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一册第1章 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一册第1章 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1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一册第1章 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2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讲义必修第一册第1章 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共14页。
    物理观念: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2.能区别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3.知道速度-时间图像的意义.
    科学思维:1.通过速度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体会平均速度概念的等效思想方法和瞬时速度概念的极限思想方法.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科学探究:了解用打点计时器和传感器测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一、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定义式:v=eq \f(Δx,Δt).
    4.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1 m/s=3.6 km/h.
    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填“标量”或“矢量”),其方向和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1)描述物体在时间Δ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及方向.
    (2)v=eq \f(Δx,Δt).
    2.瞬时速度
    (1)描述物体某一时刻的快慢及方向.
    (2)当Δt非常非常小时,eq \f(Δx,Δt)叫作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
    5.汽车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速率.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测量
    1.如图1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示意图,D、G间的时间间隔Δt=0.1 s,用刻度尺测出D、G间的位移Δx,则D、G间的平均速度v=eq \f(Δx,Δt).
    图1
    2.D、F间(填“D、F间”或“D、G间”)的平均速度更接近E点的瞬时速度.
    四、速度-时间图像
    1.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
    以时间t为横轴,以速度v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物体运动的v-t图像.
    2.v-t图像的意义
    v-t图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一定大.( × )
    (2)两物体的速度分别是v1=2 m/s,v2=-3 m/s,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v1>v2.( × )
    (3)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则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4)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 √ )
    2.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 m和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则他在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 m/s,在2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率约为________ m/s.(结果均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 10.32 10.36
    一、对速度的理解
    导学探究
    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30 min内行驶了8 km,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成绩为10 s,自行车和运动员哪个快?
    答案 通过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
    自行车:eq \f(Δx1,Δt1)=eq \f(8 km,30 min)=eq \f(8×103 m,30×60 s)≈4.4 m/s;
    运动员:eq \f(Δx2,Δt2)=eq \f(100 m,10 s)=10 m/s;
    所以运动员快.
    知识深化
    1.对定义式v=eq \f(Δx,Δt)的理解
    (1)公式v=eq \f(Δx,Δt)中的Δx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是路程.
    (2)v=eq \f(Δx,Δt)是速度的定义式,v的大小与Δx及Δt无关.不能认为v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速度是矢量
    (1)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2)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速度的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
    (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eq \f(Δx,Δt),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Δ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和时间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答案 BCD
    解析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v=eq \f(Δx,Δt)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能说明速度可由位移Δx与时间Δt的比值来计算,并不是说v与Δx成正比,与Δt成反比,故A错误,B、C、D正确.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导学探究
    如图2所示,甲、乙两地直线距离为20 km.
    图2
    (1)小明开车从甲地到乙地,用时20分钟,他的平均速度多大?
    (2)途中某时刻小明发现速度计指示为70 km/h,此示数表示什么?
    答案 (1)由v=eq \f(Δx,Δt)得:v=eq \f(20 km,\f(1,3) h)=60 km/h.
    (2)那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速率)为70 km/h.
    知识深化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第3 s末的速度为6 m/s,这里是指平均速度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20 m/s,这里是指瞬时速度
    C.“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速度计显示的速度为350 km/h,这里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
    D.为了解决偏远地区的配送问题,某快递公司采取“无人机快递”,无人机从某一投递站带着快件到达指定位置后又返回该投递站,这一过程中无人机的平均速度为零
    答案 CD
    解析 第3 s末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故A错误;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B错误;速度计显示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正确;无人机回到了原位置,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故D正确.
    判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时,主要看题目中给出的速度的对应关系,对应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为瞬时速度,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的为平均速度.
    (2018·包头市高一检测)一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前半程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是v2,此质点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eq \f(v1+v2,2) B.eq \f(v1v2,v1+v2)
    C.eq \f(v1v2,2v1+v2) D.eq \f(2v1v2,v1+v2)
    答案 D
    解析 设总的位移为x,在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为t1=eq \f(\f(1,2)x,v1),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为t2=eq \f(\f(1,2)x,v2),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v=eq \f(x,t1+t2)=eq \f(2v1v2,v1+v2),故A、B、C错误,D正确.
    三、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与速率的比较
    1.平均速度
    (1)定义式:平均速度=eq \f(位移,时间),即v=eq \f(x,t).
    (2)意义:粗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平均速率
    (1)定义式:平均速率=eq \f(路程,时间),即v=eq \f(s,t).
    (2)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
    3.速率
    (1)概念: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瞬时速率的简称.
    (2)意义: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
    说明: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率和速率是标量,无方向.
