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1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2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3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4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5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6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7页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题型六 压强、浮力综合计算题(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木块的密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3鄂州)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把质量为300 g的木块浸入水中,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 cm.已知容器底面积为300 cm2,容器重3 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解:(1)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m木g=300×10-3 kg×10 N/kg=3 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300×10-4 m2×20×10-2 m-3×10-4 m3=5.7×10-3 m3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 kg/m3×5.7×10-3 m3=5.7 kg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 m水g=5.7 kg×10 N/kg=57 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压= G木+G水+G容=3 N+57 N+3 N=63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2 100 Pa
    解题关键点该题的关键在于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其压力等于木块、水和容器的总重力.
    2. (2023达州改编)A、B两个圆柱形容器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A容器自重300 N,底面积为0.6 m2,装有深度为20cm的水,B容器底面积为0.8 m2.(g取10 N/kg,ρ水=1×103 kg/m3)(1)求A容器中水的重力;
    解:(1)A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Sh=0.6 m2×0.2 m=0.12 m3A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m水g=ρ水V水g=1×103 kg/m3×0.12 m3×10 N/kg=1 200 N
    解题关键点由A容器对B容器底部刚好无压力可得,A容器受到的浮力等于A容器和A容器中水的重力.
    (2)从A容器中抽出质量为m的水倒入B容器,A容器对B容器底部刚好无压力,求m的值;
    (2)抽出质量为m的水的体积VA抽=抽出的水在B容器中的高度hB=A容器排开水的体积V排=SAhB=A容器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 =3mg
    因为A容器对B 容器底部刚好无压力,所以水产生的浮力等于A中剩余水的重力和容器重力之和即F浮=300 N+(1 200 N-mg)将F浮=3mg带入可得,3mg=300 N+(1 200 N-mg)解得:m=37.5 kg
    (3)在(2)小题的基础上,向B容器另外加入80 kg的水(水不溢出),当A容器静止时,求B容器中的水对其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3)向B容器另外加入80 kg的水,水面上升的高度Δh= =0.1 mB容器中的水对其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ρ水gΔh=1×103 kg/m3×10 N/kg×0.1 m=1 000 Pa
    3. (2023云南)如图所示,将重为3 N、底面积为150 cm2装有水的薄壁(不计厚度)柱形溢水杯放置在水平的压力传感器上,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30 N.用轻质细线悬挂一重20 N、高15 cm、底面积为60 cm2不吸水的圆柱体.初始时圆柱体底部距水面的竖直高度为4 cm,现提住细线缓慢下移,使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当圆柱体下降7 cm时,水面达到溢水口.已知ρ水=1.0×103 kg/m3,求(1)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溢水杯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
    解:(1)由题意可知,溢水杯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F=30 N,则溢水杯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p= =2×103 Pa
    (2)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溢水杯中水的质量;
    (2)由题意可知,溢水杯和水的总重力G总=30 N溢水杯中水的重力G水=G总-G杯=30 N-3 N=27 N由G=mg可得,溢水杯中水的质量m水= =2.7 kg
    (3)圆柱体刚好浸没时,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
    (3)圆柱体刚好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Sh=60 cm2×15 cm=900 cm3=9×10-4 m3圆柱体刚好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9×10-4 m3=9 N细线对圆柱体的拉力F拉=G圆柱体-F浮=20 N-9 N=11 N
    (4)圆柱体从初始位置到刚好浸没,水对溢水杯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解题关键点该题的关键在于求出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先计算出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V,再根据Δh= 计算水面高度的变化量.
    4. 如图所示,柱形轻质薄壁容器A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 m2,不吸水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B的边长为0.1 m、质量为2 kg.(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1)求B的密度;
    解:(1)B的质量mB=2 kgB的体积VB=(0.1 m)3=1×10-3 m3B的密度ρB= =2×103 kg/m3
    (2)将B平放在容器A内,并向容器A内注入质量为2 kg的水,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将B平放在容器A内,并向容器A内注入质量为2 kg的水2 kg水的体积V水= =2×10-3 m3假设水将物块B浸没,由于ρB>ρ水,所以B沉在水底,则水的深度h水= =0.15 m>0.1 m所以水将物块B浸没,假设成立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水=1.0×103 kg/m3×10 N/kg×0.15 m=1 500 Pa
    解题关键点该题的关键是判断物体B是否浸没在容器中.
    (3)若向空容器A中直接倒入3 kg的水,再将一块体积为1×10-3 m3的不吸水的物体C浸在容器A的水中后(没有水溢出),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 800 Pa,求此时物体C所受的浮力.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 800 Pa时,水的深度h= =0.18 m若向空容器A中直接倒入3 kg的水,水的体积V水′= =3×10-3 m3物体C和水的总体积V总=VC+V水′=1×10-3 m3+3×10-3 m3=4×10-3 m3
    若物体C全部浸入水中水的深度h′= =0.2 m由于h<h′,所以物体C漂浮在水面上,则排开水的体积V排=SAh-V水′=2×10-2 m2×0.18 m-3×10-3 m3=0.6×10-3 m3此时物体C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6×10-3 m3=6 N
