苦卤中通入氯气,会使氯气的使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12. 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晶体:
溶液溶液晶体
不考虑副反应的发生,步骤I中会释放出一种单质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II为向溶液中加入固体 , 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晶体。请该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淀粉、葡萄糖(共15分)(共1题;共15分)
13.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1) 淀粉的化学式为____;
A . B . C .
(2) 淀粉属于____。(双选)
A . 糖类 B . 油脂 C . 高分子化合物
(3) 上述转化中的产物是乙烯,工业上大量的乙烯主要来源于____;
A . 煤 B . 石油 C . 天然气
(4)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聚合物C,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浓硫酸具有的相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 葡萄糖试纸是一种常用的人体血糖检测工具。
将2%的葡萄糖溶液滴到一张葡萄糖检测试纸(浅蓝色)上,将多余的溶液擦去,静置30~60s,观察到纸条颜色变为____。
A . 无色 B . 黄色 C . 棕红色
(8) 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理解为原烯烃双键断裂,重新组合生成链状或环状烯烃。例如:
请根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煤的综合利用(共17分)(共1题;共17分)
14. 将煤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等化工产品,用焦炭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
(反应吸热)
将不同量的和分别加入到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数据:
(1) 实验1中,从反应起始至平衡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表中数据,解释实验2比实验1更快达到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定温度下,下列事实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双选)
A .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 . C .
(4) 焦炭可用于制备电石等。电石的主要成分是 , 其与水反应生成和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
(5) 制备电石还需要用到。组成的三种元素原子半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
A . B . C . D .
(6) 合成氨的原料气和通常是以焦炭、水和空气为原料来制取的。其主要反应是:
①
②
③
某次生产中将焦炭、和空气(设空气中和的体积比为4:1)混合反应,所得气体产物经分析,组成如下表:
通入空气的体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加反应的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上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评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l
平衡量/m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C
CO
1
650
0.01
0.02
0.008
5
2
800
0.02
0.03
0.017
3
气体
CO
体积()(标准状况)
20
12
60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化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监控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控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