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课件+学案
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学科特色微专题“设而不求”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学科特色微专题“设而不求”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学案,共4页。
类型一 整体代入
【例1】已知圆x2+y2+x-6y+m=0和直线x+2y-3=0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该圆的圆心坐标及半径.
解:设P(x1,y1),Q(x2,y2),
联立x+2y-3=0, x2+y2+x-6y+m=0,
消去x,得5y2-20y+12+m=0,
所以y1+y2=4,y1y2=12+m5.
因为OP⊥OQ,所以x1x2+y1y2=0,
而x1x2=(3-2y1)(3-2y2)=9-6(y1+y2)+4y1y2,所以9-6(y1+y2)+5y1y2=0,解得m=3,此时Δ>0.圆的方程为x2+y2+x-6y+3=0,所以该圆的圆心坐标为-12,3,半径为52.
(1)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设为P(x1,y1),Q(x2,y2),将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联立后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出x1+x2,x1x2后整体代入.
(2)在运用“设而不求”的技巧时,要注意将条件坐标化,注意运算的合理性、目的性,思路要清晰,这样就可以使运算简化,迅速解决问题.
类型二 转化图形
【例2】已知△ABC内接于椭圆x2+4y2=8,其重心为G2,23,已知点A(2,1),求直线BC的方程.
解:设B(x1,y1),C(x2,y2),则有x12+4y12=8①,x22+4y22=8②,
又C12,23为△ABC的重心,则x1+x2+23=2③,y1+y2+13=23④,
由①-②,得(x1+x2)(x1-x2)+4(y1+y2)(y1-y2)=0,
由③④,得x1+x2=4,y1+y2=1,
所以kBC=y1-y2x1-x2=-1.
又BC的中点坐标为2,12,
所以直线BC的方程为y-12=-(x-2),
即2x+2y-5=0.
通过挖掘题目中隐含的几何背景,设而不求,可转化成几何问题求解.如通过对式子的合理变形、构造,赋予变量相应的几何意义,如斜率、距离等,进而利用相关的曲线的性质解题.
类型三 适当引参
【例3】已知对任何满足(x-1)2 +y2=1的实数x,y,如果x+y+k≥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设x= 1+csθ,y=sinθ(θ∈R),
则g(θ)=x+y+k
=sin θ+cs θ+1+k
=2sin θ+π4+1+k
≥-2+1+k,
令-2+1+k≥0,得k≥2-1.
根据圆锥曲线方程的特点,恰当合理地引入参数,可使解题目标更加明确,已知和欲求之间的联系得以明朗化,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如引入三角函数,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恒等变换等解决问题.
类型四 巧设坐标
【例4】设抛物线y2 =2px(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求证:直线AC经过原点O.
证明:设点A(2pt_(1)^(2),2pt_1 ),B(2pt22),2pt2), 则点C-p2,2pt2.
因为直线AB过焦点F,
所以2pt1·2pt2=-p2,
得t1t2=-14.
又直线OC的斜率kOC=2pt2-p2=-4t2=1t1,
直线OA的斜率kOA=2pt1-02pt12-0=1t1,则kOC=kOA,
故A,O,C三点共线,即直线AC经过原点O.
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对于有关点的坐标采用设而不求的策略,能促使问题定向,简便化归,起到以简驭繁的解题效果.常用到的解题思路:设出坐标、坐标表示、转化(消去)坐标、问题得解.很好地体现了设而不求的解题技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学科特色微专题隐零点问题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学科特色微专题公切线问题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学科特色微专题指、对、幂大小比较的方法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