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 专题07 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08 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0 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1 八年级上册《三峡》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12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09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爱莲说》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陋室铭》,《爱莲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陋室铭》
陋室铭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⑤。谈笑有鸿儒⑥,往来无白丁⑦。可以调素琴⑧,阅金经⑨。无丝竹之乱耳⑩,无案牍之劳形⑪。南阳诸葛庐⑫,西蜀子云亭⑬。孔子云:“何陋之有⑭?”
【注】①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②[名]出名,有名。③[灵]灵验。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⑥[鸿儒]博学的人。鸿,大。⑦[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⑧[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修饰的琴。⑨[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⑩[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曲。竹,指管乐器。⑪[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⑫[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⑬[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西蜀,今四川。子云,即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⑭[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参考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事文书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杨子龙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爱莲说》
爱莲说①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③独④爱菊。自李唐⑤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⑥而不染⑦,濯清涟而不妖⑧,中通外直⑨,不蔓不枝⑩,香远益清⑪,亭亭净植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⑬焉。
【注】①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②[蕃(fán)]多。③[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子元亮,浔(xú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④[独]只。⑤[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⑥[淤(yū)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⑦[染]沾染(污秽)。⑧[濯(zhú)清涟(lián)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媚。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⑨[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茎。⑩[不蔓不枝]不横生蔓藤,不旁生枝茎。⑪[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幽。益,更加。⑫[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高耸的样子。植,竖立。⑬[亵(xiè)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⑭[焉]语气词。
参考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①[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②[噫(yī)]叹词,表示感慨。③[鲜(xiǎn)]少。④[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⑤[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宜,应当。
参考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陋室铭》与《陆游筑书巢》(10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节选自《陆游筑书巢》)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
(1)往来无白丁: (2)妻子不觌: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2分)
3.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3分)
甲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君子亭记 明·王守仁
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
【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上朝的笏板。
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吾 亭 有 竹 焉 而 因 以 竹 名 名 不 愧 于 吾 亭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濯清涟而不妖(洗)B.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
C.陶后鲜有闻(新鲜)D.无所不宜(合适)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5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分)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其名。(3分)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至少提出三点)(3分)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15分)
及世祖殂,和士开威权益盛,太尉赵郡王高叡等言于齐主,请出士开为外任。会胡太后觞朝贵于前殿,叡面陈士开罪失,云:“士开城狐社鼠,受纳货赂。臣等义无杜口,胃死陈之。”太后曰:“先帝在时,王等何不言?今日欲欺孤寡邪?”仪同三司安吐根曰:“臣本商胡得在诸贵行末既受厚恩岂敢惜死不出士开朝野不定。”太后曰:“梓宫在殡,事太匆匆,异日论之,王等且散。”
葬毕,叡等促士开就路。太后欲留士开过百日,数不许,有中人知太后密旨者,谓叡曰:“太后意既如此,殿下何宣苦违?”叡曰:“吾受委不轻。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遂更见太后,苦言之。太后令酌酒赐叡,叡正色曰:“今论国家大事,非为卮酒。”言讫,遽出。
旦日,叡将复入谏,妻子咸止之。叡曰:“社稷事重,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顛沛,”至殿门,又有人谓曰:“殿下勿入,恐有变。”叡曰:“吾上不负天,死亦无恨。”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叡执之弥固,出至永巷,遇兵,执送华林园,令杀之,叡久典朝政,清正自守,朝野冤惜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宁死事先皇:侍奉B.死亦无恨:怨恨
C.执送华林园:逮捕D.叡久典朝政:主持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臣 本 商 胡 得 在 诸 贵 行 末 既 受 厚 恩 岂 敢 惜 死 不 出 士 开 朝 野 不 定
A.臣本商胡/得在诸贵/行末既受/厚恩岂敢惜/死不出士开/朝野不定
B.臣本商胡/得在诸贵行末/既受厚恩岂敢/惜死不出/士开朝野不定
C.臣本商胡/得在诸贵行末/既受厚恩/岂敢惜死/不出士开/朝野不定
D.臣本商胡/得在诸贵/行末既受厚恩/岂敢惜死不出/士开朝野不定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叡等大臣不顾太后阻拦拖延,执意要和士开外放任官。
B.高叡坚守道义,严拒和士开的贿赂,并一再冒死举报他。
C.即使明知直言进谏会带来杀身之祸,高叡仍然不改初衷。
D.高叡为人正直有操守,朝廷和民间都对他的死感到痛惜。
4.请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叡正色曰:“今论国家大事,非为卮酒。”言讫,遽出。
答案: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第二部分:课内外对比阅读
一、(10分)
1.(2分)(1)无学问之人(2)相见
2.(4分)(1)(2分)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使身体劳累。
(2分)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3.(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信乎其似巢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参考译文:
乙
我房间的里面,有的书放在书架上,有的书在面前放置,有的书(作为)枕头垫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哪里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和书在一起的。(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看我,(即使)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间或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笑道:“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巢吗?”于是带领着客人进入房间观赏。客人开始不能进入屋子,已经进入了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它确实是个书巢啊!”
