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2000~2015年我国某国家公园各类生态系统面积及变化率。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国家公园生态系统面积增加最明显的是( )
A. 草地B. 湿地C. 农田D. 城镇
2. 该国家公园最可能是( )
A. 三江源国家公园B. 武夷山国家公园
C.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D.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面积增加主要看变化率,所以要比较变化率,正值为增加,负值为减少。由图可知,草地的变化率为0,面积没有增加,A错误;农田的变化率为0,面积没有增加,C错误;城镇的变化率为0,面积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湿地的变化率大约是5%,变化面积最为明显,B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通过图中的数据可知,该国家公园里没有农田和城镇分布,有少量的荒漠和永久积雪,该地不可能是武夷山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B、D错误;该地没有森林分布,不可能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B错误;该地有大量的草地,同时分布湿地,同时还有高山荒漠和永久积雪,符合三江源国家公园,A正确。故选A。
【点睛】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国家公园一般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垂直分异规律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4. 受植被和气候影响,图中土壤最肥沃的区域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均处于温带,水分条件差异是导致这三个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分异的规律,又称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正确;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没有明显体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活性弱,肥力较差,A错误;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气候较湿润,降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有机质流失多,土壤肥力较差,B错误;③为温带草原带,降水较少,有机质流失较少,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多,土壤较肥沃,C正确;④为温带荒漠带,植被覆盖率较低,枯枝落叶少,肥力较差,D错误。故选C。
【点睛】经度地带性,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水分。自然带呈由沿海向内陆更替变化规律,北半球中纬度最为突出。如我国华北到西北依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受资源禀赋和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下图为浙江省1990~2014年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消费比重等级演变统计图(注:数字越大,比重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5. 甲能源是( )
A. 石油B. 煤炭C. 天然气D. 电力
6. 该时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浙江省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有( )
A. 缓解地面沉降B. 减轻土壤次生盐碱化
C. 减轻大气污染D. 形成新能源产业集群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据表格可知,浙江省1990~2014甲能源的消费比重等级不断的下降,随着新能源开发,煤炭比重不断下降,甲为煤炭,B正确;浙江位于沿海,石油进口多,乙为石油,A错误;浙江天然气缺乏,丙为天然气,C错误;浙江的电力丰富,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风电的开发,水电的输入,使得浙江电力比重不断上升,丁为电力,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由上可知,煤炭的比重不断下降,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减少,能够减轻大气污染,C正确;地面沉降主要与地下水过度开采有关,A错误;次生盐碱化主要与不合理灌溉有关,B错误;煤炭比重减少,能够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但是不一定能够促进新能源的产业集群,因为有的新能源分布具有地域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占比为82.5%,而一次电力(核电、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所发出的电力)等能源消费占比逐步提升。
按冰盖的形态,封冻可分为平封和立封两种类型。平封多发生在水流平稳的河段上,通常是某河段冰凌冻结形成。立封多发生在水流较急的的河段,通常是流冰(凌)被阻后,冰块相互挤压堆叠上溯而形成。下图是黄河内蒙古段下游某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与卡冰位置以下河段比,卡冰位置以上附近河段易发凌汛灾情的影响因素是( )
①冷空气②河流流向③河道形态④纬度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8. 某年12月,甲处和乙处封冻的形态及特点是( )
A. 甲:平封表面不平整B. 甲:立封表面平整
