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含答案新高一暑假学习提升计划-语文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含答案新高一暑假学习提升计划-语文第1页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含答案新高一暑假学习提升计划-语文第2页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含答案新高一暑假学习提升计划-语文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含答案新高一暑假学习提升计划-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含答案新高一暑假学习提升计划-语文,共23页。
    【批注】本篇为《乡土中国》第一篇,自然要解释乡土社会最基本的特点,故名“乡土本色”。那么乡土有哪些本色呢?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批注:开篇的这第一句话,即为本篇内容核心论点】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批注:为方便理解,这两个社会可姑且称之为“高层社会”和“边缘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批注】本段开宗明义,直接陈述作者自己的观点,然而我们不禁疑惑,作者为何将自己的研究目标定位于基层社会,为何声称“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阅读。
    【批注】以上①段为本文的第一部分,概括地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点。
    ②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批注:中国的农民聚集在一起,成为了乡村,处于大河流域的乡村必然依靠土地谋生】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批注:从现实来看,黄河、长江等流域确实自古都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批注:举例一,美国友人对中国人种地的疑惑】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批注:举例二,西伯利亚中国人种地的行为】【批注:举两个例子来佐证中国人远离家乡也仍然依靠土地讨生活的观点】——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批注:这一句是本段的核心观点句】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批注:最后这一句评价了中国乡土社会的两面性。】【批注】本段主要举例论述我们民族与土地的关系之深,同时“人离不开土”这也是乡土社会的第一个最主要的特征。
    ③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批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表现出土地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批注:举例一,水土不服可用家乡的土煮水喝】——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批注:举例二,电影场景中类似的水土情节】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批注】本段继续举例来证明泥土对于农业文明国家的重要性。
    ④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比喻,生动形象表现出农民的特点】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批注:这一句是本段核心观点句】【批注】本段通过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的对比,强调农业的不流动性的成因与特点。
    ⑤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批注:这个“黏”字用得生动形象,表现出人与土地的密不可分】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批注:举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为例,从语言角度来看,用例独特,证明农民黏着土地的特点】——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批注:这是本段的核心观点句】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批注】本段通过语言学家研究成果来例证农民黏着土地,时代不大变动的观点,同时这也就是乡土社会的第二个主要特点。
    ⑥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批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宣泄出外的农民的情态】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批注】本段是对上一段内容的补充,表明上一段所言的农民黏着土地并非完全一成不变,而是在宏观历史上稳定时代定居,但是个别时候仍有一些人会离开家乡土地,到外面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但是这样的开辟仍旧是以土地为中心,只不过换了一片土地继续世代生存。
    【批注】以上②-⑥为本文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乡土社会形成的原因,主要从人与空间的不流动关系入手进行了分析。
    ⑦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批注:这两句即为本段核心观点句,同时也是承上启下的句子】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批注:男耕女织,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里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批注】本段在本篇中为过渡段,由前文所叙述的乡土社会的的不流动特性引出乡土社会中“村落”的概念。
    ⑧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批注:现实中估计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情形,但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仍然有这样的情形】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批注:提出中国乡土社会聚村而居的特点事实】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批注:对比美国乡村社会的情形,与中国乡土社会完全不同】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批注】本段为事实陈述,读到此处,我们不禁疑问,为什么中国乡土社会和美国乡土社会如此不同?这其中的原因有待作者在后文进一步解释。
    ⑨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批注:作者开始解释上段提出的问题了】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批注】本段作者解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四点原因,这四点原因分别从经济、地理、安全、社会等四个角度做出解释。
    ⑩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批注:作者终于提出这个观点: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批注:这是对之前观点的进一步反复和强化】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批注:这里作者提出“地方性”这个概念,其本质还是对“乡土性”的进一步解释】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批注】本段作者提出“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的观点,并解释了“地方性”这一概念的内涵,以引出后文对其更多的阐发。
