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202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A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
C.为了大家出行方便,应大力提倡开私家车出行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的失火
2.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B.易溶于水C.还原性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B.量取7.5mL水
C.加热液体D.取液后滴管倒持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矿泉水、冰水B.铁粉、锰酸钾
C.稀有气体、牛奶D.氧化镁、海水
5.星载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关键技术,通常导航卫星上应用的原子钟有铷原子钟、铯原子钟、氢原子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7B.铷和铯的化学性质相似
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D.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6.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B.:两个二氧化氮分子
C.:一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3F:3个氟原子
7.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木已成舟”与“死灰复燃”都属于物理变化
D.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与“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相同
8.化学的学习有自己的思维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变化与守恒:物质X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推测X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宏观与微观:和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模型与推理: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所以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末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末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9.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AB.BC.CD.D
二、计算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取30g固体混合物加热,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试分析并计算:
(1)反应产生氧气的总质量是_______g。
(2)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三、实验题
11.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白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它们的燃烧产物相同,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取足量的白磷和红磷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反思与评价】(4)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5)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_______,理由是_______。
四、填空题
12.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用来做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__。
(2)科学家曾经预言,21世纪的主要能源是“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氢动力汽车是一种以氢气作为燃料的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最环境友好型的汽车,原因是_______。
13.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________.
①玻璃刀
②铅笔芯
③钻探机的钻头
④干电池的电极
(2)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请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X的化学式为________.(填化学式)
14.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1)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图1。
①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
②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如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5.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2)参加反应的A和B的粒子个数比为_______。
(3)A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此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16.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2: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3:用激光引燃铁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上述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17.下列是与二氧化碳有关的一些实验,请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图甲,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如图乙,将澄清石灰水注射到锥形瓶中,振荡,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4)使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A说法正确;
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水资源,故B说法正确;
C、开私家车出行,汽车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不应大力提倡开私家车出行,故C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损害图书,因此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的失火,故D说法正确。故选:C。
2.答案:B
解析:
3.答案:A
解析:A、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7.5mL水,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
4.答案:D
解析:A、矿泉水属于混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铁粉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锰酸钾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牛奶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氧化镁属于化合物,海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由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无法确定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铷和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7.答案:D
解析:A、“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盛,与着火点高低无关,故A错误;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B错误;
C、“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死灰复燃”的过程中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与“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相同,都是移走可燃物灭火,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A.氧气与铜加热反应而氮气不反应,除去中少量的,可以通过足量灼热铜网达到目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反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除去中少量的可以通过足量灼热的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B.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石油;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别为分子、原子、离子,不符合题意;
C.燃气具有可燃性,遇到电火花后可能会燃烧爆炸,因此夜晚发现燃气泄漏时,不能立即开灯检查,而是开窗通风;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与水也不反应,因此防止煤气中毒,在煤炉上放一盆水的做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D.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可以减少水污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少用含硫燃料,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1)9.6
(2)81.7%
解析:(1)反应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是:30g-20.4g=9.6g。
故答案为:9.6。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解得x=24.5g
则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
11.答案:(1)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4)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胶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或飞出
(5)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解析:
12.答案:(1)氮气或
(2)
(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
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作保护气,故填:氮气;
(2)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故氢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最环境友好型的汽车。
13.答案:(1)④;①③
(2)
解析:
14.答案:(1)难溶性固体杂质;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物质
(2)氢气或;分解
解析:(1)水库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等,自来水厂净化水时,水经过沙滤池,可以去除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故填难溶性固体杂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或异味物质,故填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物质;
(2)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氢气,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填氢气或;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性,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
15.答案:(1)
(2)2:3
(3)-2价
(4)氢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1)硫离子是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核内有16个质子,第1层上排有2个电子,第2层上排有8个电子,
第3层上排有8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和,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物是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A和B的粒子个数比为2:3;
(3)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A 为硫化氢,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
16.答案:(1)变小
(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被称量的物质质量减小
(3)
(4)2、3
解析:(1)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变小,是因为酒精不断蒸发。
故填:变小。
(2)实验2:反应后电子秤示数变小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3)实验3:用激光引燃铁粉,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
(4)上述实验中电子秤的示数变化情况,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实验2、实验3。
故填:实验2、实验3。
17.答案:(1)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逐渐变大;
解析:(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及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如图甲,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因此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逐渐变大,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18.答案:(1)水槽
(2)A;
(3)BE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解析:(1)仪器②的名称是水槽。故答案为:水槽。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A;。
(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B(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E(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纯净)故答案为:BE。
(4)使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故答案为: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A除杂的方法
B化学物质中的“三”
除去中少量的——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除去中少量的——通过足量灼热的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保
夜晚发现燃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
防止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少用含硫燃料——减少酸雨
加热时间/min
剩余固体质量/g
30
30
27.6
25.2
22.8
20.4
20.4
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Ⅰ.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Ⅱ.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2)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
(3)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4,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多校联考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