C. 乙:立封表面不平整D. 乙:平封表面平整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材料,该地区空间尺度差异小,冷空气对卡冰位置以下河段与以上河段的影响差异不大,①错误;卡冰位置以下河段与以上河段纬度差异小,④错误;据图可知,卡冰位置以上附近河段河流的流向由较低纬度(较暖)流向较高纬度(较冷),纬度较高河段先结冰或纬度较低河段先融化,容易发生凌汛,②正确;卡冰位置以上附近河段河流出现了曲流,水流较慢,易发生凌汛,③正确。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结合材料,平封多发生在水流平稳河段上,通常是某河段冰凌冻结形成。立封多发生在水流较急的的河段,通常是流冰(凌)被阻后,冰块相互挤压堆叠上溯而形成。据图可知,甲地为河流的凸岸,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水流速度较慢,水流平稳,冰盖的形态为平封类型,表面平整,AB错误;乙位于河流的凹岸,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水流速度较快,冰盖的形态为立封类型,表面不平整,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河流封冻的因素:1、纬度: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冬季昼越短,地表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封冻日数长。2、流速:一般流速越快,河流越不容易结冰,因此流速快,封冻日数少。3、海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封冻日数越多;反之越少。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表明,2009~2019年间我国坡度25°以下、2°以下的耕地转为林地的面积分别高达1.8亿亩、6200万亩。坡度2°以下的耕地林化主要是农户占用耕地栽种速生林导致的。农户表示:“老家地里种树完全可以不用管。但是种庄稼,到了收获季节就得回来。”完成下面小题。
9. 坡度25°以下的林化耕地主要分布于( )
A. 西部地区B. 东北地区C. 东部地区D. 中部地区
10. 针对2°以下的耕地林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B. 增加粮食进口
C. 鼓励土地流向种粮大户D. 减少种树补贴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坡度25°以下林化耕地主要是处于生态保护考虑,其生态效益超过了经济效益。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及中部地区的坡度25°以下地区主要是梯田,其经济效益大于生态效益,改造的比例较小。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气候条件恶劣,其坡度25°以下的坡地发展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地下,但是转化为林地生态效益较好,经济效应也可以提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坡度2°以下的耕地转化为林地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土地闲置,农户在土地上种植速生林。农户把耕地改变为林地,未经政府同意,不适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应该要想办法恢复土地使用属性,A错误;增加粮食出口会提高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不利于国家安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错误;鼓励土地流转可以让农户出租土地获得一定收入的同时,还能让耕地发挥其生产功能,C正确;改变耕地种植速生林侵占了国家基本耕地,没有补贴,不存在减少补贴政策,D错误。故选C。
【点睛】耕地红线政策:全国实际划定不低于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严禁违规占用耕地进行非农建设,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 ;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优先保障粮食生产。 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镓是稀散金属,我国金属镓储量占全世界的68%。自2023年8月起,我国对金属镓等相关物项进行出口管制。下图为全球主要的镓生产企业。完成下面小题。
11. 对镓等相关物项进行出口管制的主要原因是( )
A. 延长镓矿产业链和绿色发展B. 增强镓资源安全和宏观调控
C. 降低镓资源进口的供给风险D. 增强镓资源开发的联动效应
12. 与其他国家比,我国镓生产企业应( )
①加大粗镓贸易供应量②提高初级产品深加工③加大精镓再生镓进口④提高共生矿提纯技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镓是稀散金属,我国金属镓储量占全世界的68%”。说明我国是世界是重要的镓金属主要分布国。镓为非可再生资源,对镓等相关物项进行出口管制主要是主为增强稀散金属镓资源的安全和宏观调控,B正确;延长镓矿产业链和绿色发展以及增强镓资源开发的联运效应不是进行出口管制的主要原因,排除AD;我国是世界上镓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C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我国镓生产多为粗镓,因此我国镓生产企业应提高初级产品深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附加值,②正确;镓作为稀散金属,还需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共生矿提纯技术,④正确;加大粗镓贸易供应量,不利于我国镓矿资源安全,①错误;我国是世界是重要镓生产国,因此不需要加大进口精镓和再生镓,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稀散金属通常是指由镓(Ga)、铟(In)、铊(Tl)、锗(Ge)、硒(Se)、碲(Te)和铼(Re)7个元素组成的一组化学元素。这一组元素之所以被称为稀散金属,一是因为它们之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等相似,划为一组;二是由于它们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有关的矿物当中,难以形成独立的具有单独开采价值的稀散金属矿床;三是它们在地壳中平均含量较低,以稀少分散状态伴生在其他矿物之中,只能随开采主金属矿床时在选冶中加以综合回收、综合利用。
温州东屿火力电厂于1959年选址当时的南郊乡(现鹿城区南郊街道)投产发电,曾承担市区80%用电负荷,2007年关停。2020年该电厂开始实施工业遗存转型,植入能源博物馆、商业购物、文创空间等功能设计。完成下面小题。
13. 南郊乡成为该电厂选址地的有利条件是该地( )
A. 煤炭资源丰富B. 市场需求广阔C. 土地资源丰富D. 基础设施完善
14. 该电厂工业遗存的转型有利于南郊街道( )