    5. 小明用力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竖直细杆B的下端通过力传感器固定在容器底部,它的上端与不吸水的实心正方体A相连,不计细杆B及连接处的质量和体积,力传感器可以显示细杆B的下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现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水深为13 cm时,正方体A刚好浸没,力传感器的示数F随水深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正方体A的质量;
    解:(1)由图乙可知,当h0=0时,力传感器的示数F0=6 N,此时正方体A对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的重力大小,即正方体A的重力
    GA=F0=6 N由G=mg可得,正方体A的质量mA= =0.6 kg
    (2)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3 cm时,正方体A所受的拉力;
    (2)分析图乙可知,当h1=3 cm时,正方体A的下表面恰好与水面接触;当h2=13 cm时,正方体A的上表面恰好与水面接触,即正方体A刚好浸没,所以正方体A的体积VA=L3=(h浸1)3=(h2-h1)3=(13 cm-3 cm)3=103 cm3=10-3 m3正方体A刚好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A=10-3 m3
    由F浮=ρ液gV排可得,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0-3 m3=10 N 对正方体A进行受力分析,正方体A受到浮力、重力以及细杆B对其的拉力作用,受力平衡,所以正方体A所受的拉力F拉=F浮-GA=10 N-6 N=4 N
    (3)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4 cm时,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变为0.4F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可能为多大?
    (3)由(2)知正方体A的边长L=0.1 m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3=4 cm时正方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2=h3-h1=4 cm-3 cm=1 cm=0.01 m排开水的体积V排′=L2h浸2=(0.1 m)2×0.01 m=1×10-4 m3
    解题关键点该题的关键在于当继续向容器中加水时传感器受到的0.4F为压力还是拉力未定,需要分类讨论,然后计算出水的深度,进而计算出压强.
    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F浮1=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10-4 m3=1 N 对正方体A进行受力分析,正方体A受到浮力、重力以及细杆B对其的支持力作用,受力平衡所以细杆B对正方体A的支持力F支=GA-F浮1=6 N-1 N=5 N 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得,力传感器的示数即为支持力的大小,即F=F支=5 N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变为0.4F时,即F′=0.4F=0.4×5 N=2 N,力传感器可能是受到拉力或者压力的作用
    分类讨论:①当力传感器受到的是拉力此时正方体A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细杆B对其向下的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A受到的浮力F浮2=GA+F′=6 N+2 N=8 N由F浮=ρ水gV排=ρ水gSAh浸可得,此时正方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3= =0.08 m=8 cm此时水的深度h4=h1+h浸3=3 cm+8 cm=11 cm=0.11 m
    所以力传感器受到的是拉力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4=1.0×103 kg/m3×10 N/kg×0.11 m=1 100 Pa②当力传感器受到的是压力此时正方体A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细杆B对其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因此A受到的浮力F浮3=GA-F′=6 N-2 N=4 N由F浮=ρ水gV排=ρ水gSAh浸可得,此时正方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h浸4= =0.04 m=4 cm
    此时水的深度h5=h1+h浸4=3 cm+4 cm=7 cm=0.07 m所以当力传感器受到的是压力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5=1.0×103 kg/m3×10 N/kg×0.07 m=700 Pa
    6. (2023定心卷)如图甲所示的薄壁轻质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圆柱体A放在容器底部,其中容器上、下部分及物体A的高度均为10 cm,容器口的面积为90 cm2,缓慢向容器中加水直至加满,桌面受到的压强与加水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1)容器下部的底面积;
    解:(1)由图乙可知,未倒入水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200 Pa装入水的质量为1.7 kg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 900 Pa由 可得,容器的底面积 =0.01 m2
    (2)当加水400 g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600 Pa,当把圆柱体A向上提1 cm,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500 Pa,求圆柱体A的密度;
    (2)未倒入水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200 Pa,由 可得,圆柱体A的重力GA=FA=p1S容=200 Pa×0.01 m2=2 N由G=mg可得,圆柱体A的质量mA= =0.2 kg当未把圆柱体A向上提时,由p=ρ液gh可得,水的深度h水1= =0.06 m当把圆柱体A向上提1 cm时,由p=ρ液gh可得,水的深度h水2= =0.05 m
    液面下降的高度Δh=h水1-h水2=0.06 m-0.05 m=0.01 m根据液面变化关系可知,SAhA上升=(S容-SA)Δh代入数据可得,圆柱体A的底面积SA=5×10-3 m2圆柱体A的体积VA=SAhA=5×10-3 m2×0.1 m=5×10-4 m3圆柱体A的密度ρA= =0.4×103 kg/m3
    (3)将容器中的水倒出后,将圆柱体A放在容器底部,向容器中倒入200 cm3密度为ρ(g/cm3)的液体,待稳定后将圆柱体A拉出液体,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求Δp与液体密度ρ的关系.
    (3)当向容器中倒入200 cm3密度为ρ(g/cm3)的液体,假设圆柱体A恰好漂浮时,此时液体的深度h液= =4 cm此时F浮=G物=ρ液gV排,代入数据可得ρ= =1×103 kg/m3=1 g/cm3
    解题关键点由于液体的密度未定,需要根据液体的密度ρ和圆柱体的密度ρ圆柱体的关系分类讨论,根据h= 计算出Δh,根据Δp=ρgΔh得出Δp和ρ的关系.
    所以当ρ

    相关课件

    2024宁夏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压强、浮力综合(课件):

    这是一份2024宁夏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压强、浮力综合(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ρ液gV排,0×108,超声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压强、浮力综合类 (课件):

    这是一份2024河北物理中考备考重难专题:压强、浮力综合类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件说明,浮力综合类,典例精讲,实战演练,要点回顾,F浮=G物,F浮=G物-F支,F浮=G物+F拉,F浮=G物-F拉,F浮=G物+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练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练习课件,共2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