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09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0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10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105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107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108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11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965938/0-172066342114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一束光的奇妙旅行(课件),共48页。
思考:太阳光在宇宙中是如何传播的?速度是多少?
光在真空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取3×108 m/s.
思考:太阳光到达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时,是如何传播的?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光线会转弯.
思考:当太阳升起,夜幕退去,我们看到了美丽的世界,你知道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
光遇到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思考:光反射时有何规律?
平面镜、激光笔、纸板、量角器、笔
【实验设计】1.为了使现象更加明显,实验应在较____(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2.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方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需准备一块表面_______的纸板,(选填“粗糙”或“光滑”)这样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反射,让我们在纸板前的从不同角度都能观察到光的路径。
思考:如何模拟太阳光?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进行实验】3.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____________放在平面镜上,否则反射光线依然存在,但纸板上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可用____________(填器材名称)来检验。4.让激光笔_____纸板射向入射点,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5.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及对应_______的大小,填入表格。6.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量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改进】1.换用画有角刻度的纸板实验,简化操作,便于直接读取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2.为避免纸板上留下很多条光路痕迹,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
【分析与论证】7.多次实验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8.实验中随着入射光位置的不断改变,反射光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它们始终位于ON两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纸板NOF向后折,则在纸板NOF上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10.让一束光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反射光会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由于光的反射,我们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思考:当太阳光射到镜面玻璃上,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若射到其他物体上,则无论在哪个方向看,均能看到,也不会感到刺眼。这是为什么?
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地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思考:商场里,叔叔在镜子里可以看到帅气的自己,这是为什么?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思考:其成像有何特点?
【实验设计】1.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玻璃板应选择较____(选填“厚”或“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2.实验需要两根_________的蜡烛,一根点燃,一根不点燃。
玻璃板、两根蜡烛、白纸、刻度尺、笔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进行实验——探究“大小”】3.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在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B”)一侧观察,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
【实验方法】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蜡烛B此时替代的是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探究“距离”】4.用笔标记像与物的位置,然后用刻度尺测量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_____,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得: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且它们的连线与镜面_____。
排除偶然,得到普遍规律
【实验改进】可在底座上铺上方格纸,便于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进行实验——探究“虚实”】5.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__________(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此时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
【交流与合作】6.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练】当玻璃板如左图放置时,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选填“A1”“A2”或“A3”)
7.用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但怎么也看不清楚棋子的像,请你提出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_______________。
思考:在海洋馆,我们看到鱼的距离比实际近,这是为什么?
思考:光折射时有何规律?
实验三: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让一束光从空气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光束进入水中以后传播方向是否发生了偏折?向哪个方向偏折?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_____。
【演练】请标出图中所有的入射、反射和折射角
思考:叔叔可以用摄像机拍摄到鱼类,原理是什么?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源通过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思考:光线经过凸透镜会如何偏折?凸透镜成像有何规律?
凸透镜光路中三条特殊光线
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实验设计】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要调节_____、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
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叫___距,符号是___;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叫___距,符号是___。
实验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方法二演练】左图(2)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测量法: 【方法一演练】左图(1)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确定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f,有以下方法:
①查看仪器说明书或透镜自身铭牌;
②用方格光屏代替白色光屏,更方便对比像与物的大小。
【实验改进】①用不对称的电子光源(如“F”)代替蜡烛,可同时比较成像的上下、左右的倒立情况,且成像更稳定。
【进行实验】3.将光源放在距透镜较远处,调整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___像。此处观察到的实像是_____,___立的。记录此时物距u=___cm,像距v=___cm,多次实验。得出结论:①当u___2f 时,f___v___2f,成缩小、倒立、实像。生活中______利用此原理制成。
4.将光源向透镜方向移动,直到2倍焦距处,调整光屏出现清晰的实像。观察到此时实像是_____,___立的。记录此时物距u=___cm,像距v=___cm,更换不同规格透镜多次实验。得出结论:②当u___2f 时,v___2f,成等大、倒立、实像。
5.继续向透镜方向移动光源,再次调整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观察到此时的实像是_____,___立的。记录此时物距u=___cm,像距v=___cm。得出结论:③当f___u___2f 时,v___2f,成缩小、倒立、实像。生活中______利用此原理制成。
6.当光源移到到焦点F处时,无论怎么调整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记录此时物距u=___cm,像距v=___cm。 得出结论:④当u___f 时,不能成像
7.移动光源于焦点F内时,光屏上依然不成像,但改从光屏一侧观察发现透镜后出现____、____的___像。记录此时物距u=___cm,像距v=___cm。得出结论:⑤当u___f 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生活中______利用了此原理。
【分析与论证】8.分析数据可知:①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_____,像变___;②____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____倍焦距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9.如左图(1)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10.如左图(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要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光屏需向____移动,此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____。
11.实验中,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方移动,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蜡烛向上调整)
【演练】1.如图所示,当蜡烛、凸透镜及光屏放置于光具座上适当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由此可判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小于8 cmB.大于20 cmC.在8 cm到10 cm之间D.在10 cm到16 cm之间
u>2f f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大单元复习 成都试题研究教用 破冬行动:冬奥会夺冠瞬间(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力与运动,思考什么是参照物,实验器材,托盘中砝码的质量,改变力的方向,便于操作和判断,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摩擦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成都试题研究 如何自制密度计(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准备材料,组装器材,刻度测量,标记刻度,塑料管,胶皮线,制作流程,测量流程,方法一图像法,方法二计算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中考复习考点研究 模块五 电学 大单元5 电与磁 PPT课件,文件包含命题点3电动机与发电机10年8考pptx、命题点2电生磁及其应用10年7考pptx、命题点1磁现象磁场10年7考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