A. 缓解煤炭危机B. 促进人口流动C. 减轻大气污染D. 优化产业结构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温州南郊乡当地煤炭资源分布较少,A错误;据材料,火电厂投产发电曾承担市区80%用电负荷,温州南郊乡本地用电量较少,B错误;火力发电占地面积广,南郊乡距离市区较远,土地资源丰富,C正确;1959年选址当时的南郊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工业遗存转型,植入能源博物馆、商业购物、文创空间等功能设计,与煤炭资源关系不大,无法缓解煤炭危机,A错误;电厂工业遗存的转型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B错误;温州东屿火力电厂2007年关停,电厂工业遗存的转型对于减轻大气污染作用不大,C错误;工业遗存转型,植入能源博物馆、商业购物、文创空间等功能设计,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D正确。故选D。
【点睛】火力发电厂使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可燃能源进行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然后,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来加热锅炉中的水,使其蒸发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接着,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通过旋转发电机产生电能。电能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或降压,然后输送到各个用户。
下图为2016年江苏省区域综合经济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城市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徐州B. 常州C. 盐城D. 南通
16. 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合理措施有( )
A. 苏南地区产业转入B. 苏北地区资源开发
C. 苏中地区辐射带动D. 苏北地区交通建设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江苏省2016年区域综合经济分布图可知,徐州、盐城区域第一产业占比较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8.8万元以下,又因距离苏南以及上海都市圈较远,受南部辐射带动作用弱,属于区域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排除A、C;常州位于苏南地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在12万元以上,第二、三产业占比大,第一产业占比非常小。地处长江南岸,与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程度高,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发展条件优越,区域发展水平理应最高,B正确;南通位于长江北岸、苏中地区,人均产值居中,第一产业有一定占比,与上海区域一体化联系较常州不足,区域发展水平一定程度受限,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苏南地区发展水平高,产业亟待优化升级,属于产业转出地区,A错误;江苏省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大多范围为沉积平原,资源储量少,资源优势弱,所以对苏北地区进行资源开发不能缩小区域差距,B错误;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就会越强。苏南地区经济发达,产业发展水平高,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最能起到促进江苏区域的协调发展作用,C错误;苏北地区靠近经济发达的上海都市圈,由于交通通达度无法满足承接南部产业转移的速度和需求,从而发展受限。只有加强对苏北地区的交通建设,积极的适应来自南部地区产业的对口转移,才能为缩小区域的差距创造可能性,D正确。故选D。
【点睛】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交通体系的强力支撑。近些年在城际铁路建设方面,苏中苏北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尽快补短板,而苏南着力在布局和功能的完善提升、强化南京枢纽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上下功夫。通过交通建设,加强了全省主要城市与枢纽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带动区域发展的市场要素更频繁地自由流动。
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水汽等多种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温能力是等量二氧化碳的25倍和近300倍。下表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措施的效果,完成下面小题。
注:“+”为效果提升,“一”为效果下降,“NA”为效果不确定
17. 甲烷和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B.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强
C.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D. 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增强
18. 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旱地适用免耕减排甲烷B. 多种措施配合效果更佳
C. 稻田适用间歇灌溉固碳D. 秸秆还田减排效果一致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甲烷和氧化亚氮作为温室气体,主要发挥的是温室效应,能够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红外辐射,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返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甲烷和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是因为这两种气体能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正确;甲烷和氧化亚氮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弱,A错误;甲烷和氧化亚氮对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影响小,B错误;地面吸收大气辐射的能力不受影响,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由表格可知旱地采用免耕的固碳减排效果为效果不明显,A错误;稻田采用间歇灌溉对减少甲烷排放效果下降,C排除;秸秆还田对稻田减少氧化亚氮的减排效果较差,D错误;不同的措施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减排效果不一样,采用多种措施减排效果可以更好,B正确。
