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Fe 56,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08g, 铬酸钙的化合价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I卷 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B. 冰雪融化
C. 钢铁生锈D. 粮食酿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有机物,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生成铁锈,化学变化;
D、粮食酿酒生成酒精,化学变化。
故选B。
2. 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B. 倡导绿色节能出行
C.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D. 直接掩埋生活垃圾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可维持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等,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
B.倡导绿色节能出行,如步行、骑自行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海洋能、风能、氢能、水能、地热能等,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直接掩埋生活垃圾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不利于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固体药品B. 点燃酒精灯
C. 取用固体粉末D. 过滤黄泥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故A不符合题意;
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防失火,故B不符合题意;
C、取用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小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C符合题意;
D、过滤时,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钙元素对于骨骼的形成,心脏的跳动,人体的发育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钙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B. 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C. 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钙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钙元素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质子数,钙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说法正确;
B、由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C、钙汉字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D、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说法正确;
答案:B。
5.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 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所以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正确;
B、空气质量报告中,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正确;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D、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正确;
故选C。
6.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带正电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 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 金原子中原子核所占空间很大D. 金原子核的质量与粒子质量相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粒子带正电,由于l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该选项结论正确;
B、由于大部分粒子未发生偏转,则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该选项结论不正确;
C、由于大部分粒子未发生偏转,则说明原子内空间较大,原子核占原子内空间较小,该选项结论不正确;
D、由于粒子被弹回,则说明金原子核质量比质量大,该选项结论不正确。
故选A。
7.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详解】A、该图示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该图示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该图示中含有三种分子,表示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D、该图示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表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选C。
8. 铬酸钙(CaCrO4)是一种常用的能源材料,经常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已知在CaCrO4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 0价B. +1价C. +4价D. +6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故选:D。
9.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 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B符合题意;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减少或添加溶质相互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物质溶解过程吸热如硝酸铵、有的物质溶解过程放热如氢氧化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下图所示方法的化学原理是:(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实验过程是:利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引燃白磷,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所以白磷的量要充足
C. 将白磷改为碳粉,也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实验结束冷却至室温后,最终量筒中液面降至约30mL刻度线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以免空气逸出或外部空气进入装置导致进入水的体积不准确,造成实验误差,正确;
B、白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所以白磷的量要充足以保证将氧气全部消耗,正确;
C、将白磷改为碳粉,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是气体,补充了消耗氧气的体积,所以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错误;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100mL空气中约有20mL氧气,则有20mL水进入试管,量筒内剩余50mL-20mL=30mL水,最终量筒中液面降至约30mL刻度线处,正确;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两个及以上但不全的得3分,选对一个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1. 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 Cu既可以表示铜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铜
B. Mg2+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CO2中的“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D. NaCl表示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是元素符号,可以表示铜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铜单质由铜原子直接构成,Cu还可以表示金属铜。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2Mg2+中右上角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电荷。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CO2中的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NaCl表示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在一定条件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B. 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两种单质
C. 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D.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正确;
B、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的物质属于单质,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前物质是氢气和氧气,反应后物质是氨气,其中氢气和氧气属于单质,氨气属于化合物,涉及到两种单质,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单质,元素化合价是0,生成物是化合物,元素化合价都不是0,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故选ABD。
13.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 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
C.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可燃——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水分子的不断地运动使水在自然界中形成了天然循环,故选项说法正确;
B、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钠原子和钠离子中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构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分子不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可燃,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之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压强增大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减小,则氧气经压缩可以储存在钢瓶中,加压后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C。
14.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都不显电性,不显电性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化学变化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组成中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分子、原子不显电性,但是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会伴随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该物质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BCD。
15. 某小组同学在做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实验时,误把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当作二氧化锰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也有大量气泡产生。为了探究氧化铜是否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该小组同学称量发现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不变,并运用数字化实验装置测得过氧化氢溶液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产生氧气时,装置内压强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小组应增加探究实验证明反应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B. 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时,只需要控制催化剂质量相同即可
C. 比较曲线①②,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更快
D. 由曲线①推测,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产气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胶塞被弹出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A、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的性质,该小组已知反应前后氧化铜质量不变,若要验证它是不是催化剂,还应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B、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的催化效果时,除控制催化剂质量相同外,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及质量也要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C、比较曲线①②,可以看出,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更快,选项说法正确;
D、由曲线①推测,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产气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胶塞被弹出后压强迅速降回大气压强,选项说法正。
故选ACD。
第II卷 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按要求填空:
①氧元素_______。
②2个氢原子________。
③镁离子________。
④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________。
(2)按要求从铁、氢气、水、二氧化硫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________。
②常用作溶剂的氧化物________。
③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化合物______。
(3)酒精饮料是指供人们饮用的且乙醇(C2H5OH)含量在0.5%(vl)以上的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过量饮酒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从而危及行车安全。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①重铬酸钾(K2Cr2O7)属于________(选填“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中的一项)
②乙醇(C2H5OH)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乙醇(C2H5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为_______。
【答案】(1) ①. O ②. 2H ③. Mg2+ ④.
