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交际•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我能观察下面的字,再正确、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试着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读书,是一个民族复兴、持续发展,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力量。

    2.(3分)我能读词语。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8分)我能读短文和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规范的字词。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或许会迷茫、会pái huái ,书jí 将会是进步的jiē 梯,是我们最kě kà 的陪伴。几个书友可以组建读书jù 乐部,在交流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guàn ,将书读精、读chè dǐ 。通过读书,ān dìng 内心,走向zhēn lǐ ,点rán 智慧,让青春在读书中zhàn 放光彩。
    4.(2分)我能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聪明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
    B.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C.我班体操表演在比赛中摘得桂冠,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D.在考虑大事时,必须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5.(2分)我能读一读,选出古诗题目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不对应的一项( )
    A.《寒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B.《元日》——春节——贴对联、贴年画
    C.《十五夜望月》——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D.《迢迢牵牛星》——七夕节——穿针乞巧
    6.(2分)我能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发挥想象,仿写一个形容“热闹”或形容“炎热”的句子。
    ◇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7.(3分)我能按课文内容、日积月累填空。
    一篇篇课文、一句句名言,像一道道精神的佳肴,散发着智慧的芬芳,让我们回味无穷。“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意在告诫我们韶华易逝,要珍惜光阴;“良药苦口利于病, ”说明了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又日新”告诉我们要有创新精神。
    8.(8分)我能参加“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
    (1)联系自己的小学生活,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六年的时光悄然而逝,我永远忘不了辩论会上的针锋相对,忘不了 ,忘不了 ,忘不了……
    (2)我制作的成长纪念册的名字是 。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是 。
    (3)给最尊敬的一位老师写一段毕业赠言,赠言要尽量写得精练,饱含深情。(不出现老师真实的名或姓)

    (4)为毕业联欢会设计名称: 。
    二、阅读•感悟(40分)
    9.(14分)我能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读句子,选出停顿准确的一项
    A.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B.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C.孰/为/汝多/知乎?
    (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孰为汝多知乎?
    (3)同学们将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改编成现代辩论赛,先想想文言文中句子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填空。
    ①辩题:
    ②精彩辩论:
    正方(第一个小孩):我的观点是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因为 。
    反方(第二个小孩): 。因为太阳刚升起时有寒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主持人(孔子):我无法判断谁是谁非。因为双方证明观点的角度不同,正方是以 (填序号)(A.温度的感知 B.视觉的效果)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反方是以 (填序号)(A.温度的感知 B.视觉的效果)为依据说明观点的。
    (4)故事《两小儿辩日》深入浅出,引人深思,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10.(26分)我能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邓稼先的故事
    ①1924年,邓稼先出身在一个翰墨世家。父亲邓以蛰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学者。邓稼先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
    ②1941年,17岁的邓稼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带着父亲“中国不能没有科学,科学才能救国”的嘱托,开始了专业求学之路。1950年,刚刚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邓稼先,回到祖国投身物理学研究事业。
    ③A.1958年的一个深夜,邓稼先对妻子说:“我接受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希望你能理解和支持我。”
    ④“那,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到底是什么使命呢?”
    ⑤“这个,中央有严格的保密规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希望你能理解。”
    ⑥妻子听后,不再追问,她望着丈夫,哽咽说:“放心吧,我支持你!”