    ⑪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批注:俗话也说过“落叶归根”,我们民族很多离开家乡的游子都总有这样的情怀】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批注:这就是乡土社会额第三个特点,即所谓的“熟人社会”】【批注】本段继续对上文的“地方性”做出解释,同时提出了乡土社会的第三个特点:熟人社会。
    ⑫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önnies【批注:滕尼斯,德国社会学家】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后者是Gesellschaft;用Durkheim【批注:涂尔干,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批注:这里作者引用各种不同学者的概念,其实都是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所谓的社会这一概念通常有两种不同形态呈现】——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批注:这里作者其实再说,我们的乡土社会其实就是礼俗社会】【批注】本段作者继续承接上文,提出“礼俗社会”这一概念,并认为我们的乡土社会即是一种礼俗社会。
    ⑬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批注:从文字学角度看,“习”的本义就是小鸟反复的试飞】“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批注:这里作者对论语中第一句话的解释,可谓非常到位】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批注:这就是孔子所追求的方向】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批注】本段作者引用并解释《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其实还是为了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⑭“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批注:直到今天,这样的话还经常能听到】——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批注: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都知根知底,也就无条件信任对方了】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批注:因为每个人从小就受到这种社会的规矩,已经内化于心的认可,所以无需外在法律而制约】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批注:引述一个神话故事做论据】——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批注】本段继续论述乡土社会作为一种礼俗社会的特点,作者用乡土社会中的信用来说明乡土社会礼俗对人的内在规范。
    ⑮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批注:上文所说的那种不用契约,而依靠规矩熟悉的信用行为,在现代社会看来,自然就是“土气”】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批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乡土社会中的熟悉到底是设么样的程度】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批注】本段回应了“土气”,并用“母亲熟悉子女”的比喻生动形象叙述了乡土社会中的“熟悉”到底是么样的。
    ⑯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批注:看看我国的古代的文化成就,特别是科学技术,就可以理解,我们很多科学技术都是一种经验,而非理论性的科学研究】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批注:作者举“孔子论孝”的例子进一步证明我国古代不追求“万有的真理”,而是重视个体经验】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批注】本段进一步通过举例论证与分析论证等方法,说明乡土社会中的“熟悉”到底是设么样的。
    ⑰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批注:现代社会大家都不像从前那样熟悉对方,但是却又受到了熟人社会的礼俗规范,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尴尬的场景】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批注:衣锦还乡,当年项羽的这种心态估计也是乡土社会造就的】【批注】最后一段作者阐明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一方面对乡土社会有着眷恋之情,一方面又理性的明白乡土社会终究要被现代社会所取代。
    【批注】以上⑦-⑰段为本文的第三部分,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进一步解释乡土社会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字词积累
    土头土脑 藐视 束缚 白首偕老 抛井离乡 拓殖 终老是乡 生而与俱 流弊 衣锦荣归
    佳句摘抄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内容概括
    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一篇。在本文中,作者开宗明义,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这一观点,也就是标题所言的“乡土本色”,文中所说的“乡土性”等,并进而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角度论述了“乡土性”产生的原因及这种乡土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文中流露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乡土社会利弊的理性分析,也有对其逝去的无奈留恋。
    第二章 文字下乡
    【批注】文字下乡,看到这个题目,不禁疑惑,文字为什么要下乡?文字有没有下乡的必要性?文字下乡与作者阐述的乡土社会又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借文字下乡到底要说什么?
    ①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批注:开篇陈述一个事实,我们不禁疑惑,这个“愚”是什么意思】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批注:显然作者在这里也需要对“愚”做出解释来回应读者的疑惑,用疑问句引发读者进一步阅读下面的内容,寻找疑惑的答案】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批注:举一个例子,乡下人不懂城里的交通规矩的例子,来说明一部分人所认为的“愚”的含义,即“笨蛋”的意思,但作者显然不认同此含义】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批注:“小姐”显然暗示这个女子是城里的女子,而非乡下女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批注:又举另一个例子,说明了城里人不识得乡下的植物,若按前文“愚”的含义,那此时这城里人不也在乡下人眼里“愚”了么?】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批注:作者对两个例子的进一步解释,陈述句直接亮明观点,否认了一部分人所认为的“愚”是“笨蛋”的含义】“愚”在什么地方呢?【批注:那么问题又回来了,既然“愚”不是“笨蛋”的意思,那么“愚”到底是什么意思?】【批注】本段作者陈述“乡下人被看作‘愚’的”这一事实,并举例论证“愚”不是“笨蛋”的意思。
