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64571/0-17206607495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64571/0-17206607495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卷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3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颗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他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的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③ 成为佳肴 ④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园里散发着恒久的芬芳。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擎着(qínɡ) 汇聚 坦荡如坻 B.羞涩(sè) 含蓄 兴高彩烈
C.吹拂 婆娑 浩浩汤汤(shānɡ) D.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春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20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的下联应是( )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 , , ; 。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 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虎 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人们常引用《诫子书》中的“ , ”来激励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
(4)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传神的动作描写,反映了人物的特定心境。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八年级一班举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7、为了烘托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8、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请你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以班长的身份,制订两条“班级议事规则”。(2分)
①
②
(二)名著阅读(4分)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其主人公在 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 )(2分)
A.阿维尔巴赫教授B.巴扎诺娃
C.朱赫莱D.母亲
10、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阿基姆明白,这个直到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此刻内心激荡着怎样的情感。他了解保尔的悲剧……
“阿基姆,难道你真的以为生活能把我逼进死角,把我压成一张薄饼吗?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他突然使劲抓住阿基姆的手紧压着他的胸脯,“只要它还在跳动,就别想叫我离开党。只有死,才能让我离开战斗行列。老兄,请你千万记住这一点。”
阿基姆沉默不语。他知道这绝不是漂亮话,而是一个身负重伤的战士的呐喊。他明白,像保尔这样的人不可能说出另外的话,表达出另外的情感。
文段中的“悲剧”指什么?“呐喊”表达了保尔怎样的心声?(2分)
(三)临写与鉴赏(2分)
11、1925年,梁启超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同学录》上题写了下面的词,勉励大家珍惜时间,勇于承担历史使命。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三、阅读(12~24题,共3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3题。(4分)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米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流”即求取,“采”即采摘,“芼”即挑选,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勤劳。
B.“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写青年与意中人热恋的时光和举行婚礼的欢乐场面,
C.本诗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浓郁
D.本诗运用双声词、叠韵词,采用了重章叠句,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
13.本诗开头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①在脰②,剑既在心,维③子图之也。”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④吾以利而倍⑤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⑥矣。”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⑦教矣。”崔子遂舍之。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释】①既:即。便。②脰(dòu):颈。③维:语气词,不译。④回:转变,改变。⑤倍:通“背”,背坂。⑥革:改变。⑦为:算作。算是。
14.选出下列句了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崔杼谓晏子曰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C.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帝感其诚
D. 居天下之广居 面山而居
15.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得志,与民由之。
(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明也。
1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曲 刃 钩 之 直 兵 摧 之 婴 不 革 矣
17.【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2分)
18.【甲】文孟子用“ ”作类比,指出公孙衍和张仪的本质;【乙】文崔杼释放晏子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告诉他晏子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9分)
《苏州园林》(节选)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 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恋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9.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3分)
20.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分)
21.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0分)
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①《韩非子》里有一个关于大蛇和小蛇的故事,耐人寻味,大蛇与小蛇相衔而行,人曰“神君”而避之。在这里,显然是小蛇利用了大蛇,得以迁徙;大蛇利用了小蛇,得以安全逃生。作者意在告诉人们:巧借外力,助己成功。
②小溪流没有磅礴的气势,却凭借着险峻的地势,将豪情洒满大地;蒲公英没有飞翔的能力,却凭借着风的吹拂,将种子撒向山川大地;紫藤萝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着攀缘树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丽。大自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变幻无穷、美妙多姿的世界,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然规律:万物之美丽,都要借助外物的支持。
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纵观历史,古代圣贤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无不是因为他们善于借助外力来完善自己。儒家创始人孔子,可谓圣人,他都能做到不耻相师,向自己的弟子学习,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来激励后世之人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唐太宗提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因为他善于借鉴、学习,才成为一代贤君……古人善于借鉴和学习的品质成就了他们,也影响了后人。
④对自然和人生来说,借鉴思想如此重要,对一个国家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回顾历史,清政府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格局的变化,没有及时借助先进科技发展国力,以致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借鉴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富裕了起来。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借助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迎来了祖国的经济腾飞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⑤当然,我们提倡的借鉴,并不是无原则的全盘肯定,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对于那些有损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东西,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做坚决的斗争!
⑥在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孤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会“借”、善“借”,才能取得成功。
2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的中心论点是“巧借外力,助己成功”,作者从自然、人生、国家三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B.选文③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C.选文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反问,引人思考,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选文语言精练,说理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并对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
2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选文第⑤段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的“会借、善借”的理解?(3分)
四、作文(40分)
25、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读 有感》
题目二:〈幸福的花儿悄然绽放〉
要求: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C 2. A 3.D 4. C 5.D
6、(1)不畏浮云遮望眼;(2)拣尽寒枝不肯栖;(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示例: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7. 示例:①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
②亲人善邻,社会和谐。
8.示例:①班级议事时,人人必须遵守沟通、信任、包容的处事原则。
②讨论问题时要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要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
的发言。
③若意见不合、见解不同,要礼貌对待,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不能一味否认或粗鲁驳斥。
④商议讨论班级事务时要以大局为重,以班级良性发展为共同目标,不
能处处事事先想到自己。
9、C
10、“悲剧”指完全瘫痪,双目失明;“呐喊”指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11、无负今日
12、B
13、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开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贴切自然,意蕴丰富。
14、D
15、(1)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2)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
16、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17、(1)崔杼以共同管理齐国的好处来引诱晏子,晏子却不迷惑;
(2)崔杼威胁要杀死晏子,晏子却不屈服。
18、妾妇之道(也);有道之士(也)。
【参考译文】崔杼对晏子说:“你如果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跟你共同掌管齐国;你如果不改变你的话,戟就要扎到你的脖子,剑就要刺到你的心口,希望你考虑考虑。”晏子说:“用刀威逼我让我放弃自己的意志,这不是勇敢;用利益诱使我改变自己的话,使我背叛自己的君主,这不符合道义,用弯曲的兵器钩死我,用直的兵器刺死我,我也不改变自己的话。”崔杼将要杀死晏子,有人说:“不可以,您因为您的君主没有道义而杀了他,现在他的臣子,是有道义的人,您又接着杀死臣子,这样就不可以算是施教于人了。”崔杼于是就赦免了晏子。
19.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画面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0.不好。“往往”是“一般情况”“大多是”的意思,原句说的是“一般情况(大多是)会安排桥梁,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不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举例子、打比方,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22.B
23.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列举了清朝闭关锁国民不聊生的事例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的事例,并将这两个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突出论证了对一个国家来说借鉴思想尤为重要,进而论证中心论点。
24.第一问:选文第⑤段进一步明确了“借鉴”的内涵;是对上文论述的有力补充;使论证更严密。
第二问: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不能故步自封,要善于向他人借鉴和学习,但也不能不加分辨地全盘借鉴,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①
②
③
④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检测语文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测试语文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检测语文卷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