    ⑦从此,邓稼先带领科研团队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核弹研制工作中,公式推演、海量计算、理论设计、核弹制作……他们艰难而又坚定地向科学的顶峰攀登。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成功空爆第一颗氢弹,再次创造了世界奇迹。
    ⑧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因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直接从高空掉到地面,邓稼先决定前往现场探明原因,大家纷纷劝阻,因为试验用的核材料钚(bù)杀伤力巨大,一旦入侵人体,会很快被骨髓吸收,造成终身伤害。邓稼先说道:“这是我设计、我签字的,我最清楚情况。”B.他不让别人跟着冒险,自己一个人身穿防护服,向事故中心区走去。他边走边四处搜寻,在飞扬的尘沙中,他终于发现了已经摔碎的弹头。他立刻冲了过去,竟然用双手捧起碎弹片仔细查看,直到确认没有发生最令人担心的情况,才长舒一口气,此时的邓稼先已完全忘记自己捧起的是危险万分的放射物!他拖着疲惫的步伐走出事故区,立即向大家报告了事故现场的情况。接着,他继续带领团队投入试验。
    ⑨这次强烈的核辐射,给邓稼先造成了致命伤害,让他不幸患上了癌症,当别人问他:“你为什么这样不要命啊?”他回答:“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不能没有原子弹,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做这项事业。用尽一辈子,做一件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
    ⑩1986年7月29日,这位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功勋卓著的核物理学家与世长辞,享年62岁。他给家人的遗言:“死而无憾!”给同事最后的叮嘱:“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邓稼先为了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坚守西北荒漠二十余载。付出了全部的心血,甚至自己的生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虽已长眠于厚土之中,却名垂青史,成为人民心中不朽的英雄。
    (1)默读短文,想想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邓稼先的哪些事,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再完成填空。
    ①受父影响,心中爱国→② →③ →④ →⑤ →⑥与世长辞,心念祖国
    其中,事件 (填序号)写的最详细,这样写的好处是
    (2)文中画线A、B句描写了邓稼先的言行,读一读,写出自己从中体会到他的什么品格。
    A句:
    B句:
    (3)联系短文内容,写写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4)短文的第⑪自然段开头引用了宋代 (谁)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联系全文体会此处引用的作用。
    (5)请参加“心中敬仰的英雄人物”主题宣讲活动,想想除了邓稼先,自己还知道哪些英雄,完成下面的英雄宣讲表,可以写革命英雄,也可以写新时代的英雄。
    (6)邓稼先从小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仔细想一想,关于社会方面,你的心愿是什么?写一写。
    三、交际•习作(30分)
    11.(5分)我能参加班级读书会,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名著,讲清楚推荐理由和阅读这本名著的方法。

    12.(25分) 生活中,我们尝过酸甜苦辣,体验过喜怒哀乐,先想想哪件事给自己的感受最深刻,然后以“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习作,先补充完整题目,在题目横线上填写表示情感的词语,然后写具体印象深刻的内容,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30分)
    1.【解答】故答案为:
    读书,是一个民族复兴、持续发展,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力量。
    2.【解答】“觉察”的“觉”应读“jué”,指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读“jià”时,指睡眠。
    故答案为:
    tu qì jué
    fén pì cuì
    3.【解答】故答案为:
    徘徊 籍 阶 可靠 俱 惯 彻底 安定 真理 燃 绽
    4.【解答】A.见微知著: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从细微的现象看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内在联系。与语境相符。
    B.走马观花:这个成语形容匆忙地观察事物,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了解。与语境相符。
    C.摘得桂冠:这个短语意味着获得第一名或者最高荣誉。与语境不相符。
    D.心平气和:这个成语形容心态平和,不急躁,不激动。与语境相符。
    故选:C。
    5.【解答】A.不对应。《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B、C、D对应。
    故选:A。
    6.【解答】例句是夸张句,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教室里真热闹啊,我的耳朵都快被他们吵聋了。
    7.【解答】语段选自课文《匆匆》,是朱自清的散文。这篇散文围绕“时间匆匆,一去不返”展开叙述,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写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匆匆”而感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故答案为: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忠言逆耳利于行 苟日新,日日新
    8.【解答】(1)考查了补充句子。根据提示,可补充在小学时光留下的美好回忆。
    (2)考查了实践作业。结合自己的实践写出成长纪念册的名字以及原因即可。
    (3)考查了赠言祝福。注意是写给老师的赠言,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即可。
    (4)考查了实践作业。注意表达出对老师、对同学的不舍和感激之间。
    故答案为:
    (1)运动会上的奋力拼搏 合作包粽子的手忙脚乱;
    (2)成长列车 记录我成长中的一点一滴;
    (3)老师,当了您六年的学生,我懂得了:原来春雨是这样无微不至地滋润树苗;太阳是这样照料大地;园丁是这样培育花朵的。祝您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4)同学情 良师恩。
    二、阅读•感悟(40分)