    ②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批注:作者又阐述了另一部分人认为的“愚”的含义,即“愚”越等同于文盲或不识字】这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批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似乎也不完全认同将“愚”解读为文盲或不识字,但姑且承认了这一观点继续行文】“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批注:一部分人认为乡下人是“愚”的来源于乡下人不识字,就武断地认为乡下人是“笨蛋”“智商不足”,这显然是作者要反驳的,也是他不能完全认同“愚”即为文盲的原因】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批注:反问句,显然乡下人也是人,那么识字的能力自然与城里人也一样】【批注】本段作者解释了“愚”的另一个含义,即文盲或不识字,但是反驳了将不识字的乡下人看作“笨蛋”“智商不足”这一观点。
    ③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显然作者需要举例子还证明他的反驳观点,他举了切身实际的例子】同事中有些孩子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批注:这一句话,作者写得诙谐幽默,颇有点自嘲的味道】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批注:教授的孩子与乡下的孩子对比,教授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出众,但是乡下的孩子捉蚱蜢的实践能力却更胜一筹】【批注】本段作者举例,举教授孩子和乡下孩子来对比的例子,证明了教授孩子也就城里人并非比乡下人智商高。
    ④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批注:作者开始解释上文举的例子】我并不责备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需用蚱蜢来加菜(云南乡下蚱蜢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习。教授们的孩子穿了鞋袜,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下足,弄污了回家来会挨骂,于是在他们捉蚱蜢时不免要有些顾忌,动作不活灵了。这些也许还在其次,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批注:作者列举了数点理由来解释教授孩子城里人为何在捉蚱蜢上不及乡下孩子乡下人】——我为自己孩子所作的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么?【批注:设问句,告诉读者,乡下孩子认字上的“愚”与教授孩子捉蚱蜢上的“愚”,其本质是一样的】我想是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批注:解释了教授孩子城里人为何比乡下孩子更善于认字】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批注:最后作者亮明观点,城里人与乡下人的智力对比上,他无法明确说出高低优劣,但潜在观点即双方至少不存在智商上的差别】【批注】本段分析上一段举的例子,证明了城里人与乡下人不存在智商上的差别。
    ⑤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批注:既然乡下人智商没有问题,那么“愚”就是说他们知识存在缺陷,或仍旧等同于文盲】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批注:显然将“愚”看作只是知识缺陷与文盲,上文作者也反驳过了,不认同】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批注:绕了一圈,作者终于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乡下人“愚”的准确的解释是: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故被城里人视作“愚”。读文至此,感觉作者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我们不得不信服。】这是正确的。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批注:此处惊叹于作者的逻辑,既然我们跟着他的逻辑承认了他对“愚”的定义,那么乡下人在认字的知识上不及城里人,那么懂文字认字在乡下眼中,是不是就如要懂城里的交通规矩一样,是一种无用的知识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批注:作者没有直接亮明疑惑的观点,而是先来讨论下文字的作用,因为只有清楚文字的用处,才能真正明白乡下人是否需要文字】【批注】本段承接上文,交代作者对“愚”的解释观点,进而引出对文字用处的讨论。
    【批注】上文①-⑤段为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说乡下人的“愚”的原因并非他们在智商上不及城里人,而是他们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里人多,继而借乡下多文盲这一现象事实,引出文字是否也不是乡下人所必备的一种城里知识的疑问,继而自然引出对文字的用处的讨论。
    ⑥我在上一篇里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批注:回顾上一篇的观点,继续为本文论述作证】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里我们称之作Face-t-face Grup,直译起来是“面对面的社群”。【批注:此处不难理解,我们每天也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归有光的《项脊轩记》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批注:《项脊轩志》中写到“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批注:在我们生活里,对于我们熟悉的人,我们有时候听一个人的声音或者看他的身形,就能知道是谁】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你不妨试一试,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很少太太会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丈夫的发问。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批注:作者也举了生活中用声音辨人的类似例子,进一步证明了熟人社会中无需见面便可知道对方的这一个特点】【批注】本段作者引用上篇“熟人社会”的观点,并用归有光的例子和现实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佐证熟人社会人们可听声辨人的特点。
    ⑦“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批注】本段反复陈述,还是说明熟人社会中人们无需报名字,只需要其他各种方式就足以让他人知道自己。
    ⑧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批注:追溯文字的缘起,为后文叙述文字用途做铺垫】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批注:用“瑶山部落送铜钱为记号”例子佐证文字只是缘起于人们不能当面交流时暂时借用的交流工具罢了】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批注:面对面大家直接说话交流即可,何须其他工具】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书的误会而发生的。有这种经验的人必然能痛悉文字的限制。【批注:谈恋爱的男女能见面直接拥抱亲吻来表达情感了,又何须文字】【批注】本段作者追溯文字的起源,并借助瑶山部落和青年恋爱的例子,来说明文字只是一种人们无法直接会面而暂代交流的工具。
    ⑨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批注:词句为前后文段的的观点总结句。其实我们生活中也经常有这种“言不尽意”的感受】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批注:有的时候,我们突然很有触动写下某些文字,但过一段时间再看,就发现没有了那种触动】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批注:这也就是为何那些优秀的善于运用文字的文学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同理心、同情感与共鸣感】【批注】本段继续论述文字的工具性,并指明文字作为交流工具存在无法完全传情达意的弊端及文法的辅助作用。