【点睛】提高农田固碳功能的措施:1.增加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使用;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增强农田土壤固碳能力。3.提高化肥、农药、薄膜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土壤呼吸和肥料使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4.改变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采用轮作、套种减少资源浪费。
产业重心是指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产业重心的位置移动方向、与几何中心的位置距离等反映区域产业转移的差异性。下图为大湾区2007~2017年不同类型产业重心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两种产业重心的变化特点反映了大湾区( )
A. 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B. 西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
C. 劳动密集型转移难度大D. 技术密集型分布差异大
20. 大湾区内部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是( )
①腾出发展空间②缓解环境压力③新兴产业扩散④加快逆城市化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可知,劳动密集型重心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以西,技术密集型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以东,说明东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西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且分布差异大,D正确,AB错误;2007年-2017年,劳动密集型重心移动幅度大,说明劳动密集型转移难度小,C错误,故选D。
【20题详解】
转出地转出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可腾出发展空间,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缓解环境压力,①②正确;会导致新兴产业向转出地聚集,C错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会导致逆城市化,D错误,故选A。
【点睛】产业转移对移入区的影响:促进移入区的经济发展。移入国家或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移出的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结业机会,促进就业,减少人口外迁。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移入加大了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1. 地面气温变化可表示锋面进退。由于冷空气受高原地形阻挡,昆明准静止锋锋区冷空气一侧上空常保持明显的逆温。某年1月1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昆明和贵阳之间经历一次准静止锋锋面进退过程。下图为26°N沿线剖面等温线垂直分布。该准静止锋进退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D. 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某年1月1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昆明和贵阳之间经历一次准静止锋锋面进退过程”可知,本次准静止锋受冷空气影响,图③中北侧开始降温,说明开始受冷空气影响;图②中该地温度明显较低,且形成了逆温,准静止锋形成,②应迟于③;图①中逆温层消失,整体温度有所降低,说明准静止锋退去。故准静止锋进退顺序为③②①。故选D。
下图为北京某段时期日出和日落时间变化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甲、丙日期比,乙日期时( )
A. 晨线圈与6时、18时所经线圈夹角最大B.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C. 太阳直射点纬度最小D. 北京最早日落,最晚日出
23. 甲日9时,成都(105°E)的太阳位置最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及图片可知,在该时段北京的白昼时长经历了先变短后变长,乙为白昼最短,所以乙为冬至日,甲和丙为冬至日前后两天。冬至日时,晨线圈与6时、18时所在经线圈夹角最大,A正确;冬至日这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时23°26′S,纬度为最大,C错误;理论上冬至日这天北京日出最晚,日落最早,由于其它因素影响,图中显示,乙日并不是北京最早日落、最晚日出的一天,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甲地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昼短夜长,且白昼在变短,所以甲处在秋分日到冬至日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运动。此时间段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成都此日的正午太阳位于正南位置,北京时间9点(120°E),与成都相差15°,时间差是1小时,所以成都地方时是8点,处在日出后不久,太阳处在东南方向且高度角较小。A图太阳处在正东,A错误;B图太阳处在东南方向且高度角小,B正确;C图的太阳处在东北方向,C错误;D高度角较大,接近地方时12点,D错误。故选B。
【点睛】某地某日有昼夜更替现象,如果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该地该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如果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则该地该日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渔获率指某水域一定时间内渔获量占同期捕捞总量的比重。下图示意秘鲁太平洋沿岸2010~2014年渔获率变化,图中①表示第一个捕鱼季,开始于4~5月,结束于7~8月;②表示第二个捕鱼季,开始于11~12月,结束于第二年的1~2月。完成下面小题。