    ③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平均速率.
    一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点经B点到达C点,经历的时间为t,如图3所示,则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 )
    图3
    A.eq \f(2R+r,t);eq \f(πR+r,t)
    B.eq \f(2R+r,t),向东;eq \f(2R+r,t)
    C.eq \f(2R+r,t),向东;eq \f(πR+r,t),向东
    D.eq \f(2R+r,t),向东;eq \f(πR+r,t)
    答案 D
    解析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的大小v=eq \f(x,t)=eq \f(2R+r,t),其方向是这段位移的方向,由A→C,即向东.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率v′=eq \f(s,t)=eq \f(πR+r,t),平均速率是标量,无方向,选项D正确.
    四、速度-时间图像
    1.v-t图像的物理意义
    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v-t图像的应用
    (1)由图像能看出每一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
    (2)由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瞬时速度为正,说明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为负,说明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如图4,若图线平行于t轴,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若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图4
    如图线1,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运动;
    如图线2,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运动;
    如图线3,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如图线4,物体沿负方向做加速运动.
    (多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物体在1 s末改变运动方向
    B.物体在前3 s内运动方向不变
    C.物体在3 s末运动方向改变
    D.物体在2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答案 BCD
    解析 前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均为正,运动方向没有改变,A错误,B正确;由题图可知物体在3 s末后瞬间速度为负,则说明物体改变了运动方向,C正确;从题图图像中可以看出,物体在2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D正确.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2019·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改编)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省海宴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45 m/s,并以25 km/h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关于上述消息中的45 m/s、25 km/h,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大小
    B.分别指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C.均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D.均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答案 B
    2.(平均速度)(2019·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为3 m
    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 m/s
    答案 B
    解析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由于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不一定为3 m,故A错误.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根据x=vt知,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故B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 m/s,则某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3 m/s,位移不一定是3 m,故C错误.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3.(平均速率与速率)(2019·淇滨高中月考)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正在论证研制的“最高时速4 000公里”高速飞行列车在网络上“刷屏”,被网友称为“飞铁”,也引发了对“北京到上海约半小时”的未来憧憬.已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约为1 3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约为1 300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
    B.由题中数据可估算出“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
    C.时速4 000公里,是“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率
    D.时速4 000公里,是“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最大瞬时速率
    答案 D
    解析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指的是路程,A错误;由于不知道位移,所以无法计算出“飞铁”从北京到上海的平均速度,B错误;根据题意,时速4 000公里是速率,且是运行过程中速率的最大值,故C错误,D正确.
    4.(v-t图像)如图6甲、乙所示为两个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甲质点做________运动,乙质点做________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2)甲质点的初速度为________ m/s,乙质点的初速度为________ m/s.
    (3)甲、乙两质点运动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 (1)加速 减速 (2)1 3 (3)相同
    5.(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2019·邢台八中月考)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单向行驶,从A处行驶到B处用了60 s,A、B两地相距900 m;在B处停留30 s后沿原路返回,用了45 s到达A、B的中点C处.问:
    (1)这辆汽车前60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2)这辆汽车从A处到C处的平均速率是多少?
    答案 (1)15 m/s (2)10 m/s
    解析 (1)前60 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eq \f(x,t)=eq \f(900,60) m/s=15 m/s
    (2)平均速率为:v′=eq \f(x+\f(x,2),t+t0+t′)=eq \f(900+450,60+30+45) m/s=10 m/s.
    考点一 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多选)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位移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跟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是不变的
    答案 CD
    2.(2019·哈尔滨六中月考)下面列举的几种速度,其中不是瞬时速度的是( )
    A.火车以76 km/h的速度经过“深圳到惠州”这一路段
    B.汽车速度计指示的速度为50 km/h
    C.足球以12 m/s的速度射入球门
    D.城市繁华路口路标上标有“15 km/h注意车速”的字样
    答案 A
    3.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2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南昌还有175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 )
    图1
    A.120 km/h是平均速度,175 km是位移
    B.120 km/h是平均速度,175 km是路程
    C.120 km/h是瞬时速度,175 km是位移
    D.120 km/h是瞬时速度,175 km是路程
    答案 D
    解析 题图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20 km/h,最大速度对应车的一个运动状态,故为瞬时速度;题图乙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此处到南昌还有175 km,表示路程,故选D.