    ⑩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批注:此处很好理解,谈话中我们可以用各种肢体语言、表情、情绪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地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批注:写作的时候,那些肢体语言、情绪、表情就无法直接表现,就只能规范文字,防止引起歧义了】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批注:用书面语来进行日常交流,自然就会让人觉得很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批注】本段承接上一段,继续就文法问题做进一步陈述,说明了文法只是书面文字的辅助而已,故在说话时候无需注重文法。
    ⑪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批注:电话、广播可以直接传达更多文字之外的内容,交流起来要比纯文字简便得多】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批注:作者很有先见,今天我们社会中视频、图文等多媒体互联网的发展,已让纯文字逐渐的边缘化】【批注】本段论述文字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受到的影响,预言文字的未来命运
    ⑫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批注】本段收束前文,提出观点: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只是而无必要。
    【批注】以上⑥-⑫段为本文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文字的作用。在作者看来文字是用来交流的一种辅助工具,是存在了时空间隔才使用的交流工具。所以自然在没有时空间隔的乡土熟人社会中文字便并无存在的必要了。
    ⑬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批注:作者更进一步,指出不仅仅文字是一种辅助工具,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辅助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批注:某一事物或动作本身无意义,只有人才会赋予它意义】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批注:人类创造语言,只是借助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他们之间的某种意义】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批注:一个人自然也就无语言存在的必要性了,就像鲁滨逊一个人在荒岛上,完全不需要说话和交流】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批注:就是大家约定俗成某种规范,比如用“shan”这个读音用以表示那种连绵不断起伏在陆地上的一种地形地貌,其实古人也完全可以用一个其他读音来表示这种事物,只不过用了“shan”,约定俗成了】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批注:外语中有很多词汇无非用汉语准确翻译,汉语中很多字词也无法用外语翻译】【批注】本段论述语言的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从而指出语言与文字一样都只是一种交流的辅助工具,而非必要工具。
    ⑭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批注:这是对上一段的总结性观点陈述】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批注:如果不简单化,本就复杂的经验在加上更复杂的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人们之间的交流就会很困难,这显然违背了人们采用工具交流本身就是为了简易这一最终目的】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批注:不仅理论分析逻辑上如此,历史逻辑也如此,加强了作者的观点的说服性】【批注】本段承接上一段,指明语言这种工具是在一个社群中所有相同经验上产生的,故经验愈加复杂,人们为了交流就只能将这样的工具简化。
    ⑮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批注:一个小群体之间也需要交流,所以他们之间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语言】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批注:此处比较好理解,估计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吧】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批注】本段进一步补充有关“行话”的论述。
    ⑯“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批注:人与人交流有时候并非一定用声音语言】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批注:这里作者就指出还可以用表情动作等来交流】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批注:进一步指出,生活中人们综合采用各种方式来交流】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批注: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事例,论证了生活里人们综合采用各种方式来交流的观点】【批注】本段对上一段提出的“特殊语言”这一概念做出补充性解释,“特殊语言”不仅仅是用声音发出的“行话”,它包括一切用各种手段发出的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⑰“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批注:综合采用各种方式来表情达意自然比只使用文字更加准确】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批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指出语言和情意表达之间的关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批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想表达某种情感不得不用某些约定俗成的字词语言,但是有时候就会觉得那些字词语言并不能准确表达我们的情感】李长吉【批注:唐代诗人李贺】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批注:“呕心沥血”成语典故即出自李商隐对李贺的评价中,李贺作诗也有一句“天谴裁诗花作骨”,说写诗歌就像裁剪一样,要万分小心。李贺本人作诗更是费尽心思,所以他很短命,才活了二十多岁,但也却留下了很多名句。其实包括李贺在内很多诗人都特别注重炼字,总要让诗歌中每一个字准确表达情意,这也就是因为语言文字有的时候总不能准确表达人的情意造成的】【批注】本段继续就语言的工具性特点做出说明,指出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存在的局限性。
    ⑱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批注:能直接用情绪表情动作来表示情感,也就无需用语言了,作者在前文已经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批注:在上文种种论述之后,本句终于总结得出观点】【批注】本段是对上文论述的观点总结段,指出乡土社会中文字乃至语言都不是交流的必要工具。