(2) ①. Fe ②. H2O ③. SO2
(3) ①. 化合物 ②. 1:3 ③. 碳元素##C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氧元素用其元素符号表示,表示为O;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镁离子表示为Mg2+;
④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表示为:;
【小问2详解】
①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是铁,铁属于金属,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为Fe;
②水能溶解许多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常用作溶剂的氧化物是水,化学式为H2O;
③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形成酸雨。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小问3详解】
①根据重铬酸钾(K2Cr2O7)化学式可知,重铬酸钾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②根据乙醇(C2H5OH)化学式可知,其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2:6=1:3;
③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6×1):(16×1)=12:3:8,乙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C)。
17.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既是化学的重要思想,也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追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分别从定性、定量角度探究化学变化。
(1)定性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①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口,打开活塞,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该气体是______;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②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组成的。
③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水分子的结构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的能量
(2)“追梦”学习小组想用如图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确定研究对象:可以选择的化学反应是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
②进行实验:反应前后天平指针不发生偏转。
③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④迁移应用: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______(答案合理均选)。
A.镁条燃烧时,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大于镁条质量
B.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大于生成水的体积
(3)“追梦”学习小组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_。
【答案】(1) ①. 氢气 ②. 水氢气+氧气 ③. 氢、氧 ④. B
(2) ①. B ②. A
(3) ①.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②.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③. 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电解水时,生成体积较大、能够燃烧的气体是氢气,由图可知,b玻璃管中生成的体积较大、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的气体是氢气,故填氢气;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氧气,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水氢气+氧气。
②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则由该实验可知,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氢、氧。
③A、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反应中水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选项错误;
B、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不再分,即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氢原子与氧原子,选项正确;
C、电解水实验中,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子获得能量,选项错误;
故填B。
【小问2详解】
①A 图中烧杯中,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减少,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不变,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正确;
故填B。
④A、镁条燃烧时,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大于镁条质量,选项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的关系,不能描述反应物与生成物的体积关系,即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解释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大于生成水的体积,选项错误;
故填A。
【小问3详解】
铁在氧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剧烈燃烧,说明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故填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18. 科学探究是获取学科知识、理解学科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途径,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若不加入二氧化锰,则会导致_______。
②已知常温常压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可以利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③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
④下列关于氧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氧气支持燃烧体现了氧气的物理性质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呼吸作用和铁生锈均属于缓慢氧化
D.绿色植物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2)某研究小组同学对超市里的污渍爆炸盐产生了兴趣,污渍爆炸盐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如图)溶于水,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形成假设】
①该气体可能是CO2、O2、H2、N2。
②根据爆炸盐的有效成分推测,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
③从使用安全角度考虑,该气体中应该不含有H2,因为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施实验】
【形成结论】
①由实验I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产生了O2,老师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爆炸盐溶于水前后容器内O2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证明该气体中_______(填“有”或“没有”)氧气。
【反思评价】实验Ⅱ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反应速率减慢 ③. A ④. C ⑤. D ⑥. C
(2) ①. 污渍爆炸盐不含氮元素 ②. 氢气易燃不安全 ③. 二氧化碳## ④. 有 ⑤. 氧气含量不足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原理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水,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若不加入二氧化锰,则会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②实验室可以利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C;
③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需要考虑;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需要考虑;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需要考虑;
D、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与制取气体无关,不需要考虑;
故选:D;
