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4 诗歌鉴赏(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4 诗歌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docx
    • 解析
      专题04 诗歌鉴赏(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docx
    专题04 诗歌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第1页
    专题04 诗歌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第2页
    专题04 诗歌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第3页
    专题04 诗歌鉴赏(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第1页
    专题04 诗歌鉴赏(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第2页
    专题04 诗歌鉴赏(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诗歌鉴赏(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诗歌鉴赏(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4诗歌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docx、专题04诗歌鉴赏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江苏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中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试题一般考察课外古诗的鉴赏,对考试的要求较高,考生复习时应注意积累,一般情况下本题在2道小题左右。
    1. 掌握基本知识:复习时要掌握古诗词的作者、朝代、背景等基本信息,以及诗句中的重点词汇、意象、典故等,这是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2. 理解意境与主题:需要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包括诗词所表达的主题、情感、意象等,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
    3. 赏析语言与技巧:学习并赏析古诗词中的优美语言和巧妙技巧,如炼字、对仗、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音韵、节奏、平仄等语言特点。
    4. 背诵默写:对于重点古诗词,要求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这是中考语文古诗考试的基本要求。
    5. 拓展阅读:除了课本中的古诗词外,还应该拓展阅读一些课外古诗词,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1. 理解题目:首先,要仔细理解题目的要求,看看是要求分析形象、意境,还是要求评价语言、表达技巧等。理解题目要求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 解读诗歌:解读诗歌是答题的关键。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语言、情感、主题等。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句子,以及诗歌的整体风格。
    3. 分析形象:如果题目要求分析形象,那么要特别注意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要分析这些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性格、情感、处境等,以及这些形象所表达的意义。
    4. 分析意境:如果题目要求分析意境,那么要特别注意诗歌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等。同时,要描绘出诗歌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5. 评价语言、表达技巧:如果题目要求评价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等,那么要特别注意诗歌中的炼字、炼句、修辞手法等。要分析这些语言、表达技巧对诗歌的整体效果产生的影响。
    6. 总结归纳:最后,要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归纳出诗歌的主题、情感、风格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要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分点作答,使答案更加清晰明了。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泫然有感
    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②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当时的疆域政区等信息。②舆图:地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事无成老已成”中“一事无成”与“老已成”有着强烈的对比,暗含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功业无成的失望与遗憾。
    B.“不堪岁月又峥嵘”的“不堪”指不能承受,“岁月又峥嵘”指年华不断流逝,这是诗人因年复一年的蹉跎而发出的感慨。
    C.“愁生新雁寒初下”是说秋天一到大雁从北地飞来,诗人触景生愁,这个愁与范仲淹见到“衡阳雁去”所生之愁是一样的。
    D.颈联意思是说要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恐怕还是需要志在报国的书生的,这是年纪老大而壮心不已的诗人真诚的期盼。
    2.仔细阅读尾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诗人说自己“行年七十初心在”,这可从他《示儿》中的哪两句诗得到有力印证?
    (2)“偶展舆图泪自倾”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用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两句诗或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C 2.(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或:面对地图上朝廷未能收复的失地而流泪,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祖国)的热爱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C.表述不准确,“愁生新雁寒初下”中写的是作者因祖国大好山河沦陷,自己年事已高感到忧愁;而范仲淹所写的“衡阳雁去无留意”,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作者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自己在塞外的思归之愁,二者不同;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⑴“行年七十初心在”意思是经历过七十年,当初的豪情壮志还存在。指作者想要为国效力,收复失地的壮志依然没有消散;
    《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并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因此这两句都能体现出陆游的爱国之志,报国之情选择其一即可。
    ⑵“偶展舆图泪自倾”是指诗人打开地图,看到祖国大好山河沦陷在异族统治之下,不禁热泪倾流。表达了陆游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收复失地的渴盼;
    《我爱这土地》,诗人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的初期,祖国的半壁河山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山河破碎,沦陷区的人民被迫流亡他乡,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艾青写出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切热爱。结合上述内容回答即可。
    凝碧池
    王维〔唐代〕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1.第二句的更字,有人说可以改为再,你说说能不能改,为什么?
    2.最后一句,诗人笔锋一转,写乱贼之“庆幸”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冷香菊
    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寒,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径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
    3.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一、二句的内容。
    4.这首诗与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有“菊”这个意象,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感情,请具体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首联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王诗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C.李诗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意境浑成,间洁空灵,成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
    D.李诗前两句运用了“沙似雪”“月如霜”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
    6.下列与第一首诗尾联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意象在诗歌中常常寄寓着作者的情感。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选取的意象是不同的,王湾选用“ ”,李益选用“ ”
    8.诗歌的语言凝练,仔细揣摩可以感受诗歌描绘的美景。仿照示例,从两诗中任选一首,对字词进行赏析,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示例:在“潮平两岸阔”中,我认为“阔”字传神,因为“阔”字表现出“潮平”的结果,春潮初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在“_____________”中,我认为“_______”字传神,因为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9.颔联描绘出了什么样的景致?
    10.首联和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1.阅读陆游的《点绛唇①•采药归来》,完成问题。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江西发生水灾,时陆游为江西常平提举,在灾情下,他积极“奏拨义仓赈济”。事后却以“擅权”获罪,遭到弹劾,被罢职还乡。②遮回:这回,这一次。③疏放:放纵,不受束缚。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药”和“渔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都是有特定寓意的典型意象,代表着隐士、放浪江湖之人,这首词连用两个类似意象而衔接紧密,并不使人感到重复烦琐。
    B.“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描写了词人所住江南水乡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暮色四合,远山含烟,江上渔舟唱晚,不绝于耳。
    C.“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句,“黏天浪”是实写,表现了湖上巨浪滔天之景,词人丝毫不怕有覆舟之险,醉酒后狂态可见一斑。
    D.这首词短小精练,下阕的“扁舟”与上阕的“渔唱”相连接,下阕中“醉”又与上阕“沽新酿”相呼应,布局精妙;又善用简洁的线条勾勒画面,意境清新淡雅、朦胧悠远。
    (2)末句说“作个闲人样”,从全文看,“闲人”有哪些外在的表现?他的心境真的如此吗?谈谈你的理解。
    ①外在表现:
    ②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石壕吏(节选)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2.首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有什么作用?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4.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15.探究本诗尾联与刘禹锡的“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情感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赠从弟
    [汉]刘桢
    其一
    泛泛①东流水,磷磷②水中石。蘋藻③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④嘉客。岂无园中葵?懿⑤此出深泽。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①泛泛:水流的样子。②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③蘋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④羞:同“馐”。美食,这里用作动词,用美食招待的意思。⑤懿(yì):美好。
    16.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中蘋藻的形象。
    17.这两首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于“赠”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两首诗中的劝勉之意。
    18.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隔岭篇章”即指该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此诗。②浪西楼:潮州名楼。
    (1)贾岛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颈联中“悬”“浸”二字的精妙之处。
    (2)诗的尾联针对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一反其意,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9.两首词均为记梦之作,前者梦中欲往 ,后者梦中已到 。(填写地点,用原文中的词语)
    20.【甲】词中的“ ”和【乙】词中的“ ”,均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空有才能的愤懑。(填写原文语句)
    2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壮词”特点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C.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相关试卷

    专题10 作文(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作文(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0作文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docx、专题10作文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 语言表达(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语言表达(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语言表达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docx、专题09语言表达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 诗歌鉴赏(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6 诗歌鉴赏(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6诗歌鉴赏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docx、专题06诗歌鉴赏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湖南长沙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