24. 秘鲁太平洋沿岸洋流( )
A. 成因是密度流B. 流向季节变化明显
C. 属副热带环流D. 流经海区常年多雾
25. 2014年②时期( )
A. 太平洋东部大气不稳定增强B. 澳大利亚山火风险降低
C. 秘鲁沿岸海水潜热输送减少D. 东南信风势力不断加强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秘鲁太平洋沿岸洋流是指秘鲁寒流,成因是东南信风将大陆西岸的海水吹走,形成空缺,深层海水向上移动形成上升的补偿流,东南信风没有季节上风向的变化,秘鲁寒流也没有季节上的变化,A、B错误;秘鲁寒流主要存在于信风控制的中低纬,属于副热带环流,C正确;秘鲁寒流流经海区的大雾天气主要在夏季,并不是常年多雾,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图2014年①时期,渔获率的占比相对较低,说明在2014年秘鲁某水域某一时间的渔获量占同期捕捞量总量占比小,说明该时期的渔获量比较少,渔业减产。该海域在秘鲁沿岸,属于秘鲁渔场,秘鲁渔场减产属于厄尔尼诺年。②时期是11月到次年的2月,属于秘鲁的夏季。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海区海水异常升温,海水蒸发加剧,对流运动增强,太平洋东部大气不稳定性增强,A正确,C、D错误;澳大利亚地区上升气流减弱,多晴天,夏季高温且降水减少多晴天,澳大利亚山火风险升高,B错误。故选A。
【点睛】寒暖流交汇海区容易形成海雾;夏季中低纬度的寒流控制海区容易形成海雾;冬季中高纬度的暖流控制海区容易出现海雾。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左图为右图方框放大后的乙国简图。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是指新能源汽车占新销售车的份额。2023年乙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60.1%。下表为2020年乙国各能源发电量及占比。
(1)给甲所在半岛带来大西洋水汽的气压带风带是____,等降水量线东西疏密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描述乙岛的地形特征____。
(2)甲、乙两国可再生能源丰富,其中又是常规能源的是____能。乙国地处板块____边界,岩浆活动频繁,拥有丰富的____能,说明其在改造乙国种植业不利自然条件中的作用____。
(3)从能源安全角度,说明乙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的原因。
【答案】(1) ①. 盛行西风带 ②. 地形 ③. 地形特征:海拔较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部海岸线曲折,沿海分布狭窄平原,冰川和火山地貌广布。
(2) ①. 水 ②. 生长 ③. 地热 ④. 作用:利用能源为大棚增温,利用能源融雪,提供灌溉水源。
(3)本国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成本低,保证电力供应充足和稳定;本国石油短缺,石油进口量小,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欧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气压带和风带、板块运动、农业区位、能源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甲所在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终年受盛行西风带可知,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等降水量线东疏西密,主要是因为西部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随地形抬升变化明显,而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因此等降水量线东西疏密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读图可知,乙岛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m以下,海拔较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西部海岸线曲折,东部海岸线相对较为平直;沿海分布有狭窄平原,同时冰川和火山地貌广布。
【小问2详解】
甲、乙两国可再生能源丰富(如甲岛的水能、乙岛的地热能和水能等),其中属于常规能源的是水能。乙国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多火山,拥有丰富的地热能。乙国纬度高,种植业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热量不足,岛屿面积小,集水能力差,水源不足。为了改善热量和水源条件,可以利用能源为大棚增温,利用能源融雪,提供灌溉水源。
【小问3详解】
乙国降水多,且位于板块交界处,水能和地热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可以保证电力供应充足和稳定;本国石油短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可以减少石油的需求量,石油进口量小,有利于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下图1为青海省简图,图2为图1中青海湖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省以察尔汗盐湖等为依托,利用科技创新驱动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打造起从单一钾肥开发到盐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产业耦合发展的产业模式,衍生出了一个集钾盐、钠盐、镁盐、锂盐和氯碱于一体的跨行业耦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1)按湖水排泄条件,青海湖属于____(填“内流湖”或“外流湖”),其湖盆形成的内力作用是____。青海湖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发源于北部山地的____。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降水量变化,青海湖水位持续____,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岸线不断____(填“前进”或“后退”)。
(2)堆积区沙源来自湖岸沉积物,简析青海湖东岸风成砂堆积区的形成过程。
(3)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说明青海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思路。
【答案】(1) ①. 内流湖 ②. 断裂下陷 ③. 河流 ④. 上升 ⑤. 后退
(2)①裸露的湖岸带宽,沙源物质丰富;②西北风力强,风沙输送多;③山地阻挡,④风速减小,⑤搬运能力下降,有利于风沙堆积。