    4.(2019·临漳一中月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孟关良、杨文军在男子双人划艇500 m决赛中以1分41秒025的成绩获得金牌.关于他们在决赛中的运动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大速度一定为4.95 m/s
    B.平均速度约为4.95 m/s
    C.冲刺速度一定为4.95 m/s
    D.起始速度一定为4.95 m/s
    答案 B
    考点二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5.(2019·太原五中阶段性检测)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小明开车前往太原途中,听到导航仪提示,“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30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3公里指的是位移
    B.汽车将匀速率通过前方路段
    C.通过前方3公里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约为6 km/h
    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一个小时
    答案 C
    6.(多选)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程162 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 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能将甲车看成质点
    B.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
    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位移
    答案 AC
    7.如图2,为兼顾行车安全与通行效率,高速公路上设置了许多限速标志,采用了定点测速、区间限速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图甲表示在此路段货车的最小速度为80 km/h
    B.图甲表示此路段所有车辆的速率应在60 km/h到100 km/h之间
    C.图乙表示在这66 km内,车辆的平均速率应不大于100 km/h
    D.图乙表示在这限速牌位置处,车辆速率应不大于100 km/h
    答案 C
    解析 题图甲表示此路段货车的最小速率为60 km/h,故A错误;不同的车辆在高速上的限速是不一样的,故B错误;题图乙是区间限速标志,表示在此区间平均速率不能超过100 km/h,故C正确,D错误.
    8.(多选)如图3所示,在1 000 m体能测试中,小明沿某圆形400 m跑道从A点出发,其成绩为3分4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小明的平均速率约为4.55 m/s
    B.小明的平均速率约为0.91 m/s
    C.小明的平均速度约为0.91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约为0.58 m/s
    答案 AD
    解析 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率为v1=eq \f(s,t)=eq \f(1 000,220) m/s≈4.55 m/s
    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为
    v2=eq \f(x,t)=eq \f(63.7×2,220) m/s≈0.58 m/s.
    所以选A、D.
    考点三 v-t图像
    9.(多选)如图4为甲、乙两质点运动的v-t图像,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若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答案 AD
    解析 由v-t图像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B错误;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从同一地点出发,运动方向相反,距离越来越大,D正确.
    10.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质点B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方向与其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的值一定是A的大
    D.三个质点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 A
    解析 三个质点运动的初、末位置相同,故位移相同,又因时间一样,故平均速度相同,选项A正确;质点B沿NM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可能有静止的时刻,故不能断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到达M点时,三者瞬时速度大小无法确定,选项C、D均错误.
    11.(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6中a、b所示,在t1时刻( )
    图6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答案 AD
    解析 v-t图像上速度为正值,则表示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若速度为负值,则表示速度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在t1时刻,由图像可看出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值,甲、乙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选项A正确.由于在零时刻甲和乙的位置未知,故选项B错误.在0~t1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选项C错误,D正确.
    12.一支队伍匀速直线前进,通讯员从队尾追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又立即返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 200 m,在整个过程中,通讯员共用时80 s,比队伍多走了80 m的路程,求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及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280 m 2.5 m/s
    解析 队伍前进了200 m,而通讯员比队伍多走了80 m,故全过程通讯员通过的路程为s=200 m+80 m=280 m,而通讯员走过的位移为x=200 m,故平均速度大小v=eq \f(x,t)=eq \f(200,80) m/s=2.5 m/s.
    13.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求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 12 m/s
    解析 设每段位移为x,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v=eq \f(2x,t1+t2)=eq \f(2x,\f(x,v1)+\f(x,v2))=eq \f(2v1v2,v1+v2)
    =eq \f(2×10×15,10+15) m/s=12 m/s.
    14.登山运动中,小张用10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水平距离为1 600 m,如图7所示.
    图7
    (1)求小张由X运动到Y的位移大小;
    (2)求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他的朋友小李从Z点爬山,比小张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还比小张早20 min到达山顶,求小李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少路程.
    答案 (1)2 000 m (2)0.33 m/s (3)1 800 m
    解析 (1)由X到Y的位移大小为
    x=eq \r(1 6002+1 2002) m=2 000 m.
    (2)小张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v=eq \f(x,t)=eq \f(2 000,100×60) m/s=eq \f(1,3) m/s≈0.33 m/s.
    (3)小李爬山所用的时间
    t2=100 min-20 min-20 min=60 min.
    小李由Z爬到Y通过的路程
    s=v2t2=0.5×60×60 m=1 800 m.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和方向,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
    描述物体在某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
    大小
    由v=eq \f(Δx,Δt)求出
    v=eq \f(Δx,Δt),其中Δt→0
    方向
    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瞬时运动的方向相同
    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
    说明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2)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向心加速度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3 向心加速度学案,共14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优质导学案,文件包含第3课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师版-高一物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必修第一册doc、第3课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学生版-高一物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必修第一册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