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第一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溆浦县第一中学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炉炼铁B.冰雪融化C.食物变质D.木材燃烧
2.将2.3克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可得到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中( )
A.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B.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则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需验纯
D.硫燃烧等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都有氧气参加
4.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
B.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
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
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洁净的空气、高锰酸钾、氮气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稀有气体
C.过氧化氢溶液、四氧化三铁、水银
D.稀有气体、氯酸钾、金
6.在反应中,已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8:3:14,现将30gA和3gB以及5gC混合后,充分反应,所得的混合物中,D的质量为( )
A.11gB.28gC.22gD.26g
7.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手握试管
B.洗涤试管: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后注入半试管水
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先将排尽水的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用玻璃片盖好瓶口
D.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药品较多部位加热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空气B.C.D.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下列操作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从水槽中撤离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
⑦固定装置
A.②③⑦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②③⑦①④⑥⑤
11.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够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A.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等
B.充分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D.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1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D.滴加液体
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8.5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1
C.乙一定是化合物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15.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C.相对分子质量是176
D.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二、计算题
16.现代仪器测得连花清瘟胶囊其化学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没食子酸属于有机酸,可燃烧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85克没食子酸,求可生成的质量。_______
17.钠有两种氧化物:过氧化钠()和氧化钠()。
(1)过氧化钠常用作潜水艇里的供氧剂,原因是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就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g该样品与足量X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质量分数。
三、实验题
18.84消毒液、溶液都是常用消毒剂,兴趣小组对两种消毒剂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实验1:取少量84消毒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和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提出问题: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作反应物,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二:作_______,类似分解溶液制氧气时的作用。
实验2:
①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注射器中吸入25mL溶液。
③将注射器中的溶液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1)表中的数据x=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猜想一正确”,其依据是_______。
分析讨论:与溶液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_______和水。
拓展反思:生活中常用消毒剂除84消毒液、溶液外,还有75%酒精、过氧乙酸等。在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切记:科学使用,注意安全!生活中下列使用消毒剂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消毒剂可随意混合使用
B.使用84消毒液的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75%酒精消毒应远离明火,防止火灾
D.84消毒液、75%酒精等消毒剂均应密封保存
四、填空题
19.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
(2)亚铁离子_______;
(3)2个氮分子_______;
(4)碳酸根离子_______;
(5)硫酸铵的化学式_______。
20.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
(1)生活中利用活性炭来净水是利用其_______性,区分软水的硬水可用_______,你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_。
(2)氢气是一种高能燃料,电解水时电源_______极(选填“正”或者“负”)得到氢气。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1.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生成的C与D的质量比_______。
(2)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成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进行作答。
(1)画出图中“?”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写出8号和13号元素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4)通常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O和SB.和C.和
(5)请写出一条元素周期表的规律:_______。
23.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若将药品换成高锰酸钾,需做的改进是_______。请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一定要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可用E装置来收集某种气体,请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
(5)引燃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集气瓶里装有少量的水,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
24.用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
(2)图A所示实验,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
(3)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
(4)由上述现象可见,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项错误;
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正确;
C.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
D.木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解析: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不都是化学反应,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推理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验纯,为防止发生爆炸,其它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需验纯,故选项推理正确。
D、硫燃烧等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中,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A、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
B、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纯净物,B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由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水银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正确;
D、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D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选项顺序正确;
B、洗涤试管时,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后注入半试管水,振荡,洗涤,B选项顺序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排尽水的集气瓶移出水槽,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C选项顺序不正确;
D、加热试管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发生炸裂,D选项顺序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中含有氧元素,故B错误;
C.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
D.中含有氧元素,含有过氧化氢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B
解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最终压强小于原来压强,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为催化剂,故质量不变,氯酸钾固体不断减少,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符合题意;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集气瓶中是氧气,质量不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取两种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压缩气体液化储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不能使用燃着的木条,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蜡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B
解析:A、维生素C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分子构成的,每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8+16×6=176,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维生素C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答案:154g
解析:解:设理论上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答: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4g。
17.答案:(1)
(2)①
②78%
解析:(1)在常温下过氧化钠还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前各原子数目:4,O:4;反应后各原子数目:4,O:6,H:4,所以X的化学式是:。
②解:根据图可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32g;
设样品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x=1.56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
18.答案:实验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出猜想:催化剂
实验2:(1)370
(2)每次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体积不变,如果是催化剂,则每次产生气体的体积相等,但实验结果产生气体的体积不等,在减少
分析讨论:氯化钠
拓展反思:CD
解析:
19.答案:(1)
(2)
(3)
(4)
(5)
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是;
(2)离子符号的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亚铁离子表示为;
(3)氮分子的化学式为,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分子表示为;
(4)离子符号的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省略不写,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5)铵根的化合价为+1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硫酸铵的化学式。
20.答案:(1)吸附;肥皂水;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2)负;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可以节约用水。
(2)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得到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得到的是氢气;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答案:(1)1:8
(2)碳原子、氢原子
(3)
解析:(1)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C与D分别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故C与D的质量比为(2×2):(16×2)=1:8。
(2)图中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并重新组合。
(3)由图可得,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为。
22.答案:(1)
(2)1.008
(3)
(4)A
(5)同周期的元素对应的原子中,电子层数相同(合理即可)
解析:
23.答案:(1)长颈漏斗;水槽
(2)A;在试管口堵一团棉花;
(3)伸入液面以下;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4)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5)集气瓶未装满水(合理即可);防止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直接接触集气瓶,导致集气瓶炸裂
解析:(1)由图可得(1为长颈漏斗,为2水槽。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为固固加热型,故选择A装置;若将药品换成高锰酸钾,需做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堵一团棉花,防止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反应与外界相通;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4)E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该气体密度需要小于空气的密度。
(5)引燃的铁丝伸入集气瓶中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收集的氧气含量低(合理即可);集气瓶里装有少量的水,其中水的作是防止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直接接触集气瓶,导致集气瓶炸裂。
24.答案:(1)A
(2)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不均炸裂
(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4)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解析:(1)A、是因为反应在密封装置中进行,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实验前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不均炸裂。
(3)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4)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两种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
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压缩气体液化储存于钢瓶中
C
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
取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D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140
280
365
x
3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卷,共2页。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