    【批注】以上⑬-⑱段为本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乡土社会中不仅文字多余,连语言本身也是多余的。因为在作者看来,语言只是一种用声音表达的辅助交流工具而已。
    ⑲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批注:作者并不反对文字下乡】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批注:乡土社会中存在文盲并非乡下人智商有问题,而是因为乡土社会无非文字】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批注: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局限性,防止被它误导】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批注:尽管今天已经基本没有了文盲,但这种观点,对于今天我们的乡村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启发意义】【批注】本段论述作者对文字下乡的态度,其认同文字下乡,但是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不能僵化的推行文字下乡。
    【批注】以上⑲段为本文第四部分,照应开篇,表明自己对乡下人“愚”的理解,以及对文字下乡的态度。
    字词积累
    喇叭 疏散 窃喜 望尘莫及 贵姓大名 痛悉 圜局 筛子 眉目传情 指石相证
    佳句摘抄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
    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内容概括
    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二篇。在本文中,作者先就乡下人被看作“愚”的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反驳各种对“愚”的错误解释,辨别乡下人的“愚”其实是指乡下人在某种城市知识上不及城里人。继而就乡下人多文盲不认识文字这一现象,论述文字的作用,指出文字只是一种辅助的交流工具,故在乡土社会中乡下人自然无需这样的工具来交流。然后再进一步由文字推广到语言,指明语言也只是一种辅助交流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还可以用其他工具和方式来交流。最后回应前文和标题,辨明乡下人“愚”的本质,阐发对文字下乡的看法,也就是认同文字下乡,但是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基础,不能僵化的推行文字下乡。
    第三章 再论文字下乡
    【批注】作者为何要再一次论述文字下乡?这一篇与上一篇角度有何不同?
    ①在上一篇论“文字下乡”里,我说起了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批注:回顾上一篇的内容,我们突然发现,上一篇作者只是就空间阻隔进行了论述】可是我在那一篇里只就空间阻隔的一点说了些话。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这一层意思容易明白,但是关于时间阻隔上怎样说法呢?【批注:这里也就回答了标题中的“再论”的原因,有关时间阻隔,作者还需要特别论述】在本文中,我想申引这一层意思了。【批注】本段承上启下,写明写作本篇的缘由及概括性指出本篇论述的主要内容。
    ②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批出:直接提出观点,将时间阻隔分为今昔之隔和世代之隔两个方面,前者从个人角度来分析,后者从社会角度来分析,全面详尽】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批注】本段为本文的总起段,且让我们继续阅读作者如何论述时间之隔吧。
    【批注】以上①②两段为本文第一部分,阐述文字在人和人的传情达意的过程中还受到时间阻隔,并将时间阻隔分为个人的今昔之隔与社会的世代之隔两个方面。
    ③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批注:所以认真学习才能对得起我们身为人】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批注:动物往往具有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最常见就是很多动物生下来就会跑跳捕食等,但人来走路都需学习】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批注:所以“学”其实带有一种社会规范性在其中,是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所以“学”往往有的时候痛苦】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故“学习”实际上是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学习”二字的含义也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了】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批注: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和自己的过去告别,才能得以学习提高】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批注:正是记忆,才让人拥有了独特的学习能力,使得学习成为可能】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批注:这是一个观点,下面就需要论据来证明】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批注:举例对比论证,用小白鼠和人走迷宫相对比,来表现人与小白鼠在学习上的不同,那就是人借助象征体系来帮忙学习】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批注:正是因为有了词汇,我们才能指称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种种思想行为,才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批注:词汇,让人得以将很多内容抽象出来,从而建立一个自我认识世界的概念世界,借此就可以回忆过去】【批注】本段借小白鼠对比来论述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富于学习的能力,并且学习能力依靠记忆实现。
    ④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批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让我们理解了对于动物而言,时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批注:试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过去的种种记忆,我们还是我们么?】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批注】本段承接上一段,进一步指出记忆之于人的重要性。
    ⑤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批注:也就是说,人有记忆的能力并单纯是因为生理原因】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批注:由此,作者要向社会角度的论述而过渡】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批注:历史社会是由社会中全体的人民群众共同谱写和创造的,我们生活在历史社会中,就必然接受着我们历史社会的种种规范和教化】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批注:这就是小白鼠和人的不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批注:文化的本质,就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历史的遗留规范】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批注: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一定受到了我们整个历史的影响。好比我们说我们是中国人,其实是因为我们承载了中国人的民族历史】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批注:同样,作者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某些现实利益,更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必要方式】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批注:引出了社会的世代之间的话题,为后文叙述社会世代之隔做铺垫】【批注】本段继续论述记忆和学习之于人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人的学习依靠于社会的文化和整个民族的历史。