    9.【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A.正确,它出自《列子•汤问》,描述了太阳刚升起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则像盘盂一样小,以此说明远处的东西看起来小,近处的东西看起来大。B.有误,这句话描述了太阳刚升起时感觉凉爽,到了中午则感觉炎热,以此说明近处热而远处凉。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C.有误,这句话意思是“谁说你智慧多呢?”这里的停顿错误导致了句子的意思不够清晰。正确的停顿应该是:孰/为汝/多知乎?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汤”在这里指热水。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刚升起时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孰为汝多知乎?“孰”在这里指谁,“为”在这里指认为,“汝”在这里指你,“多知”在这里指知识渊博。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3)本题考查辩论讨论。①辩题: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这是对原文辩题的现代表述。②精彩辩论:正方(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基于视觉效果,即太阳刚升起时看起来很大,中午时看起来很小。反方(第二个小孩)的观点是基于温度感知,即太阳刚升起时感觉很清凉,中午时感觉很热。主持人(孔子)的结论是无法判断谁对谁错,因为双方的依据不同。
    (4)本题考查情感主旨。题目要求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无穷尽,任何人都有其认知的局限性。孩子们敢于质疑、善于观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是权威人物(如孔子),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这说明我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并从中获得启示。
    故答案为:
    (1)A;
    (2)热水 知识;
    (3)①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②太阳刚升起时看起来很大,就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却变得很小,就像一个盘子或盂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我的观点是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B A;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聪明智慧如孔子,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说明知识无穷尽,任何人都有其认知的局限性。同时,也展示了孩子们敢于质疑、善于观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0.【解答】(1)考查小标题。由“开始了专业求学之路”以及“回到祖国投身物理学研究事业”可知第②自然段内容可概括为开始求学,回国救国;由“隐姓埋名、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核弹研制工作中”可知,第③—⑥自然段内容可概括为隐姓埋名,投入研制;由“他不让别人跟着冒险,自己一个人身穿防护服,向事故中心区走去”可知第⑧⑨自然段可概括为不顾危险,亲自探查。
    (2)考查形象分析。
    A句:无私奉献的精神:邓稼先面对的是一项关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重大任务,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使命,并将其视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业。这体现了他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下的无私精神。
    勇于担当的勇气: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可能的危险,邓稼先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承担起重任,展现了他作为科学家的勇气和决心。
    对家人的深情与尊重:他在深夜向妻子坦露心迹,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这既表达了他对家庭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依然珍视家庭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B句: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邓稼先同志无私奉献、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他不顾个人安危,独自一人深入危险区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的行动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对工作的极端认真,即使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他也毫不犹豫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行动。
    (3)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死亡的意义和价值不同,有的死亡意义重大,如同泰山一般沉重,有的则微不足道,像鸿毛一样轻盈。联系到邓稼先的故事,邓稼先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和导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面对着极端艰苦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封锁,他们默默无闻,甚至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们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尊严。邓稼先的一生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他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人的终结,更是国家和民族记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相比之下,那些碌碌无为、没有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他们的死亡可能就像“轻于鸿毛”一样,很快就被人们遗忘。
