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88/0-1720620528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88/0-17206205285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88/0-17206205286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88/1-17206205300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88/1-17206205300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62888/1-17206205301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教师版doc、初中化学第5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A.元素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数目 D.各物质的总质量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种类 B.元素种类 C.物质状态 D.分子种类
3.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物质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原子种类;⑤分子数目;⑥原子数目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4.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总质量( )
A.①②④⑤B.①③⑤C.④D.②④
5.“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6.在反应2A + B = 3C + 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克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反应,生成5克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4﹕19B.3﹕5C.1﹕3D.2﹕17
7.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剩余。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
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
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
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的质量比是5:3
8.某纯净物6.0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纯净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9.氯气和氧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发生反应,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A.CCl2、H2Cl B.CCl2、HCl C.CCl4、HClD.C、HCl
10.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示意图中有四种分子B.该反应表示H2与O2化合生成水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12.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4B.CH3OHC.C2H5OHD.C2H6
13.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鱼池增氧剂,它能与水反应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O和H2O B.CaC12和O2 C.Ca(OH)2和O2 D.CaCO3和H2
14.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乙、丙、丁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16.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两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17.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 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②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 ④容器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c+d
A.② ③B.③ ④C.① ③D.① ④
18.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分子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1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用模型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2:1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D.丙与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
20.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一定是反应物
B.反应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2:1
C.X 的取值范围一定是 0≤X≤30
D.该反应有可能是分解反应
21.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稀硫酸和锌
B.碳酸钠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
22.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是25%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生成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丙的质量
D.该反应可能是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
23.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请在图中第二、三个方框中.把NH3在纯氧中燃烧()的微观拉子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
2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图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什么作用?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5.下图是碳和水蒸气制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微观模拟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 C 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______,使之正确;
(2)A→B 变化的微观实质是______;
(3)通过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分类,可判断此变化是置换反应,从生成物角度进行的微观解释是 ______;
(4)某元素的 1 个原子与B 中的 1 个碳原子、1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所含质子的总和相同, 则比该元素少一个周期多两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
26.2020年5月5日,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预定轨道,自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很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发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铵(NH4ClO4作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1O4N2↑+Cl2↑+4X↑+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
(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7.在点燃的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该反应中有_____种原子(填数字);
(2)根据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B与生成的物质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28.如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B图中补充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
(2)C物质是由两种单质组成混合物的原因_____;
(3)请写出与一个水分子电子数相等的阳离子(带原子团)的离子符号_____。
29.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2)②中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采用化学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时将集气瓶容积五等分,并做好标记,点燃燃烧匙中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填名称)
(3)③中,反应前,在天平上称量整套装置及反应物的总质量为Wg,待反应停止后,再将整套装置(包括残余物)放到天平上称量,质量为_____g;该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0.下图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有可燃性,C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液体。请分析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 ;D ;E 。
(2)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为 。
(3)根据图示可推出A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1.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A、B烧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烧杯内没有变化。则三种气体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B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1)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小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得更瘪;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的指针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_____。
(2)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_____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
[实验反思]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0
2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0
30
未知
14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甲组
乙组
丙组
实验装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综合训练题,共3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