    ⑥我说了这许多话,也许足够指明了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了。【批注:上文无论就个体的人学习而言,还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存在受到社会影响而言,都可以发现,人与时间脱离不了关系】在这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批注:《道德经》中同样有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其实就是说,有了语言和词汇,对于人而言,这个世界才有了意义】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如要生活也不能超过禽兽。【批注:在人类茹毛饮血的先民时代,那个时候还没有语言和概念,人就和动物过得一样,也不能称之为有文明】【批注】本段论述了人利用语言和词汇与时间关联,得以造就了历史和文化。
    ⑦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批注:词汇并不一定要书写出来】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批注:在汉语中,如果要把词汇书写出来,就要借助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词,就有语言,那时候就是说出来的】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批注:比如原始社会,已经具备了文化,有了语言和交流的词汇,但是人们可能还没有发明文字。中国很多少数民族也没有文字流传,但是他们有交流的语言】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想说明的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批注:这里作者再一次指出乡土社会无需文字,且看他如何从时间角度论述】在上篇,我从空间格局中说到了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在这里我是想从时间格局中说明同一结果。【批注】本段论述词汇与文字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指明将从时间角度进一步论述乡土社会无需文字。
    【批注】以上③-⑦段为本文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人与时间的关联,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个人的今昔之隔。
    ⑧我说过我们要发展记忆,那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此需要。没有文化的动物中,能以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记忆。我这样说,其实也包含了另一项意思,就是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生活需要而决定的。【批注:对前文的观点做出进一步解释,简单说,就是人需要什么,才记忆什么】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批注:比如在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很熟悉的道路上竟然还有一家从未注意过的店铺,当我们突然想起买某个东西时,才发现它】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而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批注:与“学习”一样,“记忆”是两种行为】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批注:比如我们考试的时候,就需要回忆曾经记下的内容,有的时候怎么都想不起来,就会很痛苦】可是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批注】本段论述人发展记忆其原因是生活的需要。
    ⑨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批注:两个社会不同,自然人们需要记忆的东西的范围也不相同】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批注:前文第一篇《乡土本色》已经论述过】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批注:不仅个人不愿意离开土地,作为一个族群,也是世世代代不愿离开一片土地】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茔上呢?【反问句,表示肯定,证明我们民族具有历世不移的特点】一生取给于这块泥土,死了,骨肉还得回入这块泥土。【批注】本段指出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人们的记忆范围不相同,并再次强调乡土社会历世不移的特点。
    ⑩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批注:世世代代都在一片土地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批注:俗语中“不听老人话吃亏在眼前”“父亲对儿子说自己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还多”等内容,其实就是在说明乡土社会中祖辈的经验得以指导子孙后辈】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批注:比喻论证,用戏班子生动形象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代代相传的经验】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批注】本段接上段,论述历世不移的乡土社会中记忆的经验也只是相同的。
    ⑪我记得在小学里读书时,老师逼着我记日记,我执笔苦思,结果只写下“同上”两字。【批注:很多人小时候写日记也都是如此吧】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课,游戏,睡觉”,有何可记的呢?老师下令不准“同上”,小学生们只有扯谎了。【批注】举例论证,作者举小时候写日记的例子,还是说明历世不移的环境,其生活是机械重复的,自然不会有新的经验内容或思想产生。
    ⑫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批注:每天都过着机械重复的生活,就像一个自动机器一样,自然无需去记忆什么东西】“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批注:“不知老之将至”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这里作者颇有些断章取义,原文深刻含义需要结合前后文理解,不过单纯句子含义的引用上这里也无可厚非】秦亡汉兴,没有关系。【批注:这里可能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批注】本段论述乡土社会中记忆甚至都并非必需的。
    ⑬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批注:文字起源于结绳记事】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批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不确定了,就需要一些符号来记载自己的记忆内容,防止忘却】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批注:前后举例对比论证,使得我们更容易理解乡土社会无需外在文字辅助记忆】在乡土社会中粘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错认了人。【批注】本段接上一段,继续论述乡土社会中如需记忆也无需文字来辅助。