    (4)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选自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不畏死亡、坚守信念的精神。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先驱,他的故事与这句诗的精神相契合。邓稼先的一生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5)考查开放探究,任写一个英雄人物即可。例如,黄继光,他的主要事迹为在1952年10月19日夜的战斗中,黄继光在部队攻击597.9高地时,面对敌人的密集火力,他多次尝试爆破敌人的地堡未果。在最后一次尝试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最终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对此感受为:黄继光的事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英雄行为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勇敢,更是人性中的光辉。他的牺牲精神和对胜利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个人对集体利益的极端重视和对国家安全的坚定捍卫。黄继光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超越自我,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6)考查扩展写话,有正确观点即可。例如: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他们出生在哪个地区或家庭,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故答案为:
    (1)开始求学,回国救国 与妻子话别 隐姓埋名,投入研制 不顾危险,亲自探查 ⑤更加深刻地凸显了邓稼先身先士卒的责任感;
    (2)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对家人的深情与尊重;
    无私奉献、勇敢无畏、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但死亡的意义和价值不同,有的死亡意义重大,如同泰山一般沉重,有的则微不足道,像鸿毛一样轻盈。联系到邓稼先的故事,邓稼先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和导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们面对着极端艰苦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封锁,他们默默无闻,甚至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他们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尊严。邓稼先的一生可以说是“重于泰山”,他的死亡不仅仅是个人的终结,更是国家和民族记忆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相比之下,那些碌碌无为、没有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人,他们的死亡可能就像“轻于鸿毛”一样,很快就被人们遗忘。
    (4)文天祥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不畏死亡、坚守信念的精神。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先驱,他的故事与这句诗的精神相契合。邓稼先的一生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他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5)黄继光 在1952年10月19日夜的战斗中,黄继光在部队攻击597.9高地时,面对敌人的密集火力,他多次尝试爆破敌人的地堡未果。在最后一次尝试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最终壮烈牺牲,时年仅21岁 黄继光的事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英雄行为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勇敢,更是人性中的光辉。他的牺牲精神和对胜利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个人对集体利益的极端重视和对国家安全的坚定捍卫。黄继光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超越自我,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6)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他们出生在哪个地区或家庭,都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交际•习作(30分)
    11.【解答】根据积累向同学们推荐一本名著,讲清楚推荐理由和阅读这本名著的方法即可。
    故答案为:
    我推荐《西游记》。《西游记》主要写唐僧等人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走过十万八千里,前后十四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的故事,其中还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以及偷吃人参果等精彩的故事,赞颂了他们排除艰难的不怕困难精神。阅读名著可以采取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精彩之处可以摘抄下来。
    12.【解答】范文:
    成长的滋味
    有人说,成长的滋味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可我认为,成长的滋味并非如此简单。它就像品一杯苦茶,入口苦涩,可细细一品,总能感受到它那馥郁的芬芳。
    还记得那个细雨蒙蒙的下午,因为有些事,老师晚了一会放学。教室门外的土地上微微泛起一层水,而原本干燥的土地这时也与水汇成了淤泥,让人看了莫名的烦躁,仿佛要将心绪拧成结。我怀着如乱丝般的心绪走出了校门。
    蓦地,一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爸爸。此时天色微暗,校门口家长已不多了,我依稀看见爸爸的头发上、衣服上、自行车的座位上都蒙了一层淡淡的水雾。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校门口,奔向爸爸。爸爸略带疲惫地冲我笑了笑,拿出一个棉垫垫在有些湿的自行车后座上,迅速跨上自行车,我也侧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爸爸卖力地蹬着车子。一阵略带寒气的风从我耳边掠过,我微微仰头,看见爸爸那乌黑的头发里不知何时闪出了一抹银色。我的鼻子有些酸涩,不由自主地一低头,那垂在自行车一侧的双腿已接近地面了。我仿佛一瞬间猛醒:我已不是从前的我了,我已经长大了,不该这样让爸爸劳累了。
    想到这里,我让爸爸停下了车,在爸爸那一抹略带惊讶的眼神里,推起了沉重的自行车,仿佛我就是在推着成长的车轮向前走……
    到家了。我将沉重的车把靠在墙上,走进家门,轻轻端起桌上的一杯早已沏好的茶,闻着它那馥郁的芳香,品着它那清苦的味道,仿佛是品味着成长。 骆驼 (tu tuó)
    哭泣 (tì qì)
    觉察 (jué jià)
    焚烧 (fáng fén)
    僻静 (bì pì)
    清脆 (cuì chuì)
    英雄人物

    主要事迹

    我的感受

    相关试卷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山西省晋城市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新学道学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新学道学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5页。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新学道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新学道学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