④A、燃烧是化学变化,氧气支持燃烧体现了氧气的化学性质,选项错误;
B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如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C、呼吸作用和铁生锈都是物质与氧气进行的很缓慢的反应,均属于缓慢氧化,选项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绿色植物作用不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选项错误;
故选C;
【小问2详解】
②根据爆炸盐的有效成分推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污渍爆炸盐不含氮元素,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N2;
②根据图像,氧气含量随时间而增加,因此,证明该气体中含有氧气;
反思评价
实验Ⅱ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19. “泉城”“济南素有”泉水甲天下的美誉,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露出地表,形成泉水。
(1)水在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能量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之一),运动速率________(选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之一),水分子的结构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之一)。
(2)小明周末从山区带回一瓶山泉水,在化学实验室中模拟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并最终得到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操作Ⅱ需要向液体C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性除去液体C中的颜色和异味。
②分离下列混合物,可以利用操作Ⅲ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 B.除去酒精溶液中的水 C.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③小明在参观本市自来水厂时,看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有加入液氯(Cl2)的环节,该环节的作用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杀菌消毒 B.去除固体杂质 C.去除可溶性矿物质
(3)小明利用得到的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g,水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cm3);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需要把氯化钠放在托盘里的纸上称量。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此时应__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调节平衡螺母
B.减少右盘中砝码
C.减少左盘中食盐
D.增加左盘中食盐
量取:用规格为________mL(填“10”、“50”或“100”之一)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之一)
③溶解: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
④装瓶保存。
【答案】(1) ①. 增加 ②. 加快 ③. 不变
(2) ①. 过滤 ②. 吸附 ③. B ④. A
(3) ①. 5 ②. 45 ③. D ④. 50 ⑤. 偏大 ⑥. 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在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获得能量,水分子的能量增加,故填增加;
水分子的能量增加,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填加快;
水在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但水分子本身不变,即水分子的结构不变,故填不变。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操作I将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与水进行了分离,其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化水,故填吸附。
②A 由图可知,操作Ⅲ将水转化为蒸馏水,该操作为蒸馏,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应采用蒸发的方法,选项错误;
B 由图可知,操作Ⅲ将水转化为蒸馏水,该操作为蒸馏,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除去酒精溶液中的水可采用蒸馏的方法,选项正确;
C 由图可知,操作Ⅲ将水转化为蒸馏水,该操作为蒸馏,除去铜粉中铁粉,不能采用蒸馏的方法,可利用铁能够被磁铁吸引,除去铜粉中的铁粉,选项错误,故填B。
③小明在参观本市自来水厂时,看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有加入液氯(Cl2)的环节,该环节能够杀死水中的病菌,属于杀菌消毒,故填A。
【小问3详解】
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50g×10%=5g,故填5;
需要水的质量=50g−5g=45g,这些水的体积=45g÷1.0g/cm3=45mL,故填45。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称量过程中托盘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右盘砝码的质量偏大,即左盘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小于所需质量,此时应增加左盘中食盐,直至托盘天平平衡,故填D;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45mL的水,量取这些水应选择量程为50mL的量筒,故填50;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即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45mL,则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填偏大。
③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故填加快固体的溶解速率。
20.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以及各种抗菌注射液等溶液在医疗上应用广泛。
(1)在20℃时,向质量为50g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与固体溶解情况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处溶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溶液(选填“饱和”、“不饱和”、“无法确定”之一)。
②A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③20℃时,B处所对应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④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2)葡萄糖注射液常用于补充能量和体液。
①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xO6),其化学式量为180,则x的数值为_______,葡萄糖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②若注射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注射液,则进入体内的碳元素质量为_______克。(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1) ①. 不饱和 ②. Na+ ③. 68.0 ④. 解:设需要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500g×0.9%=18%x,x=25.0g;
(2) ①. 12 ②. 40.0% ③. 进入体内的碳元素的质量为: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由图可知,20℃时,向5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氯化钠充分溶解,继续加入10g氯化钠,剩余2g氯化钠固体,即该温度下,A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故A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②A处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溶液中含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是金属阳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填:Na+;
③20℃时,B处所对应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为:10g+10g-2g=18.0g,溶剂质量为50.0g,溶液质量为:50.0g+18.0g=68.0g;
④见答案;
【小问2详解】
①葡萄糖的化学式量为:12×6+x+16×6=180,x=12;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②见答案。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Ⅱ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广西南丹县盛产“富硒大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08g, 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