二、(13分)
1.(2分)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3分)C
3.(5分)
(1)(2分)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2)(3分)竹子有这四方面特点,因此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
4.(3分)坚定正直;洁身自好;虚心好学;淡泊名利;胸怀天下(任选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王阳明建起何陋轩后,又就着轩的飞檐,在其前面的空地上打桩立柱,盖了所亭子,并在亭子四周种上翠竹,取其名为“君子亭”。因为竹有君子的四种品质:其内部虚极静笃,互相通透而有间隔,具备君子的德性。其外部坚韧正直,无论春夏秋冬,均不改变颜色,具备君子的操守。惊蛰时节,便破土而出,三伏夏天,便暂缓进长,风霜雨雪,或明或暗,它都能调节适应,具备君子的明睿。清风时来,则如玉佩珊珊声响,像好听的音乐,又俯俯仰仰,仿佛孔门弟子在练习礼仪;风停下来,便寂然无声,挺拔特立,好像虞舜的大臣们整齐庄严地列于朝堂之侧,有君子的容表。竹子有这四方面特点,因此命名为“君子”,竹是无愧于这个称呼的。而我的亭子种了许多竹子,因为有竹而取名“君子”,“君子”之名是无愧于亭名的。
第三部分:课外文言文阅读
(13分)
1.(3分)B
2.(3分)C
3.(3分)B
4.(6分)(1)高叡严肃地说:“我现在是来商讨国家大事的,不是来喝酒的。”说完,就出去了。
参考译文:
等到世祖驾崩后,和士开的权利越来越大,太尉赵郡王高叡等人向齐主进言,请求把和士开外放任官。恰逢胡太后与朝贵们在前殿喝酒,就当面陈数和士开的罪状,说:“和士开像以城墙为依托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收受贿赂,臣等因为正义所在不会禁口,现在冒死陈数他的罪状。”太后说:“先帝在的时候,你们为何不说?现在是想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吗?”仪同三司安吐根说:“臣本是胡商,得以在诸位权贵一行的末端,既然接受可皇恩,哪里敢爱惜自己的生命。和士开不出朝廷,朝野不会安定。”太后说:“世祖的梓宫还没有下葬,事情态急,改天再议论此事,你们暂且散了吧。”
世祖下葬完毕,高叡等就敦促和士开上路。太后又想留和士开过了百日后,大家都不允许,有太监知道了太后的密旨,就告诉了高叡说:“太后的意思就是这样,你又何苦违背呢?”高叡说:“我受先帝的委托很重。现在皇帝年幼,怎能使奸臣在幼主的身边?”于是再次进见太后,苦苦进言。太后命令(太监)倒酒赐于高叡,高叡严肃地说:“我现在是来商讨国家大事的,不是来喝酒的。”说完,就出去了。
第二天,又屡次想要进谏,妻子和孩子都阻止他。高叡曰:“社稷之事很重,我宁可死了侍奉先皇,也不忍心见朝廷颠沛流离。”到了大殿门口,又有人对他说曰:“殿下不要进去,恐怕有变化。”高叡说:“我上不辜负天,死了也无遗憾。”入宫进见太后,太后又说了以前的话,言辞之间很是顽固。高叡出宫后走至永巷,遇到伏兵,逮捕了他送到了华林园,太后命令杀了他。高叡主持朝政很长时间,为人正直有操守,朝廷和民间都对他的死感到痛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3 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专题26 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共6页。
这是一份专题22 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