(3)①改变单一产业结构;②延长产业链;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促进产业升级;⑤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青海湖与察尔汗盐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湖泊水文、风成地貌、工业区位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青海湖有多条径流注入,但没有河流流出,故属于“内流湖”;从图例可以得出,湖泊周边总体为构造隆升区,湖泊部分则为相对的断裂陷落区,故其形成的内力作用为“断裂下陷”;青海湖湖水补给既有北部河流,也有南侧河流,而南侧河流流程短且多为废弃水系,所以主要靠北部山地的河流对其实施补给;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北侧山地冰雪融量增大,加之降水量偏多,青海湖补给水量不断增大,水位持续上升,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岸线不断后退。
小问2详解】
题干信息“沙源来自湖岸沉积物”、“东岸风成砂堆积区”等蕴含沙源、风力搬运、风力沉积等形成条件。首先是具备大片裸露的湖岸地带,沙源物质丰富;再是西北风(偏西风)风力强劲,搬动能力强,风沙输送量大;后被东部山地阻挡,风速减小,搬运能力下降,大量的砂粒堆积于山前湖泊东岸。
【小问3详解】
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单一产业变多产业并举,再是产业升级变多层次发展,三是产业链延长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改变原来单一钾肥开发,到多产业耦合发展,产业结构变得完善,产业层次变得丰富,产业链不断延长,不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间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集聚与规模效益。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窖又叫旱井,一般是修建于地面以下并具有一定容积的蓄水建筑物。宁夏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区,当地修筑水窖的通常叫法是“打水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从水窖取水曾经是当地最常见的解决人畜饮水的方式。图1为宁夏区域简图。图2为宁夏南部常见的水窖。
材料二宁夏南部多山区,北部灌区多平原。近年来,作为生态移民示范镇的闽宁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菌草产业。大量种植的巨菌草是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等特点。
(1)宁夏南部“打水窖”的有利土壤条件是____,水窖加盖对其所蓄水资源的有利影响是____和____,说明宁夏南部修筑众多水窖的原因____。
(2)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向____,从自然资源角度简析其原因____。
(3)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宁夏沿黄灌区易发盐碱化的成因。
(4)分析闽宁镇发展菌草产业减轻当地荒漠化的发生过程。
【答案】(1) ①. 土质疏松 ②. 减少蒸发 ③. 减少污染 ④. 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多。
(2) ①. 北 ②. 原因:黄河流经,水资源充足,灌溉面积广;地形平坦,水土流失轻,耕地面积广,可开垦后备土地资源较多。
(3)地势平坦,径流缓慢;降水少;地下水位高;蒸发量较大;土壤颗粒细,淋洗的盐分难以下渗排走。
(4)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裸露,根系固沙,减小风速,减小风力侵蚀。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宁夏地区为材料,涉及宁夏南部修筑众多水窖的原因、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宁夏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区,“打水窖”的有利土壤条件是土质疏松;水窖加盖可以减少蒸发;水窖加盖可以将水窖的水和外界隔离,有利于较少水窖水的污染。宁夏南部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强烈,蒸发旺盛;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多。
【小问2详解】
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向北方。原因:据材料可知,宁夏北部有黄河流经,水资源丰富,北部灌区多平原,灌溉面积较广;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土流失较轻,耕地面积广,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较多。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宁夏沿黄灌区地势平坦,地表径流缓慢;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黄河流经,下渗量大,地下水位高;多晴朗天气,光照强烈,蒸发量较大;土壤为河流堆积的泥沙,颗粒细,土壤水分渗流缓慢,淋洗的盐分难以下渗排走。
【小问4详解】
据材料可知,大量种植的巨菌草是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生物量大,根系发达等特点;种植巨菌草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裸露;根系发达利于根系固沙;减少地表裸露,生物量大,增大地表摩擦力,减小风速,减小风力侵蚀。
时期
类型
1990~1995年
1996~2000年
2000~2005年
2006~2010年
2011~2014年
甲
4
3
2
2
1
乙
3
3
3
3
3
丙
1
1
1
1
1
丁
2
3
4
5
5
固碳减排措施
土壤有机质含量
甲烷排放
氧化亚氮排放
稻田
旱地
稻田
旱地
稻田
旱地
免耕
+
+
—
NA
+
+
秸秆还田
+
+
+
NA
—
+
间歇灌溉
一
NA
—
NA
+
NA
覆膜栽培
NA
NA
—
NA
+
NA
能源
2020年
发电量(吉瓦时)
占比(%)
水能
13157
68.8
地热能
5960
31.2
石油
3
0.0
风能
7
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PDF版附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地理: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