    ⑭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批注:中国古代还有传奇这样的文学体裁,里面的故事很多都是英雄游历的传说等,其实这也就是历世不移的乡土农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一说到来历就得从“开天辟地”说起;不从这开始,下文不是只有“寻常”的当前了么?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希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批注:《红楼梦》中第一回就写道“新闻传说”这一词汇,新闻在这里就是稀奇荒诞的意思了】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批注】本段作者用几组乡土社会与都市社会中对同一概念或者同一问题的不同乃至相反的态度,进一步说明乡土社会历世不移的特点。
    ⑮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批注:经验就那么多,外界也不变化,世代只需要口耳相传,自然无需记载下来】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批注】本段论述在历世不移的乡土社会中,只需要语言口耳相传世代经验,自然无需文字来记载。
    【批注】以上⑧-⑮段为本文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文字语言在表情达意上的社会的时代之隔。
    ⑯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批注:这也是我们的疑问,既然中国是乡土社会,为何我们产生了文字】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批注:作者为什么说文字是庙堂性的,文字产生的另外背景又是什么?这都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究的其他问题,当然它们与本书所论述的问题已经关联不大】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批注:再一次重申观点,文字在乡土社会中并非必需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批注】最后一段作者补充交代中国文字产生的现象与其观点的矛盾性问题,指出文字的产生另有其他背景,而非依靠乡土社会,不违背其所持有的观点。同时最后几句重申观点,前后环合,文章更加缜密。
    【批注】以上⑯段为本文的第四部分,主要补充乡土社会中有文字的原因,并进一步表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需求的观点。
    字词积累
    传情达意 熟视无睹 抛井离乡 荒诞不经 循规蹈矩
    佳句摘抄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
    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
    内容概括
    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三篇。在本文中,作者继续就“文字下乡”的话题展开论述,提出乡土社会无需文字的观点,与上一篇不同的是,本篇着重从时间角度来论述乡土社会无需文字。在作者看来,时间角度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个人今昔之隔主要阐述了个人与时间的关联,表明记忆和学习之于人的变化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指出文字作为记忆和学习的工具就必然要被辅助使用。但在乡土社会中,由于社会的稳定性,个人的记忆与学习变得极其简单,甚至就是一种世代经验的永恒不变的复制传承,世代之间只要循规蹈矩便可生存下去,社会的时代之隔就这样解决了,故文字这种记忆的工具也就无关紧要了,成为非必需品了。
    第一、二、三章练习
    一.填写思维导图
    二.理解概念,探讨问题
    1.“土气”是个贬义词,但在费老的笔下却有了特殊的含义,甚至有了令人尊敬的味道。请结合相关文字,概括“土气”的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被称作“愚”,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礼俗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理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具体包括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分析《乡土中国》前三篇文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三篇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方面的种种特征,最后提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选择文中所述特征之一,联系生活实际和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与思考。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下列对《乡土中国》1~3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B.费孝通在《乡土本色》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C.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D.维持乡土社会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和法律。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相关试卷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4-7章)(讲义)-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学习提升计划:

    这是一份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4-7章)(讲义)-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学习提升计划,文件包含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4-7章教师版docx、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4-7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讲义)-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学习提升计划:

    这是一份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讲义)-2024年新高一语文暑假学习提升计划,文件包含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教师版docx、原著及批注与练习《乡土中国》第1-3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原著及批注与练习(第4-7章)-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批细读(统编版):

    这是一份原著及批注与练习(第4-7章)-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批细读(统编版),文件包含原著及批注与练习第4-7章-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批细读统编版教师版docx、原著及批注与练习第4-7章-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精批细读统编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4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